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板沉孔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端板沉孔装置.pdf(1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1510493.8 (22)申请日 2019.09.11 (73)专利权人 嘉善县德宏五金加工厂 地址 314100 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西塘镇 礼庙村鹊塘湾116号 (72)发明人 沈明兴王云权王国斌朱红敏 (74)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永航联科专利代理有限 公司 33304 代理人 俞培锋 (51)Int.Cl. B23B 41/00(2006.01) B23B 47/20(2006.01) B23B 47/26(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端板沉孔装置 。
2、(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端板加工技术领域, 本实用 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端板沉孔装置, 包括控 制器、 钻床、 移动机构、 脚踏板、 定位板和接触传 感器, 定位板固定设置在移动机构上, 接触传感 器用于感应钻孔深度的安装在钻床上, 移动机构 包括横向移动机构、 纵向移动机构和纵向导向机 构, 纵向导向机构固定设置在钻床的工作台上, 纵向移动机构用于移动横向移动机构的固定设 置在纵向导向机构上, 横向移动机构能够移动的 安装在纵向移动机构上, 定位板固定设置在横向 移动机构上, 脚踏板、 接触传感器、 钻床、 横向移 动机构和纵向移动机构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该装 置通过移动机构和钻床的。
3、配合运动, 对端板上的 若干个位置进行沉孔, 减低了大量的人工成本。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附图8页 CN 210451073 U 2020.05.05 CN 210451073 U 1.一种端板沉孔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控制器、 钻床(1)、 移动机构(2)、 脚踏板(3)、 定 位板(4)和接触传感器(5), 钻床(1)安装在地面上, 脚踏板(3)设置在地面上, 移动机构(2) 固定设置在钻床(1)的工作台上, 定位板(4)固定设置在移动机构(2)上, 接触传感器(5)用 于感应钻孔深度的安装在钻床(1)上, 移动机构(2)包括横向移动机构(2a)、 纵向移动机构 (2b)和纵向。
4、导向机构(2c), 纵向导向机构(2c)固定设置在钻床(1)的工作台上, 纵向移动机 构(2b)用于移动横向移动机构(2a)的固定设置在纵向导向机构(2c)上, 横向移动机构(2a) 能够移动的安装在纵向移动机构(2b)上, 定位板(4)固定设置在横向移动机构(2a)上, 脚踏 板(3)、 接触传感器(5)、 钻床(1)、 横向移动机构(2a)和纵向移动机构(2b)均与控制器电连 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端板沉孔装置, 其特征在于, 钻床(1)包括钻箱(1a)、 驱动 气缸(1b)、 本体(1c)、 连接板(1d)和气缸接头(1e), 本体(1c)固定设置在地面上, 钻箱(1a) 和。
5、驱动气缸(1b)竖直安装在本体(1c)上, 且连接板(1d)水平固定设置在钻箱(1a)的输出端 上, 且钻箱(1a)的储存端穿过连接板(1d), 气缸接头(1e)固定设置在连接板(1d)的顶部, 气 缸接头(1e)与驱动气缸(1b)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端板沉孔装置, 其特征在于, 连接板(1d)上开设有安装 孔, 安装孔内设置有能够上下移动的螺纹柱(1f), 螺纹柱(1f)上设置有两个能够转动的紧 固螺母(1j), 两个紧固螺母(1j)的内侧分别于连接板(1d)的顶部和底部抵触, 接触传感器 (5)固定设置在紧固螺母(1j)的底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端板。
