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6 ,大小:413.50KB ,
资源ID:6872837      下载积分:3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d-687283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一种治疗气虚湿热型肛门部手术后尿潴留的中药.pdf)为本站会员(狗**)主动上传,专利查询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专利查询网(发送邮件至2870692013@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一种治疗气虚湿热型肛门部手术后尿潴留的中药.pdf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0218727.6 (22)申请日 2016.04.08 A61K 36/899(2006.01) A61P 13/00(2006.01) A61P 7/10(2006.01) (71)申请人 李志鹏 地址 030024 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晋祠路 一段 75 号 (72)发明人 李志鹏 李霞 苏云 任建国 张升校 (54) 发明名称 一种治疗气虚湿热型肛门部手术后尿潴留的 中药 (57) 摘要 本发明属于医药治疗尿潴留中药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气虚湿热型肛门部手术后尿潴 留的中药。 以车前子、 炙黄芪、 甘草、 通草、

2、灯芯草、 海金沙、 泽泻、 茯苓、 淡竹叶、 炒白术为原料。本发 明具有治疗效果好, 不复发等优点。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CN 105617123 A 2016.06.01 CN 105617123 A 1.一种治疗气虚湿热型肛门部手术后尿潴留的中药, 其特征是, 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 组份: 车前子1040份、 炙黄芪1040份、 甘草520份、 通草515份、 灯芯草520份、 海金 沙515份、 泽泻520份、 茯苓520份、 淡竹叶515份、 炒白术52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气虚

3、湿热型肛门部手术后尿潴留的中药, 其特征在 于: 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车前子20份、 炙黄芪20份、 甘草10份、 通草10份、 灯芯草15份、 海金沙15份、 泽泻12份、 茯苓10份、 淡竹叶12份、 炒白术15份。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5617123 A 2 一种治疗气虚湿热型肛门部手术后尿潴留的中药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气虚湿热型肛门部手术后尿潴留的 中药。 背景技术 0002 尿潴留是指膀胱内充满尿液而不能正常排出。 属中医学 “癃闭” 的范畴。 病机属水 蓄膀胱, 气化不利。 其临床表现: 小便不利,点滴不畅

4、,或小便闭塞不通,尿道无涩痛,小腹胀 满。 体征: 膀胱区叩诊明显浊音。 辅助检查: B超提示残余尿。 0003 肛门部常见的疾病有混合痔、 肛裂、 肛周脓肿及肛瘘。 这四种病占到肛门部常见疾 病的95以上, 均是肛肠科的常见病、 多发病。 0004 肛门部位于中医学所讲的下焦部位, 发病多与湿热有关。 临床中, 手术治疗是肛门 部常见疾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然而, 肛门部手术治疗后由于各种原因常常引起排尿不畅 或不能自行排尿, 即尿潴留。 它已成为其术后的常见并发症, 发病率高达52。 尿潴留给这 些患者带来很大痛苦, 影响到术后康复, 进而影响了手术疗效。 0005 在长期临床实践中, 我

5、们总结出肛门部手术后尿潴留的病因病机: 手术创伤耗伤 元气,元气受损,加之湿热留恋, 不能祛之, 热为阳邪, 耗气伤津, 气虚则行津功能减弱,湿停 下焦, 湿为阴邪, 阻滞气机, 致使膀胱气化不利, 故见癃闭。 故认为肛门部手术后尿潴留多属 气虚湿热型。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气虚湿热型肛门部手术后尿潴留的问题, 而提供一种治 疗气虚湿热型肛门部手术后尿潴留的中药。 0007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8 一种治疗气虚湿热型肛门部手术后尿潴留的中药, 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份: 0009 车前子1040份、 炙黄芪1040份、 甘草520份、 通草5

