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芯老化试验方法.pdf

上传人:倪** 文档编号:9352402 上传时间:2021-05-14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64.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芯老化试验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机芯老化试验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机芯老化试验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芯老化试验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芯老化试验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010002104.1 (22)申请日 2020.01.02 (71)申请人 广东乐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广州中新广州 知识城九佛建设路333号自编235室 (72)发明人 关梓立杨雄 (51)Int.Cl. G04D 7/04(2006.01) G04D 7/0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机芯老化试验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芯老化试验方法, 所述机 芯包括齿轮箱和指针, 控制指针转动到第一预设 位置; 设定测试时长。

2、, 并依据所述测试时长启动 倒计时单元, 实施: 若所述倒计时单元不为0, 则 生成一个第一随机数, 对所述第一随机数进行数 据处理。 相比于一直顺时针或逆时针的测试, 能 够模拟出指针在实际的走时情况, 或者走走停停 的情况, 主要解决带实体机芯智能可穿戴设备机 芯测试局限性的问题。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 CN 111025883 A 2020.04.17 CN 111025883 A 1.一种机芯老化试验方法, 所述机芯包括齿轮箱和指针, 控制指针转动到第一预设位置; 设定测试时长, 并依据所述测试时长启动倒计时单元, 实施: 若所述倒计时单元不为0, 则生成一个第一随机数。

3、, 对所述第一随机数进行数据处理: 若数据处理结果为第一预设值, 则随机更新每根指针的旋转目标角度, 所述倒计时单 元减少一个最小单位, 重新判断所述倒计数单元是否为0; 若数据处理结构不为所述第一预设值, 则保持指针的当前状态, 不更新没跟指针的旋 转目标角度, 所述倒计时单元减少一个最小单位, 重新判断所述倒计数单元是否为0; 若所述倒计时单元为0, 则计算目前所有指针的计算位置与第二预设位置的计算位置 之间的转动角度, 并将所有指针转动所述转动角度; 检测所有指针是否处于第二预设位置, 若否, 则机芯为不良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预设位置为指针表盘12。

4、点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对第一随机数进行数据处理优选为对 所述第一随机数取个位数的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预设值为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随机更新每根指针的旋转目标角度为 针对每个指针生成一个第二随机数, 将所述第二随机数转化为不超过360度的角度, 将该角 度设置为指针的旋转目标角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倒计时单元的最小单位为1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计算位置为依据所述第二预设位置的 物理表盘位置显示的数字位置。 8.根据权利。

5、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预设位置为表盘6点位置。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11025883 A 2 一种机芯老化试验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表机芯的检测方法, 具体涉及一种机芯老化试验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社会的发展, 智能可穿戴设备在市场的需求量越来越多, 因此也出现各种创 新的产品, 其中一种是带实体机芯的智能手表, 带智能的传统手表。 在这类带实体机芯的智 能可穿戴设备, 为了显现出智能, 机芯很多时候都需要承担很多转针的功能, 除了最基本的 走时走针功能, 还要应对各种突发情况下的功能性转针。 针的每一次转动都会有惯性, 齿轮 。

6、箱也会由于各种啮合传动产生疲劳, 而这惯性或者疲劳因素叠加不确定性突发的转针, 对 机芯的稳定性有更大的考验。 0003 运动的物体都会存在惯性, 越稳定的机芯, 惯性控制得更好。 目前市面上采用的机 芯老化的方法, 大多是采用很直接的方法, 一直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指针, 但实际使用并不 会会太多这种情景出现, 所以老化后的结果只能说明机芯连续旋转是没问题的, 但对于实 际使用的走走停停情况并不能有太有用的说服力。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基于上述的缺陷提供了一种专门用于实际情况使用的机芯老化测试方法, 相比于一直顺时针或逆时针的测试, 能够模拟出指针在实际的走时情况, 或者走走停停的 情况。

7、, 主要解决带实体机芯智能可穿戴设备机芯测试局限性的问题。 0005 本发明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机芯老化试验方法, 所述机芯包括齿轮箱和指针, 控制指针转动到第一预设位置; 设定测试时长, 并依据所述测试时长启动倒计时单元, 实施: 若所述倒计时单元不为0, 则生成一个第一随机数, 对所述第一随机数进行数据处理: 若数据处理结果为第一预设值, 则随机更新每根指针的旋转目标角度, 所述倒计时单 元减少一个最小单位, 重新判断所述倒计数单元是否为0; 若数据处理结构不为所述第一预设值, 则保持指针的当前状态, 不更新没跟指针的旋 转目标角度, 所述倒计时单元减少一个最小单位, 重新判断所述倒。

