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56 ,大小:33.19MB ,
资源ID:340628      下载积分:3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d-34062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具有出色的崩解性能的经加工的淀粉粉末及其制造方法.pdf)为本站会员(Y0****01)主动上传,专利查询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专利查询网(发送邮件至2870692013@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具有出色的崩解性能的经加工的淀粉粉末及其制造方法.pdf

1、10申请公布号CN101981059A43申请公布日20110223CN101981059ACN101981059A21申请号200980112398522申请日20090330200809080720080331JPC08B30/12200601A23L1/0522200601A61K47/36200601A61K9/20200601A61K31/375200601A61K31/522200601A61K31/60920060171申请人旭化成化学株式会社地址日本国东京都申请人三和淀粉工业株式会社72发明人远藤正朗金山将造大生和博伊吹一郎砂子道弘若宫永嗣74专利代理机构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3

2、1210代理人侯莉54发明名称具有出色的崩解性能的经加工的淀粉粉末及其制造方法57摘要公开了一种经加工的淀粉粉末以及其制造方法,在该淀粉粉末中,水溶性成分的含量大于2重量且小于10重量,保水量大于600且小于1500,并且所述的淀粉粉末含有非双折射性粒子。30优先权数据85PCT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2010092986PCT申请的申请数据PCT/JP2009/0564822009033087PCT申请的公布数据WO2009/123102JA20091008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35页附图18页CN101981066A1/2页21一种经加

3、工的淀粉粉末,其特征在于,所述淀粉粉末具有大于2重量且小于10重量的水溶性成分含量以及大于600但不超过1500的保水量,并且所述加工淀粉粉末是非双折射性粒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加工的淀粉粉末,其特征在于,所述淀粉粉末在干燥状态下一次粒子的平均粒径是25至80M,在水中溶胀状态下的一次粒子的平均粒径是45至160M。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经加工的淀粉粉末,其特征在于,所述淀粉粉末具有来源于生淀粉粒的外壳结构。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经加工的淀粉粉末,其特征在于,所述淀粉粉末是对直链淀粉含量在20重量以上但小于30重量的天然原料不进行化学处理得到的。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

4、经加工的淀粉粉末,其特征在于,所述淀粉粉末的干燥颗粒的一次粒子的平均粒径大于天然淀粉原料的一次粒子的平均粒径。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经加工的淀粉粉末,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然淀粉原料是马铃薯淀粉。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经加工的淀粉粉末,其特征在于,所述淀粉粉末通过包括下述步骤的方法制备I使用蒸汽在100至130的减压条件下热处理天然淀粉原料,II将该经热处理的淀粉原料制备成固体含量为1至20重量的淀粉浆料,III在比淀粉固有的糊化开始温度高10以上的温度至小于90的温度范围内,热处理该淀粉浆料,以及IV随后干燥该经热处理的淀粉浆料。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经加工的淀粉粉

5、末,其特征在于,所述淀粉粉末的沉积体积是7CM3/G以上和20CM3/G以下。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经加工的淀粉粉末,其特征在于,所述淀粉粉末在干燥状态下的一次粒子对在水中的溶胀状态下的一次粒子的溶胀比是15至50。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经加工的淀粉粉末,其特征在于,所述经加工的淀粉粉末是崩解剂。11一种组合物,包含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经加工的淀粉粉末和一种以上的活性成分。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组合物通过直接加压制备时,所述组合物具有10010N的硬度和70秒以下的崩解时间。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组合物在

6、高剪切制粒后通过加压制备时,所述组合物具有10010N的硬度和60秒以下的崩解时间。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组合物在流化床制粒后通过加压制备时,所述组合物具有10010N的硬度和130秒以下的崩解时间。15如权利要求1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组合物中含有02至5重量的所述经加工的淀粉粉末。16如权利要求1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以上的活性成分选自药物药效成分或者食品成分。17一种用于制造如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经加工的淀粉粉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使用蒸汽在100至130的减压条件下热处理天然淀粉原料

7、,权利要求书CN101981059ACN101981066A2/2页3II将该经热处理的淀粉原料制备成固体含量为1至20重量的淀粉浆料,III在比淀粉固有的糊化开始温度高10以上的温度至小于90的温度范围内,热处理该淀粉浆料,以及IV随后干燥该经热处理的淀粉浆料。权利要求书CN101981059ACN101981066A1/35页4具有出色的崩解性能的经加工的淀粉粉末及其制造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作固体制剂中的崩解剂的经加工的淀粉粉末,一种包括该经加工的淀粉粉末和一种以上活性成分的组合物以及一种用于制造该经加工的淀粉粉末的方法。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经加工的淀粉粉末,在药物、

