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285222 A (43)申请公布日 2011.12.21 CN 102285222 A *CN102285222A* (21)申请号 201110080135.X (22)申请日 2011.03.25 2010-138806 2010.06.17 JP B41J 2/01(2006.01) B41J 11/00(2006.01) B41J 23/02(2006.01) (71)申请人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地址 日本爱知县名古屋市 (72)发明人 佐本贤治 古闲雄二 若草敬介 (74)专利代理机构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责任公司 11219 代理人 孙志湧 安
2、翔 (54) 发明名称 图像记录设备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图像记录设备。 一种多功能机器, 包括 : 第一给送辊和第二给送辊 ; 中间辊对, 其被 设置到传送路径的弯曲部分 ; 主传送辊对 ; 记录 头 ; 第一驱动马达和第二驱动马达 ; 以及, 控制部 分。 所述控制部分间歇地驱动所述主传送辊对, 并 且使得所述记录头在停止所述主传送辊对的时间 段期间喷墨, 并且当记录介质的后端位于第一传 感器和第一给送辊之间时, 执行预给送处理, 用于 在给送方向上将所述第一给送辊旋转预定量。 (30)优先权数据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
3、利要求书 3 页 说明书 12 页 附图 19 页 CN 102285232 A1/3 页 2 1. 一种图像记录设备, 所述图像记录设备喷墨以在片形记录介质上记录图像, 包括 : 第一安装部分, 在所述第一安装部分上安装所述片形记录介质 ; 第一给送辊, 所述第一给送辊从所述第一安装部分给送所述记录介质的一个记录介 质 ; 第一传送辊对, 所述第一传送辊对夹合由所述第一给送辊给送的所述记录介质, 以在 传送方向上传送所述记录介质 ; 第二传送辊对, 所述第二传送辊对在所述传送方向上被设置在所述第一传送辊对的下 游侧, 并且夹合和传送由所述第一传送辊对传送的所述记录介质 ; 记录头, 所述记录
4、头在所述传送方向上被设置在所述第二传送辊对的下游侧, 并且在 由所述第二传送辊对传送的所述记录介质上喷墨 ; 第一检测部分, 所述第一检测部分在所述传送方向上被设置在所述第一传送辊对的上 游侧, 并且所述第一检测部分检测通过所述第一检测部分的所述记录介质, 以输出第一输 出和第二输出, 所述第一输出是在当所述记录介质通过所述第一检测部分期间的输出, 并 且所述第二输出是在当所述记录介质未通过所述第一检测部分期间的输出 ; 驱动部分, 所述驱动部分驱动所述第一给送辊、 所述第一传送辊对和所述第二传送辊 对 ; 以及 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驱动部分和所述记录头以执行第一记录模式, 在所述第
5、一记录模式中, 在执行下述的多种处理后, 所述第一传送辊对与所述第二传送辊对的旋转 同步地旋转 : 记录处理, 其中, 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驱动部分以间歇驱动所述第二传送辊对, 并且控 制所述记录头以在所述第二传送辊对的停止时间段期间喷墨 ; 预给送处理, 其中, 在所述记录处理期间, 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驱动部分, 使得所述第 一给送辊在给送方向上旋转预定量, 直到当所述第一检测部分的输出从所述第一输出改变 为所述第二输出时, 并且随后的记录介质的前端被给送到所述第一检测部分的上游侧 ; 以 及 第一歪斜校正处理, 其中, 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驱动部分, 以在所述第一检测部分的输 出从所述第一输出