8、计数单元是否为0; 若所述倒计时单元为0, 则计算目前所有指针的计算位置与第二预设位置的计算位置 之间的转动角度, 并将所有指针转动所述转动角度; 检测所有指针是否处于第二预设位置, 若否, 则机芯为不良品。 0006 进一步, 所述预设物理位置为相对于手表表盘指针所在的位置。 0007 进一步地, 所述预设物理位置为指针表盘12点位置。 0008 进一步地, 所述对第一随机数进行数据处理优选为对所述第一随机数取个位数的 值。 0009 进一步地, 所述第一预设值为0。 说明书 1/4 页 3 CN 111025883 A 3 0010 进一步地, 所述随机更新每根指针的旋转目标角度为针对每个。

9、指针生成一个第二 随机数, 将所述第二随机数转化为不超过360度的角度, 将该角度设置为指针的旋转目标角 度。 0011 进一步地, 所述倒计时单元的最小单位为1秒。 0012 进一步地, 所述计算位置为依据所述第二预设位置的物理表盘位置显示的数字位 置。 在老化试验的过程中, 首先指针是处于表盘的12点钟的物理位置, 程序对此的计算也是 12点钟, 在后续的走针计算过程中, 程序会不断累加指针计算出来的走时角度, 当指针由于 各种情况出现老化的时候, 这个计算出来的走时角度可能会与指针的实际走时角度存在偏 差, 当以计算出来的走时角度去计算上述的转动角度的时候, 指针最终的计算指向应当是 指。

10、向第二预设位置的, 但是由于存在上述的偏差, 导致指针最终的实际指向并非落在第二 预设的位置, 从而判断机芯老化。 0013 进一步地, 所述第二预设位置为表盘6点位置。 作为判断时针和分针是都能达到这 个第二预设位置的优选例子。 0014 通过上述的技术方案, 由于多次取随机数, 可以模拟指针的各种情况, 这样可以使 得测试更接近实际指针的走时情况, 解决了单一旋转测试的测试误差问题。 产品的老化测 试更贴近日常使用的情况, 在产品出货之前就可以筛选出合格的机芯设备, 减少出货后的 机芯问题。 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本发明的手表机芯的老化测试原理图。 0016 图2为本发明的指针老化测试。

11、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 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 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 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 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18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 而非旨在限制 本发明。 在本发明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 “一种” 、“所述” 和 “该” 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 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多种” 一般包含至少两种,。

12、 但是不 排除包含至少一种的情况。 0019 应当理解, 本文中使用的术语 “和/或” 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 表示 可以存在三种关系, 例如, A和/或B, 可以表示: 单独存在A, 同时存在A和B, 单独存在B这三种 情况。 另外, 本文中字符 “/” , 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 “或” 的关系。 0020 应当理解, 尽管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能采用术语第一、 第二、 第三等来描述, 但这些不应限于这些术语。 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区分开。 例如, 在不脱离本发明实施 例范围的情况下, 第一也可以被称为第二, 类似地, 第二也可以被称为第 一。 0021 取决于语境, 如在此所使用。

13、的词语 “如果” 、“若” 可以被解释成为 “在时” 或 说明书 2/4 页 4 CN 111025883 A 4 “当时” 或 “响应于确定” 或 “响应于检测” 。 类似地, 取决于语境, 短语 “如果确定” 或 “如 果检测 (陈述的条件或事件) ” 可以被解释成为 “当确定时” 或 “响应于确定” 或 “当检测 (陈述 的条件或事件) 时” 或 “响应于检测 (陈述的条件或事件) ” 。 0022 还需要说明的是, 术语 “包括” 、“包含” 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 包含, 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 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 列出的其他要素, 或者。

14、是还包括为这种商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 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 况下, 由语句 “包括一个” 限定的要素, 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中还 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0023 第一实施例 老化测试过程框架如附图1所示, 通过蓝牙命令发送老化指令进入老化功能, 时针和分 针指向12点的方向, 开始老化, 老化时长为20分钟, 20分钟后若时针和分针都能指向 6 的 位置, 则表明该机芯为良品。 0024 具体老化转针测试的实现如附图2所示, 首先设置老化时间AgeingTestTick为20 分钟, 然后开始每秒倒计时, 判断当前老化时间AgeingTestTick是否为0, 如果不是, 则。