8、农药、肥料、饲料、食品、工业、化妆品等的使用中,该淀粉粉末能够提高包含活性成分的固体制剂的崩解速度或者促进活性成分从固体制剂中的释放。背景技术0002在多数情况下,希望药物、农药、肥料、饲料、食品、工业、化妆品等领域中使用的包括活性成分的制剂在处于预期的环境中时,可快速地崩解以便活性成分作用立刻显现出来。通常,崩解剂一般用于提高这些固体制剂的崩解性能。崩解剂的例子包括纤维素衍生物例如羧甲基纤维素钙羧甲基纤维素钙、交联羧甲纤维素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纤维素衍生物例如低取代羟基丙基纤维素、化学合成物例如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淀粉衍生物例如羧甲淀粉钠和羟丙基淀粉、植物性橡胶PLANT

9、RUBBERS例如瓜尔豆胶和海藻酸钠、以及淀粉例如部分预胶凝淀粉。0003然而,金属盐,例如羧甲基纤维素钙、交联羧甲纤维素钠、羟丙基淀粉不是总令人满意的,因为当它们与对金属盐显示出反应性的活性成分等混合时,活性成分在储存期间被分解,导致含量减少、变色等等。此外,被引入疏水性取代基的羟丙基淀粉、低取代羟基丙基纤维素以及拟纤维素或者淀粉聚合物是非离子的,但是疏水性取代基本身有时对药物有反应活性。为此,构成了一些问题例如在储存期间活性成分的分解或者变色的形成,因此它们不是总令人满意的。此外,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被认为与药物相互作用相对低,但是其具有高吸湿性的特征。因此,交联聚乙烯吡咯

10、烷酮有缺点,因为湿气例如酯键的存在促进了活性成分的分解,固体制剂由于吸湿性而溶胀并且附着到其他固体制剂或容器上,固体制剂的硬度和脆度减少等等。在PTP包装中的片剂,在吸附一段时间的湿气使得硬度减少时,其由于破损或者开裂的发生而在实际应用中变得无用。此外,因为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是化学聚合产品,故对人体有毒的单体乙烯基吡咯烷酮和化学污染物联胺被混入,因此这些都是有问题的。海藻酸钠、琼脂等等在许多用途中并没有作为崩解剂,因为它们有一些缺点如昂贵,压缩性能差等等。0004淀粉,以生淀粉型淀粉和其中部分生淀粉被凝胶化的部分预胶凝淀粉为代表,被用作崩解剂,其与药物反应活性较小并且吸湿性低。其中生淀粉被物理

11、修饰的经加工的淀粉,已经被广泛用作崩解剂,这是因为淀粉溶胀性能可以通过例如改变胶凝水平等方法来改进,由于它们在化学上与生淀粉相同,故它们对活性成分反应活性低,它们不贵,并且它们已被普遍食用,非常安全。但是与合成产物例如交联羧甲纤维素钠、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等相比,这些淀粉专利文献1至9和11至19崩解性能不好,因此需要加入很大的量才能给予令人满意的崩解性能,从而限制了要被加入的活性成分的含量。0005专利文献1描述一种具有30至60的溶胀度对应于本发明的保水量的经加说明书CN101981059ACN101981066A2/35页5工的淀粉,可以被用作崩解剂,但是,其溶胀度是30至60,与本发明的

12、范围不同。根据专利文献1,经加工的淀粉是通过下述方法制备的通过在低压下使用具有小螺杆压缩比的挤压机挤压或者类似的方法,将淀粉完全胶凝化,随后将其冷却至使一部分胶凝淀粉结晶,继之以将其干燥和碾碎以便调整粒径。于是,由于在胶凝过程中被施加的机械力,这种经加工的淀粉至少含有一部分破碎的淀粉粒子,因此外壳结构被损坏,通过溶胀施加在周围的压力减少,从而不能提供足够的崩解力。当经加工的淀粉被加入的量是10重量时,在该专利文献的实施例中使用的片剂的崩解时间是39至83分钟,而当本发明的经加工的淀粉粉末被用于相同的剂型时,崩解时间是20秒以下。因此,在专利文献1中描述的经加工的淀粉与本发明的经加工的淀粉在崩解

13、力上明显不同。本发明经加工的淀粉即使被加入的量是5重量以下,也是有效。在专利文献1中描述的方法与本发明,在包括加热后的冷却步骤方面也是不同的。0006专利文献2描述了一种天然淀粉和预胶凝淀粉的聚集物,该聚集物包括1至20重量的预胶凝淀粉和80至99重量的天然淀粉,并具有100至500M的粒径。因为本发明中经加工的淀粉具有的一次粒子的平均粒径是25至80M,并且大多数粒子没有形成聚集物,故它与专利文献2在干燥粒子的粒径方面是不同的。此外,专利文献2的发明的聚集物是通过将预胶凝淀粉和天然淀粉制粒形成的,因此与本发明也是明显不同的,因为可以观察到天然淀粉固有的双折射性能。专利文献3描述一种淀粉粒,其

