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7 ,大小:2.15MB ,
资源ID:6855110      下载积分:3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d-685511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一种复合型人工藻礁.pdf)为本站会员(111****112)主动上传,专利查询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专利查询网(发送邮件至2870692013@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一种复合型人工藻礁.pdf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554994 U (45)授权公告日 2014.04.23 CN 203554994 U (21)申请号 201320754299.0 (22)申请日 2013.11.25 A01G 33/00(2006.01) A01K 61/00(2006.01) (73)专利权人 上海海洋大学 地址 201306 上海市浦东新区沪城环路 999 号 (72)发明人 张建伟 何培民 霍元子 温文科 刘媛媛 吴建勇 陈中伟 贾书磊 杨欣欣 张林慧 吴青 周玲杰 (74)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 限公司 31227 代理人 韩国辉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复合

2、型人工藻礁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合型人工藻礁, 包 括成藻礁和幼苗礁, 所述成藻礁包括一实心底座, 实心底座上表面镶嵌一形状和大小与上表面相同 的金属框架, 金属框架内设有贝壳网袋, 上表面中 心处镶嵌一金属立杆, 立杆上端焊接一钢环, 金属 框架和钢环之间固定若干苗绳, 所述幼苗礁紧固 在成藻礁实心底座的侧面, 幼苗礁上附有海藻幼 苗。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结构保证了海藻的附着效 果, 缩短了海藻场的修复周期, 提高了藻场修复 与重建的成功率, 增加了幼苗的附着率, 幼苗礁牢 固、 耐用, 且幼苗礁小巧轻便便于搬运 ; 利用废弃 贝壳制作的网袋放入金属框架内, 通过苗绳上藻 体的

3、孢子放散与附着可构成亲生物性礁体。废弃 贝壳的资源化利用, 具有经济、 简便的特点。 (51)Int.Cl.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3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3554994 U CN 203554994 U 1/1 页 2 1. 一种复合型人工藻礁, 包括成藻礁和幼苗礁, 其特征在于, 所述成藻礁包括一实心底 座, 实心底座上表面镶嵌一形状和大小与上表面相同的金属框架, 金属框架内设有贝壳网 袋, 上表面中心处镶嵌一金属立

4、杆, 立杆上端焊接一钢环, 金属框架和钢环之间固定若干苗 绳, 所述幼苗礁紧固在成藻礁实心底座的侧面, 幼苗礁上附有海藻幼苗。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复合型人工藻礁,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实心底座为三棱台, 四棱 台或多棱台, 所述幼苗礁为与实心底座侧面大小和形状一致的梯形体。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复合型人工藻礁,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实心底座侧面带有螺栓, 所述幼苗礁带有与螺栓位置对应的中心孔, 幼苗礁通过所述螺栓固定在实心底座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人工藻礁, 其特征在于, 所述幼苗礁的中心孔内嵌PVC 管。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复合型人工藻礁, 其特

5、征在于, 所述幼苗礁表面镶嵌有贝壳。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复合型人工藻礁, 其特征在于, 所述苗绳上夹有海藻。 7.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复合型人工藻礁,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实心底座和幼苗礁均有 混凝土浇筑而成。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3554994 U 2 1/2 页 3 一种复合型人工藻礁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成藻移植与幼苗附苗相结合复合型人工藻礁。 背景技术 0002 藻场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为多种海洋生物提供栖息环境、 产卵、 育 幼、 索饵和避敌的场所, 对改善周围流场环境、 减少海水营养负荷、 抑制赤潮生物、 提高海洋 固碳能力

6、等具有重要的生态作用。然而, 我国近岸天然藻场自上世纪 80 年代以来严重退 化, 主要起因于围海造地、 陆源污染、 不合理的渔业生产等。 因此, 藻场的修复和重建工作刻 不容缓。人工藻礁的投放是藻场修复和重建的重要措施, 近年来人们针对礁体的材料、 形 状、 功能等开展了一系列相关研究。 0003 目前普遍使用的藻礁材料包括钢筋混凝土、 石块和钢材 ; 形状多为箱形、 圆柱形、 三角形等 ; 功能设计集中在增加孢子的附着面、 提高海藻的附着能力、 防止藻食性生物的摄 食等。 由于混凝土与海藻幼苗的亲和性较低, 所以表面为混凝土的藻礁幼苗附着率较低 ; 为 了增加孢子的附着面积, 多数藻礁被设

7、计成体积很大的圆柱形或箱型不便于搬运, 且大部 分藻礁仍是采用单一的幼苗附着或成藻移植的形式, 对藻场的修复和重建效率和成功率较 低。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复合型人工藻礁, 包括成藻 礁和幼苗礁, 所述成藻礁包括实心底座和若干苗绳, 所述幼苗礁为附在成藻礁上的若干块 体, 所述幼苗礁上附有海藻幼苗, 所述幼苗礁紧固在成藻礁上。 0005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 0006 一种复合型人工藻礁, 包括成藻礁和幼苗礁, 所述成藻礁包括一实心底座, 实心底 座上表面镶嵌一形状和大小与上表面相同的金属框架, 金属框架内设有贝壳网袋, 上表面

