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箭撒放护指装置.pdf

上传人:梁腾 文档编号:13052787 上传时间:2023-03-24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429.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弓箭撒放护指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弓箭撒放护指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弓箭撒放护指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弓箭撒放护指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弓箭撒放护指装置.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0724640.5 (22)申请日 2019.05.12 (73)专利权人 王强 地址 315000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长兴东 路220号亲亲家园63幢1303室 (72)发明人 王强 (51)Int.Cl. F41B 5/14(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弓箭撒放护指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弓箭撒放护指装置, 其包括一个握持部以及至少一个保持部, 该握持 部具有一个贯穿孔, 该贯穿孔连通该握持部的相 对两侧, 该保持部包括一个柔软的且细。

2、长形的保 持元件以及一个防护元件, 该保持元件具有一个 第一端部和一个第二端部, 该第一端部和该第二 端部相互对应以界定该保持元件的长度尺寸, 该 保持元件的该第一端部在自该握持部的一个侧 部穿过该贯穿孔后延伸至该握持部的另一个侧 部, 以使该保持元件的中部保持在该握持部的该 贯穿孔以及使该保持元件的该第一端部和该第 二端部分别保持在该握持部的相对两侧, 该防护 元件安装于该保持元件的该第一端部, 并且该防 护元件能够贴合于该握持部的表面。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5页 CN 209961071 U 2020.01.17 CN 209961071 U 1.一种弓箭撒放护指装置, 其特征。

3、在于, 该弓箭撒放护指装置包括一个握持部以及至 少一个保持部, 该握持部具有一个贯穿孔, 该贯穿孔连通该握持部的相对两侧, 该保持部包 括一个柔软的且细长形的保持元件以及一个防护元件, 该保持元件具有一个第一端部和一 个第二端部, 该第一端部和该第二端部相互对应以界定该保持元件的长度尺寸, 该保持元 件的该第一端部在自该握持部的一个侧部穿过该贯穿孔后延伸至该握持部的另一个侧部, 以使该保持元件的中部保持在该握持部的该贯穿孔以及使该保持元件的该第一端部和该 第二端部分别保持在该握持部的相对两侧, 该第一端部具有一个固定弯折点, 该防护元件 安装于该保持元件的该第一端部, 在该保持元件于该固定弯折。

4、点弯折后, 该防护元件能够 贴合于该握持部的表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弓箭撒放护指装置, 其特征在于, 该弓箭撒放护指装置包括 一个该保持部, 该保持部的该保持元件的该第二端部设置有一个膨胀元件, 该膨胀元件的 尺寸大于该握持部的该贯穿孔的尺寸。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弓箭撒放护指装置, 其特征在于, 该保持元件是一个编织 绳, 通过打结该编织绳的方式在该保持元件的该第二端部设置该膨胀元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弓箭撒放护指装置, 其特征在于, 该弓箭撒放护指装置包括 两个该保持部, 两个该保持部的该保持元件的该第二端部设置有一个膨胀元件, 该膨胀元 件的尺寸大于该握持部的该。

5、贯穿孔的尺寸。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弓箭撒放护指装置, 其特征在于, 该保持元件是一个编织 绳, 通过打结两个该编织绳的方式在该保持元件的该第二端部设置有该膨胀元件。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个所述的一种弓箭撒放护指装置, 其特征在于, 该保持部 还包括一个防脱元件, 该防脱元件套装在该保持元件的该第二端部。 7.如权利要求2至5中任意一个所述的一种弓箭撒放护指装置, 其特征在于, 该保持部 还包括一个防脱元件, 该防脱元件套装在该保持元件的该第二端部, 且该防脱元件位于该 握持部和该膨胀元件之间。 8.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个所述的一种弓箭撒放护指装置, 其特征在于, 该防护元 。

6、件是牛皮或者胶皮, 其包裹在该保持元件的该第一端部。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弓箭撒放护指装置, 其特征在于, 该防护元件是牛皮或者 胶皮, 其包裹在该保持元件的该第一端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个所述的一种弓箭撒放护指装置, 其特征在于, 该保持 元件的该第一端部是硬质端部。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09961071 U 2 一种弓箭撒放护指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撒放器, 更进一步地, 尤其是涉及一种弓箭撒放护指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运动之一的射箭运动, 已经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历史, 至今 仍然拥有广泛的爱好者, 并且。