6、改变为所述第二输出的条件下, 旋转所述第一给送辊以使得所述随后的 记录介质抵靠在所述第一传送辊对上。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图像记录设备, 其中, 所述预定量被设置为所述第一给送辊 的旋转量, 通过所述旋转量, 在所述记录介质被最大量地安装在所述安装部分上的条件下, 在使用所述第一给送辊的所述预给送处理中, 所述随后的记录介质不达到所述第一检测部 分。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图像记录设备, 其中, 于当在所述记录处理中的所述第二传 送辊对的一回所述间歇驱动中驱动所述第二传送辊对期间, 所述控制器开始执行所述预给 送处理。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图像记录设备, 其中, 所
7、述控制器对于在所述记录处理中的 所述第二传送辊对的每一所述间歇驱动执行所述预给送处理, 并且, 在一回所述间歇驱动 中的所述第一给送辊的旋转量小于所述第二传送辊对的一回所述间歇驱动中的旋转量。 5.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图像记录设备, 其中, 在所述预给送处理中, 所述控制器将所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285222 A CN 102285232 A2/3 页 3 述第一给送辊的旋转速度设置为小于所述第二传送辊对的速度。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图像记录设备, 其中, 在所述第一记录模式中, 所述控制器控 制所述驱动部分, 使得所述随后的记录介质在抵靠所述第一传送辊对的状态中
8、等待, 直到 完成了通过所述记录头向所述记录介质上的喷墨以用于执行图像记录, 并且在完成了通过 所述记录头向所述记录介质上的喷墨以用于执行图像记录的条件下, 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 驱动部分使得所述第二传送辊对被旋转以排出所述记录介质, 并且所述第一传送辊对被旋 转以将所述随后的记录介质传送到所述记录头的记录开始位置。 7.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图像记录设备, 进一步包括 : 第二检测部分, 所述第二检测部 分被设置在所述传送方向上的所述第一传送辊对的下游侧并且在所述传送方向上的所述 第二传送辊对的上游侧, 并且当所述记录介质通过所述第二检测部分时, 所述第二检测部 分输出第三输出, 而当所述
9、记录介质未通过所述第二检测部分时, 所述第二检测部分输出 第四输出, 其中, 所述控制器被构造来执行第二记录模式, 在所述第二记录模式中, 在所述第二 检测部分的输出从所述第三输出改变为所述第四输出的条件下, 在执行第二歪斜校正处理 后, 所述第二传送辊对被正向旋转以向所述记录头传送所述记录介质, 其中, 在所述第二歪 斜校正处理中, 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驱动部分旋转所述第一传送辊对, 从而使得所述随后 的记录介质抵靠在所述第二传送辊对上。 8.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图像记录设备, 其中, 在所述图像记录设备上形成具有弯曲 部分的传送路径 ; 以及 所述第一传送辊对被设置到所述弯曲部分。 9
10、.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图像记录设备, 其中, 所述控制部分包括 : 第一驱动马达, 所述第一驱动马达被构造为在正向方向和反向方向上旋转 ; 第二驱动马达, 所述第二驱动马达驱所述第二传送辊对 ; 以及 第一驱动传动部分, 所述第一驱动传动部分向所述第一给送辊传动正向旋转的所述第 一驱动马达的旋转, 使得所述第一给送辊在所述记录介质被给送的方向上旋转, 并且所述 第一驱动传动部分向所述第一传送辊对传动反向旋转的所述第一驱动马达的旋转, 并且防 止向所述第一给送辊传动所述第一传送辊的旋转。 10. 根据权利要求 1 到 9 的任何一项所述的图像记录设备, 进一步包括 : 第二安装部分, 在所
11、述第二安装部分上安装了所述记录介质 ; 第二给送辊, 所述第二给送辊从所述第二安装部分给送所述记录介质的一个记录介 质 ; 以及 驱动传动切换机构, 所述驱动传动切换机构向所述第二给送辊、 所述第一给送辊和所 述第一传送辊对之一传动所述第一驱动马达的驱动, 其中, 所述驱动传动切换机构包括 : 第一齿轮, 所述第一齿轮被所述第一驱动马达旋转 ; 第二齿轮, 所述第二齿轮被布置使得所述第二齿轮的旋转轴线变得与所述第一齿轮的 旋转轴线平行, 并且所述第二齿轮被构造为沿着所述旋转轴线延伸的旋转轴线方向移动, 所述第二齿轮在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移动的同时将其姿态改变为第一姿态和第二姿态, 并 且在所述第
