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护坡.pdf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13485860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539.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利工程护坡.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水利工程护坡.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水利工程护坡.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利工程护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利工程护坡.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210685749.9 (22)申请日 2022.06.16 (71)申请人 曹亮富 地址 750000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西夏 区文昌北街204号 (72)发明人 不公告发明人 (74)专利代理机构 江苏长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32478 专利代理师 安伟 (51)Int.Cl. E02B 3/12(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水利工程护坡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水利工程领域, 具体的说是一种 水利工程护坡, 包括支承底座, 其特征在于: 支承 底座上侧前后两端固定。

2、安装有固定板, 预埋柱包 括装置柱和延长柱, 延长柱位于预埋柱上侧, 装 置柱位于预埋柱下侧, 装置柱上设置有四个移动 槽, 且移动槽对应的装置柱内部移动安装有四个 三角板, 每个三角板内侧上端分别转动连接一个 转动杆, 固定板上侧内部转动安装有主动锥齿 轮, 主动锥齿轮下侧啮合安装有从动锥齿轮, 从 动锥齿轮下侧圆心位置固定连接滑套, 且滑套下 端内部移动安装有丝杠, 丝杠下端固定安装有装 置板, 且转动杆另一端分别转动安装在装置板 上, 不仅能够增强装置对水流冲击的抵抗力, 减 少装置倾倒坍塌, 而且能够实现双层铺设。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3页 CN 115012359 A 2。

3、022.09.06 CN 115012359 A 1.一种水利工程护坡, 包括支承底座(1), 其特征在于: 支承底座(1)上侧前后两端固定 安装有固定板(2), 且固定板(2)对应的支承底座(1)下侧固定安装有预埋柱(15), 预埋柱 (15)包括装置柱(151)和延长柱(153), 延长柱(153)位于预埋柱(15)上侧, 装置柱(151)位 于预埋柱(15)下侧, 装置柱(151)上设置有四个移动槽(1511), 且移动槽(1511)对应的装置 柱(151)内部移动安装有四个三角板(16), 且三角板(16)能够在移动槽(1511)内部移动, 每 个三角板(16)内侧上端分别转动连接一个。

4、转动杆(22), 固定板(2)上侧内部转动安装有主 动锥齿轮(17), 主动锥齿轮(17)下侧啮合安装有从动锥齿轮(18), 从动锥齿轮(18)下侧圆 心位置固定连接滑套(19), 且滑套(19)下端内部移动安装有丝杠(20), 丝杠(20)下端固定 安装有装置板(21), 且转动杆(22)另一端分别转动安装在装置板(2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护坡,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三角板(16)远离转动杆 (22)的一端设置有加固机构(23), 即, 每两个相邻的三角板(16)之间设置有加固机构(23), 加固机构(23)包括第一伸缩杆(9)和第二伸缩杆(10), 相近的三角板(16。

5、)中的一个外侧端 固定安装第一伸缩杆(9), 另一个三角板(16)外侧端固定安装第二伸缩杆(10), 且第二伸缩 杆(10)移动安装在第一伸缩杆(9)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护坡,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底座(1)上侧的固 定板(2)之间转动安装有旋转辊(8), 旋转辊(8)两端分别固定安装主动锥齿轮(17), 且前侧 的主动齿轮圆心位置固定轴接电机(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护坡, 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辊(8)上分别安装 有第一铺卷机构(5)和第二铺卷机构(7), 即, 右侧的旋转辊(8)上固定安装有第一铺卷机构 (5), 左侧的旋转辊(8)上安装有第。

6、二铺卷机构(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护坡,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铺卷机构(5)包括 第一护坡网(511)和第一移动绳(512), 第二铺卷机构(7)包括第二护坡网(711)和第二移动 绳(712), 第一护坡网(511)前后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移动绳(512), 第二护坡网(711)前后 两侧分别固定连接第二移动绳(71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护坡,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底座(1)的内侧端 面别分别设置有第一出网孔(11), 且第一护坡网(511)和第二护坡网(711)正下侧的支承底 座(1)上固定设置有第二出网孔(14), 第一出网孔(11)和第二出。

