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找心的热流道管打磨夹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动找心的热流道管打磨夹具.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0736586.6 (22)申请日 2019.05.22 (73)专利权人 昆山运泽铬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地址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陆家镇 金阳东路355号3号房 (72)发明人 李永刚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劲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11589 代理人 王志敏 (51)Int.Cl. B24B 41/06(2012.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自动找心的热流道管打磨夹具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找心的热流道 管打磨夹具, 。
2、包括固定底座, 所述固定底座上由 外向内依次安装有对称设置的沉孔和无杆气缸, 所述无杆气缸上端固定连接有滑块, 所述滑块和 另一滑块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 所述固定板上 开设有凹槽, 所述凹槽内转动连接有双头滚珠丝 杆, 所述双头滚珠丝杆外侧转动连接有对称设置 的丝杆套筒, 所述丝杆套筒上端固定连接有夹紧 板, 所述双头滚珠丝杆前端穿过固定板依次固定 连接有联轴器和电机。 该自动找心的热流道管打 磨夹具, 采用双头滚珠丝杆的设计, 保持夹具中 心点的位置不变, 依然可以实现自动找心的目 的, 结构简单, 使用方便, 通过无杆气缸与加工中 心相连, 实现工件的移位, 解决了不能自动找心 的问题。。
3、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209954467 U 2020.01.17 CN 209954467 U 1.一种自动找心的热流道管打磨夹具, 包括固定底座(1),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底座 (1)上由外向内依次安装有对称设置的沉孔(2)和无杆气缸(3), 所述无杆气缸(3)上端固定 连接有滑块(4), 所述滑块(4)和另一滑块(4)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5), 所述固定板(5)上 开设有凹槽(6), 所述凹槽(6)内转动连接有双头滚珠丝杆(7), 所述双头滚珠丝杆(7)外侧 转动连接有对称设置的丝杆套筒(8), 所述丝杆套筒(8)上端固定连接有夹紧板(9), 所述双 头滚珠。
4、丝杆(7)前端穿过固定板(5)依次固定连接有联轴器(10)和电机(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找心的热流道管打磨夹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杆气 缸(3)关于固定底座(1)对称设置有2个, 且无杆气缸(3)和滑块(4)一一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找心的热流道管打磨夹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槽 (6)的高度和直径均大于丝杆套筒(8)的直径, 且凹槽(6)的长度大于双头滚珠丝杆(7)两端 螺纹间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找心的热流道管打磨夹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双头滚 珠丝杆(7)两端螺纹的方向相反, 且双头滚珠丝杆(7)两端螺纹的长度相等。 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找心的热流道管打磨夹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双头滚 珠丝杆(7)和丝杆套筒(8)为螺纹连接, 且丝杆套筒(8)关于固定板(5)对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找心的热流道管打磨夹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紧板 (9)的长度大于固定板(5)长度的一半, 且夹紧板(9)的最低点高于固定板(5)的最高点。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09954467 U 2 一种自动找心的热流道管打磨夹具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流道加工设备技术领域, 具体为一种自动找心的热流道管打磨 夹具。 背景技术 0002 热流道是在注塑模具中使用的, 将融化的塑料粒子。
6、注入到模具的型腔中的加热组 件系统, 热流道模具是将传统式模具或三板式模具的浇道与流道经过加热, 于每一成形时 即不需要取出流道和浇道的一种崭新构造。 0003 随着生产工艺的不断发展, 越来越多的产品通过注塑生产, 而注塑中就需要用到 热流道管, 热流道管在生产时需要经过打磨加工, 但是现有的夹具在进行打磨作业时, 存在 工件夹紧后无法自动找心, 需要人工定位, 降低工作效率和坐标准确度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找心的热流道管打磨夹具, 以解决上述背景 技术中提出工件夹紧后无法自动找心, 需要人工定位, 降低工作效率和坐标准确度的问题。 0005 为实。