7、射箭运动也是奥运会比较重要的体育项目之一。 在现代射箭 运动中, 按照箭支从弓箭的弓弦上被发射出去的方式可以分为徒手撒放式和机械撒放式。 徒手撒放式是手指佩戴简单的护具直接作用于弓弦, 并在放箭时撒开弓弦放出箭支, 这种 方式虽然可能会导致箭支在飞行的过程中出现摆动的情况, 但是其操作简单, 因此, 在大多 数运动场合中, 运动员或者射箭爱好者会采用徒手撒放式。 机械撒放式是手部通过机械结 构控制撒开弓弦而放出箭支, 虽然采用机械撒放式放出的箭支可以减弱或者消除箭支在飞 行过 0003 程中的摆动情况, 但是其结构机械复杂、 操作比较麻烦, 而未得到推广。 0004 对于徒手撒放式来说, 徒手。

8、撒放动作的类型包括蒙古式和地中海式, 其中蒙古式 和地中海式这种类撒放动作各有特点, 例如对于蒙古式来说, 需要用大拇指控制撒放, 而对 于地中海式来说, 需要食指、 中指以及无名指相互配合控制撒放。 不论是哪种撒放动作, 只 要是采用了徒手撒放式来射箭, 都会因为手指手型、 肌肉、 骨骼等因素的影响而导致手指对 弓弦的回弹造成一定的干扰, 从而影响箭支被撒放而飞行过程中的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 在撒放时对箭支的飞行干扰较小 而提高发射精度的弓箭撒放护指装置。 0006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弓箭撒放护指装置。

9、, 该弓 箭撒放护指装置包括一个握持部以及至少一个保持部, 该握持部具有一个贯穿孔, 该贯穿 孔连通该握持部的相对两侧, 该保持部包括一个柔软的且细长形的保持元件以及一个防护 元件, 该保持元件具有一个第一端部和一个第二端部, 该第一端部和该第二端部相互对应 以界定该保持元件的长度尺寸, 该保持元件的该第一端部在自该握持部的一个侧部穿过该 贯穿孔后延伸至该握持部的另一个侧部, 以使该保持元件的中部保持在该握持部的该贯穿 孔以及使该保持元件的该第一端部和该第二端部分别保持在该握持部的相对两侧, 该第一 端部具有一个固定弯折点, 该防护元件安装于该保持元件的该第一端部, 在该保持元件于 该固定弯折。

10、点弯折后, 该防护元件能够贴合于该握持部的表面。 0007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该弓箭撒放护指装置的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 该弓箭撒放护 指装置包括一个该保持部, 该保持部的该保持元件的该第二端部设置有一个膨胀元件, 该 膨胀元件的尺寸大于该握持部的该贯穿孔的尺寸。 0008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该弓箭撒放护指装置的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 该保持元件是 一个编织绳, 通过打结该编织绳的方式在该保持元件的该第二端部设置该膨胀元件。 说明书 1/5 页 3 CN 209961071 U 3 0009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该弓箭撒放护指装置的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 该弓箭撒放护 指装置包括两个该保持部, 两个该。

11、保持部的该保持元件的该第二端部设置有一个膨胀元 件, 该膨胀元件的尺寸大于该握持部的该贯穿孔的尺寸。 0010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该弓箭撒放护指装置的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 该保持元件是 一个编织绳, 通过打结两个该编织绳的方式在该保持元件的该第二端部设置有该膨胀元 件。 0011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该弓箭撒放护指装置的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 该保持部还包 括一个防脱元件, 该防脱元件套装在该保持元件的该第二端部。 0012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该弓箭撒放护指装置的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 该保持部还包 括一个防脱元件, 该防脱元件套装在该保持元件的该第二端部, 且该防脱元件位于该握持 部和该膨胀元件之。

12、间。 0013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该弓箭撒放护指装置的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 该防护元件是 牛皮或者胶皮, 其包裹在该保持元件的该第一端部。 0014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该弓箭撒放护指装置的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 该保持元件的 该第一端部是硬质端部。 0015 本实用新型的该弓箭撒放护指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弓箭撒放护指装置包括一 个握持部以及至少一个保持部, 该保持部具有一个设置于该握持部的保持元件以及一个安 装于该保持元件的一个端部的防护元件, 在拉弓弦之前, 用户手握该握持部, 并使该防护元 件绕过弓弦后用拇指捏住该防护元件, 以使该防护元件贴合在该握持部的表面, 这样, 用户 的手指与弓。

13、弦保持安全距离。 在完成拉动弓弦的动作后需要放箭时, 用户的拇指离开该防 护元件, 在弓弦的作用下, 该防护元件由原来的弯曲状态变成平板状态而释放弓弦, 从而完 成放箭动作。 在这个过程中, 撒放箭支时, 用户的手部不会接触弓弦和兼职, 从而避免用户 的手部对弓弦的飞行过程的稳定性造成的不良影响而提高发射精度, 并且因为手指不需要 与弓弦接触而减少手指弓弦的压力, 以保护手部。 0016 本实用新型的该弓箭撒放护指装置的其他优势和特点在接下来的描述中被进一 步揭露和阐述。 附图说明 0017 为了获得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优点和特点, 以下将参照附图中所示的本实用 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对以上概述的。