14、中型淀粉与1至4重量的预胶凝淀粉粒相互结合,但是淀粉粒与本发明中经加工的淀粉不同,因为可观察到型淀粉固有的双折射性能。此外,上述文献的发明与本发明在混合型淀粉和预胶凝淀粉水溶液雾滴状态方面和在不包括加热过程方面也是不同的。而且,在上述专利文献的实施例中加入的淀粉粒的量需要17重量和87重量,但是本发明中经加工的淀粉即使加入的量是5重量以下时仍然可以给予足够的崩解性能。专利文献4公开了一种用于生产颗粒和片剂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制粒和压制用作粘合剂和崩解剂的其表面被胶凝的淀粉来生产颗粒和片剂,以及专利文献5公开了一种用于生产表面被胶凝的型淀粉的方法。但是,专利文献4的淀粉包括60重量的型淀粉,专利文

15、献5的淀粉包括80至95重量的型淀粉,该淀粉呈现型淀粉固有的双折射性能。在这些方面,这些淀粉与本发明的经加工的淀粉不同。在专利文献4和5中使用蒸汽在100至120下处理型淀粉,并且立即进行流化床干燥,而本发明包括使用蒸汽在100至130的减压条件下热处理的步骤以便制备淀粉浆料,和进一步的加热淀粉浆料并接着进行干燥流化床干燥的步骤。因此,本发明在这点上也与专利文献4和5不同。在这些专利文献的实施例中被加入的淀粉粒的量需要30重量之多,但是本发明中经加工的淀粉即使被加入的量是5重量以下时仍然可以给予足够的崩解性能。因为天然的或者型淀粉粉末具有溶胀比为约12倍以下的粒子,因此崩解力低,所以专利文献2

16、至5中含有大量的这些粒子的经加工的淀粉不能获得足够的崩解力,与本发明的经加工的淀粉有很明显的不同,本发明的经加工的淀粉具有溶胀比是15倍以上的粒子,具有良好的崩解力。0007专利文献6公开了一种经加工的淀粉粉末,该淀粉粉末实际上保留外壳结构,包含10重量以下的冷水可溶性成分对应于本发明的水溶性成分,具有3至15ML/G的溶胀体积对应于本发明的沉积体积,以及具有大约2以上的保水量。此外,专利文献7公开了一种淀粉粉末,该淀粉粉末包含小于10重量的冷水可溶性成分对应于本发明的水说明书CN101981059ACN101981066A3/35页6溶性成分,具有5至15ML/G的溶胀体积对应于本发明的沉积

17、体积,以及含有比双折射粒子多的非双折射性粒子。专利文献6和7中经加工的淀粉是在有水存在的情况下在比淀粉固有的糊化温度高大约10或以下的温度下经热处理的淀粉,其具有得到提高的溶胀性能,并且没有使淀粉粒子破损。但是,在专利文献6和7中,因为加热温度低至仅比糊化温度高大约10或以下,故提高淀粉粒子的溶胀性能的作用很小。通过专利文献6和7中描述的方法获得的由玉米淀粉制得的经加工的淀粉粉末的溶胀比小至约13,与本发明的经加工的淀粉相比,其片剂的崩解时间显著延长参见本申请的比较例8。在其中马铃薯淀粉如本发明中的一样被用作原料的专利文献6的实施例17中,描述了粒子被破坏以及保水量超过1500。因此,专利文献

18、6的发明在外壳结构和保水量方面与本发明不同。此外,当其中马铃薯淀粉被类似的用作原料的专利文献7的实施例15被重新试验时,因为加热温度低至仅高于糊化温度10或以下,故在水中溶胀状态下一次粒子的平均粒径小至35M,从而导致其比本发明的经加工的淀粉的崩解性能差参见本发明的比较例1。专利文献6和7中经加工的淀粉粉末是通过在有水存在的情况下在50至比糊化开始温度高10以下的温度范围内加热生淀粉获得的,是一步热处理,但是本发明的经加工的淀粉是通过如下步骤获得的使用蒸汽在100以上至130以下的温度范围内在减压条件下热处理天然淀粉原料对应专利文献6和7的生淀粉,随后制备成固体含量为1至20重量的淀粉浆料对应

19、于专利文献6和7在有水存在的情况下,以及在比淀粉固有的糊化开始温度高10以上至小于90的温度范围内进行热处理,这是两步加热生淀粉。因此,本发明的经加工的淀粉与专利文献6和7的明显不同。本发明在如下方面也是迥然不同的用于热处理淀粉浆料的温度范围,即在有水存在的情况下,高于专利文献6和7中的温度范围。0008专利文献8描述一种包括结晶纤维素和改性淀粉的赋形剂。改性淀粉与本发明经加工的淀粉相比在下述方面中具有完全不同的粒子结构,其由于小粒径化造成的粒子的部分破损而不具有生淀粉的外壳结构,以及被发现如玉米淀粉中那样的明显的偏振正交POLARIZEDCROSS参见专利文献的图2。此外,因为该改性淀粉包括

