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移动式观测平台及其使用方法.pdf

上传人:li****8 文档编号:14327720 上传时间:2024-01-21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1.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下移动式观测平台及其使用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水下移动式观测平台及其使用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水下移动式观测平台及其使用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下移动式观测平台及其使用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下移动式观测平台及其使用方法.pdf(1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310873883.6(22)申请日 2023.07.17(71)申请人 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地址 266237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鳌山卫街道问海东路69号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72)发明人 高祥兴高伟刘震景春雷李超张文全胥维坤杨耀民(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信宇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6121专利代理师 程丹(51)Int.Cl.B63C 11/52(2006.01)(54)发明名称一种水下移动式观测平台及其使用方法(57)摘要本发明属于海洋水下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水下移。

2、动式观测平台及其使用方法,针对需要在多处安装此类观测平台,这导致了观测平台的设备使用量增加,提高了探测成本,现提出以下方案,包括主座,所述主座的上端开设有两个对称的安装槽,两个安装槽的内部均活动连接有翻转台,且两个翻转台的下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的底附座,底附座的下方均设置有收展组件,所述主座的下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底台。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水下移动式观测平台及其使用方法,利用主座搭配两个活动式的翻转台,在观测时两个翻转台处于水平,便于观测的进行,在移动时,两个翻转台翻转与主座之间呈倾斜状,模拟鱼类的鱼鳍,提高装置在水下移动时的效果。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6页 附图8页CN 116605386 A20。

3、23.08.18CN 116605386 A1.一种水下移动式观测平台,包括主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座(1)的上端开设有两个对称的安装槽,两个安装槽的内部均活动连接有翻转台(2),且两个翻转台(2)的下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的底附座(3),底附座(3)的下方均设置有收展组件(4),所述主座(1)的下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底台(5),两个底台(5)呈对称分布,且两个底台(5)的下侧均固定连接有撑腿(6),两个所述翻转台(2)的下方均设置有液箱(7),且两个液箱(7)之间设置有扩容组件(8),两个所述翻转台(2)的下方均设置有两个对称的推进器(9),推进器(9)与主座(1)之间固定连接,且位于同一。

4、个翻转台(2)下方的两个推进器(9)的推进方向相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移动式观测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展组件(4)包括连接座(401)和下放杆(402),连接座(401)位于底附座(3)的下方,连接座(401)上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翻转连接板(403),翻转连接板(403)的另一端与底附座(3)之间活动连接,连接座(4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侧板(404),侧板(404)与翻转连接板(403)之间固定连接有限位弹簧(405),且下放杆(402)的顶端与连接座(401)之间活动连接,下放杆(402)上设置有螺杆(406)和钻杆(407),螺杆(406)位于钻杆(40。

5、7)的上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下移动式观测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放杆(402)上靠近主座(1)的一侧设置有支架(408),支架(408)的一端与主座(1)外壁固定连接,主座(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套筒座(409),套筒座(409)上开设有螺纹孔,螺杆(406)位于套筒座(409)的内部,螺杆(406)与套筒座(409)之间通过内壁螺纹转动连接,且支架(408)上靠近套筒座(409)的位置开设有电机安装槽,电机安装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反转电机(410),第一反转电机(410)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短轴,短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螺轴(411),螺轴(411)与螺杆(406)之间通过。

6、螺槽转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下移动式观测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钻杆(40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锥头(10),钻杆(407)的外部设置有外旋螺纹片(11),且钻杆(407)上开设有贯穿的凹口,凹口的内部设置有加固组件(1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下移动式观测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组件(12)包括固定块(1201)和活动块(1202),固定块(1201)与钻杆(407)上凹口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活动块(1202)位于固定块(1201)的上方,固定块(1201)和活动块(1202)的两侧均开设有矩形凹槽,固定块(1201)的两侧活动连接有下翻板(1204),活动块(120。

