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件去料头收集装置.pdf

上传人:磨** 文档编号:9662132 上传时间:2021-05-20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20.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注塑件去料头收集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注塑件去料头收集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注塑件去料头收集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注塑件去料头收集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注塑件去料头收集装置.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2020281401.X (22)申请日 2020.03.10 (73)专利权人 昆山亿泽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地址 215300 江苏省苏州市千灯镇石浦季 广路79号3幢 (72)发明人 朱广春郑鸿海郑宏星葛霞 (51)Int.Cl. B29C 45/38(2006.01) B29L 31/58(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注塑件去料头收集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塑件去料头收集装 置, 包括底板、 顶板、 收集筒、 升降气缸以及落料 冲头; 所述。

2、顶板通过支柱与底板连接, 所述收集 筒位于底板与顶板之间, 所述顶板上设置有落料 槽、 中心孔以及料头凹槽, 所述料头凹槽的两端 分别与落料槽和中心孔连通, 所述落料槽与收集 筒的上下位置相对应, 所述升降气缸通过顶架与 顶板连接, 所述升降气缸的活塞杆底端设置有升 降板, 所述落料冲头位于升降板的底端, 所述落 料冲头位于落料槽的正上方并且与落料槽一一 对应。 本实用新型一种注塑件去料头收集装置, 可自动实现注塑件产品与料头的分离, 代替人工 掰断操作, 并且可实现产品的收集。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 CN 211891809 U 2020.11.10 CN 211891809。

3、 U 1.一种注塑件去料头收集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底板(1)、 顶板(2)、 收集筒(4)、 升降 气缸(9)以及落料冲头(11); 所述顶板(2)通过支柱(3)与底板(1)连接, 所述收集筒(4)位于 底板(1)与顶板(2)之间, 所述顶板(2)上设置有落料槽(5)、 中心孔(6)以及料头凹槽(7), 所 述料头凹槽(7)的两端分别与落料槽(5)和中心孔(6)连通, 所述落料槽(5)与收集筒(4)的 上下位置相对应, 所述升降气缸(9)通过顶架(8)与顶板(2)连接, 所述升降气缸(9)的活塞 杆底端设置有升降板(10), 所述落料冲头(11)位于升降板(10)的底端, 所述落料冲头(。

4、11) 位于落料槽(5)的正上方并且与落料槽(5)一一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件去料头收集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心孔(6)为 通孔, 所述中心孔(6)为圆孔并且具体位于顶板(2)中心处; 所述落料槽(5)为通槽, 并且呈 行列状分布在顶板(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注塑件去料头收集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料头凹槽(7) 具体为直线型凹槽, 所述料头凹槽(7)与落料槽(5)的数量相同并且一一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注塑件去料头收集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升降气缸(9) 竖向设置在顶架(8)的上端面中部, 所述升降板(10)水平设置。 5.根据权利。

5、要求4所述的一种注塑件去料头收集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落料冲头(11) 竖向设置, 所述落料冲头(11)的底端呈圆头状。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1891809 U 2 一种注塑件去料头收集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注塑件去料头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汽车内饰件为了追求轻量化, 大多为塑料材质。 塑料材质的汽车内饰件需要通过 模具来注塑成型。 0003 汽车中控台的内饰件, 由于尺寸较小, 为了保证注塑的效率, 通常每个模具中设置 四个产品型腔。 在开模后, 四个产品连同料头一并被顶出滑落。 0004 注塑件产品需要与料头分离。 。

6、料头包括圆杆状的主料头和四散辐射状的副料头。 副料头与注塑件产品直接连接。 现有的操作为人工将注塑件产品从料头上掰断。 0005 人工掰断料头的操作, 无疑会消耗较多的人力劳动, 并且只能一个一个操作, 效率 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0006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 提供一种注塑件去料头收集装置, 可自动实现注塑件产品 与料头的分离, 代替人工掰断操作, 并且可实现产品的收集。 0007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8 一种注塑件去料头收集装置, 包括底板、 顶板、 收集筒、 升降气缸以及落料冲头; 所 述顶板通过支柱与底板连接, 所述收集筒位于底板与顶板之间, 所述。