20、10至20重量的冷水可溶性成分对应于本发明的水溶性成分,其含量比本发明的经加工的淀粉中的多,故冷水可溶性成分被溶解,从而在片剂的表面上或者在小孔中出形成粘性膜,借此抑制了水渗透进固体制剂中从而不能达到足够的崩解力。此外,其生产方法在有水存在的情况下施加压力和不包括加热方面也与本发明不同。0009专利文献9公开了一种经加工的淀粉,该淀粉是被机械改性的和部分预凝胶化的,具有15至9ML/G的沉积体积和1至8重量的冷水溶解度对应于本发明的水溶性成分。该经加工的淀粉的大多数粒子是通过双折射部分和机械改性的非双折射性部分连续的接合形成的,因此实际上是显示偏振正交的双折射粒子参见专利文献的图1,与本发明在

21、粒子结构上是不同的。其中机械改性的粒子的外壳结构被破坏的非双折射性部分,当它吸收水并且溶胀时,对于淀粉粒子的周围的压力减小;没有被机械改性的双折射部分的溶胀性能与生淀粉相同。因此,专利文献9的经加工的淀粉是这些粒子的混合物,因此具有减小的崩解力。此外,该发明的淀粉粒子在水中的单个淀粉粒径小至20M,因此与本发明的粒径为50至120M的经加工的淀粉不同。此外,从专利文献9的图3中明显看出,粒子的溶胀比由于一些粒子的接合,存在来源于天然淀粉的难以分辨的一次粒子,但是溶胀比只选择可分辨的一次粒子来计算小至11,因此专利文献9中的经加工的淀粉与本说明书CN101981059ACN101981066A4

22、/35页7发明的具有15以上的粒子溶胀比的经加工的淀粉不同。该溶胀比与商用淀粉1500相同参见本申请的比较例7。在该专利文献中描述的淀粉是通过在50至110的形成温度下挤压制备的,于是此淀粉在生产方法上与本发明明显不同。更进一步地,在该专利文献的实施例中加入的淀粉粒的量需要748重量之多,但是本发明中经加工的淀粉即使被加入的量是5重量以下时仍然可以给予足够的崩解性能。0010专利文献11公开一种淀粉粉末,该末通过直接压制、部分溶胀而制备,并且非溶胀双折射粒子与溶胀非双折射性粒子的比例是15至51。此外,专利文献12公开了一种制备方法,包括部分溶胀淀粉粉末,该淀粉粉末以15至51的比例包含非双折

23、射性淀粉粒和非溶胀双折射淀粉粒。专利文献11和12中经加工的淀粉与本发明的经加工的淀粉在下述方面不同,它们含有1/6以上即超过10的非溶胀双折射粒子,但是本发明中的经加工的淀粉含有的90以上粒子是溶胀非折射粒子,其中偏振正交未出现。专利文献11和12中经加工的淀粉与本发明的淀粉在下述方面是相同的,它们是通过热处理淀粉浆料制备的以便引起淀粉粒的部分溶胀,并且不崩解淀粉粒。但是,因为加热实际上是在不比淀粉糊化温度高的温度下进行的,故很难减少淀粉粒子的结晶性从而难以提高溶胀性能,因此,包含的非溶胀双折射粒子的比例是六分之一以上,即超过10。因为非溶胀双折射淀粉几乎或完全没有崩解力,因此专利文献11和

24、12中包含了大量的非溶胀双折射粒子的经加工的淀粉,呈现出很小的崩解力。此外,在这些专利文献的实施例中加入的淀粉粒的量需要19至59重量之多,但是本发明中经加工的淀粉即使被加入的量是5重量以下时仍然可以给予足够的崩解性能。0011专利文献13和14公开了一种小尺寸化的淀粉,其由于小尺寸化而具有被碾碎的粒子,该淀粉包括大约4至40重量的冷水可溶性成分对应于本发明的水溶性成分,并且具有25至12的溶胀力对应于本发明的沉积体积。这种经加工的淀粉具有因小尺寸化而部分地被碾碎的粒子,其与本发明的经加工的淀粉是不同的,在本发明中仅来源于生淀粉的外壳结构被保留了,粒子没有被碾碎,并且淀粉粒子的形状被保持。其中