12、一和第二姿态中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 ;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285222 A CN 102285232 A3/3 页 4 第三齿轮, 所述第三齿轮与在所述第一姿态中的所述第二齿轮啮合 ; 第四齿轮, 所述第四齿轮与在所述第二姿态中的所述第二齿轮啮合 ; 所述第一驱动传动部分, 所述第一驱动传动部分向所述第一给送辊传动由所述第一驱 动马达的正向旋转所旋转的所述第三齿轮的旋转, 向所述第一传送辊对传动由所述第一驱 动马达的反向旋转所旋转的所述第三齿轮的旋转, 并且防止向所述第一给送辊传动所述第 三齿轮的旋转 ; 以及 第二驱动传动部分, 所述第二驱动传动部分向所述第二给送辊传动由所述第一
13、驱动马 达的反向旋转所旋转的所述第四齿轮的旋转, 向所述第一传送辊对传动由所述第一驱动马 达的正向旋转所旋转的所述第四齿轮的旋转, 并且防止向所述第二给送辊传动所述第四齿 轮的旋转。 11.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图像记录设备, 其中, 由所述第二传送辊对相对于所述记录 介质的夹合力和摩擦力确定的所述第二传送辊对的传送力大于所述第一给送辊的传送力。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285222 A CN 102285232 A1/12 页 5 图像记录设备 0001 对于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2 本发明要求在 2010 年 6 月 17 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 No.138806 的优先权
14、, 其公 开通过引用被整体包含在此。 技术领域 0003 本发明涉及图像记录设备, 该图像记录设备用于传送片形的记录介质, 并且通过 向所传送的记录介质喷墨来进行图像的记录。 背景技术 0004 传统上, 已经提供了一种图像记录设备, 包括 : 安装部分, 其上安装了诸如记录纸 张这样的片形记录介质 ; 给送辊, 用于从安装部分给送记录介质 ; 主传送辊对, 用于夹合和 传送由给送辊给送的记录介质 ; 以及, 记录头, 用于向由主传送辊对传送的记录介质上喷 墨。 作为这种类型的图像记录设备的示例, 可以引用打印机、 复印机和具有打印、 扫描、 复印 和传真功能的多功能机器等。 0005 已知一
15、种图像记录设备, 其与由给送辊先前给送的记录介质的打印操作并行地从 安装部分给送接下来的记录介质。在日本公开专利申请 No.2003-34454 中描述的图像记录 设备当传感器检测到其上执行打印的记录介质的后端时通过驱动给纸辊来给送在安装部 分上安装的接下来的记录介质。 因为这个原因, 可以减少图像记录所需要的时间段, 因此变 得可以执行高速图像记录。 0006 而且, 在上述图像记录设备中, 为了校正所传送的记录介质的歪斜, 执行如下所述 的操作。首先, 由给送辊给送的记录介质的前端被一度传送经过歪斜校正辊对。其后, 执行 返回对齐, 其中, 给送辊在与歪斜校正辊对的传送方向相反的方向上旋转
16、, 以使得记录介质 抵靠在歪斜校正辊对上, 并且其后, 给送辊在歪斜校正辊对的传送方向上旋转。具体地说, 上述的图像记录设备执行所谓的对齐校正以便校正记录介质的歪斜, 并且执行图像记录, 其中, 记录位置高度精确。 发明内容 0007 在上述的图像记录设备中, 虽然可以实现在图像记录中的记录位置的高精度, 但 是图像记录所需要的时间段被增加了用于使用歪斜校正辊对对于记录介质执行对齐校正 的时间段。 而且, 不执行接下来在其上记录图像的记录介质的给送, 直到当先前给送的记录 介质的后端被传感器检测到为止。因此, 在记录介质之间的距离依赖于传感器的布置位置 而变大, 导致图像记录所需要的时间段增加
17、。即, 在上述的图像记录设备中, 在图像记录中 的记录位置的高精度的实现和图像记录的加速具有折中的关系, 因此, 不能同时实现它们。 0008 本发明具有下述目的 : 减少图像记录所需要的时间段, 而不降低在记录介质上执 行的图像记录中的记录位置的精度。 0009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 提供了一种图像记录设备, 其喷墨在片形记录介质上以 说 明 书 CN 102285222 A CN 102285232 A2/12 页 6 记录图像, 包括 : 0010 第一安装部分, 其上安装了所述片形记录介质 ; 0011 第一给送辊, 从所述第一安装部分给送所述记录介质的一个记录介质 ; 0012 第