7、网孔(14)贯通连接, 且左侧 第一出网孔(11)位于右侧第一出网孔(11)的下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护坡,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护坡网(511)和第 二护坡网(711)分别从与之相近的第二出网孔(14)进入支承底座(1), 且第一护坡网(511) 和第二护坡网(711)从支承底座(1)的第一出网孔(11)中移动伸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护坡,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底座(1)内侧端前 后两侧分别设置有收绳孔(12), 且支承底座(1)上侧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出绳孔(13), 且出 绳孔(13)与收绳孔(12)贯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水利工。

8、程护坡,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移动绳(512)穿过 左侧的出绳孔(13)和收绳孔(12), 且第一移动绳(512)另一端固定安装在左侧的卷绳轮(6) 上, 第二移动绳(712)穿过右侧的出绳孔(13)和收绳孔(12), 且第二移动绳(712)另一端固 定安装在右侧的卷绳轮(6)上。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15012359 A 2 一种水利工程护坡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水利工程领域, 具体的说是一种水利工程护坡。 背景技术 0002 桥址所在河段, 河岸的凹岸逐年迎受水流冲刷, 会使河岸不断地坍塌。 为保护桥梁 和路堤安全, 须在凹岸修筑防护建筑物, 此外, 因设桥引起。

9、河水流向变化, 冲刷河岸而危及 农田和村镇时, 也须在河岸修建防护建筑物, 即, 水利工程护坡。 0003 但是, 但是, 在护坡的安装使用过程中, 因为护坡安装的位置土地含水量较大, 因 此建筑物受地下水含量自己水流冲刷的影响, 容易造成土地坍陷, 以及建筑物受力过大和 受力面积较小导致建筑物倒塌, 维修和施工均会浪费较大的人力物力, 因此, 基于上述问 题, 对装置进行创新设计。 发明内容 0004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利工程护坡。 0005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水利工程护坡, 包括支承底座, 支承底座上侧前后两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板, 且固定板。

10、对应的支承底座下侧固定安装有预埋 柱, 预埋柱包括装置柱和延长柱, 延长柱位于预埋柱上侧, 装置柱位于预埋柱下侧, 装置柱 上设置有四个移动槽, 且移动槽对应的装置柱内部移动安装有四个三角板, 且三角板能够 在移动槽内部移动, 每个三角板内侧上端分别转动连接一个转动杆, 固定板上侧内部转动 安装有主动锥齿轮, 主动锥齿轮下侧啮合安装有从动锥齿轮, 从动锥齿轮下侧圆心位置固 定连接滑套, 且滑套下端内部移动安装有丝杠, 丝杠下端固定安装有装置板, 且转动杆另一 端分别转动安装在装置板上。 0006 具体的, 所述三角板远离转动杆的一端设置有加固机构23, 即, 每两个相邻的三角 板之间设置有加固。

11、机构, 加固机构包括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 相近的三角板中的一个 外侧端固定安装第一伸缩杆, 另一个三角板外侧端固定安装第二伸缩杆, 且第二伸缩杆移 动安装在第一伸缩杆内部。 0007 具体的, 所述支承底座上侧的固定板之间转动安装有旋转辊, 旋转辊两端分别固 定安装主动锥齿轮, 且前侧的主动齿轮圆心位置固定轴接电机。 0008 具体的, 所述旋转辊上分别安装有第一铺卷机构和第二铺卷机构, 即, 右侧的旋转 辊上固定安装有第一铺卷机构, 左侧的旋转辊上安装有第二铺卷机构。 0009 具体的, 所述第一铺卷机构包括第一护坡网和第一移动绳, 第二铺卷机构包括第 二护坡网和第二移动绳, 第一护坡网。

12、前后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移动绳, 第二护坡网前后两 侧分别固定连接第二移动绳。 0010 具体的, 所述支承底座的内侧端面别分别设置有第一出网孔, 且第一护坡网和第 二护坡网正下侧的支承底座上固定设置有第二出网孔, 第一出网孔和第二出网孔贯通连 接, 且左侧第一出网孔位于右侧第一出网孔的下侧。 说明书 1/5 页 3 CN 115012359 A 3 0011 具体的, 所述第一护坡网和第二护坡网分别从与之相近的第二出网孔进入支承底 座, 且第一护坡网和第二护坡网从支承底座的第一出网孔中移动伸出。 0012 具体的, 所述支承底座内侧端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收绳孔, 且支承底座上侧前后 两端分别设置。