15、跟据 AgeingTestTick的值对 (rand()%10) 取余, 其中rand()返回的是一个随机值, rand()%10, 代表取随机值的个位的值, 所以这个判断所取的值都是一个随机不可控的值。 如果条件成 立, 才的随机值经过一系列的算法得出是0, 则更新时针和分针的旋转目标角度, 这角度代 表的是接下来时针和分针分别要旋转的角度, 其中赋值过程依然采用rand()函数, 确保指 针旋转的度数也是随机的。 若取余的条件不成立, 则会继续保持当前指针的状态, 若果旋转 的角度还未转完, 会继续转完, 若已经停下, 则继续停下, 指针的状态不变。 最后, 老化时间 减一, 重新回到最一。

16、开始的老化时间判断。 当老化时间结束, 则时针和分针统一指向 6 的 位置。 此时测试人员只需要查看时针和分针的位置是否都指准 6 即刻判断次机芯是否为 良品了。 0025 第二实施例 指针在20分钟内正常走时。 一开始, 时针分针指向12点位置, 在 处老化时间开始从 1200秒倒数, 然后进入步骤, 判断到老化时间没到0, 此时进入步骤, 通过步骤的算法 获取到一个随机出来的数, 刚好这个随 机数不等于0, 直接跳到步骤, 然后1S后再从开 始, 步骤所获取的随机数一直不等于0。 这种情况下, 指针就会再20分钟类一直正常走时, 20 分钟后, 走到步骤, 指针会自动指向 6 的位置。 分。

17、针每10秒动1 , 时针每2分钟动1 。 这种现象的概率约为0.912000%。 0026 第三实施例 指针在20分钟内一直在转。 一开始, 时针分针指向12点位置, 在 处老化时间开始从 1200秒倒数, 然后进入步骤, 判断到老化时间没到0, 此时进入步骤, 通过步骤的算法 获取到一个随机出来的数, 刚好这个随 机数等于0, 进入步骤, 给时针和分针分别随机附 上目标旋转角度, 进入步骤, 等待1秒后重新进入步骤。 在等待过程中, 程序会跑另一个 转针 的任务, 此时的转针, 分针 和时针的旋转速度为84HZ。 在指针还没转完, 由于优先级 的关系, 1秒后程序又来跑步骤, 老化时间没结束。

18、, 获取随 机数, 因为当前状态指针一直 处于旋转状态, 所以无论这个随机数是否等于0, 接下来都会继续转针。 但若随机数等于0, 则会更新时针和分针的目标度 数, 例如指针当前还有59 的旋转角度要转, 随机数等于0, 说明书 3/4 页 5 CN 111025883 A 5 更新的旋转 目标度数为180 , 更新后代表指针接下来的操作还有180 要旋转。 只要确保进 入的时候指针所要转的目标度数都是不等0, 则指针就会一直旋转。 20分钟后, 走到步骤 , 指针会自动指向 6 的位置。 0027 第四实施例 指针在20分钟内会动一下又停一下。 一开始, 时针分针指向12点位 置, 在处老化。

19、时 间开始从1200秒倒数, 然后进入步骤, 判断到老化时间没到0, 此时进入步骤, 通过步骤 的算法获取到一个随机出来的数, 如果不等于0, 跳到步骤, 此时由于指针旋转目标度 数等于0, 指针不转 等待下一秒进来再次判断。 如果步骤得出随机数刚好等于0, 进入步 骤, 而时针和分针的旋转目标度 数又刚好不等于0, 则指针会根据旋转目标度数进行旋 转。 刚好这个随机数 等于0, 进入步骤, 给时针和分针分别随机附上目标旋转角度, 进入 步骤, 等待1秒后重新进入步骤。 在20分钟, 1200次循环中, 步骤中会有几率更新到 目标度数, 指针会转, 但也有几率目标度数为0但又没更新到目标度数,。

20、 指针会停止。 20分钟 后, 走到步骤, 指针会自动指向 6 的位置。 0028 最后应说明的是: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而非对其限制; 尽管 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其依然可 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 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 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 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 范围。 说明书 4/4 页 6 CN 111025883 A 6 图1 说明书附图 1/2 页 7 CN 111025883 A 7 图2 说明书附图 2/2 页 8 CN 111025883 A 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测时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