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硫化聚烯烃弹性体生产用密炼装置.pdf

上传人:xia****o6 文档编号:9952255 上传时间:2021-05-27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48.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硫化聚烯烃弹性体生产用密炼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全硫化聚烯烃弹性体生产用密炼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全硫化聚烯烃弹性体生产用密炼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硫化聚烯烃弹性体生产用密炼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硫化聚烯烃弹性体生产用密炼装置.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2020823278.X (22)申请日 2020.05.18 (73)专利权人 苏州顶材新材料有限公司 地址 215636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大新 镇长丰村年丰桥南苏州顶材新材料有 限公司 (72)发明人 陈银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11531 代理人 李宏伟 (51)Int.Cl. B29B 7/18(2006.01) B29B 7/24(2006.01) B29B 13/10(2006.01) B29B 7/84(2006.0。

2、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全硫化聚烯烃弹性体生产用密炼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硫化聚烯烃弹性体 生产用密炼装置, 包括密炼室, 所述密炼室的下 端焊接有机座, 且密炼室的下端开设有出料口, 并且密炼室的内部固定有上顶栓, 所述密炼室的 左侧上端固定有进料管, 且进料管的内部设置有 分隔板, 并且进料管的另一侧与混料室相互连 接, 所述混料室的前侧中心上端固定有螺旋送料 管, 且螺旋送料管的左侧设置有吸尘管, 并且吸 尘管的中段固定有过滤室, 所述吸尘管的末端固 定有吸尘风机, 所述混料室的内部上端固定有混 合叶。 该全硫化聚烯烃弹性体生产用密炼装置, 两种除尘方式相互结构。

3、, 能够有效避免上顶栓下 压时, 粉尘从组件与加料口的四周缝隙中返上来 的情况, 大大改善了周边环境。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212312422 U 2021.01.08 CN 212312422 U 1.一种全硫化聚烯烃弹性体生产用密炼装置, 包括密炼室,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炼室的 下端焊接有机座, 且密炼室的下端开设有出料口, 并且密炼室的内部固定有上顶栓, 所述密 炼室的左侧上端固定有进料管, 且进料管的内部设置有分隔板, 并且进料管的另一侧与混 料室相互连接, 所述混料室的前侧中心上端固定有螺旋送料管, 且螺旋送料管的左侧设置 有吸尘管, 并且吸尘管的中段固定有。

4、过滤室, 所述吸尘管的末端固定有吸尘风机, 所述混料 室的内部上端固定有混合叶, 且混料室的内部中段固定有筛板, 所述筛板的内部贯穿固定 有连振杆, 且连振杆的末端与振动电机相互连接, 所述混料室的内部下端预留有分隔腔, 所 述过滤室的内部上端固定有滤布板, 且过滤室的内部左侧固定有挡尘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硫化聚烯烃弹性体生产用密炼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 料管、 密炼室和混料室三者内部相互贯通, 且进料管、 密炼室和混料室为焊接一体化结构, 并且进料管的纵截面呈四边形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硫化聚烯烃弹性体生产用密炼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 料管与分隔板为拆。

5、卸安装结构, 且进料管与分隔板为滑动连接, 并且分隔板的纵截面宽度 数值大于进料管的内部纵截面宽度数值。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硫化聚烯烃弹性体生产用密炼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 尘管和螺旋送料管均与混料室相互连通, 且混料室的表面与筛板的外侧边缘相互吻合, 并 且混料室与筛板为分体式结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硫化聚烯烃弹性体生产用密炼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滤 布板呈斜坡状固定在混料室内部, 且滤布板的左侧表面与挡尘板的上端表面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硫化聚烯烃弹性体生产用密炼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挡 尘板和滤布板的前后两侧表面均与过滤室内部表面焊接。

6、固定, 且滤布板和挡尘板组合形状 纵截面呈 “L” 型结构。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2312422 U 2 一种全硫化聚烯烃弹性体生产用密炼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全硫化聚烯烃弹性体加工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全硫化聚烯烃弹性 体生产用密炼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密炼机是全硫化聚烯烃合金热塑性弹性体加工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极短时间内将 混合料熔融, 并促进胶化, 色料及发泡剂在此加入混炼, 胶料的炼制, 往往伴随大量粉粒状 填充补强性质配料的投入, 现有的大部分全硫化聚烯烃弹性体加料口处, 组件下压时会有 粉尘从组件与加料口的四周缝隙中返上来, 影响着周。

