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9 ,大小:529.55KB ,
资源ID:4962002      下载积分:3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d-496200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一种铜管内放线装置.pdf)为本站会员(xia****o6)主动上传,专利查询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专利查询网(发送邮件至2870692013@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一种铜管内放线装置.pdf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385960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03.21 CN 102385960 A *CN102385960A* (21)申请号 201110316340.1 (22)申请日 2011.10.18 H01B 13/016(2006.01) (71)申请人 江苏俊知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 214206 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环科园俊 知路 1 号 (72)发明人 张爱军 吴健真 姚文讯 冯玲芳 (74)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 公司 32218 代理人 夏平 (54) 发明名称 一种铜管内放线装置 (57) 摘要 一种铜管内放线装置, 它包括底轮托架

2、(1) 、 喇叭模 (2) 、 连接板 (3) 、 过线模 (4) 、 上导轮 (5) 、 下导轮 (6) 、 底座 (7) 。所述喇叭模 (2) 与过线模 (4) 之间设有连接板 (3) 。本发明采用了铜管内头 上引法结构, 减小了占地面积, 并可以同时放置两 个线盘, 并且提前可以将接头做好, 更换线盘时不 会造成停顿, 保证了连续生产, 从而提高了整条生 产线的工作效率。本发明制造工艺简单、 成本低、 生产效率高、 产品质量更可靠。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4 页 CN 10238597

3、9 A1/1 页 2 1. 一种铜管内放线装置, 它包括底轮托架 (1)、 喇叭模 (2)、 连接板 (3)、 过线模 (4)、 上 导轮(5)、 下导轮(6)和底座(7), 所述喇叭模(2)与过线模(4)之间连接板(3), 喇叭模(2) 与过线模 (4) 通过连接板 (3) 连接为一体, 喇叭模 (2) 和上导轮 (5) 设置在底座 (7) 的一 侧, 上导轮(5)设置在喇叭模(2)上方, 下导轮(6)设置在底座(7)的另一侧, 底轮托架(1) 设置在喇叭模 (2) 下方。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铜管内放线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轮托架 (1) 上设 有 3 个至 4 个动滑轮

4、。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铜管内放线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喇叭模 (2) 的材料 为硬铝。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铜管内放线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喇叭模 (2) 设有内 锥角, 该内锥角为 30 度至 120 度。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铜管内放线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线模 (4) 的材料 为尼龙或胶木。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铜管内放线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线模 (4) 设有内 锥角, 该内锥角为 10 度至 30 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管内放线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导轮(5)、 下导轮 (6) 的直径为铜管内放线

5、装置所放导体直径的 50 倍至 100 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管内放线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导轮(5)、 下导轮 (6) 上设有 U 型槽或 V 型槽。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铜管内放线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 (7) 总高度为 2 米至 5 米。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385960 A CN 102385979 A1/3 页 3 一种铜管内放线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电缆领域, 特别是一种同轴电缆用铜管内放线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在通信传输领域中, 同轴电缆作为一种重要的信号传输介质, 可广泛应用于基站 馈线、 通信设备连接线及室内分布

6、等通信信号传输领域。现有的同轴电缆内导体放线装置 包括 : 立式龙门放线架、 位置感应器、 张力舞蹈轮三大部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 如图 1, 现 有的放线装置有几个缺点 : 一是, 整个放线装置的占地面积较大 ; 二是, 换盘不方便, 即每 次只能放置一个线盘, 更换线盘时, 会增长换盘时间, 影响生产效率 ; 三是, 设备造价成本 高, 为了保证张力的均匀性, 必须采用主动式放线架, 配套可移动地轨、 位置感应器、 张力舞 蹈轮一起工作 ; 四是, 随着铜资源的日益紧张, 且国际铜价也在不断攀升, 以致于现有的铜 管厚度越减越薄, 这样就造成了铜管在铁盘二次缠绕过程中圆整度大大下降, 铜管

7、弯曲、 压 扁、 擦伤、 排线不良等问题日趋严重, 大大降低了同轴电缆的质量。 0003 综上所述, 现有的铜管放线装置已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工艺要求, 且生产效率低、 运输成本高, 因此仍有值得改进的地方。 0004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一种制造工艺简单、 占地面积 小、 并可提高换盘效率的铜管内放线装置。 0006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 本发明的铜管内放线装置, 通过将整托铜管的内头沿圆周向上引线, 依次穿过喇叭模、 过线模, 再经过上、 下导向轮直接引出。 0007 一种铜管内放线装置, 它包括底轮托架、 喇叭模、 连接板、 过线模、 上导轮