6、15份、 灯芯草520份、 海金沙515份、 泽泻520份、 茯苓520份、 淡竹叶515份、 炒白术520份。 0010 本发明药物的组份中: 车前子性味甘,淡,微寒。 归肺、 肝、 肾、 膀胱经。 清热利尿; 渗 湿止泻。 主小便不利、 水肿胀满; 如 本经逢原 所言:“车前子专通气化, 行水道, 疏利膀胱湿 热” 。 炙黄芪: 性味甘, 温。 归肺、 脾经。 益气补中。 用于气虚乏力, 食少便溏。 如 珍珠囊 所言: “黄芪甘温纯阳, 其用有五: 补诸虚不足, 一也; 益元气, 二也; 壮脾胃, 三也; ” 。 甘草: 性味 甘, 平。 归心、 肺、 脾、 胃经。 补脾益气, 清热解毒,

7、 祛痰止咳, 缓急止痛, 调和诸药。 通草: 性味 甘、 淡, 微寒。 归肺、 胃经。 清热利尿, 通气下乳。 用于湿温尿赤, 淋病涩痛, 水肿尿少。 灯芯草: 性味甘、 淡, 微寒。 归心、 肺、 小肠经。 清心火, 利小便。 用于心烦失眠, 尿少涩痛。 海金沙: 性味 甘、 咸, 寒。 归膀胱、 小肠经。 清利湿热, 通淋止痛。 用于热淋, 砂淋, 石淋, 血淋, 膏淋, 尿道涩 痛。 泽泻: 性味甘, 寒。 归肾、 膀胱经。 利小便, 清湿热。 用于小便不利, 水肿胀满, 泄泻尿少。 茯 苓: 性味甘、 淡, 平。 归心、 肺、 脾、 肾经。 利水渗湿, 健脾宁心。 用于水肿尿少, 脾虚

8、食少, 便溏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105617123 A 3 泄泻。 淡竹叶: 性味甘、 淡, 寒。 归心、 胃、 小肠经。 清热除烦, 利尿。 用于热病烦渴, 小便赤涩淋 痛。 炒白术: 性味苦、 甘, 温。 归脾、 胃经。 健脾益气, 燥湿利水。 用于脾虚食少, 腹胀泄泻, 痰饮 眩悸, 水肿, 自汗, 胎动不安。 炒白术健脾, 和胃, 安胎。 用于脾虚食少, 泄泻便溏, 胎动不安。 0011 本发明组方中: 车前子清热利尿, 炙黄芪补气利尿, 合凑清热补气利尿之功, 共为 君药; 海金沙、 泽泻、 淡竹叶、 通草, 四药味甘寒, 辅助车前子清热利尿。 炒白术, 健脾益气利

9、尿, 辅助炙黄芪温补元气, 利尿, 五药为臣, 灯芯草、 茯苓, 性味甘、 平, 利水渗湿, 健脾补气, 为佐药。 甘草: 性味甘, 平, 具有益气调和诸药的功效, 是为使药。 诸药能清热利湿, 补气行 津, 调节气机, 使膀胱气化功能恢复如常, 从而达到补气利尿的功效。 0012 现代药理研究亦表明: 黄芪主要含有甙类、 多糖、 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等,具有增强 肌体免疫功能、 利尿等作用。 车前子多含粘液质, 琥珀酸、 车前烯醇、 腺嘌呤、 胆碱、 车前子 碱、 脂肪油、 维生素A和B等,有显著利尿作用。 泽泻、 通草、 炒白术、 灯芯草、 茯苓均有利尿作 用。 0013 本发明中药价格低廉且

10、服用方便,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具有疗效好, 无副作用 等优点。 0014 为更进一步表明本发明药物的治疗效果, 该中药用于临床的情况如下: 2013年1月 至2016年1月期间, 已治疗110例,其中混合痔26例, 肛裂28例, 肛周脓肿30例、 肛瘘26例, 疗 效满意。 0015 在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 我们采用随机对照单盲试验的设计方法, 将符合 标准的受试者以1:1的比例随机分配到治疗组(本发明所述药物)、 对照组(癃闭舒胶囊), 每 组病例数为40例(混合痔10例, 肛裂10例, 肛周脓肿10例, 肛瘘10例)。 治疗组口服本发明所 述药物治疗, 对照组口服癃闭

