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6 ,大小:330.27KB ,
资源ID:5380680      下载积分:3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d-538068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一种治疗奶牛带下症的中草药制剂.pdf)为本站会员(v****)主动上传,专利查询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专利查询网(发送邮件至2870692013@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一种治疗奶牛带下症的中草药制剂.pdf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585543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2.19 CN 103585543 A (21)申请号 201310546004.5 (22)申请日 2013.10.28 A61K 36/9064(2006.01) A61P 15/00(2006.01) (71)申请人 王刚 地址 264400 山东省文登市峰山路 115 号文 登市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 (72)发明人 王刚 汤日新 丛培强 谭维伦 (54) 发明名称 一种治疗奶牛带下症的中草药制剂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奶牛带下症的中草 药制剂, 它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制成 的 : 党参

2、25-35g、 白芍 35-45g、 牡丹皮 25-35g、 泽 泻 25-35g、 壳 砂 仁 15-25g、 当 归 55-65g、 半 夏 25-35g、 茯 苓 25-35g、 黄 苓 55-65g、 生 甘 草 25-35g、 生地黄35-45g、 淫羊藿25-35g。 本发明治 疗奶牛带下症, 成本低, 治疗时间短, 见效快, 有效 率为 100, 治愈率达到 95以上。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585543 A CN 1035

3、85543 A 1/1 页 2 1. 一种治疗奶牛带下症的兽用中草药制剂, 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 药物制成的 : 党参 25-35g、 白芍 35-45g、 牡丹皮 25-35、 泽泻 25-35g、 壳砂仁 15-25g、 当归 55-65g、 半夏 25-35g、 茯苓 25-35g、 黄苓 55-65g、 生甘草 25-35g、 生地黄 35-45g、 淫羊藿 25-35g。 2. 一种治疗奶牛带下症的兽用中草药制剂, 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的原料药物制 成的 : 党参 30g、 白芍 40g、 牡丹皮 30、 泽泻 30g、 壳砂仁 20g、 当归 60g、 半夏 30

4、g、 茯苓 30g、 黄 苓 60g、 生甘草 30g、 生地黄 40g、 淫羊藿 30g。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585543 A 2 1/4 页 3 一种治疗奶牛带下症的中草药制剂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兽用中草药制剂的技术领域, 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奶牛带下症的中草 药制剂。 背景技术 0002 中医带下症又称子宫内膜炎症。中医认为白带的产生多因脾、 肾两虚及湿热下注 而引起。近年来, 附红细胞体病流行, 引起奶牛气血双虚, 恶露不尽, 湿热型子宫内膜炎较 多, 胎宫恢复慢, 卵巢发育不良, 致奶牛发情不正常, 屡配不孕者增多。 奶牛饲养者往往采用 一些活血调经的中草药以

5、起到治疗子宫内膜炎的作用, 更有甚者注射抗生素, 缩宫素、 雌二 醇、 己烯雌酚等激素类药物, 经过几个疗程的治疗这些方法一般疗效甚微, 没有从根本上找 到病根, 对症下药, 最终导致奶牛被淘汰, 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即使有个别的奶牛能够 正常发情、 配种, 最终会造成奶牛产奶年限的降低。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 通过中兽医辨证论治疗原则, 经过数年的药物筛选 和反复临床验证, 提供一种治疗奶牛带下症的中草药制剂, 其疗效效果好、 治愈率高、 无药 物残留、 无副作用。 0004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 一种治疗奶牛带下症的中草药制剂, 其特征在于 它是由下列重

6、量配比的原料药物制成的 : 党参 25-35g、 白芍 35-45g、 牡丹皮 25-35g、 泽 泻 25-35g、 壳砂仁 15-25g、 当归 55-65g、 半夏 25-35g、 茯苓 25-35g、 黄苓 55-65g、 生甘草 25-35g、 生地黄 35-45g、 淫羊藿 25-35g。 0005 本发明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制成的 : 党参 30g、 白芍 40g、 牡丹皮 30g、 泽 泻 30g、 壳砂仁 20g、 当归 60g、 半夏 30g、 茯苓 30g、 黄苓 60g、 生甘草 30g、 生地黄 40g、 淫羊藿 30g。 0006 制备方法 : 将上述12味中

