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低温测试工装.pdf

上传人:万林****人 文档编号:9831562 上传时间:2021-05-23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682.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低温测试工装.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低温测试工装.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低温测试工装.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低温测试工装.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低温测试工装.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2020372677.9 (22)申请日 2020.03.20 (73)专利权人 无锡市德科立光电子技术有限公 司 地址 214028 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科技产 业园93号-C地块 (72)发明人 周鸽 (74)专利代理机构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普通合伙) 32104 代理人 曹祖良 (51)Int.Cl. G01M 11/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高低温测试工装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温度测试设备技术领域, 涉 及一种高低温测试工装, 包括。

2、底座, 所述底座上 方支撑设置测试板, 底座上对应于测试板的上方 支撑设置外壳, 所述外壳内设置有导温块, 导温 块的上下表面分别贴附TEC芯片, 每个TEC芯片外 侧表面均配合设置水箱, 水箱外侧包裹保温板。 本实用新型产品结构合理巧妙, 能在短时间内完 成光模块需要检测的温度的变换, 缩短光模块的 测试时间, 提高测试效率, 整个工装小巧灵活, 方 便用户使用。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是 利用TEC芯片上下表面的温度差来实现模块的高 低温测试。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3页 附图5页 CN 211504612 U 2020.09.15 CN 211504612 U 1.一种高低温测试。

3、工装, 其特征在于: 包括底座 (1) , 所述底座 (1) 上方支撑设置测试板 (2) , 底座 (1) 上对应于测试板 (2) 的上方支撑设置外壳 (3) , 所述外壳 (3) 内设置有导温块 (8) , 导温块 (8) 的上下表面分别贴附TEC芯片 (7) , 每个TEC芯片 (7) 外侧表面均配合设置水 箱 (6) , 水箱 (6) 外侧包裹保温板 (5) ; 外壳 (3) 内对应于导温块 (8) 的侧部设置测温装置 (4) , 所述测温装置 (4) 包括测温探头 (41) , 测温探头 (41) 伸入导温块 (8) 侧面的第一通孔 (84) 内以便在工作时与待测模块接触 探温; 外壳。

4、 (3) 的前面板 (31) 正面的第一矩形凹槽 (311) 中设置跳线测试头 (9) , 第一矩形凹 槽 (311) 中间的矩形缺口 (312) 与导温块 (8) 放置模块的位置重合, 所述测温装置 (4) 与前面 板 (31) 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低温测试工装, 其特征在于: 所述TEC芯片 (7) 的边缘围拢设置 隔温棉 (71) 。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低温测试工装, 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温装置 (4) 还包括第一弹 簧 (42) 、 L型支架 (43) 及螺母 (44) , 测温探头 (41) 的圆周表面中间形成凸起的台阶 (412) , 测 温探头 (41) 上对。

5、应于台阶 (412) 的一侧形成圆润光滑部 (411) , 另一侧设置螺柱 (413) , 螺母 (44) 将L型支架 (43) 及第一弹簧 (42) 压紧连接于螺柱 (413) 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低温测试工装, 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试板 (2) 包括相互平行设 置的上层测试板 (22) 、 下层测试板 (21) , 其中上层测试板 (22) 呈凸字形, 上层测试板 (22) 的 前部表面设置金手指连接器 (221) , 金手指连接器 (221) 两侧分别设置孔位 (222) 以实现通 过螺钉将上层测试板 (22) 与导温块 (8) 相连接, 下层测试板 (21) 通过螺柱与底座 。

6、(1) 固定连 接, 上层测试板 (22) 通过未伸入测试区域的部分通过螺柱支撑于下层测试板 (21) 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低温测试工装, 其特征在于: 所述跳线测试头 (9) 包括两根LC 跳线 (91) 、 上模块 (92) 、 下模块 (93) 、 压块 (94) 、 第二弹簧 (95) 及硅胶圈 (96) , 压块 (94) 嵌入 上模块 (92) 中并突出上模块 (92) , 压块 (94) 下方设置的圆柱 (941) 上分别套设第二弹簧 (95) , 所述上模块 (92) 、 下模块 (93) 上分别设置半圆形缺口 (921、 931) 以放置LC跳线 (91) 的 尾部。