7、2)的两侧活动连接有上翻板(1203),位于同侧的下翻板(1204)与上翻板(1203)之间活动连接,位于同侧的下翻板(1204)和上翻板(1203)之间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1205),复位弹簧(1205)位于下翻板(1204)与上翻板(1203)上靠近钻杆(407)的一侧,且钻杆(407)的内部开设有矩形安装槽,矩形安装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液压缸(1206),第二液压缸(120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推杆(1207),推杆(1207)的另一端穿过钻杆(407)与活动板的上侧固定连接,推杆(1207)与钻杆(407)内壁活动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水下移动式观测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

8、主座(1)的内部开设有液腔(13),液腔(13)的截面形状为矩形,主座(1)的一端开设进水口(14),进水口(14)的内部通过螺栓连接有输水管(15),输水管(15)的另一端与液腔(13)之间固定连接,且输水管(15)上靠近进水口(14)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液泵(16)。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水下移动式观测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液箱(7)位于液腔(13)的两侧呈对称分布,且扩容组件(8)位于液腔(13)的内部。权利要求书1/2 页2CN 116605386 A2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水下移动式观测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容组件(8)包括两个收缩盒(801)和两个内撑板(802),两个收。

9、缩盒(801)位于主座(1)的两侧呈对称分布,两个收缩盒(801)与主座(1)之间均固定连接,两个收缩盒(801)的另一侧与同侧的液箱(7)之间固定连接,两个内撑板(802)分别位于两个液箱(7)的内部,两个内撑板(802)呈弧状,两个内撑板(802)上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互位插板(803),两个内撑板(802)上相对的互位插板(803)之间插槽相互契合,且位于上侧的两个内撑板(802)上均开设有两个对称的矩形槽,矩形槽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齿板(804),齿板(804)上设置有凸齿,凸齿的方向朝下,主座(1)的内部开设有两个对称的圆形安装槽,两个圆形安装槽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反转电机(805。

10、),第二反转电机(805)的输出端均通过联轴器连接有轴杆(807),轴杆(807)的另一端与主座(1)的另一侧内壁活动连接,两个轴杆(807)的外部均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806),两个轴杆(807)上的主动齿轮(806)分别与两个互位插板(803)上的齿板(804)通过齿槽啮合,两个液箱(7)的底部均开设有凹孔,凹孔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排水泵(808),排水泵(808)的进水端穿过相应液箱(7)内的内撑板(802)。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水下移动式观测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台(5)的内部开设有空腔,底台(5)的外侧开设有凹槽,凹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液泵(17),第二液泵(17)的输出端。

11、与底台(5)的空腔连通,且撑腿(6)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喷液盒(18),喷液盒(18)的下方设置为出水端,喷液盒(18)的内部设置有加压泵,加压泵的输入端口固定连接有螺旋下水管(19),螺旋下水管(19)的上端与底台(5)的空腔内部固定连接。10.一种水下移动式观测平台的使用方法,使用如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水下移动式观测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装置运输至海平面进行下放,装置因自身重力下潜,同时第一液泵(16)运作,将海水从进水口(14)吸入,通过输水管(15)输送至液腔(13)内,增加装置整体重量,满足下潜深度需求;步骤二、推进器(9)启动带动装置在海洋内移动,此时翻转台(2)。

12、处于翻转收纳的状态,装置移动至预定区域后浮停,第一液泵(16)继续运作对液腔(13)注水,装置下落;步骤三、下落接近海底时,第二液泵(17)运作将海水吸入底台(5)空腔内,并通过螺旋下水管(19)输送至喷液盒(18),通过喷液盒(18)加压后向下喷射,清除上层海底泥沙,随后装置下落至海底,撑腿(6)立于海底;步骤四、第一液泵(16)再运作持续将海水注入液腔(13),同时扩容组件(8)运作,伸缩盒被拉伸扩展,液腔(13)和液箱(7)内注满海水;步骤五、收展组件(4)运作使得翻转台(2)由翻转状态变为水平状态,钻杆(407)被插入海底;步骤六、加固组件(12)运作将上翻板(1203)和下翻板(12。