14、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具体的说明。 应理解的是, 这些附图仅 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典型实施例, 因此不应被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限制, 通过使用 附图, 将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具体和更详细的说明和阐述。 在附图中: 0018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该弓箭撒放护指装置的一个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0019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该弓箭撒放护指装置的另一个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0020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该弓箭撒放护指装置的一个使用过程的示意图。 0021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该弓箭撒放护指装置的另一个使用过程的示意图。 0022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该弓箭撒放护指装置的一个变形实施方式的立体示意图。 说明书 2/5 页 。

15、4 CN 209961071 U 4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 以下描 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在以下描 述中界定的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 变形方案、 改进方案、 等同方 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0024 如图1至图4所示, 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精神提供的一种弓箭撒放护指装置, 用于帮助用户(例如运动员、 射箭爱好者等)进行射箭, 其中该弓箭撒放护指装置包括一个 握持部1以及一个保持部2, 该保持部2设置于该握持部1。 0025。

16、 具体地说, 该握持部1具有一个贯穿孔11, 该贯穿孔11连通该握持部1的相对两侧。 优选地, 该握持部1具有合适的尺寸和圆滑的表面, 以供用户握持该握持部1。 可以理解的 是, 该握持部1的尺寸根据不同年龄段的用户的平均手部尺寸进行选择, 例如若该弓箭撒放 护指装置的用户群体是成年人, 则该握持部1的尺寸根据成年人的平均手部尺寸进行选择, 若该弓箭撒放护指装置的用户群体是10岁至18岁的青少年, 则该握持部1的尺寸根据10岁 至18岁的青少年的平均手部尺寸进行选择。 0026 值得一提的是, 该握持部1的材质可以根据需要来选择, 例如该握持部1可以是木 制的, 也可以是塑料的或者金属的。 0。

17、027 该保持部2包括一个柔软的且细长形的保持元件21以及一个防护元件22。 该保持 元件21具有一个第一端部211以及一个第二端部212, 该第一端部211和该第二端部212相互 对应以界定该保持元件21的长度尺寸。 在制造该弓箭撒放护指装置时, 该保持元件21的该 第一端部211在自该握持部1的一个侧部穿过该贯穿孔11后延伸至该握持部1的另一个侧 部, 以使该保持元件21的中部保持在该握持部1的该贯穿孔11以及使该保持元件21的该第 一端部211和该第二端部212分别保持在该握持部1的相对两侧, 其中该第一端部211具有一 个固定弯折点100, 以允许该保持元件21在该固定弯折点100的位。

18、置进行弯折而勾住弓箭的 弓弦, 该防护元件22安装于该保持元件21的该第一端部211。 优选地, 该防护元件22可以是 胶皮或者牛皮, 其包裹在该保持元件21的该第一端部211, 并且包裹该防护元件21的该固定 弯折点100。 可选地, 该防护元件22可拆卸地安装于该保持元件21的该第一端部211, 从而当 该防护元件22因磨损过度而无法继续使用时, 可以更换新的该防护元件22, 以降低该弓箭 撒放护指装置的使用成本。 0028 优选地, 该保持元件21的该第一端部211为硬质端部, 而该保持元件21的该第二端 部212为软质端部, 这样, 能够方便地区分该保持元件21的该第一端部211和该第。

19、二端部212 以及形成该保持元件21的该固定弯折点100, 从而使得该保持元件21每次都能够在同一个 位置(该固定弯折点100的位置)进行弯曲。 0029 进一步地, 该保持部2包括一个膨胀元件23, 该膨胀元件23形成于该保持元件21的 该第二端部212, 并且该膨胀元件23的尺寸大于该握持部1的该贯穿孔11的尺寸, 以避免该 保持元件21从该握持部1脱离。 优选地, 该保持元件21是一个编织绳, 从而通过打结该编织 绳的方式能够在该保持元件21的该第二端部212形成该膨胀元件23。 0030 然而, 在图5示出的该弓箭撒放护指装置的一个变形示例中, 该弓箭撒放护指装置 包括两个该保持部2,。

20、 两个该保持部2的该保持元件21的该第二端部212形成有一个该膨胀 元件23, 从而该膨胀元件23能够阻止两个该保持部2的该保持元件21从该握持部1的该贯穿 说明书 3/5 页 5 CN 209961071 U 5 孔11中脱离。 例如, 两个该保持部2的该保持元件21均是编织绳, 从而通过打结两个该编织 绳的方式能够在该保持元件21的该第二端部212形成有该膨胀元件23。 0031 更进一步地, 该保持部2还包括一个防脱元件24, 该防脱元件24套装在该保持元件 21的该第二端部212, 以阻止该保持元件21从该握持部1的该贯穿孔11脱离。 优选地, 该防脱 元件24是一个注塑件, 其形成有。