6、沉孔装置, 其特征在于, 纵向导向机构(2c)包括支撑 框(2c1)、 两条导轨(2c2)和四个导座(2c3), 支撑框(2c1)固定设置钻床(1)的工作台, 导轨 (2c2)固定设置支撑框(2c1)的顶端, 且导座(2c3)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支撑框(2c1)的长度方 向, 四个导座(2c3)分为两组, 每组导座(2c3)均能够滑动的设置在导轨(2c2)上, 纵向移动 机构(2b)固定设置在导座(2c3)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端板沉孔装置, 其特征在于, 纵向移动机构(2b)包括第一 齿条(2b3)、 第一驱动电机(2b4)、 第一齿轮(2b5)、 两个推板(2b1)和增高板(2b2。
7、), 推板 (2b1)位于导座(2c3)的顶部, 且两个推板(2b1)分别和两组导座(2c3)中的一个导座(2c3) 固定连接, 两个增高板(2b2)分别固定设置在两个推板(2b1)的底部, 第一齿条(2b3)位于增 高板(2b2)的正下方, 第一齿条(2b3)远离第一齿条(2b3)齿面的一端与两个增高板(2b2)底 部固定连接, 第一驱动电机(2b4)位于支撑框(2c1)内, 第一驱动电机(2b4)的底部与钻箱 (1a)的工作台固定连接, 且第一驱动电机(2b4)的输出端与第一齿轮(2b5)固定连接, 第一 齿轮(2b5)与第一齿条(2b3)啮合, 横向移动机构(2a)安装在推板(2b1)上。
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端板沉孔装置, 其特征在于, 横向移动机构(2a)包括第二 齿条(2a1)、 第二齿轮(2a2)和第二驱动电机(2a3), 第二齿条(2a1)固定设置在定位板(4)的 底部, 且两个推板(2b1)之间留有供第二齿条(2a1)横向移动的间隙, 第二齿条(2a1)的长度 方向垂直于导轨(2c2)的长度方向, 第二驱动电机(2a3)固定设置推板(2b1)的底部, 第二齿 轮(2a2)固定设置在第二驱动电机(2a3)的输出端上, 且第二齿轮(2a2)与第二齿条(2a1)啮 合传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端板沉孔装置, 其特征在于, 定位板(4)的底部固定设置 有。
9、导条(4c), 导条(4c)的长度方向平行于第二齿条(2a1)的长度方向, 导条(4c)的底部固定 权利要求书 1/2 页 2 CN 210451073 U 2 设置有卡条(4d), 卡条(4d)的长度方向平行于导条(4c)的长度方向, 推板(2b1)的顶部开设 有供导条(4c)和卡条(4d)滑动的导槽(2b1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端板沉孔装置, 其特征在于, 定位板(4)的顶部固定设置 定位销(4a)和定位柱(4b), 且定位销(4a)和定位柱(4b)的顶部均为倒角结构。 权利要求书 2/2 页 3 CN 210451073 U 3 一种端板沉孔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
10、新型涉及端板加工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到一种端板沉孔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端板在建筑方面主要用于混凝土管桩连接, 其主要作用是涨拉钢筋骨架, 从而使 之产生预应力。 在钢结构中, 端板用高强度螺栓与柱翼缘连接, 常称为端板连接。 端板在生 产的过程中由于装配需要, 常常需要对端板表面进行沉孔, 常规的端板沉孔通过人工对端 板进行定位, 启动设备对端板上的一个位置进行沉孔, 再通过定位和启动设备对端板上另 一个位置进行沉孔, 端板上需要有许多位置需要沉孔, 而通过人工的一个个沉孔的方法, 需 要大量的人工成本, 且降低了工人的工作积极性。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端。