11、舒胶囊治疗, 观察两组患者小便、 症状、 体征及膀胱残余尿量 的变化, 统计好转率、 治愈率。 两组一般资料 见表1 对比, 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 比性。 0016 表1: 患者资料统计表 0017 0018 诊断依据: 混合痔诊断参照 痔临床诊治指南(2006版) ; 肛裂、 肛周脓肿、 肛瘘参 照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中医肛肠科学 (2011版)制定; 尿潴留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 局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中 “癃闭” 的诊断标准制定。 0019 混合痔湿热下注证: A.临床表现: 便血色鲜红, 量较多。 肛门肿物外脱、 肿胀、 灼 热疼痛或有滋水。 便干或溏, 小便短赤

12、。 B.体征: 舌质红, 苔黄腻, 脉滑数。 0020 肛裂湿热下注证: A.临床表现: 便时疼痛, 排便不爽, 肛门坠胀, 时有粘液鲜血。 B.体征: 肛管可见一梭性裂口。 舌质红, 苔黄厚腻, 脉滑数。 0021 肛周脓肿湿热蕴结证: A.临床表现: 肛周肿痛, 难忍, 伴有恶寒发热, 口干, 便干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105617123 A 4 或溏, 小便短赤。 B.体征: 肛周红肿。 按之有波动感。 舌质红, 苔黄, 脉滑数。 0022 肛瘘湿热下注证: A.临床表现: 肛周肿痛, 漏下脓液, 黄白稠厚, 排便不畅, 小便 短赤。 B.体征: 指诊可扪及条索状物通向肛内

13、。 舌质红, 苔黄腻, 脉滑。 0023 尿潴留:A.临床表现: 小便不利,点滴不畅,或小便闭塞不通,尿道无涩痛,小腹 胀满。 B.体征: 膀胱区叩诊明显浊音。 C.辅助检查: B超提示残余尿。 0024 纳入、 排除病例标准: 0025 纳入病例标准: 符合尿潴留的诊断标准且经心理疏导和物理诱导, 无效者; 符 合混合痔湿热下注证、 肛裂湿热下注证、 肛周脓肿湿热蕴结证、 肛瘘湿热下注证的诊断标 准; 年龄: 18岁 且 65岁, 男女不限; 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0026 排除病例标准: 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 过敏体质者; 有泌尿系炎症、 肿瘤、 结 石、 梗阻者, 有前列腺肥大者; 合并

14、有心、 脑血管、 肝、 肺、 肾及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 者; 肝肾功能异常者; 术后疼痛明显, 需镇痛者; 精神病患者; 不能按要求完成本试 验者。 0027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中 “癃闭” 的疗效 评定标准制定。 0028 治愈:小便通畅,症状及体征消失。 膀胱彩超示: 膀胱无残余尿量; 0029 好转:症状及体征改善。 膀胱彩超示: 膀胱残余尿量减少 1/2; 0030 未愈:症状无变化, 如治疗期内患者诉小腹胀满明显且叩诊膀胱充盈面平脐者, 视 为未愈, 并行导尿术。 0031 本发明的使用方法: 取车前子20g、 炙黄芪20g、 甘草10g

15、、 通草10g、 灯芯草15g、 海金 沙15g、 泽泻12g、 茯苓10g、 淡竹叶12g、 炒白术15g。 将上述药物常规水煎或者制备成颗粒剂、 丸剂, 每日一剂, 早晚饭后服用。 对照组: 癃闭舒胶囊, 一次3粒,温开水送服(50ml/次), 一日 2次。 3天为一个疗程, 一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0032 统计学方法: 统计数据均输入SPSS13.0统计软件, 其中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计量 资料采用t检验。 治疗结果见表2。 0033 表2: 治疗结果统计 0034 0035 由表2可以看出,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5,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0, 两组病例 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

