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注射器针头取下装置.pdf

上传人:li****8 文档编号:9352405 上传时间:2021-05-14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564.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用注射器针头取下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医用注射器针头取下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医用注射器针头取下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用注射器针头取下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用注射器针头取下装置.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010077852.6 (22)申请日 2020.02.01 (71)申请人 谷昌德 地址 153000 黑龙江省伊春市伊春区站前 小区5号楼 (72)发明人 谷昌德 (51)Int.Cl. A61M 5/32(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取下装置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主要解决的 技术问题是: 如何防止作业人员在打包运输废弃 针头时被刺伤。 本发明的医用注射器针头取下装 置包括回收管、 储料管和送料件; 回收管的一端 设有卡。

2、口, 卡口是由多个弹片合围而成, 卡口用 于供注射器的针头插入回收管内、 且与注射器上 的台阶卡接; 储料管用于储存柔性封堵件; 送料 件用于运动至第一位置时将储料管内的柔性封 堵件送至回收管内的插接位置, 且封堵针头出 口; 和运动至第二位置时打开针头出口; 其中, 插 接位置配置为在台阶卡接入卡口时针头的针尖 插入柔性封堵件的位置。 其中, 本发明的医用注 射器针头取下装置可以避免作业人员在打包运 输废弃针头时被刺伤, 提高了作业人员的安全 性。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7页 CN 111012982 A 2020.04.17 CN 111012982 A 1.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取。

3、下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回收管(3)、 储料管(5)和送料件 (7); 所述回收管(3)的一端设有卡口(301), 所述卡口(301)是由多个所述弹片(4)合围而 成, 所述卡口(301)用于供注射器(100)的针头(2)插入回收管(3)内、 且与所述注射器(100) 上的台阶(201)卡接; 所述储料管(5)用于储存柔性封堵件(200); 所述回收管(3)的另一端设有针头出口(302), 所述送料件(7)用于运动至第一位置时 将储料管(5)内的柔性封堵件(200)送至所述回收管(3)内的插接位置, 且封堵所述针头出 口(302); 和运动至第二位置时打开所述针头出口(302); 其中, 。

4、所述插接位置配置为在所述 台阶(201)卡接入所述卡口(301)时所述针头(2)的针尖插入所述柔性封堵件(200)的位置。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11012982 A 2 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取下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取下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如图1所示, 注射器100是常用的医用物品之一, 注射器100包括针筒1和针头2, 针 头2包括针栓21和固定在针栓21上的针22, 针头2通过针栓21插接在针筒1的乳头上, 且在两 者之间形成有呈环状的台阶201。 注射器100可以通过针头2的针尖向体内注射药物, 或者吸 取。

5、液态物质等。 注射器100使用过后, 针头2上会残留有药水, 为了避免造成细菌感染, 使用 过的针头2不能继续使用, 需要将针头2取下进行统一处理。 现在一般是医护人员手动将针 头2取下, 如此针头2可能会刺到医护人员的手, 造成安全隐患。 0003 为了方便医护人员从注射器100上安全取下针头2, 如图2所示, 专利号为 CN204450405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取下装置, 其包括分离圆板1 和容器2 , 分离圆板1 扣合在容器2 的开口处, 分离圆板1 上设有穿孔4 , 穿孔4 边缘的表面通过铰 链8 设有分离盖5 , 分离盖5 上设有卡槽9 。 使用时, 首先将使用过的注射器。

6、100的针头2经 由穿孔4 插入容器2 内; 然后转动分离盖5 , 使分离盖5 与注射器100上的台阶201卡接; 然 后用力向外抽拔针筒1, 使针筒1与针头2分离, 分离后的针头2掉落在容器2 内。 其中, 该医 用注射器针头取下装置可以辅助医护人员将针头2从针筒1上取下, 而医护人员的手不必与 针头2接触, 从而避免了取下针头2时被刺伤的风险。 0004 然而, 由于针头2为锐利物品, 当上述容器2 内的针头2装满后, 仍需要作业人员将 废弃针头2打包送至相应的医用废弃物机构进行处理, 由于废弃针头2的针尖没有防护, 作 业人员在打包这些废弃针头2的时候仍有被刺伤的风险, 故急需针对这种情。

