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种植根瘤菌剂接种装置.pdf

上传人:利贞 文档编号:14526635 上传时间:2024-05-19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654.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豆种植根瘤菌剂接种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大豆种植根瘤菌剂接种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大豆种植根瘤菌剂接种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豆种植根瘤菌剂接种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豆种植根瘤菌剂接种装置.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2420159222.7(22)申请日 2024.01.23(73)专利权人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地址 130033 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卫星路3278号(72)发明人 张伟穆鸿吉赵薇韩梦崔俊涛何雪林于善福(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曼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965专利代理师 程玲(51)Int.Cl.A01C 1/06(2006.01)A01C 7/00(2006.01)A01C 7/20(2006.01)C12M 1/26(2006.01)(54)实用新型名称一种大豆种植根瘤菌剂接种装。

2、置(57)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豆种植根瘤菌剂接种装置,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前端设有接种装置;所述接种装置包括:料斗、储料箱、混合箱体、连接管、出料喷头、电机、固定套筒、操作轴以及出入料组件,本实用新型涉及大豆种植技术领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案采用的接种装置,在使用时,将本装置安装在播种机上端,在播种现场进行根瘤菌的接种操作,并采用滚筒式以及拨动式的双重混合方式,将种子与根瘤菌剂进行充分混合,保证大豆种子的根瘤菌接种效果,且采用现场接种的方式,将接种完的大豆种子直接进行播种操作,可有效的避免因转运造成的根瘤菌剂效果下降,保证大豆种子的播种效果。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CN 2。

3、20528535 U2024.02.27CN 220528535 U1.一种大豆种植根瘤菌剂接种装置,包括安装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前端设有接种装置;所述接种装置包括:料斗(2)、储料箱(3)、混合箱体(4)、连接管(5)、出料喷头(6)、电机(7)、固定套筒(8)、操作轴(9)以及出入料组件;所述料斗(2)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板(1)前端一侧,所述储料箱(3)固定安装于所述料斗(2)一侧,所述混合箱体(4)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板(1)前端下侧,所述连接管(5)一端与所述料斗(2)下端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混合箱体(4)一侧壁面上端连接,所述出料喷头(6)固定安装于所述混合箱体(4)。

4、上壁面处,且与所述储料箱(3)下端连通,所述电机(7)固定安装于所述混合箱体(4)一侧壁面处,所述固定套筒(8)固定安装于所述混合箱体(4)内中心处,所述操作轴(9)两端分别活动嵌装于所述混合箱体(4)两侧壁面处,且一端与所述电机(7)驱动端连接,所述出入料组件分别活动嵌装于所述混合箱体(4)内两侧,且与所述操作轴(9)两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豆种植根瘤菌剂接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入料组件包括:四个连接杆(10)、入料混合套筒(11)、环形挡板(12)、若干入料口(13)、出料混合套筒(14)、若干出料口(15)、出料控制组件以及若干混合叶片(16);四个所述连接杆(10)。

5、分别安装于所述操作轴(9)两侧,所述入料混合套筒(11)安装于其中两个所述连接杆(10)外侧,且位于所述混合箱体(4)内一侧,所述环形挡板(12)固定安装于所述混合箱体(4)内一侧,且与所述入料混合套筒(11)一侧贴合,若干所述入料口(13)均开设于所述入料混合套筒(11)一侧壁面处,所述出料混合套筒(14)安装于另两个所述连接杆(10)外侧,若干所述出料口(15)分别开设于所述出料混合套筒(14)外侧,所述出料控制组件固定安装于所述混合箱体(4)下端一侧,若干所述混合叶片(16)均安装于所述操作轴(9)中心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豆种植根瘤菌剂接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控制组。

6、件包括:出料管(17)以及控制阀(18);所述出料管(17)固定安装于所述混合箱体(4)下端一侧,所述控制阀(18)固定安装于所述出料管(17)上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大豆种植根瘤菌剂接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管(17)位于若干所述出料口(15)位置对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豆种植根瘤菌剂接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喷头(6)底端贯穿于所述固定套筒(8)上壁面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豆种植根瘤菌剂接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箱(3)与所述料斗(2)连接处设有固定连接架(19)。权利要求书1/1 页2CN 220528535 U2一种大豆种植根瘤菌剂接种装置。