13、有出绳孔, 且出绳孔与收绳孔贯通连接。 0013 具体的, 所述第一移动绳穿过左侧的出绳孔和收绳孔, 且第一移动绳另一端固定 安装在左侧的卷绳轮上, 第二移动绳穿过右侧的出绳孔和收绳孔, 且第二移动绳另一端固 定安装在右侧的卷绳轮上。 0014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15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护坡, 主动锥齿、 从动锥齿轮、 滑套和丝杠的配合使 用, 电机通过主动锥齿轮使从动锥齿轮带动滑套同步旋转, 滑套旋转使丝杠通过装置板带 动转动杆向下侧转动, 转动杆带动三角板在预埋柱中装置柱的移动槽内部向外侧移动伸 出, 实现三角板从装置柱中移动伸出, 形成一个上宽下窄的锥型结构, 进一步增大装置。

14、的横 向受力面积, 减少装置横向和纵向的移动, 防止装置被水流冲击拔出或者倾倒。 0016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护坡, 通过旋转辊、 卷绳轮、 第一移动绳、 第二移动绳、 第一铺卷机构和第二铺卷机构的配合使用, 旋转辊带动第一铺卷机构和第二铺卷机构旋 转, 即, 旋转辊旋转使第二护坡网和第一护坡网放松, 卷绳轮通过第一移动绳和第二移动绳 使第一护坡网和第二护坡网移动铺开, 且第一护坡网位于第二护坡网上侧, 便于实现双层 铺设, 增强防护效果。 附图说明 0017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0018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 图2为本发明图1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

15、意图; 0020 图3为本发明图1中B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1 图4为本发明图1中C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2 图5为本发明图1中DD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3 图6为本发明图1中EE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4 图中: 1、 支承底座; 2、 固定板; 3、 电机; 4、 横梁; 5、 第一铺卷机构; 511、 第一护坡网; 512、 第一移动绳; 6、 卷绳轮; 7、 第二铺卷机构; 711、 第二护坡网; 712、 第二移动绳; 8、 旋转 辊; 9、 第一伸缩杆; 10、 第二伸缩杆; 11、 第一出网孔; 12、 收绳孔; 13、 出绳孔; 14、 第二出网 孔; 1。

16、5、 预埋柱; 151、 装置柱; 1511、 移动槽; 153、 延长柱; 16、 三角板; 17、 主动锥齿轮; 18、 从 动锥齿轮; 19、 滑套; 20、 丝杠; 21、 装置板; 22、 转动杆; 23、 加固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 创作特征、 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 下面结 合具体实施方式, 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0026 如图1图6所示,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护坡, 包括支承底座1, 支承底座1上 侧前后两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板2, 且固定板2对应的支承底座1下侧固定安装有预埋柱15, 预 埋柱15包括装置柱151和延长柱153, 延长。

17、柱153位于预埋柱15上侧, 装置柱151位于预埋柱 说明书 2/5 页 4 CN 115012359 A 4 15下侧, 装置柱151上设置有四个移动槽1511, 且移动槽1511对应的装置柱151内部移动安 装有四个三角板16, 且三角板16能够在移动槽1511内部移动, 每个三角板16内侧上端分别 转动连接一个转动杆22, 固定板2上侧内部转动安装有主动锥齿轮17, 主动锥齿轮17下侧啮 合安装有从动锥齿轮18, 从动锥齿轮18下侧圆心位置固定连接滑套19, 且滑套19下端内部 移动安装有丝杠20, 丝杠20下端固定安装有装置板21, 且转动杆22另一端分别转动安装在 装置板21上, 启。