8、、 下导轮 和底座, 所述喇叭模与过线模之间连接板, 喇叭模与过线模通过连接板连接为一体, 喇叭模 和上导轮设置在底座的一侧, 上导轮设置在喇叭模上方, 下导轮设置在底座的另一侧, 底轮 托架设置在喇叭模下方。 0008 所述的底轮托架上设有 3 个至 4 个动滑轮。 0009 所述的喇叭模的材料为硬铝。 0010 所述的喇叭模设有内锥角, 该内锥角为 30 度至 120 度。 0011 所述的过线模的材料为尼龙或胶木。 0012 所述的过线模设有内锥角, 该内锥角为 10 度至 30 度。 0013 所述的上导轮、 下导轮的直径为铜管内放线装置所放导体直径的 50 倍至 100 倍。 001

9、4 所述的上导轮、 下导轮上设有 U 型槽或 V 型槽。 0015 所述的底座总高度为 2 米至 5 米。 0016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 说 明 书 CN 102385960 A CN 102385979 A2/3 页 4 本发明采用了铜管内头上引法结构, 减小了占地面积, 并可以同时放置两个线盘, 并且 提前可以将接头做好, 更换线盘时不会造成停顿, 保证了连续生产, 从而提高了整条生产线 的工作效率。 0017 本发明的制造工艺简单、 占地面积小、 换盘效率高。其特点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 : 制造工艺简单、 成本低 : 本发明采用无电源设计, 整体结构简单, 操作简便、 安全可 靠, 其

10、成本相当于现有技术的 1/20, 大大节约了制造成本 ; 生产效率高 : 本发明可以同时放置两个线盘, 并且提前可以将接头做好, 更换线盘时 不会造成停顿, 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 产品质量更可靠 : 本发明结构设计简单, 利用铜管内头上引法结构, 较好地保持了铜 管原有的形态和圆整度, 有效地避免了铜管弯曲、 压扁、 擦伤等不良现象, 提高了产品质量 的一致性。 0018 以下结合一个优化具体实施例, 事例性说明及帮助进一步理解发明, 但实施例具 体细节仅是为了说明发明, 并不代表发明构思下全部技术方案, 因此不应理解为对发明总 的技术方案的限定, 一些在技术人员看来, 不偏离发明构思的非

11、实质性改动, 例如以具有相 同或相似技术效果的技术特征简单改变或替换, 均属发明保护范围。 附图说明 0019 图 1 为现有盘式放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 2 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 图 3 是本发明的喇叭模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2 图 4 是本发明的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 5 是本发明的过线模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4 图中 : 1为底轮托架、 2为喇叭模、 3为连接板、 4为过线模、 5为上导轮、 6为下导轮、 7 为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 一种铜管内放线装置, 它包括底轮托架 1、 喇叭模 2、 连

12、接板 3、 过线模 4、 上导轮 5、 下导 轮 6 和底座 7, 所述喇叭模 2 与过线模 4 之间连接板 3, 喇叭模 2 与过线模 4 通过连接板 3 连接为一体, 喇叭模 2 和上导轮 5 设置在底座 7 的一侧, 上导轮 5 设置在喇叭模 2 上方, 下 导轮 6 设置在底座 7 的另一侧, 底轮托架 1 设置在喇叭模 2 下方。 0026 底轮托架 1 上设有 3 个至 4 个动滑轮。 0027 喇叭模 2 的材料为硬铝。 0028 喇叭模 2 设有内锥角, 该内锥角为 30 度至 120 度。 0029 过线模 4 的材料为尼龙或胶木。 0030 过线模 4 设有内锥角, 该内锥

13、角为 10 度至 30 度。 0031 上导轮 5、 下导轮 6 的直径为铜管内放线装置所放导体直径的 50 倍至 100 倍。 0032 上导轮 5、 下导轮 6 上设有 U 型槽或 V 型槽。 0033 底座 7 总高度为 2 米至 5 米。 说 明 书 CN 102385960 A CN 102385979 A3/3 页 5 0034 比如对直径为9.2毫米铜管进行放线生产时, 首先将整托铜管置于底轮托架1上, 保证铜管内圈的中心与喇叭模 2 的中心相一致, 将铜管内头拉出, 依次穿过内锥角为 60 度 的喇叭模 2、 内锥角为 11 度的过线模 4, 再将铜管置于直径为 800 毫米的

14、上导轮 5、 下导轮 6, 铜管与导轮的外圆呈相切位置, 上导轮 5、 下导轮 6 上设有 V 型槽结构。 0035 底座 7 总高度为 4 米, 上导轮 5 位于底座 7 顶端的 0.3 米处, 下导轮 6 位于底座 7 下端的 1.5 米处。 0036 本发明采用了铜管内头上引法结构, 减小了占地面积, 并可以同时放置两个线盘, 并且提前可以将接头做好, 更换线盘时不会造成停顿, 保证了连续生产, 从而提高了整条生 产线的工作效率。 0037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 并非对本发明的构 思和范围进行限定, 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构思前提下, 本领域中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发 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 均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 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说 明 书 CN 102385960 A CN 102385979 A1/4 页 6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385960 A CN 102385979 A2/4 页 7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385960 A CN 102385979 A3/4 页 8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385960 A CN 102385979 A4/4 页 9 图 4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385960 A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