13、04)从钻杆(407)上凹口推出,上翻板(1203)和下翻板(1204)形成三角状插入海底泥沙内,完成装置的下放和固定。权利要求书2/2 页3CN 116605386 A3一种水下移动式观测平台及其使用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水下监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下移动式观测平台及其使用方法。背景技术0002海洋深处存在着大量的矿产资源、石油资源和深海生物,这些资源及生物有着巨大的科研和经济价值。深海探测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海洋资源,同时对于深海石油资源和矿产资源的开采以及深海生态和深海地质结构的研究,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0003海洋探测时往往需要进行大范围的观测,获得区域大面环境数据。

14、,准确、详实的反映区域环境特征,更好的满足海洋科学研究和海洋开发的需求。目前的海洋水下观测平台多是固定于特定的海底区域,其无法移动,无法做到海底大面探测。因此需要在多处安装此类观测平台,这导致了观测平台的设备使用量增加,提高了探测成本。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公开一种水下移动式观测平台及其使用方法,旨在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需要在多处安装此类观测平台,这导致了观测平台的设备使用量增加,提高了探测成本技术问题。0005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水下移动式观测平台,包括主座,所述主座的上端开设有两个对称的安装槽,两个安装槽的内部均活动连接有翻转台,且两个翻转台的下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的底附座,底附座的下方均设置有。

15、收展组件,所述主座的下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底台,两个底台呈对称分布,且两个底台的下侧均固定连接有撑腿,两个所述翻转台的下方均设置有液箱,且两个液箱之间设置有扩容组件,两个所述翻转台的下方均设置有两个对称的推进器,推进器与主座之间固定连接,且位于同一个翻转台下方的两个推进器的推进方向相反。0006通过设置有主座、翻转台、底附座、收展组件、底台、撑腿、液箱、扩容组件和推进器,装置在海水中移动时,两个翻转台是处于翻转状态,两个翻转台在主座的两侧呈倾斜;装置在海洋中停留进行观测时,两个翻转台在收展组件的驱动下处于水平状态;装置利用主座搭配两个活动式的翻转台,在观测时两个翻转台处于水平,便于观测的进行,在移。

16、动时,两个翻转台翻转与主座之间呈倾斜状,模拟鱼类的鱼鳍,提高装置在水下移动时的效果。0007在一个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收展组件包括连接座和下放杆,连接座位于底附座的下方,连接座上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翻转连接板,翻转连接板的另一端与底附座之间活动连接,连接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侧板,侧板与翻转连接板之间固定连接有限位弹簧,且下放杆的顶端与连接座之间活动连接,下放杆上设置有螺杆和钻杆,螺杆位于钻杆的上端;所述下放杆上靠近主座的一侧设置有支架,支架的一端与主座外壁固定连接,主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套筒座,套筒座上开设有螺纹孔,螺杆位于套筒座的内部,螺说明书1/6 页4CN 116605386。

17、 A4杆与套筒座之间通过内壁螺纹转动连接,且支架上靠近套筒座的位置开设有电机安装槽,电机安装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反转电机,第一反转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短轴,短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螺轴,螺轴与螺杆之间通过螺槽转动连接。0008通过设置有收展组件,收展组件能够在对下放杆下放插入海底泥沙的同时,对翻转台进行翻转复位,使得两个翻转台处于水平状态,从而便于后续的观测;连接座、翻转连接板和底附座之间均采用活动连接,能够保证翻转台翻转过程的流畅性,避免翻转台翻转后角度变化造成卡位。0009在一个优选的方案中,所述钻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锥头,钻杆的外部设置有外旋螺纹片,且钻杆上开设有贯穿的凹口,凹口的。

18、内部设置有加固组件;所述加固组件包括固定块和活动块,固定块与钻杆上凹口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活动块位于固定块的上方,固定块和活动块的两侧均开设有矩形凹槽,固定块的两侧活动连接有下翻板,活动块的两侧活动连接有上翻板,位于同侧的下翻板与上翻板之间活动连接,位于同侧的下翻板和上翻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位于下翻板与上翻板上靠近钻杆的一侧,且钻杆的内部开设有矩形安装槽,矩形安装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液压缸,第二液压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推杆,推杆的另一端穿过钻杆与活动板的上侧固定连接,推杆与钻杆内壁活动连接。0010通过设置有加固组件,加固组件利用液压缸驱动使得上翻板和下翻板形成三角状凸插插入海。