7、况进行解决。 发明内容 0005 有鉴于此, 本发明提供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取下装置, 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如 何防止作业人员在打包运输废弃针头时被刺伤。 0006 为达到上述目的, 本发明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取下装置, 包括回收管、 储料管和送料件; 所 述回收管的一端设有卡口, 所述卡口是由多个所述弹片合围而成, 所述卡口用于供注射器 的针头插入回收管内、 且与所述注射器上的台阶卡接; 所述储料管用于储存柔性封堵件; 所 述回收管的另一端设有针头出口, 所述送料件用于运动至第一位置时将储料管内的柔性封 堵件送至所述回收管内的插接位置, 且封堵所述针。

8、头出口; 和运动至第二位置时打开所述 针头出口; 其中, 所述插接位置配置为在所述台阶卡接入所述卡口时所述针头的针尖插入 所述柔性封堵件的位置。 0007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医用注射器针头取下装置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 由于有柔性封堵件对废弃针头的针尖进行封堵, 从而可以避免作业人员在打包运输 废弃针头时被刺伤, 提高了作业人员的安全性。 说明书 1/4 页 3 CN 111012982 A 3 0008 2、 本发明医用注射器针头取下装置的整个操作过程相对较简单, 当送料件将柔性 封堵件送至回收管内后, 医护人员只需要一个插拔动作, 即经卡口插入针头, 然后拔出针 筒, 即可实。

9、现将针头取下、 且将针头的针尖进行封堵的目的。 0009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 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 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 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0010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注射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取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取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医用注射器针头取下装置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11 图5是注射器插接在图3中医用注射器针头取下装置上的侧视图; 图6是图5中送料件位于第一位置的A-A向的剖视图; 图7是图5中送。

10、料件位于第二位置、 且注射器的针筒拔出时的A-A向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1、 针筒; 2、 针头; 3、 回收管; 4、 弹片; 5、 储料管; 6、 底座; 7、 送料件; 21、 针栓; 22、 针; 31、 端盖; 32、 回收管主体; 33、 方形管; 71、 送料板; 72、 基座; 73、 把手; 100、 注射器; 200、 柔性封堵件; 201、 台阶; 301、 卡口; 302、 针头出口; 303、 第二送料孔; 501、 第一送料孔; 701、 承料台阶。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 整地描述。 需。

11、要说明, 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 下、 左、 右、 前、 后),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 位置关系、 运动情况等, 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 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 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 “第一” 、“第二” 等的描述, 则该 “第一” 、“第二” 等的描述仅 用于描述目的, 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 数量。 由此, 限定有 “第一” 、“第二” 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0013 如图3和图4所示,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取。

12、下装置, 包 括回收管3, 回收管3的一端设有卡口301。 卡口301是由多个弹片4合围而成。 具体来说, 该多 个弹片4设置在回收管3的一端, 且呈圆形分布, 该多个弹片4的自由端配合围成上述的卡口 301。 优选的, 各弹片4可以均一体成型在回收管3的所述一端。 为了不影响各弹片4受力后的 回弹, 更为优选的, 相邻的两弹片4之间具有间隔。 0014 如图5所示, 注射器100的针头2可以经由上述的卡口301插入回收管3内, 且通过台 阶201与卡口301卡接。 其中, 如图6所示, 针头2的针栓21在插入卡口301的过程中, 针栓21的 外径比卡口301的内径大, 故针栓21会挤压卡口3。

13、01, 使各弹片4向下发生弯曲, 直至针栓21 穿过卡口301, 然后各弹片4恢复形变且插入注射器100的台阶201, 使卡口301与台阶201卡 接。 如图7所示, 然后向上抽拔针筒1即可将针头2从针筒1上分离。 0015 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医护人员还需要转动分离盖来卡接注射器100上的台阶201, 本 发明的技术方案操作更加简单, 节省了转动分离盖的工序, 医护人员只需将针头2经由卡口 说明书 2/4 页 4 CN 111012982 A 4 301插入回收管3内, 然后向上抽拔针筒1, 即可实现从针筒1上取下针头2的目的。 0016 如图3所示, 本发明的医用注射器针头取下装置还包括储料管。