8、中心处镶嵌一金属立杆, 立杆上端焊接一钢环, 金属框架和钢环之间固定若干苗绳, 所述幼 苗礁紧固在成藻礁实心底座的侧面, 幼苗礁上附有海藻幼苗。 0007 所述实心底座为三棱台, 四棱台或多棱台, 所述幼苗礁为与实心底座侧面大小和 形状一致的梯形体。 0008 所述实心底座侧面带有螺栓, 所述幼苗礁带有与螺栓位置对应的中心孔, 幼苗礁 通过所述螺栓固定在实心底座侧面。 0009 所述幼苗礁的中心孔内嵌 PVC 管。 0010 所述幼苗礁表面镶嵌有贝壳。 0011 所述苗绳上夹有海藻。 0012 所述实心底座和幼苗礁均有混凝土浇筑而成。 0013 本实用新型采用幼苗附着与成藻移植相结合的形式,

9、利用幼苗礁附着幼苗和苗绳 夹苗移植成藻, 保证了海藻的附着效果, 缩短了海藻场的修复周期, 提高了藻场修复与重建 说 明 书 CN 203554994 U 3 2/2 页 4 的成功率 ; 利用与海藻亲和性较高的贝壳镶嵌于礁体表面, 增加了幼苗的附着率 ; 采用幼 苗礁与起固定作用的底座分开的形式, 幼苗礁用螺丝固定在底座上, 牢固、 耐用, 且幼苗礁 小巧轻便便于搬运 ; 利用废弃贝壳制作的网袋放入金属框架内, 通过苗绳上藻体的孢子放 散与附着可构成亲生物性礁体。废弃贝壳的资源化利用, 具有经济、 简便的特点, 且牡蛎和 贻贝的贝壳取自天然, 是良好的生物附着基。 0014 本实用新型利用贝

10、类表面粗糙、 多孔结构以及贝壳间的空隙, 为微生物、 饵料生物 等提供良好的栖息地, 也可以为海藻扎根提供最佳环境, 最终形成鱼、 贝类的栖息地。当海 藻繁殖到一定程度时可产生大量氧气, 降低二氧化碳, 起到净化水质防止赤潮发生的作用, 以促进底栖生物资源及海洋生态环境的回复。 附图说明 0015 图 1 是本实用新型复合型人工藻礁装配后的示意图。 0016 图 2 是本实用新型复合型人工藻礁成藻礁示意图。 0017 图 3 是本实用新型复合型人工藻礁幼苗礁示意图。 0018 图 4 是本实用新型复合型人工藻礁贝壳网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实施例 : 0020 参见图 1-4, 0

11、021 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型人工藻礁, 包括成藻礁和幼苗礁, 成藻礁包括一四棱台实心 底座 100, 实心底座上表面镶嵌一形状和大小与上表面相同的金属框架 200, 贝壳网袋 300 放于金属框架内, 为孢子提供良好的固着基, 并为底栖生物提供生息环境。 实心底座上表面 中心处镶嵌一金属立杆400, 金属杆顶端焊接一钢环500, 苗绳600一端固定在钢环上, 另一 端固定在金属框架上, 呈辐射状均匀排列, 苗绳上固定有海藻 601。幼苗礁 700 紧固在成藻 礁实心底座的侧面, 幼苗礁表面镶嵌有贝壳 701, 幼苗礁上附有海藻幼苗。幼苗礁采用梯形 体结构, 可和四面棱台各侧面贴合。底座侧面垂直固

12、定一凸起螺栓 101, 幼苗礁设置一中心 孔 702, 与底座固定的凸起螺栓相对应, 幼苗礁通过螺栓和螺帽固定在实心底座侧面。为方 便幼苗礁通过中心孔与底座上的螺栓连接, 中心孔内嵌以 PVC 管。 0022 实心底座和幼苗礁均有混凝土浇筑而成。 将幼苗礁浸入含有海藻生殖细胞的育苗 池中, 待海藻生殖细胞成功附着于幼苗礁上, 长成幼苗, 再通过螺母将幼苗礁固定到四棱台 底座上。成藻礁的苗绳上固定海藻成藻, 然后即可投放到海底。大范围设置上述复合型人 工藻礁, 从而形成人工藻礁场。 0023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但本实用新型不应该局限于该实施例 所公开的内容。所以凡是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原理下完成的等效或修改, 都落入本 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说 明 书 CN 203554994 U 4 1/3 页 5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554994 U 5 2/3 页 6 图 2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554994 U 6 3/3 页 7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554994 U 7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