18、动电机3, 电机3带动与其固定轴接主动锥齿轮17旋转, 前后两侧的主动锥齿 轮17之间通过与其固定安装的旋转辊8进行同步旋转, 主动锥齿轮17旋转带动与其下侧啮 合安装的从动锥齿轮18旋转, 从动锥齿轮18旋转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滑套19同步旋转, 滑 套19旋转使与其内部配合安装的丝杠20向下移动伸出, 丝杠20下移的过程中, 丝杠20通过 与其固定安装的装置板21带动与装置板21转动安装的转动杆22向下侧转动, 转动杆22转动 过程中带动与其转动连接的三角板16向外侧移动, 即, 转动杆22带动与其转动连接的三角 板16在预埋柱15中装置柱151的移动槽1511内部向外侧移动伸出, 实现三角。

19、板16从装置柱 151中移动伸出, 形成一个上宽下窄的锥型结构。 0027 具体的, 三角板16远离转动杆22的一端设置有加固机构23, 即, 每两个相邻的三角 板16之间设置有加固机构23, 加固机构23包括第一伸缩杆9和第二伸缩杆10, 相近的三角板 16中的一个外侧端固定安装第一伸缩杆9, 另一个三角板16外侧端固定安装第二伸缩杆10, 且第二伸缩杆10移动安装在第一伸缩杆9内部, 三角板16在向外侧移动伸出的同时, 两个相 邻的三角板16之间设置的加固机构23随之进行调节伸缩, 即, 其中一个三角板16带动与其 固定安装的第一伸缩杆9进行同步移动, 另一个三角板16带动与其固定安装的第。

20、二伸缩杆 10进行同步移动, 且第二伸缩杆10在第一伸缩杆9中进行移动调节, 不仅对两个三角板16进 行加固, 防止三角板16在移动过程中偏移错位, 而且进一步增大装置的横向受力面积, 减少 装置横向和纵向的移动。 0028 具体的, 支承底座1上侧的固定板2之间转动安装有旋转辊8, 旋转辊8两端分别固 定安装主动锥齿轮17, 且前侧的主动齿轮圆心位置固定轴接电机3, 使前后两侧的主动锥齿 轮17进行传动。 0029 具体的, 旋转辊8上分别安装有第一铺卷机构5和第二铺卷机构7, 即, 右侧的旋转 辊8上固定安装有第一铺卷机构5, 左侧的旋转辊8上安装有第二铺卷机构7, 左右两侧的旋 转辊8带。

21、动与其固定安装的第一铺卷机构5和第二铺卷机构7旋转。 0030 具体的, 第一铺卷机构5包括第一护坡网511和第一移动绳512, 第二铺卷机构7包 括第二护坡网711和第二移动绳712, 第一护坡网511前后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移动绳512, 第二护坡网711前后两侧分别固定连接第二移动绳712, 通过第一移动绳512带动第一护坡 网511移动, 通过第二移动绳712带动第二护坡网711移动。 0031 具体的, 支承底座1的内侧端面别分别设置有第一出网孔11, 且第一护坡网511和 第二护坡网711正下侧的支承底座1上固定设置有第二出网孔14, 第一出网孔11和第二出网 孔14贯通连接, 且左。

22、侧第一出网孔11位于右侧第一出网孔11的下侧。 0032 具体的, 第一护坡网511和第二护坡网711分别从与之相近的第二出网孔14进入支 承底座1, 且第一护坡网511和第二护坡网711从支承底座1的第一出网孔11中移动伸出, 第 一护坡网511和第二护坡网711均是通过与之相近的支承底座1上的第一出网孔11和第二出 网孔14进行移动, 便于对第一护坡网511和第二护坡网711的移动位置进行导向限定。 说明书 3/5 页 5 CN 115012359 A 5 0033 具体的, 支承底座1内侧端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收绳孔12, 且支承底座1上侧前后 两端分别设置有出绳孔13, 且出绳孔13与收。