14、5和送料件7。 储料管 5用于储存柔性封堵件200, 该柔性封堵件200可以为柔性橡胶等。 前述回收管3的另一端设 有针头出口302 (如图4所示) 。 送料件7可运动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如图6所示, 送料件7 用于运动至第一位置时将储料管5内的柔性封堵件200送至回收管3内的插接位置, 且封堵 针头出口302。 其中, 插接位置配置为在台阶201卡接入卡口301时针头2的针尖插入柔性封 堵件200的位置。 如图7所示, 送料件7用于运动至第二位置时打开针头出口302, 在上述示例中, 具体在操作时, 如图6所示, 首先移动送料件7至第一位置, 使送料件7将 储料管5内的柔性封堵件200送。

15、至回收管3内的插接位置, 然后医护人员将注射器100的针头 2经由卡口301插入回收管3内, 在该过程中, 针头2通过针尖逐渐插入柔性封堵件200内直至 卡口301与注射器100上的台阶201卡接, 其中由于送料件7封堵针头出口302, 送料件7可以 为针尖插入柔性封堵件200提供稳定的支撑。 如图7所示, 然后医护人员向上拔针筒1, 使针 头2从针筒1上分离并留在回收管3内; 然后移动送料件7至第二位置, 送料件7打开针头出口 302, 使封堵有柔性封堵件200的针头2可以从针头出口302取出。 优选的, 针头出口302的下 方可以设有废弃针头回收箱, 以方便对封堵有柔性封堵件200的针头2。

16、进行回收。 0017 在上述示例中, 由于有柔性封堵件200对废弃针头2的针尖进行封堵, 从而可以避 免作业人员在打包运输废弃针头2时被刺伤, 提高了作业人员的安全性。 另外, 整个操作过 程相对较简单, 当送料件7将柔性封堵件200送至回收管3内后, 医护人员只需要一个插拔动 作, 即经卡口301插入针头2, 然后拔出针筒1, 即可实现将针头2取下、 且将针头2的针尖进行 封堵的目的。 0018 上述的医用注射器针头取下装置在长期使用后, 由于弹片4经常受挤压容易发生 损坏, 故优选的, 如图3所示, 回收管3的所述一端可以具有端盖31, 该端盖31与回收管主体 32可拆卸连接, 比如螺纹连。

17、接或者卡接等。 前述的卡口301和各弹片4均设置在端盖31上。 优 选的, 各弹片4一体成型在端盖31上, 比如一体注塑成型等。 如此当弹片4发生损坏比如断裂 时, 可以将端盖31拆卸下来进行更换, 这样的话不必将医用注射器针头取下装置整体进行 报废, 延长了医用注射器针头取下装置的使用寿命。 0019 为了方便送料件7运送柔性封堵件200, 优选的, 如图6所示, 储料管5的侧面可以设 有第一送料孔501, 回收管3的侧面设有第二送料孔303, 第一送料孔501与第二送料孔303两 者的开口相对。 优选的, 回收管3的侧壁与储料管5的侧壁贴合, 以使第一送料孔501和第二 送料孔303两者可。

18、以无缝对接。 送料件7用于将储料管5内的柔性封堵件200经由第一送料孔 501和第二送料孔303送至插接位置, 且用于与第一送料孔501和/或第二送料孔303滑动配 合。 如此第一送料孔501和第二送料孔303两者中的至少一个可以为送料件7的运动导向, 提 高了送料件7的运动精度。 0020 如图6所示, 前述的送料件7可以包括基座72和从基座72的侧面伸出的送料板71。 送料板71与基座72之间形成承料台阶701。 送料件7用于通过承料台阶701输送柔性封堵件 200。 承料台阶701的截面形状呈L形, 送料件7在输送柔性封堵件200的过程中, L形的竖边可 以对柔性封堵件200进行限位, 。