11、板沉孔装置。 0004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用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 一种端板沉孔装置, 包括控制器、 钻床、 移动机构、 脚踏板、 定位板和接触传感器, 钻床安装在地面上, 脚踏板设置在地面上, 移动机构固定设置在钻床的工作台上, 定位板固 定设置在移动机构上, 接触传感器用于感应钻孔深度的安装在钻床上, 移动机构包括横向 移动机构、 纵向移动机构和纵向导向机构, 纵向导向机构固定设置在钻床的工作台上, 纵向 移动机构用于移动横向移动机构的固定设置在纵向导向机构上, 横向移动机构能够移动的 安装在纵向移动机构上, 定位板固定设置在横向移动机构上, 脚踏板、 接触传感器、 钻床。
12、、 横 向移动机构和纵向移动机构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0006 作为一种端板沉孔装置的优选方案, 钻床包括钻箱、 驱动气缸、 本体、 连接板和气 缸接头, 本体固定设置在地面上, 钻箱和驱动气缸竖直安装在本体上, 且连接板水平固定设 置在钻箱的输出端上, 且钻箱的储存端穿过连接板, 气缸接头固定设置在连接板的顶部, 气 缸接头与驱动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0007 作为一种端板沉孔装置的优选方案, 连接板上开设有安装孔, 安装孔内设置有能 够上下移动的螺纹柱, 螺纹柱上设置有两个能够转动的紧固螺母, 两个紧固螺母的内侧分 别于连接板的顶部和底部抵触, 接触传感器固定设置在紧固螺母的底端。 000。
13、8 作为一种端板沉孔装置的优选方案, 纵向导向机构包括支撑框、 两条导轨和四个 导座, 支撑框固定设置钻床的工作台, 导轨固定设置支撑框的顶端, 且导座的长度方向垂直 于支撑框的长度方向, 四个导座分为两组, 每组导座均能够滑动的设置在导轨上, 纵向移动 机构固定设置在导座上。 0009 作为一种端板沉孔装置的优选方案, 纵向移动机构包括第一齿条、 第一驱动电机、 第一齿轮、 两个推板和增高板, 推板位于导座的顶部, 且两个推板分别和两组导座中的一个 导座固定连接, 两个增高板分别固定设置在两个推板的底部, 第一齿条位于增高板的正下 方, 第一齿条远离第一齿条齿面的一端与两个增高板底部固定连接。
14、, 第一驱动电机位于支 说明书 1/5 页 4 CN 210451073 U 4 撑框内, 第一驱动电机的底部与钻箱的工作台固定连接, 且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一 齿轮固定连接, 第一齿轮与第一齿条啮合, 横向移动机构安装在推板上。 0010 作为一种端板沉孔装置的优选方案, 横向移动机构包括第二齿条、 第二齿轮和第 二驱动电机, 第二齿条固定设置在定位板的底部, 且两个推板之间留有供第二齿条横向移 动的间隙, 第二齿条的长度方向垂直于导轨的长度方向, 第二驱动电机固定设置推板的底 部, 第二齿轮固定设置在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上, 且第二齿轮与第二齿条啮合传动。 0011 作为一种端板沉孔装。
15、置的优选方案, 定位板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导条, 导条的长度 方向平行于第二齿条的长度方向, 导条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卡条, 卡条的长度方向平行于导 条的长度方向, 推板的顶部开设有供导条和卡条滑动的导槽。 0012 作为一种端板沉孔装置的优选方案, 定位板的顶部固定设置定位销和定位柱, 且 定位销和定位柱的顶部均为倒角结构。 0013 综上所述,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4 首先通过工人将端板放置在定位板上, 通过定位销和定位柱对应端板上的孔位, 进而对端板进行定位, 再通过人工踩下脚踏板, 将使得脚踏板把信号传动给控制器, 控制器 控制钻床启动, 当钻床开设运动时, 通过驱动气缸运动,。
16、 进而带动气缸接头和连接板进行运 动, 再通过连接板带动钻箱的输出端进行运动, 进而对端板上的孔位进行钻孔, 在这个过程 中, 每次下压进行钻孔时, 钻孔到实现设定好的深度时, 接触传感器将感应到端板, 当固定 在螺纹柱上的接触传感器感应到端板时, 接触传感器将信号传送给控制器, 控制器控制驱 动气缸进行运动, 驱动气缸的输出端进行收回, 进而带动钻箱的输出端进行收回, 再通过横 向移动机构和纵向移动机构带动定位板移动, 纵向移动机构的移动过程是, 通过第一驱动 电机的输出端运动, 进而带动第一齿轮进行运动, 进而通过第一齿轮带动增高板和推板进 行运动, 再通过推板带动横向移动机构纵向运动, 。