7、边环境的问题。 针对上述提出的问题, 在原有的密炼机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为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硫化聚烯烃弹性体生产用密 炼装置, 解决了现有的大部分全硫化聚烯烃弹性体加料口处, 组件下压时会有粉尘从组件 与加料口的四周缝隙中返上来, 影响着周边环境的问题。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全硫化聚烯烃弹性体生产 用密炼装置, 包括密炼室, 所述密炼室的下端焊接有机座, 且密炼室的下端开设有出料口, 并且密炼室的内部固定有上顶栓, 所述密炼室的左侧上端固定有进料管, 且进料管的内部 设置有分隔板, 并且进料管的。

8、另一侧与混料室相互连接, 所述混料室的前侧中心上端固定 有螺旋送料管, 且螺旋送料管的左侧设置有吸尘管, 并且吸尘管的中段固定有过滤室, 所述 吸尘管的末端固定有吸尘风机, 所述混料室的内部上端固定有混合叶, 且混料室的内部中 段固定有筛板, 所述筛板的内部贯穿固定有连振杆, 且连振杆的末端与振动电机相互连接, 所述混料室的内部下端预留有分隔腔, 所述过滤室的内部上端固定有滤布板, 且过滤室的 内部左侧固定有挡尘板。 0005 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全硫化聚烯烃弹性体生产用密炼装置进一步设置为: 所述进 料管、 密炼室和混料室三者内部相互贯通, 且进料管、 密炼室和混料室为焊接一体化结构, 并且进。

9、料管的纵截面呈四边形结构。 0006 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全硫化聚烯烃弹性体生产用密炼装置进一步设置为: 所述进 料管与分隔板为拆卸安装结构, 且进料管与分隔板为滑动连接, 并且分隔板的纵截面宽度 数值大于进料管的内部纵截面宽度数值。 0007 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全硫化聚烯烃弹性体生产用密炼装置进一步设置为: 所述吸 尘管和螺旋送料管均与混料室相互连通, 且混料室的表面与筛板的外侧边缘相互吻合, 并 且混料室与筛板为分体式结构。 0008 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全硫化聚烯烃弹性体生产用密炼装置进一步设置为: 所述滤 布板呈斜坡状固定在混料室内部, 且滤布板的左侧表面与挡尘板的上端表面固定连接。 00。

10、09 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全硫化聚烯烃弹性体生产用密炼装置进一步设置为: 所述挡 说明书 1/3 页 3 CN 212312422 U 3 尘板和滤布板的前后两侧表面均与过滤室内部表面焊接固定, 且滤布板和挡尘板组合形状 纵截面呈 “L” 型结构。 0010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1 (1)、 该全硫化聚烯烃弹性体生产用密炼装置, 通过振动电机打开, 振动电机通过 连振杆带动筛板进行震动, 通过筛板对原料底部粉尘进行筛分, 使粉尘能够快速落入下端 分隔腔进行收集。 0012 (2)、 该全硫化聚烯烃弹性体生产用密炼装置, 通过外部开关打开吸尘风机, 在搅 拌过程中。

11、出现的扬尘能够通过吸尘管进入过滤室, 通过过滤室内部的滤布板进行过滤, 洁 净空气通过吸尘风机排出, 滤出的粉尘则通过倾斜安装的滤布板侧向滚落到挡尘板左侧, 最后通过过滤室左侧表面出尘口排出收集, 两种除尘方式相互结构, 能够有效避免上顶栓 下压时, 粉尘从组件与加料口的四周缝隙中返上来的情况, 大大改善了周边环境, 混料室的 设计能够预先与原料进行混合, 方便后续工序。 【附图说明】 0013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混料室结构示意图; 0015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过滤室结构示意图。 0016 图中: 1、 密炼室, 2、 机座, 3、 出料口, 4、。

12、 上顶栓, 5、 进料管, 6、 分隔板, 7、 混料室, 8、 螺旋送料管, 9、 吸尘管, 10、 过滤室, 11、 吸尘风机, 12、 混合叶, 13、 筛板, 14、 连振杆, 15、 振动 电机, 16、 分隔腔, 17、 滤布板, 18、 挡尘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全硫化聚烯烃弹性体生产用密炼 装置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18 如图1-3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全硫化聚烯烃弹性体生产用密 炼装置, 包括密炼室1、 机座2、 出料口3、 上顶栓4、 进料管5、 分隔板6、 混料室7、 螺旋送料管8、 吸尘管9、 。