7、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大豆种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大豆种植根瘤菌剂接种装置。背景技术0002根瘤菌是生物固氮作用中固氮率最高的一类微生物,根瘤菌与豆科植物的共生成为豆科植物固氮的一种重要方式,它可以为豆科植物提供所需氮量的3050,因此,土壤中有效根瘤菌的数量是决定豆科植物产量的重要因素,而根瘤菌菌剂的使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土壤中根瘤菌的数量,目前,根瘤菌剂的使用主要以拌种为主,增产效果明显;0003目前大豆的根瘤菌接种时,大多采用根瘤菌剂与大豆混合后,再进行播种,此类播种方式,接种工序比较繁琐,增加劳动力,同时会产生许多缺点,比如:大豆接种根瘤菌剂后,需要转运到播种地点,在转运过程中,根。

8、瘤菌剂的效果会下降,无法保证在播种时的大豆接种根瘤菌的效果,鉴于此,针对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可能已经存在了解决的技术手段,但是本案想要提供一种替代或替换的技术方案。发明内容000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大豆种植根瘤菌剂接种装置,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前端设有接种装置;0005所述接种装置包括:料斗、储料箱、混合箱体、连接管、出料喷头、电机、固定套筒、操作轴以及出入料组件;0006所述料斗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板前端一侧,所述储料箱固定安装于所述料斗一侧,所述混合箱体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板前端下侧,所述连接管一端与所述料斗下端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混合箱体一侧壁面上端连。

9、接,所述出料喷头固定安装于所述混合箱体上壁面处,且与所述储料箱下端连通,所述电机固定安装于所述混合箱体一侧壁面处,所述固定套筒固定安装于所述混合箱体内中心处,所述操作轴两端分别活动嵌装于所述混合箱体两侧壁面处,且一端与所述电机驱动端连接,所述出入料组件分别活动嵌装于所述混合箱体内两侧,且与所述操作轴两端连接。0007优选的,所述出入料组件包括:四个连接杆、入料混合套筒、环形挡板、若干入料口、出料混合套筒、若干出料口、出料控制组件以及若干混合叶片;0008四个所述连接杆分别安装于所述操作轴两侧,所述入料混合套筒安装于其中两个所述连接杆外侧,且位于所述混合箱体内一侧,所述环形挡板固定安装于所述混合。

10、箱体内一侧,且与所述入料混合套筒一侧贴合,若干所述入料口均开设于所述入料混合套筒一侧壁面处,所述出料混合套筒安装于另两个所述连接杆外侧,若干所述出料口分别开设于所述出料混合套筒外侧,所述出料控制组件固定安装于所述混合箱体下端一侧,若干所述混合叶片均安装于所述操作轴中心位置。0009优选的,所述出料控制组件包括:出料管以及控制阀;0010所述出料管固定安装于所述混合箱体下端一侧,所述控制阀固定安装于所述出料说明书1/3 页3CN 220528535 U3管上端。0011优选的,所述出料管位于若干所述出料口位置对应。0012优选的,所述出料喷头底端贯穿于所述固定套筒上壁面处。0013优选的,所述储。

11、料箱与所述料斗连接处设有固定连接架。0014有益效果001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大豆种植根瘤菌剂接种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案采用的接种装置,在使用时,将本装置安装在播种机上端,在播种现场进行根瘤菌的接种操作,并采用滚筒式以及拨动式的双重混合方式,将种子与根瘤菌剂进行充分混合,保证大豆种子的根瘤菌接种效果,且采用现场接种的方式,将接种完的大豆种子直接进行播种操作,可有效的避免因转运造成的根瘤菌剂效果下降,保证大豆种子的播种效果。附图说明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大豆种植根瘤菌剂接种装置的主视立体结构示意图。0017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大豆种植根瘤菌剂接种装置的主视剖。