7、 (911) , 所述上模块 (92) 、 下模块 (93) 合起来后夹住LC跳线 (91) 的尾部 (911) , 并通过硅 胶圈 (96) 箍紧, 且压块 (94) 设置于LC跳线 (91) 的解锁位置 (912) 上方。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低温测试工装, 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面板 (31) 外侧边缘设置的 U型槽 (313) 中设置长圆形通孔 (314) , 测温装置 (4) 的L型支架 (43) 与长圆形通孔 (314) 固定 连接, 前面板 (31) 内侧中间的第二矩形凹槽 (315) 用于放置挡板 (316) 。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低温测试工装,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

8、矩形凹槽 (315) 的两侧 分别设置通槽 (317) 以形成挡板 (316) 的滑动轨道, 挡板 (316) 正面设置凸起的梯形条 (3161) , 梯形条 (3161) 凸出前面板 (31) 的矩形缺口 (312) ; 挡板 (316) 两侧分别设置细圆柱 (3162) , 所述细圆柱 (3162) 设置于通槽 (317) 中, 使得挡板 (316) 能够沿通槽 (317) 滑动, 细 圆柱 (3162) 上套设第三弹簧 (318) , 以使得在非测试状态时, 挡板 (316) 挡住前面板 (31) 的 矩形缺口 (312) 。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低温测试工装,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

9、壳 (3) 包括相互之间紧固 连接的底板 (32) 、 前面板 (31) 、 后面板 (35) 、 左侧板 (33) 、 右侧板 (34) 、 上盖板 (36) , 底板 (32) 与底座 (1) 之间通过螺柱固定连接, 左侧板 (33) 上设置TEC芯片 (7) 的第一出线孔 (331) 权利要求书 1/2 页 2 CN 211504612 U 2 及测温探头 (41) 的第二出线孔 (332) , 右侧板 (34) 上设置有水箱 (6) 的出水孔 (341) , 后面板 (35) 上设置有凸型缺口 (351) 以供上层测试板 (22) 伸入。 权利要求书 2/2 页 3 CN 211504。

10、612 U 3 高低温测试工装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温度测试设备技术领域, 涉及一种高低温测试工装。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 在测试模块高低温时, 采用高低温箱, 由于这种外购的高低温箱价格较高, 且机器大而重,不容易实现轻量化, 对于批量生产过程中的多个测试工位来说, 每个工位配 备一台成本较大, 且不够灵活, 因此需要往小型化、 轻量化转变。 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 提供一种高低温测试工装, 该测试工装结构紧凑、 灵 活, 方便用户使用。 0004 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高低温测试工装, 其特征在于: 包括底座, 所述 底座上方支撑设置测试。

11、板, 底座上对应于测试板的上方支撑设置外壳, 所述外壳内设置有 导温块, 导温块的上下表面分别贴附TEC芯片, 每个TEC芯片外侧表面均配合设置水箱, 水箱 外侧包裹保温板; 0005 外壳内对应于导温块的侧部设置测温装置, 所述测温装置包括测温探头, 测温探 头伸入导温块侧面的第一通孔内以便在工作时与待测模块接触探温; 0006 外壳的前面板正面的第一矩形凹槽中设置跳线测试头, 第一矩形凹槽中间的矩形 缺口与导温块放置模块的位置重合, 所述测温装置与前面板相连接。 0007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TEC芯片的边缘围拢设置隔温棉。 0008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测温装。

12、置还包括第一弹簧、 L型支架及螺母, 测温探头的圆周表面中间形成凸起的台阶, 测温探头上对应于台阶的一侧形成圆润光滑 部, 另一侧设置螺柱, 螺母将L型支架及第一弹簧压紧连接于螺柱上。 0009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测试板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上层测试板、 下 层测试板, 其中上层测试板呈凸字形, 上层测试板的前部表面设置金手指连接器, 金手指连 接器两侧分别设置孔位以实现通过螺钉将上层测试板与导温块相连接, 下层测试板通过螺 柱与底座固定连接, 上层测试板通过未伸入测试区域的部分通过螺柱支撑于下层测试板 上。 001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跳线测试头包括两根LC跳线、。