7、草药放入铝锅中, 凉水浸泡1-2小时, 加入2500ml水, 先 用武火煎煮沸, 后用文火煎煮 30 分钟, 以浓缩至三分之一的药液为宜, 滤取药液 800ml, 复 煎时水量可少一些, 第二遍加入 1500ml 水, 继续武火煎煮至沸腾后改为文火煎煮 15 分钟, 滤取药液 500ml, 两次药液混匀, 候温灌服, 每日一次, 一次的用量是 1300ml。连续灌服 3-5 剂。 0007 中兽医认为奶牛常见病的 “带下病” 是直接造成奶牛不孕不育的主要原因之一。 按 其发病病因, 主要是 “湿” 和 “虚” 为患, 故带下病的治疗主要是除湿。奶牛产后黄白带下, 皆由湿热浊气流注于带脉所致,

8、脾虚则患湿症, 湿而成带, 复不外泄则成毒, 贮于胞宫则不 孕。本发明中草药制剂的治疗原则 : 完带促孕汤重当归, 参芍苓羊壳沙仁。黄芩地泽半夏 草, 完带清宫怀孕早。本配方故以大剂量当归活血行淤, 党参补气益脾, 当归、 党参为主药 ; 黄芩清热解毒、 宣肺通小便, 茯苓渗湿健脾, 泽泻利水强肾, 半夏辛温、 祛寒痰强腰肾, 黄芩、 茯苓、 泽泻、 半夏为副药 ; 牡丹皮凉血清虚热, 生地黄凉血活血, 壳沙仁芳香醒脾利湿, 助副 说 明 书 CN 103585543 A 3 2/4 页 4 药之力 ; 淫羊藿强带脉而助孕, 生甘草缓急和中为使药。 诸药相伍, 湿热祛, 新血生, 热毒平, 胞

9、宫温暖而易孕。 0008 本发明是纯中药制剂, 成本低, 治疗奶牛带下症, 治疗时间短, 见效快, 经过文登市 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专家门诊临床应用 351 例, 对治疗奶牛带下症有很好的疗效, 有效 率为 100, 治愈率达到 95以上, 无任何不良反应。 具体实施方式 0009 实施例 1 : 一种治疗奶牛带下症的中草药制剂, 它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 物制成的 : 党参 25-35g、 白芍 35-45g、 牡丹皮 25-35g、 泽泻 25-35g、 壳砂仁 15-25g、 当归 55-65g、 半夏 25-35g、 茯苓 25-35g、 黄苓 55-65g、 生甘草 25-35g、

10、 生地黄 35-45g、 淫羊藿 25-35g。制备方法 : 将上述 12 味中草药放入铝锅中, 用凉水浸泡 1-2 小时, 加入 2500ml 水, 先用武火煎煮沸, 后用文火煎煮 30 分钟, 以浓缩至三分之一的药液为宜, 滤取药液 800ml, 复煎时, 第二遍加入 1500ml 水, 继续武火煎煮至沸腾后改为文火煎煮 15 分钟, 滤取药液 500ml, 两次药液混匀, 候温灌服, 每日一次, 一次的用量是 1300ml。连续灌服 3-5 剂。 0010 实施例 2 : 一种治疗奶牛带下症的中草药制剂, 它是由下列重量的原料药物制成 的 : 党参 25g、 白芍 35g、 牡丹皮 25

11、g、 泽泻 25g、 壳砂仁 15g、 当归 55g、 半夏 25g、 茯苓 25g、 黄 苓 55g、 生甘草 25g、 生地黄 35g、 淫羊藿 25g。 0011 实施例 3、 一种治疗奶牛带下症的中草药制剂, 它是由下列重量的原料药物制成 的 : 党参 35g、 白芍 45g、 牡丹皮 35g、 泽泻 35g、 壳砂仁 25g、 当归 65g、 半夏 35g、 茯苓 35g、 黄 苓 65g、 生甘草 35g、 生地黄 45g、 淫羊藿 35g。 0012 实施例 4 : 一种治疗奶牛带下症的中草药制剂, 它是由下列重量的原料药物制成 的 : 党参 30g、 白芍 40g、 牡丹皮 3