17、横向移动机构的移动过程是, 通过第二驱 动电机的运动, 进而带动第二齿轮的运动, 再通过第二齿轮的运动, 进而带动第二齿条的运 动, 通过第二齿条进而带动定位板的横向运动, 进而带动端板进行移动, 使得端板下一个孔 位移动到钻床输出端的正下方, 再通过控制器控制钻床进行钻孔, 端板上其它孔也是按照 上面所述的动作进行运动, 此处不再进行描述; 0015 该装置通过移动机构和钻床的配合运动, 对端板上的若干个位置进行沉孔, 减低 了大量的人工成本, 且提高了工人的工作积极性。 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为钻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 图3为钻床的主。
18、视图。 0019 图4为图3的A处局部放大图。 0020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一。 0022 图7为图6的B处局部放大图。 0023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二。 0024 图9为图8的C处局部放大图。 说明书 2/5 页 5 CN 210451073 U 5 0025 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 0026 其中: 1-钻床; 1a-钻箱; 1b-驱动气缸; 1c-本体; 1d-连接板; e-气缸接头; 1f-螺纹 柱; 1j-紧固螺母; 2-移动机构; 2a-横向移动机构; 2a1-第二齿条; 2。
19、a2-第二齿轮; 2a3-第二 驱动电机; 2b-纵向移动机构; 2b1-推板; 2b11-导槽; 2b2-增高板; 2b3-第一齿条; 2b4-第一 驱动电机; 2b5-第一齿轮; 2c-纵向导向机构; 2c1-支撑框; 2c2-导轨; 2c3-导座; 3-脚踏板; 4-定位板; 4a-定位销; 4b-定位柱; 4c-导条; 4d-卡条; 5-接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 创作特征、 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 下 面结合图示与具体实施例, 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0028 参照图1至图9所示的一种端板沉孔装置, 包括控制器、 钻床1、 移动机构2。
20、、 脚踏板 3、 定位板4和接触传感器5, 钻床1安装在地面上, 脚踏板3设置在地面上, 移动机构2固定设 置在钻床1的工作台上, 定位板4固定设置在移动机构2上, 接触传感器5用于感应钻孔深度 的安装在钻床1上, 移动机构2包括横向移动机构2a、 纵向移动机构2b和纵向导向机构2c, 纵 向导向机构2c固定设置在钻床1的工作台上, 纵向移动机构2b用于移动横向移动机构2a的 固定设置在纵向导向机构2c上, 横向移动机构2a能够移动的安装在纵向移动机构2b上, 定 位板4固定设置在横向移动机构2a上, 脚踏板3、 接触传感器5、 钻床1、 横向移动机构2a和纵 向移动机构2b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21、 首先通过工人将端板放置在定位板4上, 通过定位板4对 端板进行定位, 再通过人工踩下脚踏板3, 将使得脚踏板3把信号传动给控制器, 控制器控制 钻床1启动, 通过钻床1对端板上的若干个位置进行钻孔, 在这个过程中, 每次钻床1下压进 行钻孔时, 钻孔到实现设定好的深度时, 接触传感器5将感应到端板, 将信号传送给控制器, 钻床1的输出端将复位, 再通过横向移动机构2a和纵向移动机构2b带动定位板4移动, 进而 带动端板进行移动, 使得端板下一个孔位移动到钻床1输出端的正下方, 再通过控制器控制 钻床1进行钻孔, 端板上其它孔也是按照上面所述的动作进行运动, 此处不再进行描述。 0029 钻床。
22、1包括钻箱1a、 驱动气缸1b、 本体1c、 连接板1d和气缸接头1e, 本体1c固定设置 在地面上, 钻箱1a和驱动气缸1b竖直安装在本体1c上, 且连接板1d水平固定设置在钻箱1a 的输出端上, 且钻箱1a的储存端穿过连接板1d, 气缸接头1e固定设置在连接板1d的顶部, 气 缸接头1e与驱动气缸1b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当钻床1开设运动时, 通过驱动气缸1b运动, 进 而带动气缸接头1e和连接板1d进行运动, 再通过连接板1d带动钻箱1a的输出端进行运动, 进而对端板上的孔位进行钻孔, 当接触传感器5感应到端板时, 驱动气缸1b的输出端进行收 回, 进而带动钻箱1a的输出端进行收回。 00。