16、统计学意义(p0.05), 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0036 下列为患者服用本发明药物的典型病例: 0037 1.王某, 女, 32岁, 2014年5月9日, 我院肛肠科住院混合痔(湿热下注证)患者, 自述 病症: 混合痔术后排尿困难伴小腹憋胀3小时, 查: 膀胱浊音界于脐下三横指。 诊为: 中医诊 断: 痔术后癃闭(元气虚损, 兼夹湿热)西医诊断: 混合痔术后尿潴留。 服用本发明所述药物1 个疗程后病情减缓, 继续服用1个疗程, 病症消失, 随访至今未复发。 0038 2.张某某, 女, 50岁, 2015年12月1日, 我院肛肠科住院肛瘘(湿热下注证)患者, 自 说 明 书 3/4 页

17、 5 CN 105617123 A 5 述病症: 术后排尿困难畅伴小腹憋胀6小时, 查: 膀胱浊音界于脐下三横指。 诊为: 中医诊断: 肛漏术后癃闭(元气虚损, 兼夹湿热)西医诊断: 肛瘘术后尿潴留。 服用本发明所述药物1个 疗程后病症消失, 随访至今未复发。 0039 3.张某, 男, 46岁, 2015年8月10日, 我院肛肠科住院肛周脓肿(湿热蕴结证)患者, 自述病症: 术后排尿困难畅伴小腹憋胀5小时, 查: 膀胱浊音界于脐下四横指。 诊为: 中医诊 断: 肛痈术后癃闭(元气虚损, 兼夹湿热)西医诊断: 肛周脓肿术后尿潴留。 服用本发明所述 药物1个疗程后病症消失, 随访至今未复发。 0

18、040 4.李某某, 男, 38岁, 2014年3月15日, 我院肛肠科住院肛裂(湿热下注证)患者, 自 述病症: 混合痔痔术后排尿欠通畅伴小腹憋胀6小时, 查: 膀胱浊音界于脐下两横指。 诊为: 中医诊断: 肛裂病术后癃闭(元气虚损, 兼夹湿热)西医诊断: 肛裂术后尿潴留。 服用本发明 所述药物1个疗程后病症消失, 随访至今未复发。 具体实施方式 0041 实施例1: 0042 称取下列重量配比的药材: 车前子10份、 炙黄芪10份、 甘草5份、 通草5份、 灯芯草5 份、 海金沙5份、 泽泻5份、 茯苓5份、 淡竹叶5份、 炒白术5份。 0043 本实施例所述药物的使用方法: 将上述药物常

19、规水煎或者制备成颗粒剂、 丸剂, 优 选剂型为颗粒剂, 疗效评定治疗30例患者, 治疗结果为治愈18例, 好转6例, 未愈6例, 总有效 率达到80.0。 0044 实施例2: 0045 称取下列重量配比的药材: 车前子20份、 炙黄芪20份、 甘草10份、 通草10份、 灯芯草 15份、 海金沙15份、 泽泻12份、 茯苓10份、 淡竹叶12份、 炒白术15份。 0046 本实施例所述药物同样采用上述治疗方法、 疗效评定治疗40例患者, 治疗结果为 治愈30例, 好转5例, 未愈5例, 总有效率达到87.5。 0047 实施例3: 0048 称取下列重量配比的药材: 车前子40份、 炙黄芪4

20、0份、 甘草20份、 通草15份、 灯芯草 20份、 海金沙15份、 泽泻20份、 茯苓20份、 淡竹叶15份、 炒白术20份。 0049 本实施例所述药物同样采用上述治疗方法、 疗效评定治疗35例患者, 治疗结果为 治愈27例, 好转3例, 未愈5例, 总有效率达到85.7。 0050 实施例4: 0051 称取下列重量配比的药材: 车前子10份、 炙黄芪30份、 甘草15份、 通草12份、 灯芯草 10份、 海金沙10份、 泽泻18份、 茯苓20份、 淡竹叶10份、 炒白术5份。 0052 本实施例所述药物同样采用上述治疗方法、 疗效评定治疗32例患者, 治疗结果为 治愈26例, 好转2例, 未愈4例, 总有效率达到87.5。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105617123 A 6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