25、粒子部分地被碾碎的这种经加工的淀粉,在水中不可逆转地溶胀溶解。因此,液体的粘度增加并且在片剂的表面上或者在小孔中形成粘性膜,于是抑制水进入固体制剂中,不能达到足够的崩解力。此外,溶解的产物也构成一些问题,例如与活性成分的强反应活性,随着时间的过去导致组合物变色等等。此外,如在该专利文献的图2和4中所显示的,被小尺寸化的淀粉的双折射部分呈现出在生玉米淀粉中所见到的明显的偏振正交。具有高结晶性以至于可清楚的看见偏振交叉的淀粉粒子具有较差的溶胀性能并且不能达到足够的崩解力。专利文献13和14的实施例中显示的片剂包括50重量以上的这种大量的小尺寸化的淀粉,从而在崩解力方面与本发明的经加工的淀粉不同,本

26、发明的经加工的淀粉即使被加入的量是1至5重量时,仍然可以呈现出足够的崩解力。0012专利文献15公开了一种用于生产包括粉末或者粒状糯玉米淀粉的片剂。但是,该发明的糯玉米淀粉本身是天然生淀粉,并具有双折射性能,因此它与本发明的经加工的淀粉是不同的。仅仅由双折射的粒子组成的淀粉的崩解力是不够的。如在此专利文献的实施例中所显示的,这种经加工的淀粉需要糯玉米淀粉的含量是片剂的50重量之多,在这点上与本发明的经加工的淀粉不同,本发明的经加工的淀粉即使被加入的量是1至5重量时,仍然可以呈现出足够的崩解力。说明书CN101981059ACN101981066A5/35页80013此外,人们知道糯玉米淀粉包括

27、100重量的支链淀粉,这也与本发明的经加工的淀粉不同,在本发明的经加工的淀粉中,支链淀粉含量从没有达到100重量,因为含有20重量以上且小于30重量的直链淀粉的天然淀粉被用于本发明。0014专利文献16公开了一种经加工的淀粉,其具有400以上的保水量,5小时以上的崩解时间,当分散在水中时,在溶胀或者溶解状态下,具有10至90重量的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对应于本发明的水溶性成分含量。这种经加工的淀粉在溶胀或者溶解状态时含有10至90重量的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即水溶性成分的含量,其与本发明在水溶性成分的含量范围的方面是不同的。此专利文献进一步描述了在有水存在的情况下在60至150下进一步加热淀粉原料该

28、淀粉原料在100至130减压条件下已经通过蒸汽被热处理并溶胀淀粉原料的淀粉粒子的步骤,和随后干燥溶胀的淀粉粒子从而得到混合物的步骤,该混合物包括淀粉粒子、存在于淀粉粒子外的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但是,在上述步骤被进行的实施例中,在有水存在的情况下,热处理在95至120超过90温度下进行,并且此文献的生产方法与本发明在下述方面不同,即在淀粉浆料制备后在有水存在的情况下加热的温度。在此专利文献中,由于在超过90的温度下进行热处理,故来源于生淀粉的外壳结构如所描述的被破坏,可测得存在于淀粉粒子外的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并且被包括的水溶性成分的含量是10重量以上,这抑制了水渗透进固体制剂中,借此不能达到足

29、够的崩解力参见本申请的比较例4。0015专利文献17公开了一种用于生产片剂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用压模方法模压片剂,该压模方法使用含水量是6至14重量的米淀粉和/或米淀粉衍生物作为粉末粘合剂。它描述了该专利文献的米淀粉在干燥状态下具有平均粒径是48M的一次粒子,因此与具有25至80M的一次粒子的本发明不同。此外,此文献的生产方法在下述方面也不同于本发明,其没有如所描述的制备淀粉浆料或者加热淀粉浆料的步骤,热处理在75以上的温度下至少进行30分钟,继之以调节其含水量。0016专利文献18公开了一种用于生产粒状组合物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湿法粒化包含一种以上在水中的溶解度为00001至10G/L的活性

30、成分的微粒,其中使用一种功能性淀粉粉末作为粘合剂,该淀粉粉末具有400以上的保水量,100至3000G的凝胶压痕荷载,包含40至95的水溶性成分。专利文献19描述一种用于生产粒状组合物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湿法粒化包含一种以上活性成分的微粒,其中使用一种功能性淀粉粉末作为粘合剂,该淀粉粉末具有400以上的保水量,包括40至95重量的水溶性成分,具有100G以上且小于200G的凝胶压痕荷载。这些专利文献在水溶性成分的含量范围上不同于本发明。水溶性成分被描述成表示浆状成分含量的值,该浆状成分通过热处理淀粉粉末被胶凝并且变得水溶性,即淀粉粉末本身的40至95重量被胶凝从而在粒子结构上也不同于本发明的具