18、一传送辊对, 夹合由所述第一给送辊给送的所述记录介质, 以在传送方向上传 送所述记录介质 ; 0013 第二传送辊对, 在所述传送方向上被设置在所述第一传送辊对的下游侧, 并且夹 合和传送由所述第一传送辊对传送的所述记录介质 ; 0014 记录头, 在所述传送方向上被设置在所述第二传送辊对的下游侧, 并且在由所述 第二传送辊对传送的所述记录介质上喷墨 ; 0015 第一检测部分, 在所述传送方向上被设置在所述第一传送辊对的上游侧, 并且检 测通过其的所述记录介质, 以输出第一输出和第二输出, 所述第一输出是在当所述记录介 质通过所述第一检测部分期间的输出, 并且所述第二输出是在当所述记录介质未
19、通过所述 第一检测部分期间的输出 ; 0016 驱动部分, 驱动所述第一给送辊、 所述第一传送辊对和所述第二传送辊对 ; 以及 0017 控制器, 控制所述驱动部分和所述记录头。 0018 所述控制部分被构造来执行第一记录模式, 在所述第一记录模式中, 在执行下述 的多种处理后, 所述第一传送辊对与所述第二传送辊对的旋转同步地旋转 : 0019 记录处理, 其中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驱动部分以间歇地驱动所述第二传送辊对, 并且控制所述记录头以在所述第二传送辊对的停止时间段期间喷墨 ; 0020 预给送处理, 其中, 在所述记录处理期间, 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驱动部分, 使得所 述第一给送辊在给送方向
20、上旋转预定量, 直到当所述第一检测部分的输出从所述第一输 出改变为所述第二输出时, 并且随后的记录介质的前端被给送到所述第一检测部分的上游 侧 ; 以及 0021 第一歪斜校正处理, 其中, 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驱动部分, 以在所述第一检测部分 的输出从所述第一输出改变为所述第二输出的条件下, 旋转所述第一给送辊以使得所述随 后的记录介质抵靠在所述第一传送辊对上。 0022 在本发明中, 因为在先前给送的记录介质通过第一检测部分之前开始随后的记录 介质的给送, 所以实现了能够减少图像记录所需要的时间段的图像记录设备。 而且, 因为通 过使用第一传送辊对执行对齐校正来校正随后的记录介质的歪斜, 并
21、且与传送先前给送的 记录介质的操作同步地向第二传送辊对传送随后的记录介质, 所以可以实际上消除对齐校 正所需要的时间段, 并且作为其结果, 可以进一步减少图像记录所需要的时间段, 而不降低 在图像记录中的记录位置的精度。 附图说明 0023 图 1 是多功能机器的透视图 ; 0024 图 2 是打印机单元的示意截面图 ; 0025 图 3 是驱动传动切换机构的透视图 ; 0026 图 4 是在第一姿态中的齿轮切换机构的透视图 ; 0027 图 5A 是在第二姿态中的齿轮切换机构的透视图, 并且图 5B 是在第三姿态中的齿 说 明 书 CN 102285222 A CN 102285232 A3
22、/12 页 7 轮切换机构的透视图 ; 0028 图 6A、 6B 和 6C 是在第一记录模式中的打印处理的流程图 ; 0029 图 7A 和 7B 是在第一记录模式中的预给纸处理的流程图 ; 0030 图 8A、 8B 和 8C 是第二记录模式的流程图 ; 0031 图 9 是本实施例的框图 ; 0032 图 10A、 10B 和 10C 是描述多功能机器 10 的操作的说明图 ; 0033 图 11A、 11B 和 11C 是描述多功能机器 10 的操作的说明图 ; 0034 图 12 是第一驱动传动部分的示意图 ; 以及 0035 图 13 是第二驱动传动部分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
23、036 以下, 作为本发明的图像记录设备, 将描述如图 1 中所示的多功能机器 10, 多功能 机器 10 具有打印、 扫描、 复印和传真功能等。多功能机器 10 几乎以长方体形状形成。在以 下的描述中, 多功能机器 10 的高度方向、 深度方向和宽度方向被分别定义为上下方向 7、 前 后方向 8 和左右方向 9。 0037 0038 多功能机器10包括 : 打印机外壳11 ; 扫描器外壳12, 其被布置在打印机外壳11之 上, 并且容纳扫描器单元 ; 以及, 原稿盖 13, 其被布置在扫描器外壳 12 之上。打印机外壳 11 在其下部以可以向前拉出盘的形式容放上盘14和下盘15, 在上盘14