7、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找心的热流道管打磨 夹具, 包括固定底座, 所述固定底座上由外向内依次安装有对称设置的沉孔和无杆气缸, 所 述无杆气缸上端固定连接有滑块, 所述滑块和另一滑块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 所述固定 板上开设有凹槽, 所述凹槽内转动连接有双头滚珠丝杆, 所述双头滚珠丝杆外侧转动连接 有对称设置的丝杆套筒, 所述丝杆套筒上端固定连接有夹紧板, 所述双头滚珠丝杆前端穿 过固定板依次固定连接有联轴器和电机。 0006 优选的, 所述无杆气缸关于固定底座对称设置有2个, 且无杆气缸和滑块一一对 应。 0007 优选的, 所述凹槽的高度和直径均大于丝杆套筒的直。
8、径, 且凹槽的长度大于双头 滚珠丝杆两端螺纹间的距离。 0008 优选的, 所述双头滚珠丝杆两端螺纹的方向相反, 且双头滚珠丝杆两端螺纹的长 度相等。 0009 优选的, 所述双头滚珠丝杆和丝杆套筒为螺纹连接, 且丝杆套筒关于固定板对称。 0010 优选的, 所述夹紧板的长度大于固定板长度的一半, 且夹紧板的最低点高于固定 板的最高点。 0011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自动找心的热流道管打磨夹具, 采 用双头滚珠丝杆的设计, 通过丝杆两端的不同方向的螺纹, 从而带动夹紧板同步向内或向 外移动, 保持夹具中心点的位置不变, 针对不同直径的工件, 依然可以实现自动找心的目 。
9、的, 提高夹具的实用性, 结构简单, 使用方便, 通过无杆气缸与加工中心相连, 在加工过程 中, 不移动夹具的情况下, 实现工件的移位, 解决了不能自动找心的问题。 说明书 1/3 页 3 CN 209954467 U 3 附图说明 0012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3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4 图3为本实用新型侧面结构示意图; 0015 图4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6 图中: 1、 固定底座; 2、 沉孔; 3、 无杆气缸; 4、 滑块; 5、 固定板; 6、 凹槽; 7、 双头滚珠丝 杆; 8、 丝杆套筒; 9、 夹紧板; 10、 联轴器; 1。
10、1、 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8 请参阅图1-4,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找心的热流道管打磨夹 具, 包括固定底座1、 沉孔2、 无杆气缸3、 滑块4、 固定板5、 凹槽6、 双头滚珠丝杆7、 丝杆套筒8、 夹紧板9、 联轴器10和电机11, 固定底座1上由外向内依。
11、次安装有对称设置的沉孔2和无杆气 缸3, 无杆气缸3上端固定连接有滑块4, 滑块4和另一滑块4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5, 固定板 5上开设有凹槽6, 凹槽6内转动连接有双头滚珠丝杆7, 双头滚珠丝杆7外侧转动连接有对称 设置的丝杆套筒8, 丝杆套筒8上端固定连接有夹紧板9, 双头滚珠丝杆7前端穿过固定板5依 次固定连接有联轴器10和电机11, 无杆气缸3的型号为PCY1S, 在此对其安装结构和连接方 式不做详细描述, 无杆气缸3的工作原理是在活塞上安装一组高强磁性的永久磁环, 磁力线 通过薄壁缸筒与套在外面的另一组磁环作用, 由于两组磁环磁性相反, 具有很强的吸力, 当 活塞在缸筒内被气压推动时。
12、, 则在磁力作用下, 带动缸筒外的磁环套一起移动; 0019 进一步的, 无杆气缸3关于固定底座1对称设置有2个, 且无杆气缸3和滑块4一一对 应, 通过无杆气缸3实现固定板5的相对位移, 提高操作的方便性, 同时保证固定板5移动时 的稳定性; 0020 进一步的, 凹槽6的高度和直径均大于丝杆套筒8的直径, 且凹槽6的长度大于双头 滚珠丝杆7两端螺纹间的距离, 确保丝杆套筒8在凹槽6内有足够的运动距离; 0021 进一步的, 双头滚珠丝杆7两端螺纹的方向相反, 且双头滚珠丝杆7两端螺纹的长 度相等, 通过双头滚珠丝杆7两端不同方向的螺纹, 实现丝杆套筒8的反向运动; 0022 进一步的, 双。
13、头滚珠丝杆7和丝杆套筒8为螺纹连接, 且丝杆套筒8关于固定板5对 称, 确保丝杆套筒8上端的夹紧板9间的中心点与固定板5的中心点重合; 0023 进一步的, 夹紧板9的长度大于固定板5长度的一半, 且夹紧板9的最低点高于固定 板5的最高点, 确保通过丝杆套筒8的移动, 可以带动夹紧板9移动, 从而夹紧工件。 0024 工作原理: 首先将固定底座1放在加工中心, 通过沉孔2将固定底座1固定, 将待加 工的工件放在固定板5上, 打开电机11, 电机11带动联轴器10转动, 联轴器10带动双头滚珠 丝杆7转动, 双头滚珠丝杆7外侧的丝杆套筒8同步向内移动, 直至丝杆套筒8上端的夹紧板9 和另一夹紧板。
14、9将工件夹紧, 关闭电机11, 通过加工中心的控制系统, 开始打磨操作, 当需要 更换打磨位置时, 通过加工中心的控制系统控制无杆气缸3移动, 无杆气缸3带动滑块4左右 说明书 2/3 页 4 CN 209954467 U 4 移动, 滑块4上端的固定板5同步移动, 实现工件位置的移动。 0025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 以上内容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而非对本实用 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的简单修改或 者等同替换, 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说明书 3/3 页 5 CN 209954467 U 5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2 页 6 CN 209954467 U 6 图3 图4 说明书附图 2/2 页 7 CN 209954467 U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