31、有来源于生淀粉的外壳结构的经加工的淀粉。此外,这些专利文献描述了一种生产方法,其包括在有水的情况下在60至150下进一步加热淀粉原料该淀粉原料使用蒸汽在100至130的减压条件下已经被热处理并溶胀淀粉原料的淀粉粒子的步骤,和随后的干燥溶胀的淀粉粒子从而获得粉末混合物的步骤,其中该粉末混合物包括淀粉粒子、存在于淀粉粒子外的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但是,在上述步骤被进行的实施例中,在有水存在的情况下热处理在95至120超过90温度下进行,于是这些文献的生产方法与本发明在下述方面不同,即在淀粉浆料制备后在有水存在的情况下加热的温度。在此专利文献中,由于说明书CN101981059ACN101981066

32、A6/35页9在超过90的温度下进行热处理,故来源于生淀粉的外壳结构如所描述的被破坏,可测得存在于淀粉粒子外的的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以及被包括的水溶性成分含量是10重量以上,从而抑制了水渗透进入固体制剂中,借此不能达到足够的崩解力。0017专利文献20描述一种包括A药物和B10至90重量的预胶凝淀粉的固体药物制剂。在此专利中,药物和淀粉两者都被胶凝化,但是在本发明中仅淀粉被胶凝化,这是区别之处。0018除了其中生淀粉被物理改性的经加工的淀粉外,淀粉的崩解性能还可以通过使用交联剂等化学处理而提高,如在专利文献21至28中所显示的。0019专利文献10描述一种快速溶胀的淀粉,其包括小于2重量的冷水

33、可溶性成分对应于本发明的水溶性成分和具有改变的晶体结构,其粒径等于或小于天然淀粉。本发明的经加工的淀粉中的水溶性成分的含量范围与快速溶胀的淀粉不同。本发明中经加工的淀粉在干燥状态下具有的一次粒子的平均粒径是25至80M,大于天然淀粉原料,它与专利文献10的淀粉在平均粒径大于天然淀粉上是不同的。此外,该专利文献描述当使用显微镜观察在干燥状态下的快速溶胀的淀粉时,发现有些不规则、与天然粒子不同的很明显的偏振正交。在粒子结构方面,它与本发明的是非双折射性粒子的经加工的淀粉是不同的。此外,它描述在除去/破坏处理前一部分淀粉结晶性需要被抑制,以便得到此专利的快速溶胀的淀粉。此抑制表明通过化学修饰试剂如有

34、机溶剂或者抑止剂进行处理,这与本发明在涉及化学处理的方面上是不同的。0020专利文献21公开了一种崩解剂,其包含作为主要成分的低溶胀淀粉粉末,此淀粉粉末被交联和预凝胶化,专利文献22公开了一种交联预胶凝淀粉,专利文献23公开了一种交联直链淀粉,专利文献24公开了一种用酸或者酶水解的淀粉,专利文献25公开了一种淀粉醚,专利文献26公开了一种酶处理的葡萄糖聚合物,专利文献27公开了一种酶分解的淀粉,专利文献28公开了一种通过在碱处理后加热脱水继之以热处理来制备的淀粉。但是,这些文献的生产方法需要使用昂贵的有机溶剂或试剂、碱、酶等等,并涉及复杂的步骤,因此导致高成本,并且残留的有机溶剂或试剂、碱、酶

35、等等的影响导致不能总是提供在活性成分安全性和稳定性方面令人满意的淀粉。0021如上所述,没有现有技术可以提供一种非常普遍被食用的、高安全性的天然原料来源的崩解剂,其即使被加入很少的量仍然具有高崩解力,以及与活性成分的低的反应活性和小的吸湿性,因此具有良好的制品贮存稳定性,而且通过一种避免化学处理的方法制备。这种崩解剂是受欢迎的。0022专利文献1JP5832828A0023专利文献2美国专利NO51640140024专利文献3JP627201B0025专利文献4JP535725B0026专利文献5JP5827774B0027专利文献6JP5947600B美国专利NO44476010028专利文

36、献7日本专利NO30047580029专利文献8JP5611689B0030专利文献9JP200645222A说明书CN101981059ACN101981066A7/35页100031专利文献10JP2004238622A0032专利文献11JP11269202A美国专利NO61433240033专利文献12JP200139894A0034专利文献13美国专利NO40725350035专利文献14美国专利NO3622677JP4621471A0036专利文献15JP4868726A0037专利文献16WO2005/0054840038专利文献17JP2006176496A0039专利文献18

37、JP2007001875A0040专利文献19JP2007001999A0041专利文献20JP2006001924A0042专利文献21JP637531B0043专利文献22美国专利NO43693080044专利文献23JP8507769A0045专利文献24美国专利NO4551770046专利文献25JP5266619A0047专利文献26JP2005213496A0048专利文献27JP2004137230A0049专利文献28WO1996/022110发明内容0050本发明的目标是提供一种在上述的情况下常被食用的、高安全性的天然原料来源的崩解剂,该崩解剂即使被加入很少的量仍然具有高崩解