24、和下盘15上安装了诸 如普通纸、 光面纸和明信片等这样的纸张。打印机外壳 11 在其上部容放如图 2 中所示的打 印机单元 17, 打印机单元 17 在纸张 5 上记录图像。出纸盘 16 被安装在上盘 14 上。上盘 14 对应于在本教导中的第一安装部分, 下盘 15 对应于在本教导中的第二安装部分, 并且纸 张 5 对应于在本教导中的记录介质。 0039 扫描器单元和打印机单元 17 被在图 9 中所示的控制部分 90 控制。控制部分 90 例如通过诸如在基板上安装的微计算机这样的各种电子部件实现。控制部分 90 基于通过 在图 1 中所示的多个输入按钮 18 输入的信号或基于从诸如个人计算
25、机这样的外部装置输 入的信号, 来控制扫描器单元和打印机单元分别执行图像的扫描和图像的记录。下面将详 细描述控制部分 90。控制部分 90 对应于在本教导中的控制器。 0040 0041 如图 2 中所示, 打印机单元 17 包括 : 传送装置 30, 用于传送在上盘 14 和下盘 15 上安装的纸张 5 ; 记录部分 20, 用于在由传送装置 30 传送的纸张 5 上记录图像 ; 驱动部分 70( 参见图 9) 和驱动传动切换机构 40( 参见图 3) ; 以及, 由第一传感器 81 形成的后述的检 测机构等。 0042 0043 如图2中所示, 记录部分20包括 : 板状压印盘22, 其被
26、布置在上盘14的后部之上 ; 记录头 21, 其被布置得与压印盘 22 相对并且被布置在压印盘 22 之上 ; 以及, 托架 23, 用于 保持记录头 21( 参见图 9)。记录头 21 对应于在本教导中的记录头。 0044 在记录头21上形成未示出的多个喷嘴。 每一个喷嘴具有向下打开的喷射端口。 例 如, 当因为压电元件的变形导致向墨施加压力时, 从喷射端口向在记录头 21 之下的压印盘 说 明 书 CN 102285222 A CN 102285232 A4/12 页 8 22 喷射墨滴。通过使用软性线缆等来向压电元件提供功率, 并且该功率被控制部分 90 控 制。 0045 托架 23
27、被布置使得在前后方向上跨过在压印盘 22 上布置的一对导轨体 24( 参见 图 3)。如上所述, 托架 23 以沿着左右方向 9 可移动的方式被导轨体 24 支撑。导轨体 24 以 在左右方向 9 上延伸的板状形成, 并且被框 25 支撑。用于在驱动传动切换机构 40 中执行 齿轮切换的抵靠片 26( 参见图 4) 从托架 23 的右端部在右方向上突出。 0046 0047 在图 2 中所示的传送装置 30 包括 : 第一给送辊 31, 其给送在上盘 14 上安装的纸 张 5 ; 第二给送辊 32, 其给送在下盘 15 上安装的纸张 5 ; 主传送路径 51, 通过其来传送由第 一给送辊 31
28、 和第二给送辊 32 给送的纸张 5 ; 以及, 三个辊对 ( 中间辊对 54, 主传送辊对 55 和出纸辊对 56), 它们以附接的方式被设置到主传送路径 51, 并且夹合纸张 5 以传送。 0048 0049 第一给送辊 31 被布置在上盘 14 的后部之上, 并且通过使用臂 34 和旋转轴 33 支 撑, 该旋转轴 33 被驱动部分 70( 参见图 9) 驱动。第一给送辊 31 可旋转地附接到臂 34 的 一端部, 并且臂 34 的另一端部可旋转地被旋转轴 33 支撑。而且, 臂 34 具有多个传动齿轮 35, 该多个传动齿轮 35 向第一给送辊 31 传动旋转轴 33 的旋转 ( 旋转
29、力 )。 0050 当臂 34 围绕旋转轴 33 旋转时, 第一给送辊 31 与安装在上盘 14 上的纸张 5 接触。 旋转轴 33 的旋转经由传动齿轮 35 被传动到第一给送辊 31。因此, 第一给送辊 31 旋转, 并 且第一给送辊所接触的纸张5被从上盘14的后壁在上方向中给送。 类似于第一给送辊31, 通过使用旋转轴 36 和臂 37 来支撑第二给送辊 32。当第二给送辊 32 旋转时, 给送安装在下 盘 15 上的纸张 5。第一给送辊 31 对应于在本教导中的第一给送辊, 并且第二给送辊 32 对 应于在本教导中的第二给送辊。 0051 0052 主传送路径 51 是由引导构件 53