12、0、 泽泻 30g、 壳砂仁 20g、 当归 60g、 半夏 30g、 茯苓 30g、 黄苓 60g、 生甘草 30g、 生地黄 40g、 淫羊藿 30g。 0013 一、 一种治疗奶牛带下症的中草药制剂的临床对比试验 : 0014 1. 药效学试验 0015 自2002年5月至2010年9月专家门诊临床应用治疗351例。 按上述中药方配比、 制备的治疗奶牛带下症中草药制剂。 采用小、 中、 大剂量三组进行试验, 试验结果如下 : 本发 明制剂对奶牛脾虚、 湿热型引起的带下症疗效较好, 明显优于抗生素治疗和激素治疗, 且疗 效迅速无残留, 用药后无不良反应。 0016 组别用药量 (g 天 )

13、 病牛数 ( 头 )治愈率 ( )备注 对照组0100 小量组30010100用药期长, 见效慢, 总用药量大 中量组40010100用药期短, 见效快, 总用药量小 大量组50010100疗效不变, 造成药物浪费 0017 2. 对比试验 说 明 书 CN 103585543 A 4 3/4 页 5 0018 采用治疗奶牛带下症的中草药制剂、 抗生素、 激素, 分三组进行对比试验, 发现中 草药治愈率最高, 达到 95, 明显优于抗生素治疗和激素治疗, 且疗效迅速无残留, 用药后 无不良反应。 0019 组别病牛数 ( 头 )有效率 ( ) 治愈率 ( )备注 对照组1000 中草药组101

14、0095 抗生素组109086肌肉注射头孢噻呋钠 激素组1010079肌肉注射氯前列烯醇 0020 3. 本发明的中草药方剂的临床验证 0021 (1) 临床验证所用材料与方法 0022 药物 : 一种治疗奶牛带下症的中草药制剂。 0023 观察方法 : 按照 中兽医学 规定的标准进行诊断的奶牛带下症。中草药制剂, 连 用 4-6 剂, 每天 1 剂, 水煎灌服。待奶牛发情时, 阴门流出透明的黏液时, 即可行配种。如奶 牛发情时阴门流出黏液浑浊时, 可继续服用该中草药制剂 4 剂, 每天 1 剂即可, 发情后按时 配种。 0024 (2) 副作用 : 351 例受试者在服药期间均未出现明显副作

15、用。 0025 0026 二、 实验说明 : 0027 本发明的中草药方剂适用于奶牛的如下症状 : 0028 1、 带下量多, 色黄或黄白多成脓性或夹杂血液, 豆腐渣样粘稠物, 味腥臭。 0029 2、 带下色白或带黄, 量多质稀如涕, 无臭味, 连绵不断, 发情前后流出量较多。 0030 本发明的中草药制剂的使用方法 : 0031 对带下色黄, 量大, 且味腥臭的病例, 内服上述中药方剂, 连用4-6剂, 每天1剂, 水 煎灌服。待奶牛发情时, 阴门流出透明的黏液时, 即可行配种。如奶牛发情时阴门流出黏液 质稀如涕且浑浊时, 可继续服用该中药制剂 4 剂, 每天 1 剂即可, 发情后按时配种

16、。 0032 三、 典型病例 0033 病例 1、 2003 年 9 月 3 日, 文登市葛家镇吕某饲养一头 3 岁奶牛, 奶牛体况中等, 因 胎衣残留不下, 致使发生带下症 1 月有余。检查发现 : 病牛体温 39.6, 胃肠蠕动减弱, 带 说 明 书 CN 103585543 A 5 4/4 页 6 下色黄白, 脓性粘稠, 混有豆腐渣样物质, 味腥臭。灌服用本发明中草药制剂, 连用 5 天, 发 情后流出透明黏液, 输精后受孕, 2004 年 6 月 16 日产下 1 头小牛犊。 0034 病例2、 2006年4月21日, 文登市大水泊镇王某饲养一头4岁奶牛, 主诉 : 奶牛饮食 欲均差, 身体瘦弱, 阴道内经常流出白色浓稠液体, 发情和伏卧时流出较多。灌服用本发明 中草药制剂, 连服 4 剂, 食欲增加, 毛色边顺, 精神好转, 白带停止, 后经人工授精受孕, 2007 年 2 月 5 日产下 1 头小牛犊。 说 明 书 CN 103585543 A 6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