38、力,以及具有较低的与活性成分的反应活性和较小的吸湿性,因此具有良好的制剂贮存稳定性,并且该崩解剂通过一种避免化学处理的方法制备。0051本发明人对淀粉粉末的结晶性、溶胀性能、保水量、凝胶性能进行了广泛研究。结果,本发明人发现了通过如下方式可给予解决上述的问题的合适的性能通过除去结晶性至一定程度,使得淀粉粉末的外壳结构不被破坏并且提高淀粉的保水量和溶胀性能至最大水平,借此根据这些发现完成了本发明。0052更具体地说,本发明如下所述。00531一种经加工的淀粉粉末,其特征在于,所述淀粉粉末具有大于2重量且小于10重量的水溶性成分含量以及大于600但不超过1500的保水量,并且所述经加工的淀粉粉末是

39、非双折射性粒子。00542如1所述的经加工的淀粉粉末,其特征在于,所述淀粉粉末在干燥状态下一次粒子的平均粒径是25至80M,在水中溶胀状态下的一次粒子的平均粒径是45至160M。00553如1或2所述的经加工的淀粉粉末,其特征在于,所述淀粉粉末具有来源于生淀粉粒的外壳结构。00564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经加工的淀粉粉末,其特征在于,所述淀粉粉末说明书CN101981059ACN101981066A8/35页11是对直链淀粉含量在20重量以上但小于30重量的天然淀粉原料不进行化学处理得到的。00575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经加工的淀粉粉末,其特征在于,所述淀粉粉末的干燥颗粒的一次粒子的平均粒径

40、大于天然淀粉原料的一次粒子的平均粒径。00586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经加工的淀粉粉末,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然淀粉原料是马铃薯淀粉。00597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经加工的淀粉粉末,其特征在于,所述淀粉粉末通过包括下述步骤的方法制备I使用蒸汽在100至130的减压条件下热处理天然淀粉原料,II将该经热处理的淀粉原料制备成固体含量为1至20重量的淀粉浆料,III在比淀粉固有的糊化开始温度高10以上的温度至小于90的温度范围内,热处理该淀粉浆料,以及IV随后干燥该经热处理的淀粉浆料。00608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经加工的淀粉粉末,其特征在于,所述淀粉粉末的沉积体积是7CM3/G以上和20CM3/G

41、以下。00619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经加工的淀粉粉末,其特征在于,所述淀粉粉末在干燥状态下的一次粒子对在水中的溶胀状态下的一次粒子的溶胀比是15至50。006210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经加工的淀粉粉末,其特征在于,所述经加工的淀粉粉末是崩解剂。006311一种组合物,包含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经加工的淀粉粉末和一种以上的活性成分。006412如1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组合物通过直接加压制备时,所述组合物具有10010N的硬度和70秒以下的崩解时间。006513如1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组合物在高剪切制粒后通过加压制备时,所述组合物具有10010N的硬度和60秒以下

42、的崩解时间。006614如1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组合物在流化床制粒后通过加压制备时,所述组合物具有10010N的硬度和130秒以下的崩解时间。006715如1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组合物中含有02至5重量的经加工的淀粉粉末。006816如1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以上的活性成分选自药物药效成分或者食品成分。006917一种用于制造如1或7所述的经加工的淀粉粉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使用蒸汽在100至130的减压条件下热处理天然淀粉原料,II将该经热处理的淀粉原料制备成固体含量为1至20重量的淀粉浆料,III在

43、比淀粉固有的糊化开始温度高10以上的温度至小于90的温度范围内,热处理该淀粉浆料,以及IV随后干燥该经热处理的淀粉浆料。0070本发明提供一种常被食用的、高安全性的天然原料来源的崩解剂,该崩解剂即使被加入很少的量仍然具有高崩解力,以及具有较低的与活性成分反应活性和很小的吸湿性,因此具有良好的制剂贮存稳定性,并且其通过一种避免化学处理的方法制备。0071更具体地说,当本发明制备的经加工的淀粉以优选的1至5重量的量被加入到制剂例如片剂、粒剂、微粒剂、药丸和胶囊时,片剂、粒剂和微粒剂的崩解得到提高,于是来说明书CN101981059ACN101981066A9/35页12自于这些制剂的活性成分的释放

44、可以被改进。附图说明0072图1是显示氨茶碱片剂的白度的时间依赖性变化的附图实施例6,比较例12至15;0073图2是显示抗坏血酸片剂的白度的时间依赖性变化的附图实施例7,比较例16至19;0074图3是显示阿司匹林片的片剂厚度的时间依赖性变化的附图实施例8,比较例20至21;0075图4是显示阿司匹林片的片剂硬度的时间依赖性变化的附图实施例8,比较例20至21;0076图5A是显示在水中溶胀的经加工的淀粉A的粒子形态的光学显微镜图片的附图实施例1非偏振;0077图5B是显示在水中溶胀的经加工的淀粉A的粒子形态的光学显微镜图片的附图实施例1偏振;0078图6A是显示在水中溶胀的经加工的淀粉G的