30、和压印盘 22 形成的所谓的 U 形转弯通道。主传 送路径 51 包括 : 弯曲部分 51A, 其具有以弧形形成的横截面 ; 以及, 直线部分 51B, 其具有以 直线形状形成的横截面, 并且通过压印盘 22 和记录头 21 之间。通过提供弯曲部分 51A, 可 以将记录部分 20 布置在上盘 14 上, 这允许多功能机器 10 在大小上紧凑。主传送路径 51 对应于在本教导中的传送路径, 并且弯曲部分 51A 对应于本教导中的弯曲部分。 0053 主传送路径 51 的一端位于上盘 14 的后壁之上, 并且其另一端位于出纸盘 16 之 上。从上盘 14 或下盘 15 给送的纸张 5 在前向方向
31、上在压印盘 22 上被传送, 并且被排出到 出纸盘 16。 0054 0055 中间辊对 54 包括 : 多个驱动辊 54B, 其被固定到通过驱动部分 70( 参见图 9) 旋转 的旋转轴 54A ; 以及, 由驱动辊 54B 驱动的从动辊 54C。中间辊对 54 被布置使得旋转轴 54A 的轴向方向沿着左右方向9, 并且弯曲部分51A通过辊对的夹合位置, 并且中间辊对54夹合 和传送从上盘 14 或下盘 15 给送的纸张 5。中间辊对 54 对应于在本教导中的第一传送辊 对。 0056 0057 主传送辊对 55 包括 : 多个驱动辊 55B, 其被固定到通过驱动部分 70 旋转的旋转轴 说
32、 明 书 CN 102285222 A CN 102285232 A5/12 页 9 55A ; 以及, 由驱动辊 55B 驱动的从动辊 55C。主传送辊对 55 被布置在压印盘 22 的后侧, 使 得旋转轴 55A 的轴向方向沿着左右方向 9, 并且主传送辊对 55 在前向方向上传送由中间辊 对 54 传送的纸张 5。主传送辊对 55 对应于在本教导中的第二传送辊对。 0058 0059 出纸辊对 56 包括 : 多个驱动辊 56B, 其被固定到通过驱动部分 70 旋转的旋转轴 56A ; 以及, 由驱动辊 56B 驱动的从动辊 56C。出纸辊对 56 被布置在压印盘 22 的前侧, 使得
33、旋转轴 56A 的轴向方向沿着左右方向 9, 并且出纸辊对 56 向出纸盘 16 排出由主传送辊对 55 传送的纸张 5。 0060 0061 如图9中所示, 驱动部分70包括第一驱动马达71、 第二驱动马达72和第三驱动马 达 73, 它们能够在正向方向或反向方向上旋转。作为驱动马达 71、 72 和 73 的每一个, 例如 使用 DC 马达。各个驱动马达 71、 72 和 73 被布置在压印盘 22 的左侧上, 并且从未示出的电 源部分向其供电。控制部分 90 通过控制从电源部分向各个驱动马达 71、 72 和 73 供应的电 力来控制各个驱动马达 71、 72 和 73 的驱动。 006
34、2 0063 第一驱动马达71的驱动力通过后述的驱动传动切换机构40被传动到第一给送辊 31、 第二给送辊32、 中间辊对54和未示出的维护机构。 第一驱动马达71对应于在本教导中 的第一驱动马达。 0064 0065 第二驱动马达 72 的轴直接地或经由齿轮耦合到主传送辊对 55 的旋转轴 55A, 并 且驱动旋转轴 55A。第二驱动马达 72 的驱动力被未示出的第一带传动机构传动到旋转轴 56A。第一带传动机构包括环形带。当旋转轴 55A 被第二驱动马达 72 旋转时, 第二驱动马 达 72 的驱动力被第一带传动机构传动到旋转轴 56A, 导致旋转轴 56A 与旋转轴 55A 一起旋 转。
35、利用第二驱动马达 72 和第一带传动机构, 主传送辊对 55 和出纸辊对 56 同时在如下的 旋转方向上旋转, 在所述旋转方向中, 纸张 5 在同一传送方向 38 上被传送。关于第二驱动 马达72的旋转方向, 定义为当第二驱动马达72在正向方向上旋转时, 纸张5在传送方向38 上被传送。第二驱动马达 72 对应于在本教导中的第二驱动马达。而且, 传送方向 38 对应 于在本教导中的传送方向。 0066 0067 第三驱动马达 73 的驱动力被未示出的第二带传动机构传动到托架 23, 这使得托 架 23 沿着左右方向 9 移动。第二带传动机构包括例如环形带, 托架 23 被固定到该环形带 上。当
36、该带被第三驱动马达 73 旋转时, 托架 23 根据该带的旋转在左方向或右方向上移动。 0068 0069 在图3中所示的驱动传动切换机构40包括 : 齿轮切换机构41 ; 第一驱动传动部分 110( 参见图 12), 其向第一给送辊 31 或中间辊对 54 传动由齿轮切换机构 41 切换的驱动 力 ; 以及, 第二驱动传动部分 120( 参见图 13), 其向第二给送辊 32 或中间辊对 54 传动由齿 轮切换机构 41 切换的驱动力。驱动传动切换机构 40 被布置在压印盘 22 的右侧上。驱动 传动切换机构40对应于在本教导中的驱动传动切换机构, 第一驱动传动部分110对应于在 本教导中的