13、 上模块、 下模 块、 压块、 第二弹簧及硅胶圈, 压块嵌入上模块中并突出上模块, 压块下方设置的圆柱上分 别套设第二弹簧, 所述上模块、 下模块上分别设置半圆形缺口以放置LC跳线的尾部, 所述上 模块、 下模块合起来后夹住LC跳线的尾部, 并通过硅胶圈箍紧, 且压块设置于LC跳线的解锁 位置上方。 001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前面板外侧边缘设置的U型槽中设置长圆形 通孔, 测温装置的L型支架与长圆形通孔固定连接, 前面板内侧中间的第二矩形凹槽用于放 置挡板。 说明书 1/3 页 4 CN 211504612 U 4 001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第二矩形凹槽的两。

14、侧分别设置通槽以形成挡 板的滑动轨道, 挡板正面设置凸起的梯形条, 梯形条凸出前面板的矩形缺口; 挡板两侧分别 设置细圆柱, 所述细圆柱设置于通槽中, 使得挡板能够沿通槽滑动, 细圆柱上套设第三弹 簧, 以使得在非测试状态时, 挡板挡住前面板的矩形缺口。 0013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外壳包括相互之间紧固连接的底板、 前面板、 后面板、 左侧板、 右侧板、 上盖板, 底板与底座之间通过螺柱固定连接, 左侧板上设置TEC芯 片的第一出线孔及测温探头的第二出线孔, 右侧板上设置有水箱的出水孔, 后面板上设置 有凸型缺口以供上层测试板伸入。 0014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 本实用。

15、新型产品结构合理巧妙, 能在短时间内完成 光模块需要检测的温度的变换, 缩短光模块的测试时间, 提高测试效率, 整个工装小巧灵 活, 方便用户使用。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是利用TEC芯片的温度差来实现模块的 高低温测试。 附图说明 0015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安装图。 0016 图2是本实用新型分解图。 0017 图3是测温装置分解示意图。 0018 图4是外壳分解图。 0019 图5是前面板的立体图。 0020 图6是跳线测试头分解图。 0021 图7是导温块的立体图。 0022 图8是导温块的立体图。 0023 图9是导温块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

16、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5 如图19所示,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高低温测试工装, 包括底座1, 所述底座1上方支 撑设置测试板2, 底座1上对应于测试板2的上方支撑设置外壳3, 所述外壳3内设置有导温块 8, 导温块8的上下表面分别贴附TEC芯片7, 每个TEC芯片7外侧表面均配合设置水箱6, 水箱6 外侧包裹保温板5, 在具体生产中, 保温板5采用电木材质, 绝缘隔温, 内部设置水箱6相同尺 寸的凹槽用于包覆水箱6。 水箱6采用黄铜材质, 便于温度传导, 设置在TEC芯片7的另外一 面, TEC芯片7与水箱6之间也涂抹导热硅脂以填补间隙, 提高温度传导的质量, TEC芯片7与 导。

17、温块8的表面之间涂抹导热硅脂以填补间隙, 提高温度传导的质量, TEC芯片7的上下表面 存在40的温度差, 当温度低的那面贴合导温块8, 温度高的贴合水箱6时, 在水箱6中流通0 的水, 定位块可以快速降温至-40; 当温度高的那面贴附导温块8时, 水箱6中流经45 的水流, 导温块8可迅速升温至85摄氏度。 0026 外壳3内对应于导温块8的侧部设置测温装置4, 所述测温装置4包括测温探头41, 测温探头41伸入导温块8侧面的第一通孔84内以便在工作时与待测模块接触探温, 导温块8 的中心处设置有矩形通孔81, 用于插入待测试的模块, 同时在矩形通孔81的另外一头设置 说明书 2/3 页 5。