12、视结构示意图。0018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大豆种植根瘤菌剂接种装置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0019图中:1、安装板,2、料斗,3、储料箱,4、混合箱体,5、连接管,6、出料喷头,7、电机,8、固定套筒,9、操作轴,10、连接杆,11、入料混合套筒,12、环形挡板,13、入料口,14、出料混合套筒,15、出料口,16、混合叶片,17、出料管,18、控制阀,19、固定连接架。具体实施方式0020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0021实施例:请参阅图13,一种大豆种植根瘤菌剂接种装置,包括安装板1,安装。

13、板1前端设有接种装置;0022接种装置包括:料斗2、储料箱3、混合箱体4、连接管5、出料喷头6、电机7、固定套筒8、操作轴9以及出入料组件;0023料斗2固定安装于安装板1前端一侧,储料箱3固定安装于料斗2一侧,混合箱体4固定安装于安装板1前端下侧,连接管5一端与料斗2下端连接,且另一端与混合箱体4一侧壁面上端连接,出料喷头6固定安装于混合箱体4上壁面处,且与储料箱3下端连通,电机7固定安装于混合箱体4一侧壁面处,固定套筒8固定安装于混合箱体4内中心处,操作轴9两端分别活动嵌装于混合箱体4两侧壁面处,且一端与电机7驱动端连接,出入料组件分别活动嵌装于混合箱体4内两侧,且与操作轴9两端连接。00。

14、24需要说明的是,在对大豆种子进行根瘤菌剂接种时,由工作人员首先将安装板1固定在播种机上端,随后将大豆种子以及固体根瘤菌剂分别放置于料斗2以及储料箱3内,通过设置的连接管5将料斗2内的大豆种植输送至出入料组件内,通过设置的出料喷头6,将储料箱3内的固体根瘤菌剂输送至固定套筒8内,通过电机7与操作轴9配合,带动出入料组件进行转动,使得大豆种子与根瘤菌剂进行充分混合,并对接种完成的大豆种子进行定量下料操作,对接种完成的大豆种子进行播种。说明书2/3 页4CN 220528535 U40025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出入料组件包括:四个连接杆10、入料混合套筒11、环形挡板12、若干入料口13、出料混合套。

15、筒14、若干出料口15、出料控制组件以及若干混合叶片16;0026四个连接杆10分别安装于操作轴9两侧,入料混合套筒11安装于其中两个连接杆10外侧,且位于混合箱体4内一侧,环形挡板12固定安装于混合箱体4内一侧,且与入料混合套筒11一侧贴合,若干入料口13均开设于入料混合套筒11一侧壁面处,出料混合套筒14安装于另两个连接杆10外侧,若干出料口15分别开设于出料混合套筒14外侧,出料控制组件固定安装于混合箱体4下端一侧,若干混合叶片16均安装于操作轴9中心位置。0027需要说明的是,在对大豆种子进行接种操作时,通过设置的电机7与操作轴9配合,通过四个连接杆10带动入料混合套筒11以及出料混合。

16、套筒14进行匀速转动,当入料混合套筒11一侧的入料口13与连接管5一侧对应时,使得大豆落入入料混合套筒11以及出料混合套筒14内,通过入料混合套筒11、出料混合套筒14以及若干混合叶片16的转动,将大豆与根瘤菌剂进行充分混合接种,随后通过出料混合套筒14外侧的若干出料口15与出料控制组件配合,将接种完成的大豆种子进行播种。0028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出料控制组件包括:出料管17以及控制阀18;0029出料管17固定安装于混合箱体4下端一侧,控制阀18固定安装于出料管17上端。0030需要说明的是,在对接种完成的大豆种子进行播种时,通过出料管17上端的控制阀18,控制大豆种子的落下频率,通过出料管。

17、17将大豆种子输送至播种位置。0031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出料管17位于若干出料口15位置对应。0032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出料喷头6底端贯穿于固定套筒8上壁面处。0033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储料箱3与料斗2连接处设有固定连接架19。0034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说明书3/3 页5CN 220528535 U5图 1说明书附图1/3 页6CN 220528535 U6图 2说明书附图2/3 页7CN 220528535 U7图 3说明书附图3/3 页8CN 220528535 U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