37、第一驱动传动部分, 并且第二驱动传动部分 120 对应于在本教导中的第二驱动 说 明 书 CN 102285222 A CN 102285232 A6/12 页 10 传动部分。 0070 0071 如图 3 至 5 中所示, 齿轮切换机构 41 包括 : 驱动齿轮 44, 其被第一驱动马达 71 驱 动 ; 切换齿轮45 ; 第一接收齿轮46A、 第二接收齿轮46B和第三接收齿轮46C, 其中每一个都 具有能够与切换齿轮 45 啮合的齿 ; 以及, 保持机构 48, 其保持切换齿轮 45。 0072 0073 支撑轴 47 被布置得与驱动齿轮 44 的旋转轴基本上平行, 并且支撑轴 47 被
38、插入通 过切换齿轮 45。切换齿轮 45 可以围着支撑轴 47 的轴线旋转, 并且也可以沿着支撑轴 47 的 轴向方向 ( 左右方向 9) 移动。切换齿轮 45 被形成为具有比驱动齿轮 44 的宽度尺寸小的 宽度尺寸 ( 在左右方向 9 上的尺寸 )。通过在上述宽度尺寸的范围内在左右方向 9 上移动, 切换齿轮 45 将其姿态改变为第一姿态、 第二姿态和第三姿态。切换齿轮 45 以所述姿态的 任何一个来与驱动齿轮 44 啮合。其中切换齿轮 45 与驱动齿轮 44 的左端部分啮合的姿态 被设置为第一姿态, 并且其中切换齿轮 45 与驱动齿轮 44 的右端部分啮合的姿态被设置为 第三姿态。当切换齿
39、轮 45 在右方向上移动时, 以在图 4 中的第一姿态、 在图 5(A) 中的第二 姿态和在图 5(B) 中的第三姿态的顺序改变姿态。驱动齿轮 44 对应于在本教导中的第一齿 轮, 并且切换齿轮 45 对应于在本教导中的第二齿轮。而且, 切换齿轮 45 的第一姿态对应在 本教导中的第一姿态, 并且该齿轮的第二姿态对应于在本教导中的第二姿态。 0074 0075 保持机构 48 具有下述功能 : 它将切换齿轮 45 保持在图 4 中的第一姿态中和从第 一姿态改变的在图 5A 中的第二姿态中, 并且它不将切换齿轮 45 保持在图 5B 中的第三姿态 中和从第三姿态改变的第二姿态中。而且, 保持机构
40、 48 具有下述功能 : 当向托架 23 设置的 上述抵靠片26将其从左侧推动时, 将切换齿轮45的姿态改变为第一姿态、 第二姿态和第三 姿态。 0076 0077 如图 4 和 5 中所示, 第一接收齿轮 46A、 第二接收齿轮 46B 和第三接收齿轮 46C 被 形成为具有相互相同的直径, 并且以其旋转轴线位于沿着支撑轴 47 的轴向方向的直线上 的方式被布置。而且, 第一接收齿轮 46A 被布置在它与在第一姿态中的切换齿轮 45 啮合的 位置, 第二接收齿轮 46B 被布置在它与在第二姿态中的切换齿轮 45 啮合的位置, 并且第三 接收齿轮 46C 被布置在它与在第三姿态中的切换齿轮 4
41、5 啮合的位置。切换齿轮 45 具有 如下的功能 : 它与第一接收齿轮 46A、 第二接收齿轮 46B 和第三接收齿轮 46C 的任何一个啮 合, 并且选择第一接收齿轮 46A、 第二接收齿轮 46B 和第三接收齿轮 46C 的任何一个来旋转 所选择的齿轮。注意, 第三接收齿轮 46C 被设置用于驱动未示出的维护机构。在此, 该维护 机构对应于执行例如记录头 21 的维护的维护机构。第一接收齿轮 46A 对应于在本教导中 的第三齿轮, 并且第二接收齿轮 46B 对应于在本教导中的第四齿轮。 0078 0079 如图 12 中所示, 第一驱动传动部分 110 包括第一行星齿轮机构 111 和第二
42、行星齿 轮机构 112。第一行星齿轮机构 111 包括 : 太阳齿轮 113, 其与第一接收齿轮 46A 啮合 ; 以 及, 行星齿轮114, 其在围绕太阳齿轮113转动的同时旋转。 当第一驱动马达71反向旋转时 ( 参见箭头标记 132), 行星齿轮 114 与多个传动齿轮 115 之一啮合, 传动齿轮 115 将旋转传 说 明 书 CN 102285222 A CN 102285232 A7/12 页 11 送到中间辊对 54 的旋转轴 54A( 参见由虚线所示的行星齿轮 114)。第二行星齿轮机构 112 包括 : 太阳齿轮 117, 传动齿轮 116 将太阳齿轮 113 的旋转传动到太
43、阳齿轮 117 ; 以及, 行星 齿轮 118, 其在围绕太阳齿轮 117 转动的同时旋转。当第一驱动马达 71 在正向 ( 参见箭头 标记 131) 上旋转时, 行星齿轮 118 与多个传动齿轮 35 之一啮合, 传动齿轮 35 将旋转传动 到第一给送辊 31( 参见由实线所示的行星齿轮 118)。使用如上所述的结构, 第一驱动传动 部分 110 具有如下的功能 : 将正向旋转的第一驱动马达 71 的驱动力传动到第一给送辊 31 和将反向旋转的第一驱动马达 71 的驱动力传动到中间辊对 54。此外, 第一驱动传动部分 110 具有不将反向旋转的第一驱动马达 71 的驱动力传动到第一给送辊 3