19、防止柔性封堵件200发生晃动而不能被稳定地送到回收管3 内的插接位置。 上述的送料件7还用于在运动至第一位置时通过基座72支撑储料管5内上方 的柔性封堵件200, 以等待送料件7运动至第二位置时通过承料台阶701承接下一个柔性封 说明书 3/4 页 5 CN 111012982 A 5 堵件200。 0021 如图6所示, 上述的第一送料孔501可以贯穿储料管5相对的两侧, 以方便医护人员 从第一送料孔501的背离第二送料孔303的一侧开口抽拉送料件7。 优选的, 送料件7的背离 承料台阶701的一侧可以设有把手73, 以方便医护人员操作移动送料件7。 0022 如图6所示, 前述的回收管3具。

20、有相对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 前述的第二送料孔 303可以设置在第一侧壁上, 送料件7用于运动至第一位置时通过靠近承料台阶701的一侧 与第二侧壁相抵, 以封堵针头出口302。 其中, 第二侧壁可以作为限位件对送料件7插入回收 管3内的深度止挡限位, 使医护人员在移动送料件7时当受抵触无法移动时即知道送料件7 已移动至第一位置, 方便医护人员对送料件7是否已移动至第一位置进行判断。 0023 优选的, 上述的回收管3和储料管5均为透明管, 如此方便医护人员在操作本发明 的医用注射器针头取下装置时对内部的工作过程进行观察, 以方便及时对柔性封堵件200 进行送料和取出废弃针头2。 0024 如图。

21、6所示, 本发明的医用注射器针头取下装置还可以包括底座6, 该底座6封盖储 料管5的一端, 且封盖面构成第一送料孔501的侧壁的一部分。 优选的, 如图3所示, 储料管5 的所述一端可以设有连接板, 该连接板与底座6可以通过螺丝连接, 以起到固定底座6和储 料管5的目的。 其中, 相对于第一送料孔501在储料管5的侧壁上较小面积的孔壁, 底座6由于 可以封盖储料管5的整个开口, 其封盖面的面积相对较大, 该较大面积的封盖面可以对送料 件7的移动提供更稳定的支撑。 0025 上述的底座6上可以设有贯穿的螺丝过孔, 螺丝可以穿过该螺丝过孔将底座6固定 在外部部件比如废弃针头收集箱上, 如此方便固定。

22、本发明的医用注射器针头取下装置, 其 中, 稳固的医用注射器针头取下装置更方便医护人员取下针头2的操作。 0026 如图3所示, 当回收管3的一端具有端盖31, 且端盖31用于与回收管主体32螺纹连 接时, 回收管3的另一端可以具有方形筒, 该方形筒的一端与回收管主体32可拆卸连接, 比 如卡接或螺纹连接等。 如图6所示, 前述的针头出口302设置在方形筒的另一端。 第二送料孔 303设置在方形筒的侧面。 如此当送料件7经常抽插第二送料孔303导致第二送料孔303磨损 而影响柔性封堵件200的输送时, 可以将方形筒从回收管3上拆下进行更换, 而不必对回收 管3整体进行报废, 从而可以延长回收管。

23、3的使用寿命。 其中, 前述的储料管5呈方形, 且其侧 壁与方形筒的侧壁相贴合, 相对于圆形筒等其他形状, 呈方形的设置有利于第一送料孔501 和第二送料孔303两者的无缝对接, 从而方便送料件7的抽插。 0027 如图3所示, 前述的方形筒和储料管5上可以均设有连接板, 两者上的连接板可以 通过螺栓连接, 以起到固定回收管3和储料管5的目的。 0028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 上述各示例中相关的技术特征相互组合, 以达到相应的技术效果, 具体对于各种组合情况 在此不一一赘述。 0029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

24、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 例, 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应当指出, 对于本技术领域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 这些改进和润饰也 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说明书 4/4 页 6 CN 111012982 A 6 图 1 说明书附图 1/7 页 7 CN 111012982 A 7 图 2 说明书附图 2/7 页 8 CN 111012982 A 8 图 3 说明书附图 3/7 页 9 CN 111012982 A 9 图 4 说明书附图 4/7 页 10 CN 111012982 A 10 图 5 说明书附图 5/7 页 11 CN 111012982 A 11 图 6 说明书附图 6/7 页 12 CN 111012982 A 12 图 7 说明书附图 7/7 页 13 CN 111012982 A 13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