13、过滤室10、 吸尘风机11、 混合叶12、 筛板13、 连振杆14、 振动电机15、 分隔腔16、 滤布 板17和挡尘板18, 密炼室1的下端焊接有机座2, 且密炼室1的下端开设有出料口3, 并且密炼 室1的内部固定有上顶栓4, 密炼室1的左侧上端固定有进料管5, 且进料管5的内部设置有分 隔板6, 并且进料管5的另一侧与混料室7相互连接, 混料室7的前侧中心上端固定有螺旋送 料管8, 且螺旋送料管8的左侧设置有吸尘管9, 并且吸尘管9的中段固定有过滤室10, 吸尘管 9的末端固定有吸尘风机11, 混料室7的内部上端固定有混合叶12, 且混料室7的内部中段固 定有筛板13, 筛板13的内部贯穿。

14、固定有连振杆14, 且连振杆14的末端与振动电机15相互连 接, 混料室7的内部下端预留有分隔腔16, 过滤室10的内部上端固定有滤布板17, 且过滤室 10的内部左侧固定有挡尘板18; 0019 进料管5、 密炼室1和混料室7三者内部相互贯通, 且进料管5、 密炼室1和混料室7为 焊接一体化结构, 并且进料管5的纵截面呈四边形结构, 纵截面呈四边形结构的进料管5能 够便于物料快速进入密炼室1; 0020 进料管5与分隔板6为拆卸安装结构, 且进料管5与分隔板6为滑动连接, 并且分隔 说明书 2/3 页 4 CN 212312422 U 4 板6的纵截面宽度数值大于进料管5的内部纵截面宽度数值。

15、, 分隔板6能够对进料管5和混料 室7进行分隔, 便于对混料室7和密炼室1进行单独操作, 对分隔板6调节后, 去除粉尘的原料 便可进入密炼室1中; 0021 吸尘管9和螺旋送料管8均与混料室7相互连通, 且混料室7的表面与筛板13的外侧 边缘相互吻合, 并且混料室7与筛板13为分体式结构, 方便工作人员自动上料; 0022 滤布板17呈斜坡状固定在混料室7内部, 且滤布板17的左侧表面与挡尘板18的上 端表面固定连接, 呈斜坡状固定在混料室7内部的滤布板17能够对粉尘进行分离和集尘; 0023 挡尘板18和滤布板17的前后两侧表面均与过滤室10内部表面焊接固定, 且滤布板 17和挡尘板18组合。

16、形状纵截面呈 “L” 型结构,“L” 的滤布板17和挡尘板18结构设计合理。 0024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使用时, 首先将该装置放置到使用位置, 再将装置的电 源线与外部电源连接, 将物料从螺旋送料管8上端进料口倒入, 打开螺旋送料管8另一端的 电机, 通过内部螺旋叶将物料旋转推入混料室7中, 打开混料室7上端电机, 带动混合叶12对 原料进行混合, 再将振动电机15打开, 振动电机15通过连振杆14带动筛板13进行震动, 通过 筛板13对原料底部粉尘进行筛分, 使粉尘能够快速落入下端分隔腔16进行收集, 通过外部 开关打开吸尘风机11, 在搅拌过程中出现的扬尘能够通过吸尘管9进入过滤。

17、室10, 通过过滤 室10内部的滤布板17进行过滤, 洁净空气通过吸尘风机11排出, 滤出的粉尘则通过倾斜安 装的滤布板17侧向滚落到挡尘板18左侧, 最后通过过滤室10左侧表面出尘口排出收集, 两 种除尘方式相互结构, 能够有效避免上顶栓4下压时, 粉尘从组件与加料口的四周缝隙中返 上来的情况, 大大改善了周边环境, 密炼机工作时, 内部两转子相对回转, 将来自加料口的 物料夹住带入辊缝受到转子的挤压和剪切, 穿过辊缝后碰到顶拴尖棱被分成两部分, 分别 沿前后室壁与转子之间缝隙再回到辊隙上方, 在绕转子流动的一周中, 物料处处受到剪切 和摩擦作用, 使原料的温度急剧上升, 粘度降低, 同时,。

18、 转子上的凸棱使多种原料沿转子的 轴向运动, 起到搅拌混合作用, 这就是该全硫化聚烯烃弹性体生产用密炼装置的工作原理, 同时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 均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0025 上述的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创造的原理及其功效, 以及部分运用的实施 例, 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应当指出,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实 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 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 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 围。 说明书 3/3 页 5 CN 212312422 U 5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2 页 6 CN 212312422 U 6 图3 说明书附图 2/2 页 7 CN 212312422 U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塑料的加工;一般处于塑性状态物质的加工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