44、1 的功能。在本实 施例中的第一驱动马达 71 的正向旋转对应于在本教导中的第一驱动马达的正向旋转, 并 且第一驱动马达 71 的反向旋转对应于在本教导中的第一驱动马达的反向旋转。 0080 0081 如图 13 中所示, 第二驱动传动部分 120 具有与第一驱动传动部分 110 类似的结 构, 并且包括两个行星齿轮机构 : 第三行星齿轮机构 121 和第二行星齿轮机构 122。因此, 第二驱动传动部分 120 具有向第二给送辊 32 传动反向旋转 ( 参见箭头标记 132) 的第一驱 动马达 71 的驱动力并且将正向旋转 ( 参见箭头标记 131) 的第一驱动马达 71 的驱动力传 动到中间
45、辊对54的功能, 并且同时, 它具有不向第二给送辊32传动正向旋转的第一驱动马 达 71 的驱动力的功能。 0082 0083 检测机构包括 : 第一传感器81和第二传感器82, 如图2中所示 ; 以及, 第一编码器 83 和第二编码器 84, 如图 9 中所示。第一传感器 81 在传送方向 38 上被布置于中间辊对 54 的上游侧。第二传感器 82 在传送方向 38 上被布置于主传送辊对 55 的上游侧。 0084 第一传感器 81 和第二传感器 82 是所谓的对齐传感器 (registersensor), 并且其 结构是公知的。例如, 第一传感器 81 和第二传感器 82 的每一个由以可拆
46、卸的方式向主传 送路径 51 设置的发光二极管、 光电二极管和检测器形成, 并且在纸张 5 通过传感器期间的 输出与当纸张 5 未通过传感器时的输出不同。在下面的描述中, 在纸张 5 通过传感器时的 第一传感器 81 和第二传感器 82 的输出被定义为第一输出, 并且当纸张 5 未通过传感器时 的其输出被定义为第二输出。第一传感器 81 对应于在本教导中的第一检测部分, 并且第二 传感器 82 对应于在本教导中的第二检测部分。而且, 第一输出对应于在本教导中的第一输 出和第三输出, 并且第二输出对应于在本教导中的第二输出和第四输出。 0085 编码器 83 和 84 具有与公知编码器的结构类似
47、的结构。例如, 编码器 83 和 84 的 每一个包括发光二极管、 光电二极管和盘, 其中, 向盘设置透光的透光部分和遮光的遮光部 分。 当盘旋转时, 透光部分和遮光部分交替地通过发光二极管的光路, 并且光电二极管的输 出改变。该盘附接到驱动马达 71 和 72 的轴和由驱动马达 71 和 72 旋转的旋转轴等。第一 编码器83以附接的方式被设置到第一驱动马达71。 第二编码器84以附接的方式被设置到 第二驱动马达 72。 0086 如图 9 中所示, 控制部分 90 包括 : 第一计数器 91, 其计数在第一编码器 83 的输出 上的改变 ; 第二计数器92, 其计数在第二编码器84的输出上
48、的改变 ; 以及, 存储器(存储部 分 )94。 0087 存储器 94 存储第一至第四预定值。第一预定值是与第一计数器 91 的计数值相关 说 明 书 CN 102285222 A CN 102285232 A8/12 页 12 的阈值, 并且被设置为如下的值, 即, 该值用于指示在已经通过第一传感器81的纸张5的前 端达到中间辊对 54 后获得至少预定旋转量。第二预定值是与第一计数器 91 的计数值相关 的阈值, 并且被设置为如下的值, 即, 该值用于指示在纸张5的前端达到主传送辊对55后获 得至少预定旋转量。注意, 纸张 5 的前端表示纸张 5 的在传送方向 38 上的前端。第三预定 值
49、是与第一计数器91的计数值相关的阈值, 并且是用于判定纸张5的前端达到主传送辊对 55的值。 第四预定值是与第二计数器92的计数值相关的阈值, 并且是用于确定纸张5的给 送开始的值。第四预定值例如作为图像数据被从外部输入以存储在存储器 94 中。 0088 0089 控制部分 90 具有在图 6 和 7 中所示的第一记录模式和在图 8 中所示的第二记录 模式。在第一记录模式中, 控制部分 90 进行在图 6 中所示的打印处理和在图 7 中所示的预 给纸处理。第一记录模式对应于在本教导中的第一记录模式, 第二记录模式对应于在本教 导中的第二记录模式, 并且所述预给纸处理对应于在本教导中的预给纸处理。 以下, 将参考 图 6-11 来描述控制部分 90 的操作。 0090 0091 当控制部分 90 根据第一记录模式来接收到打印指令时, 它驱动第三驱动马达 73 以移动托架 23, 并且将切换齿轮 45 的姿态改变为第一姿态。而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