19、底泥沙中,进一步提高下放杆下放固定后装置的稳定,避免观测过程中装置晃动影响观测。0011在一个优选的方案中,所述主座的内部开设有液腔,液腔的截面形状为矩形,主座的一端开设进水口,进水口的内部通过螺栓螺栓连接有输水管,输水管的另一端与液腔之间固定连接,且输水管上靠近进水口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液泵。0012通过设置有液腔和第一液泵,第一液泵运作,将海水从进水口吸入,通过输水管输送至液腔内,增加装置整体重量,满足下潜深度需求。0013在一个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液箱位于液腔的两侧呈对称分布,且扩容组件位于液腔的内部;所述扩容组件包括两个收缩盒和两个内撑板,两个收缩盒位于主座的两侧呈对称分布,两个收缩盒与主座。

20、之间均固定连接,两个收缩盒的另一侧与同侧的液箱之间固定连接,两个内撑板分别位于两个液箱的内部,两个内撑板呈弧状,两个内撑板上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互位插板,两个内撑板上相对的互位插板之间插槽相互契合,且位于上侧的两个内撑板上均开设有两个对称的矩形槽,矩形槽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齿板,齿板上设置有凸齿,凸齿的方向朝下,主座的内部开设有两个对称的圆形安装槽,两个圆形安装槽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反转电机,第二反转电机的输出端均通过联轴器连接有轴杆,轴杆的另一端与主座的另一侧内壁活动连接,两个轴杆的外部均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两个轴杆上的主动齿轮分别与两个互位插板上的齿板通过齿槽啮合,两个液箱的底部均开设有。

21、凹孔,凹孔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排水泵,排水泵的进水端穿过相应液箱内的内撑板。0014通过设置有扩容组件,利用扩容组件能够增加液腔和液箱的储水量,从而尽可能的增加装置的总体重量,提高装置在海底时的稳定性;排水泵用于液腔和液箱内海水的排出,减轻装置的重量,便于装置在海水中移动和观测后的上浮。0015在一个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底台的内部开设有空腔,底台的外侧开设有凹槽,凹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液泵,第二液泵的输出端与底台的空腔连通,且撑腿的外部固定连说明书2/6 页5CN 116605386 A5接有喷液盒,喷液盒的下方设置为出水端,喷液盒的内部设置有加压泵,加压泵的输入端口固定连接有螺旋下水管,螺旋下。

22、水管的上端与底台的空腔内部固定连接。0016通过设置有第二液泵和喷液盒,利用加压的海水从喷液盒喷出,能够将海底上层悬浮的泥沙清除,避免上层泥沙不稳定造成撑腿支撑不足,提高装置观察时的稳定性。0017一种水下移动式观测平台的使用方法,使用如上述所述的一种水下移动式观测平台,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装置运输至海平面进行下放,装置因自身重力下潜,同时第一液泵运作,将海水从进水口吸入,通过输水管输送至液腔内,增加装置整体重量,满足下潜深度需求;步骤二、推进器启动带动装置在海洋内移动,此时翻转台处于翻转收纳的状态,装置移动至预定区域后浮停,第一液泵继续运作对液腔注水,装置下落;步骤三、下落接近海底时,第二。

23、液泵运作将海水吸入底台空腔内,并通过螺旋下水管输送至喷液盒,通过喷液盒加压后向下喷射,清除上层海底泥沙,随后装置下落至海底,撑腿立于海底;步骤四、第一液泵再运作持续将海水注入液腔,同时扩容组件运作,伸缩盒被拉伸扩展,液腔和液箱内注满海水;步骤五、收展组件运作使得翻转台由翻转状态变为水平状态,钻杆被插入海底;步骤六、加固组件运作将上翻板和下翻板从钻杆上凹口推出,上翻板和下翻板形成三角状插入海底泥沙内,完成装置的下放和固定。0018由上可知,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水下移动式观测平台具有利用主座搭配两个活动式的翻转台,在观测时两个翻转台处于水平,便于观测的进行,在移动时,两个翻转台翻转与主座之间呈倾斜状,。