45、粒子形态的光学显微镜图片的附图比较例2非偏振;0079图6B是显示在水中溶胀的经加工的淀粉G的粒子形态的光学显微镜图片的附图比较例2偏振;0080图7A是显示在水中溶胀的经加工的淀粉H的粒子形态的光学显微镜图片的附图比较例3非偏振;0081图7B是显示在水中溶胀的经加工的淀粉H的粒子形态的光学显微镜图片的附图比较例3偏振;0082图8A是显示在水中溶胀的经加工的淀粉I的粒子形态的光学显微镜图片的附图比较例5非偏振;0083图8B是显示在水中溶胀的经加工的淀粉I的粒子形态的光学显微镜图片的附图比较例5偏振;0084图9A是显示在水中溶胀的经加工的淀粉J的粒子形态的光学显微镜图片的附图比较例7非偏

46、振;0085图9B是显示在水中溶胀的经加工的淀粉J的粒子形态的光学显微镜图片的附图比较例7偏振;0086图10A是显示在水中溶胀的部分预胶凝淀粉PCS的粒子形态的光学显微镜图片的附图比较例8非偏振;0087图10B是显示在水中溶胀的部分预胶凝淀粉PCS的粒子形态的光学显微镜图片的附图比较例8偏振;0088图11A是显示在水中溶胀的部分预胶凝淀粉STARCH1500的粒子形态的光学显微镜图片的附图比较例9非偏振;0089图11B是显示在水中溶胀的部分预胶凝淀粉STARCH1500的粒子形态的光学显微镜图片的附图比较例9偏振;说明书CN101981059ACN101981066A10/35页130

47、090图12A是显示在水中溶胀的天然玉米淀粉的粒子形态的光学显微镜图片的附图非偏振;0091图12B是显示在水中溶胀的天然玉米淀粉的粒子形态的光学显微镜图片的附图偏振;0092图13A是显示在水中溶胀的天然马铃薯淀粉的粒子形态的光学显微镜图片的附图非偏振;以及0093图13B是显示在水中溶胀的天然马铃薯淀粉的粒子形态的光学显微镜图片的附图偏振。具体实施方式0094在下文中,更详细的描述本发明。0095本发明经加工的淀粉需要含有大于2重量至小于10重量范围内的水溶性成分。24重量以上且97重量以下的水溶性成分含量是较优选的,35重量以上和9重量以下的水溶性成分含量是特别优选的。水溶性成分的含量被

48、定义为通过以下计算得到的值。更具体地说,水溶性成分的干重G通过下述方法来测定在205的范围内将97G纯水加入至3G经加工的淀粉中,用磁力搅拌器搅拌2小时用于分散,将40CM3的得到的分散液转移至50CM3的离心管中以便在5000G下离心15分钟,并且将30CM3的上清液放至称量瓶中,在100下干燥至恒重。此外,经加工的淀粉的绝对干重G通过在110下干燥1G经加工的淀粉至恒重来测定。水溶性成分的含量被定义为通过这些数值和下面的公式I确定的值。0096水溶性成分的量重量干重G100301G经加工的淀粉的绝对干重G10010097即使磁力搅拌器的搅拌时间变成10分钟和离心力变成2000G时,使用上述

49、公式计算的值几乎保持不变。0098水溶性成分的量是表示浆状成分的量的值,通过淀粉粉末的热处理,浆状成分被胶凝化并且变得可溶于水。当溶解于水中时,水溶性成分表现出较强的粘性。水溶性成分优选以较少的含量被包含,因为它在固体制剂的表面上或者在小孔中形成粘性膜,这抑制了水渗透进固体制剂中。优选地,水溶性成分的量小于10重量,以便其对水渗透进入固体制剂的抑制可被最小化从而保证了好的崩解性能。水溶性成分的量越小越好,因为这可以防止抑制水渗透进入固体制剂中。但是,因为淀粉粒子的结晶性需要被部分的除去以便给予一个确定的用于保证淀粉粒子的溶胀性能的溶胀比的范围,所以由去除结晶性引起的水溶性成分的产生并不是可以完全避免的,因此水溶性成分的下限最好是大约2重量。0099此外,本发明的经加工的淀粉必须具有大于600但不超过1500的保水量。大于600但不超过1300的保水量是较优选的,大于600但不超过1200是特别优选的。此处保水量被定义为通过下面公式2计算的值。经加工的干燥淀粉W0约1G被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