21、一个穿孔, 以供该保持元件21的该第二端部212穿过而套装 该防脱元件24于该保持元件21。 更优选地, 该防脱元件24位于该握持部1的该膨胀元件23之 间。 本实用新型的该弓箭撒放护指装置的制造过程为: 0032 第一, 提供该握持部1。 例如, 该握持部1可以是一个注塑件, 其在被注塑成型的过 程中形成该握持部1的该贯穿孔11。 或者该握持部1的材质是木制的或者金属材质的, 在使 该握持部1的表面形成圆滑的表面之后, 钻设该贯穿孔11, 以使该贯穿孔11连通该握持部1 的相对两侧。 0033 第二, 提供该编织绳, 将该编织绳的一个端部自该握持部1的一个侧部穿过该握持 部1的该贯穿孔11后。

22、进行打结, 而使该编织绳形成该保持元件21和于该保持元件21的该第 二端部212形成该膨胀元件23。 或者, 将该编织绳的一个端部自该握持部1的一个侧部穿过 该握持部1的该贯穿孔11和该防脱元件24的穿孔后进行打结, 而使该编织绳形成该保持元 件21和于该保持元件21的该第二端部212形成该膨胀元件23, 并且将该防脱元件24保持在 该握持部1和该膨胀元件23之间。 0034 第三, 包裹牛皮或者胶皮于该保持元件21的该第一端部211, 以使牛皮或者胶皮形 成被安装于该保持元件21的该第一端部211的该防护元件22, 从而制得该弓箭撒放护指装 置。 优选地, 该保持元件21的该第一端部211进。

23、一步包裹一个硬质棒体而使得该第一端部 211形成硬质端部和形成该固定弯折点100, 从而使得该保持元件21的该第一端部211每次 都能够在同一个位置弯曲。 例如, 该第一端部211包裹的该硬质棒体可以是塑料的、 木制的 或者金属的。 0035 第四, 可以理解的是, 在该弓箭撒放护指装置的另一个制造过程中, 也可以首先将 牛皮或者胶皮包裹于该编织绳的一个端部, 和使该编织绳的另一个端部自该握持部1的一 个侧部穿过该握持部1的该贯穿孔11后进行打结或者使该编织绳的另一个端部自该握持部 1的一个侧部穿过该握持部1的该贯穿孔11和该防脱元件24的穿孔后进行打结, 从而制得该 弓箭撒放护指装置。 00。

24、36 本实用新型的该弓箭撒放护指装置的使用过程为: 0037 第一, 用户握持该握持部1。 0038 第二, 在该防护元件22弯曲而绕过弓箭的弓弦后, 用户用拇指按压该防护元件22 的自由端, 以使该防护元件22贴合于该握持部1的表面。 0039 第三, 在用户的手部向后拉动弓弦时, 用户的拇指保持按压该防护元件22的自由 端而使该防护元件22始终贴合于该握持部11。 0040 第四, 在需要放箭时, 用户的拇指松开该防护元件22, 在弓弦的作用下, 该防护元 件22由弯曲状态变成伸直状态, 从而释放弓弦而藉由弓弦驱动箭支飞出, 在这个过程中, 用 户的手部与弓弦之间保持安全距离, 从而一方面。

25、能够减轻勾弦对用户的手指造成的压力, 另一方面能够避免用户的手部影响箭支的飞行稳定性而提高精准度。 0041 可以理解的是, 由于承载该防护元件22的该保持元件21的该第一端部211是硬质 说明书 4/5 页 6 CN 209961071 U 6 端部, 从而当该保持元件21在被弯曲而使该防护元件22绕过弓箭的弓弦且被用户的拇指按 压该防护元件22的自由端后, 弓箭的弓弦的拉力绝大部分被该保持元件21承受, 因此用户 的拇指只需要施加很小的压力至该防护元件22的自由端即可。 当用户的拇指施压于该防护 元件22的自由端的压力撤销后, 因为该保持元件21的中部的柔软性和该第一端部211的硬 性可以。

26、使弓箭的弓弦迅速有力的撒放出去。 0042 以上仅就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作了说明, 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 制。 本实用新型不仅局限于以上实施例, 其具体结构允许有变化。 凡在本实用新型独立权利 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所作的各种变化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 说明书 5/5 页 7 CN 209961071 U 7 图1 说明书附图 1/5 页 8 CN 209961071 U 8 图2 说明书附图 2/5 页 9 CN 209961071 U 9 图3 说明书附图 3/5 页 10 CN 209961071 U 10 图4 说明书附图 4/5 页 11 CN 209961071 U 11 图5 说明书附图 5/5 页 12 CN 209961071 U 12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武器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