23、绳孔12贯通连接, 第一移动绳512和第二移动绳 712均是通过与之相近的支承底座1上的收绳孔12和出绳孔13进行移动, 和对第一移动绳 512与第二移动绳712的移动位置进行导向限定。 0034 具体的, 第一移动绳512穿过左侧的出绳孔13和收绳孔12, 且第一移动绳512另一 端固定安装在左侧的卷绳轮6上, 第二移动绳712穿过右侧的出绳孔13和收绳孔12, 且第二 移动绳712另一端固定安装在右侧的卷绳轮6上, 便于卷绳轮6对其上第一移动绳512或者第 二移动绳712进行收卷。 0035 工作原理: 首先将预埋柱15填埋在土地中, 将支撑底座放置在地面上, 增大地面的 受力面积, 防止。

24、支承底座1上的装置塌陷倾斜, 其次, 启动电机3, 电机3带动与其固定轴接主 动锥齿轮17旋转, 前后两侧的主动锥齿轮17之间通过与其固定安装的旋转辊8进行同步旋 转, 主动锥齿轮17旋转带动与其下侧啮合安装的从动锥齿轮18旋转, 从动锥齿轮18旋转带 动与其固定连接的滑套19同步旋转, 滑套19旋转使与其内部配合安装的丝杠20向下移动伸 出, 丝杠20下移的过程中, 丝杠20通过与其固定安装的装置板21带动与装置板21转动安装 的转动杆22向下侧转动, 转动杆22转动过程中带动与其转动连接的三角板16向外侧移动, 即, 转动杆22带动与其转动连接的三角板16在预埋柱15中装置柱151的移动槽。

25、1511内部向 外侧移动伸出, 实现三角板16从装置柱151中移动伸出, 形成一个上宽下窄的锥型结构。 0036 三角板16在向外侧移动伸出的同时, 两个相邻的三角板16之间设置的加固机构23 随之进行调节伸缩, 即, 其中一个三角板16带动与其固定安装的第一伸缩杆9进行同步移 动, 另一个三角板16带动与其固定安装的第二伸缩杆10进行同步移动, 且第二伸缩杆10在 第一伸缩杆9中进行移动调节, 不仅对两个三角板16进行加固, 防止三角板16在移动过程中 偏移错位, 而且进一步增大装置的横向受力面积, 减少装置横向和纵向的移动。 0037 电机3带动旋转辊8旋转的同时, 左右两侧的旋转辊8带动。

26、与其固定安装的第一铺 卷机构5和第二铺卷机构7旋转, 即, 左侧的旋转辊8旋转使得安装在其上的第二护坡网711 放松, 同时右侧的旋转辊8旋转使得固定安装在其上的卷绳轮6进行同步旋转, 进而使右侧 的卷绳轮6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二移动绳712收卷在其上, 即, 第二移动绳712带动与其另 一端固定连接的第二护坡网711向右侧移动铺开, 右侧的旋转辊8旋转使得安装在其上的第 二一护坡网放松, 同时左侧的旋转辊8旋转使得固定安装在其上的卷绳轮6进行同步旋转, 进而使左侧的卷绳轮6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一移动绳512收卷在其上, 即, 第一移动绳512 带动与其另一端固定连接的第一护坡网511向左侧移。

27、动铺开, 且第一护坡网511位于第二护 坡网711上侧, 便于实现双层铺设, 增强防护效果。 0038 其次, 第一护坡网511和第二护坡网711均是通过与之相近的支承底座1上的第一 出网孔11和第二出网孔14进行移动, 第一移动绳512和第二移动绳712均是通过与之相近的 支承底座1上的收绳孔12和出绳孔13进行移动, 便于对第一护坡网511和第二护坡网711的 移动位置进行导向限定, 和对第一移动绳512与第二移动绳712的移动位置进行导向限定, 达到第一护坡网511紧贴第二护坡网711, 第二护坡网711紧贴地面的效果。 0039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 主要特征和优点。 本。

28、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 了解, 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 上述实施方式和说明书中的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 的原理, 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 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 这些变化和 说明书 4/5 页 6 CN 115012359 A 6 改进都落入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 物界定。 说明书 5/5 页 7 CN 115012359 A 7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3 页 8 CN 115012359 A 8 图3 图4 说明书附图 2/3 页 9 CN 115012359 A 9 图5 图6 说明书附图 3/3 页 10 CN 115012359 A 10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