24、模拟鱼类的鱼鳍,提高装置在水下移动时的效果。附图说明0019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水下移动式观测平台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水下移动式观测平台的收展组件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水下移动式观测平台的翻转台收纳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水下移动式观测平台的加固组件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水下移动式观测平台的主座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水下移动式观测平台的主座剖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水下移动式观测平台的扩容组件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水下移动式观测平台的互位插板结构示意图。0020图中:1、主座;2、翻转台;3、底附座;4。

25、、收展组件;401、连接座;402、下放杆;403、翻转连接板;404、侧板;405、限位弹簧;406、螺杆;407、钻杆;408、支架;409、套筒座;410、第一反转电机;411、螺轴;5、底台;6、撑腿;7、液箱;8、扩容组件;801、收缩盒;802、内撑板;803、互位插板;804、齿板;805、第二反转电机;806、主动齿轮;807、轴杆;808、排水泵;9、推进器;10、锥头;11、外旋螺纹片;12、加固组件;1201、固定块;1202、活动块;1203、上翻板;1204、下翻板;1205、复位弹簧;1206、液压缸;1207、推杆;13、液腔;14、进水口;15、输水管;16、第。

26、一液泵;17、第二液泵;18、喷液盒;19、螺旋下水管。说明书3/6 页6CN 116605386 A6具体实施方式0021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0022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水下移动式观测平台主要应用于观测平台的设备使用量增加,提高了探测成本的场景。0023参照图18,一种水下移动式观测平台,包括主座1,主座1的上端开设有两个对称的安装槽,两个安装槽的内部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翻转台2,且两个翻转台2的下侧均通过螺栓连接有两个对称的底附座3,底附座3的下方均设置有收展组件4,主。

27、座1的下侧通过螺栓连接有两个底台5,两个底台5呈对称分布,且两个底台5的下侧均通过螺栓连接有撑腿6,两个翻转台2的下方均设置有液箱7,且两个液箱7之间设置有扩容组件8,两个翻转台2的下方均设置有两个对称的推进器9,推进器9与主座1之间通过螺栓连接,且位于同一个翻转台2下方的两个推进器9的推进方向相反。0024具体的,装置在海水中移动时,两个翻转台2是处于翻转状态,两个翻转台2在主座1的两侧呈倾斜;装置在海洋中停留进行观测时,两个翻转台2在收展组件4的驱动下处于水平状态;装置利用主座1搭配两个活动式的翻转台2,在观测时两个翻转台2处于水平,便于观测的进行,在移动时,两个翻转台2翻转与主座1之间呈。

28、倾斜状,模拟鱼类的鱼鳍,提高装置在水下移动时的效果。0025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收展组件4包括连接座401和下放杆402,连接座401位于底附座3的下方,连接座401上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的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翻转连接板403,翻转连接板403的另一端与底附座3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连接座401的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侧板404,侧板404与翻转连接板403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有限位弹簧405,且下放杆402的顶端与连接座401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下放杆402上设置有螺杆406和钻杆407,螺杆406位于钻杆407的上端;下放杆402上靠近主座1的一侧设置有支架408,支架408的一端与主。

29、座1外壁通过螺栓连接,主座1的另一端通过螺栓连接有套筒座409,套筒座409上开设有螺纹孔,螺杆406位于套筒座409的内部,螺杆406与套筒座409之间通过内壁螺纹转动连接,且支架408上靠近套筒座409的位置开设有电机安装槽,电机安装槽的内部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一反转电机410,第一反转电机410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短轴,短轴的另一端通过螺栓连接有螺轴411,螺轴411与螺杆406之间通过螺槽转动连接。0026具体的,收展组件4运作:第一反转电机410带动螺轴411与螺杆406啮合,螺杆406在套筒座409内转动,下放杆402整体向下移动,连接座401受到向下的拉力,翻转连接板403伴随连。