7、顶板上设置有落料槽、 中心孔以及料头凹槽, 所述料头凹槽的两端分别与落料槽和中心孔连通, 所述落料槽与收 集筒的上下位置相对应, 所述升降气缸通过顶架与顶板连接, 所述升降气缸的活塞杆底端 设置有升降板, 所述落料冲头位于升降板的底端, 所述落料冲头位于落料槽的正上方并且 与落料槽一一对应。 0009 进一步的, 所述中心孔为通孔, 所述中心孔为圆孔并且具体位于顶板中心处; 所述 落料槽为通槽, 并且呈行列状分布在顶板上。 0010 进一步的, 所述料头凹槽具体为直线型凹槽, 所述料头凹槽与落料槽的数量相同 并且一一对应。 0011 进一步的, 所述升降气缸竖向设置在顶架的上端面中部, 所述升。

8、降板水平设置。 0012 进一步的, 所述落料冲头竖向设置, 所述落料冲头的底端呈圆头状。 0013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一种注塑件去料头收集装置, 通过顶板、 收集筒、 升降 气缸、 升降板以及落料冲头的配合使用, 可将注塑件产品顶落, 自动实现注塑件产品与料头 的分离, 代替人工掰断操作, 降低人力劳动强度, 同时提高工作效率, 并且可实现产品的收 集。 附图说明 0014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注塑件去料头收集装置的整体结构轴测图。 说明书 1/2 页 3 CN 211891809 U 3 0015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注塑件去料头收集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6 图中: 1、 。

9、底板; 2、 顶板; 3、 支柱; 4、 收集筒; 5、 落料槽; 6、 中心孔; 7、 料头凹槽; 8、 顶 架; 9、 升降气缸; 10、 升降板; 11、 落料冲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 例,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应当理解, 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 实用新型, 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18 参考图1和图2, 一种注塑件去料头收集装置, 包括底板1、 顶板2、 收集筒4、 升降气 缸9以及落料冲头11; 所述顶板2通过支柱3与底板1连接, 所述收集筒4位于底板1与顶板2之 间, 。

10、收集筒4用于收集注塑件产品, 所述顶板2上设置有落料槽5、 中心孔6以及料头凹槽7, 所 述料头凹槽7的两端分别与落料槽5和中心孔6连通, 所述落料槽5与收集筒4的上下位置相 对应, 所述升降气缸9通过顶架8与顶板2连接, 所述升降气缸9的活塞杆底端设置有升降板 10, 所述升降气缸9用于驱动升降板10上下升降移动, 所述落料冲头11位于升降板10的底 端, 所述落料冲头11位于落料槽5的正上方并且与落料槽5一一对应, 所述落料冲头11用于 将注塑件产品从料头上冲落。 0019 所述中心孔6为通孔, 所述中心孔6为圆孔并且具体位于顶板2中心处, 所述中心孔 6用于容纳并定位主料头; 所述落料槽。

11、5为通槽, 并且呈行列状分布在顶板2上, 所述落料槽5 用于容纳并定位注塑件产品, 注塑件产品被冲裁后, 从落料槽5内落下至收集筒4内。 0020 所述料头凹槽7具体为直线型凹槽, 所述料头凹槽7与落料槽5的数量相同并且一 一对应, 所述料头凹槽7用于容纳并定位副料头。 0021 所述升降气缸9竖向设置在顶架8的上端面中部, 所述升降板10水平设置。 0022 所述落料冲头11竖向设置, 所述落料冲头11的底端呈圆头状, 与汽车内饰件产品 的形状相配合, 避免损伤产品。 0023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首先升降气缸9的活塞杆处于缩回状态, 及升降板10处 于高位, 此时可将从模具中取出的料。

12、头与产品的结合体放入顶板2, 使中间的主料头向下贯 穿中心孔6、 四个副料头嵌入料头凹槽7内, 四个注塑件产品嵌入落料槽5内; 随后升降气缸9 的活塞杆向下伸出, 驱动升降板10和落料冲头11一并向下移动, 落料冲头11自上而下将注 塑件产品冲裁, 实现注塑件产品与副料头的断离, 随后注塑件产品由落料槽5落入收集筒4 内, 实现收集; 最后升降气缸9的活塞杆缩回, 将顶板2上的料头取出即可。 0024 注塑件产品与副料头相连的位置处预设有易断口结构, 当注塑件产品受到落料冲 头11垂直向下的冲顶力时, 便会与副料头断离, 实现产品去料头。 0025 上述实施例用于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但并不将本实用新型局限于这些 具体实施方式。 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和改进等, 均 应理解为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明书 2/2 页 4 CN 211891809 U 4 图1 说明书附图 1/2 页 5 CN 211891809 U 5 图2 说明书附图 2/2 页 6 CN 211891809 U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塑料的加工;一般处于塑性状态物质的加工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