18、 CN 211504612 U 5 有下陷的平台82及用于固定测试板2的上层测试板22的螺孔83。 可以理解的是导温块8的上 下表面为光洁度要求较高的导温面。 0027 外壳3的前面板31正面的第一矩形凹槽311中设置跳线测试头9, 第一矩形凹槽311 中间的矩形缺口312与导温块8放置模块的位置重合, 所述测温装置4与前面板31相连接。 0028 TEC芯片7的边缘围拢设置隔温棉71。 0029 如图3所示, 测温装置4还包括第一弹簧42、 L型支架43及螺母44, 测温探头41的圆 周表面中间形成凸起的台阶412, 测温探头41上对应于台阶412的一侧形成圆润光滑部411, 另一侧设置螺柱。

19、413, 螺母44将L型支架43及第一弹簧42压紧连接于螺柱413上, 即, 螺母44 对测温探头41起到限位作用, 具体而言, 第一弹簧42设置在L型支架43与测温探头41之间, 在插拔模块时起到调节作用。 0030 测试板2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上层测试板22、 下层测试板21, 其中上层测试板22呈 凸字形, 上层测试板22的前部表面设置金手指连接器221, 金手指连接器221两侧分别设置 孔位222以实现通过螺钉将上层测试板22与导温块8相连接, 下层测试板21通过螺柱与底座 1固定连接, 上层测试板22通过未伸入测试区域的部分通过螺柱支撑于下层测试板21上。 在 工作时, 金手指连接器2。

20、21连接待测模块。 0031 如图6所示, 跳线测试头9包括两根LC跳线91、 上模块92、 下模块93、 压块94、 第二弹 簧95及硅胶圈96, 压块94嵌入上模块92中并突出上模块92, 压块94下方设置的圆柱941上分 别套设第二弹簧95, 所述上模块92、 下模块93上分别设置半圆形缺口921、 931以放置LC跳线 91的尾部911, 所述上模块92、 下模块93合起来后夹住LC跳线91的尾部911, 并通过硅胶圈96 箍紧, 且压块94设置于LC跳线91的解锁位置912上方。 0032 前面板31外侧边缘设置的U型槽313中设置长圆形通孔314, 测温装置4的L型支架 43与长圆。

21、形通孔314固定连接, 前面板31内侧中间的第二矩形凹槽315用于放置挡板316。 0033 第二矩形凹槽315的两侧分别设置通槽317以形成挡板316的滑动轨道, 挡板316正 面设置凸起的梯形条3161, 梯形条3161凸出前面板31的矩形缺口312; 挡板316两侧分别设 置细圆柱3162, 所述细圆柱3162设置于通槽317中, 使得挡板316能够沿通槽317滑动, 细圆 柱3162上套设第三弹簧318, 以使得在非测试状态时, 挡板316挡住前面板31的矩形缺口 312。 0034 如图4所示, 外壳3包括相互之间紧固连接的底板32、 前面板31、 后面板35、 左侧板 33、 右侧。

22、板34、 上盖板36, 底板32与底座1之间通过螺柱固定连接, 左侧板33上设置TEC芯片7 的第一出线孔331及测温探头41的第二出线孔332, 右侧板34上设置有水箱6的出水孔341, 后面板35上设置有凸型缺口351以供上层测试板22伸入。 外壳3采用透明的亚克力板制造。 0035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首先需确认是做高温测试还是低温测试, 由于TEC芯 片7两面存在温度差, 做高温测试时, 需要将TEC芯片7低温面贴合水箱, 而高温面贴合导温 块8, 水箱6中流经合适温度的溶液, 一般为4050; 做低温测试时TEC芯片7放置方向相反, 且水箱6中流经的溶液温度为0。 0036 。

23、做测试前先需预热或预冷工装, 将挡板上移后, 待测模块插入导热块中间的槽后, 用跳线测试头与模块对接并置入前面板朝外的凹槽中, 待测温装置反馈模块已到达需测温 度后, 记录相应的数据, 将跳线测试头解锁取出, 最后取出模块, 更换下一个待测模块。 说明书 3/3 页 6 CN 211504612 U 6 图1 说明书附图 1/5 页 7 CN 211504612 U 7 图2 图3 说明书附图 2/5 页 8 CN 211504612 U 8 图4 说明书附图 3/5 页 9 CN 211504612 U 9 说明书附图 4/5 页 10 CN 211504612 U 10 图7 图8 图9 说明书附图 5/5 页 11 CN 211504612 U 11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测量;测试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