30、接座401下移,翻转台2向下翻转直至两个翻转台2处于水平状态;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收展组件4适用于翻转台2的收展和下放杆402的下放插入海底泥沙环节,即收展组件4能够在对下放杆402下放插入海底泥沙的同时,对翻转台2进行翻转复位,使得两个翻转台2处于水平状态,从而便于后续的观测;连接座401、翻转连接板403和底附座3之间均采用活动连接,能够保证翻转台2翻转过程的流畅性,避免翻转台2翻转后角度变化造成卡位。0027参照图2、图3和图4,钻杆407的底部通过螺栓连接有锥头10,钻杆407的外部设置有外旋螺纹片11,且钻杆407上开设有贯穿的凹口,凹口的内部设置有加固组件12;加固组件12包括固定。

31、块1201和活动块1202,固定块1201与钻杆407上凹口的底部内壁通过螺栓连说明书4/6 页7CN 116605386 A7接,活动块1202位于固定块1201的上方,固定块1201和活动块1202的两侧均开设有矩形凹槽,固定块1201的两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下翻板1204,活动块1202的两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上翻板1203,位于同侧的下翻板1204与上翻板1203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位于同侧的下翻板1204和上翻板1203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有复位弹簧1205,复位弹簧1205位于下翻板1204与上翻板1203上靠近钻杆407的一侧,且钻杆407的内部开设有矩形安装槽,矩形安装槽的内部通。

32、过螺栓连接有第二液压缸1206,第二液压缸1206的输出端通过螺栓连接有推杆1207,推杆1207的另一端穿过钻杆407与活动板的上侧通过螺栓连接,推杆1207与钻杆407内壁滑动连接。0028具体的,下放杆402下放时是转动状态,锥头10和钻杆407会旋转插入海底泥沙内;固位组件运作:下放杆402完成下放后,钻杆407是处于海底泥沙的内部,此时启动液压缸1206使其伸展带动活动板下移,上翻板1203和下翻板1204从钻杆407上凹口推出,形成三角状插入海底泥沙;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加固组件12适用于下放杆402下放后的二次加固环节,即加固组件12利用液压缸1206驱动使得上翻板1203和下翻。

33、板1204形成三角状凸插插入海底泥沙中,进一步提高下放杆402下放固定后装置的稳定,避免观测过程中装置晃动影响观测。0029参照图1、图5和图6,主座1的内部开设有液腔13,液腔13的截面形状为矩形,主座1的一端开设进水口14,进水口14的内部通过螺栓螺栓连接有输水管15,输水管15的另一端与液腔13之间通过螺栓连接,且输水管15上靠近进水口14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液泵16。0030具体的,第一液泵16运作,将海水从进水口14吸入,通过输水管15输送至液腔13内,增加装置整体重量,满足下潜深度需求。0031参照图5、图6、图7和图8,液箱7位于液腔13的两侧呈对称分布,且扩容组件8位于液腔13的内。

34、部;扩容组件8包括两个收缩盒801和两个内撑板802,两个收缩盒801位于主座1的两侧呈对称分布,两个收缩盒801与主座1之间均通过螺栓连接,两个收缩盒801的另一侧与同侧的液箱7之间通过螺栓连接,两个内撑板802分别位于两个液箱7的内部,两个内撑板802呈弧状,两个内撑板802上相对的一侧均通过螺栓连接有互位插板803,两个内撑板802上相对的互位插板803之间插槽相互契合,且位于上侧的两个内撑板802上均开设有两个对称的矩形槽,矩形槽的内部均通过螺栓连接有齿板804,齿板804上设置有凸齿,凸齿的方向朝下,主座1的内部开设有两个对称的圆形安装槽,两个圆形安装槽的内部均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二反转。

35、电机805,第二反转电机805的输出端均通过联轴器连接有轴杆807,轴杆807的另一端与主座1的另一侧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两个轴杆807的外部均通过螺栓连接有主动齿轮806,两个轴杆807上的主动齿轮806分别与两个互位插板803上的齿板804通过齿槽啮合,两个液箱7的底部均开设有凹孔,凹孔的内部均通过螺栓连接有排水泵808,排水泵808的进水端穿过相应液箱7内的内撑板802。0032具体的,扩容组件8运行:第二反转电机805运作带动轴杆807转动,两个第二反转电机805的转动方向相反,主动齿轮806啮合齿板804,位于不同侧的互位插板803之间相互远离,两个内撑板802向相反的方向运动,两。

36、个液箱7被推离主座1,收缩盒801被拉伸;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扩容组件8适用于液腔13和液箱7的注液扩容环节,即利用扩容组件8能够增加液腔13和液箱7的储水量,从而尽可能的增加装置的总体重量,提高装置在海底时的稳定性;排水泵808用于液腔13和液箱7内海水的排出,减轻装置的重量,便于说明书5/6 页8CN 116605386 A8装置在海水中移动和观测后的上浮。0033参照图1和图5,底台5的内部开设有空腔,底台5的外侧开设有凹槽,凹槽的内部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二液泵17,第二液泵17的输出端与底台5的空腔连通,且撑腿6的外部通过螺栓连接有喷液盒18,喷液盒18的下方设置为出水端,喷液盒18的内部。

37、设置有加压泵,加压泵的输入端口通过螺栓连接有螺旋下水管19,螺旋下水管19的上端与底台5的空腔内部通过螺栓连接。0034具体的,下落接近海底时,第二液泵17运作将海水吸入底台5空腔内,并通过螺旋下水管19输送至喷液盒18,通过喷液盒18加压后向下喷射,清除上层海底泥沙,随后装置下落至海底,撑腿6立于海底;利用加压的海水从喷液盒18喷出,能够将海底上层悬浮的泥沙清除,避免上层泥沙不稳定造成撑腿6支撑不足,提高装置观察时的稳定性。0035一种水下移动式观测平台的使用方法,使用如上述所述的一种水下移动式观测平台,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装置运输至海平面进行下放,装置因自身重力下潜,同时第一液泵16运作。

38、,将海水从进水口14吸入,通过输水管15输送至液腔13内,增加装置整体重量,满足下潜深度需求;步骤二、推进器9启动带动装置在海洋内移动,此时翻转台2处于翻转收纳的状态,装置移动至预定区域后浮停,第一液泵16继续运作对液腔13注水,装置下落;步骤三、下落接近海底时,第二液泵17运作将海水吸入底台5空腔内,并通过螺旋下水管19输送至喷液盒18,通过喷液盒18加压后向下喷射,清除上层海底泥沙,随后装置下落至海底,撑腿6立于海底;步骤四、第一液泵16再运作持续将海水注入液腔13,同时扩容组件8运作(第二反转电机805运作带动轴杆807转动,两个第二反转电机805的转动方向相反,主动齿轮806啮合齿板8。

39、04,位于不同侧的互位插板803之间相互远离,两个内撑板802向相反的方向运动,两个液箱7被推离主座1,收缩盒801被拉伸),伸缩盒被拉伸扩展,液腔13和液箱7内注满海水;步骤五、收展组件4运作(第一反转电机410带动螺轴411与螺杆406啮合,螺杆406在套筒座409内转动,下放杆402整体向下移动,连接座401受到向下的拉力,翻转连接板403伴随连接座401下移,翻转台2向下翻转直至两个翻转台2处于水平状态)使得翻转台2由翻转状态变为水平状态,钻杆407被插入海底;步骤六、加固组件12运作(下放杆402完成下放后,钻杆407是处于海底泥沙的内部),启动液压缸1206使其伸展带动活动板下移,。

40、上翻板1203和下翻板1204从钻杆407上凹口推出,形成三角状插入海底泥沙,完成装置的下放和固定。0036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说明书6/6 页9CN 116605386 A9图 1说明书附图1/8 页10CN 116605386 A10图 2说明书附图2/8 页11CN 116605386 A11图 3说明书附图3/8 页12CN 116605386 A12图 4说明书附图4/8 页13CN 116605386 A13图 5说明书附图5/8 页14CN 116605386 A14图 6说明书附图6/8 页15CN 116605386 A15图 7说明书附图7/8 页16CN 116605386 A16图 8说明书附图8/8 页17CN 116605386 A1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船舶或其他水上船只;与船有关的设备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