23、30 连接板1d上开设有安装孔, 安装孔内设置有能够上下移动的螺纹柱1f, 螺纹柱1f 上设置有两个能够转动的紧固螺母1j, 两个紧固螺母1j的内侧分别于连接板1d的顶部和底 部抵触, 接触传感器5固定设置在紧固螺母1j的底端。 通过螺纹柱1f和紧固螺母1j的作用, 进而能够调节螺纹柱1f底部和钻箱1a底部之间高度, 从而调节接触传感器5和钻箱1a输出 端之间的高度差, 接触传感器5和钻箱1a输出端之间的高度差为端板上钻孔深度, 调节接触 传感器5的和钻箱1a输出端之间的高度差, 进而起到调节钻箱1a的转孔深度的作用。 0031 纵向导向机构2c包括支撑框2c1、 两条导轨2c2和四个导座2c。
24、3, 支撑框2c1固定设 置钻床1的工作台, 导轨2c2固定设置支撑框2c1的顶端, 且导座2c3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支撑 说明书 3/5 页 6 CN 210451073 U 6 框2c1的长度方向, 四个导座2c3分为两组, 每组导座2c3均能够滑动的设置在导轨2c2上, 纵 向移动机构2b固定设置在导座2c3上。 通过支撑框2c1对导轨2c2起到支撑的作用, 通过导座 2c3在导轨2c2上滑动, 进而对纵向移动机构2b的运动起到导向的作用。 0032 纵向移动机构2b包括第一齿条2b3、 第一驱动电机2b4、 第一齿轮2b5、 两个推板2b1 和增高板2b2, 推板2b1位于导座2c3的顶部。
25、, 且两个推板2b1分别和两组导座2c3中的一个导 座2c3固定连接, 两个增高板2b2分别固定设置在两个推板2b1的底部, 第一齿条2b3位于增 高板2b2的正下方, 第一齿条2b3远离第一齿条2b3齿面的一端与两个增高板2b2底部固定连 接, 第一驱动电机2b4位于支撑框2c1内, 第一驱动电机2b4的底部与钻箱1a的工作台固定连 接, 且第一驱动电机2b4的输出端与第一齿轮2b5固定连接, 第一齿轮2b5与第一齿条2b3啮 合, 横向移动机构2a安装在推板2b1上。 通过第一驱动电机2b4的输出端运动, 进而带动第一 齿轮2b5进行运动, 进而通过第一齿轮2b5带动增高板2b2和推板2b。
26、1进行运动, 再通过推板 2b1带动横向移动机构2a纵向运动。 0033 横向移动机构2a包括第二齿条2a1、 第二齿轮2a2和第二驱动电机2a3, 第二齿条 2a1固定设置在定位板4的底部, 且两个推板2b1之间留有供第二齿条2a1横向移动的间隙, 第二齿条2a1的长度方向垂直于导轨2c2的长度方向, 第二驱动电机2a3固定设置推板2b1的 底部, 第二齿轮2a2固定设置在第二驱动电机2a3的输出端上, 且第二齿轮2a2与第二齿条 2a1啮合传动。 通过第二驱动电机2a3的运动, 进而带动第二齿轮2a2的运动, 再通过第二齿 轮2a2的运动, 进而带动第二齿条2a1的运动, 通过第二齿条2a。
27、1进而带动定位板4的横向运 动。 0034 定位板4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导条4c, 导条4c的长度方向平行于第二齿条2a1的长度 方向, 导条4c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卡条4d, 卡条4d的长度方向平行于导条4c的长度方向, 推板 2b1的顶部开设有供导条4c和卡条4d滑动的导槽2b11。 通过导条4c和卡条4d在导槽2b11上 滑动, 进而对定位板4在推板2b1上滑动起到导向的作用。 0035 定位板4的顶部固定设置定位销4a和定位柱4b, 且定位销4a和定位柱4b的顶部均 为倒角结构。 通过定位销4a和定位柱4b对应端板上的孔位, 进而对端板进行定位, 通过倒角 结构, 使得端板上的孔位更容易卡在定。
28、位销4a和定位柱4b上。 0036 工作原理: 首先通过工人将端板放置在定位板4上, 通过定位销4a和定位柱4b对应 端板上的孔位, 进而对端板进行定位, 再通过人工踩下脚踏板3, 将使得脚踏板3把信号传动 给控制器, 控制器控制钻床1启动, 当钻床1开设运动时, 通过驱动气缸1b运动, 进而带动气 缸接头1e和连接板1d进行运动, 再通过连接板1d带动钻箱1a的输出端进行运动, 进而对端 板上的孔位进行钻孔, 在这个过程中, 每次1下压进行钻孔时, 钻孔到实现设定好的深度时, 接触传感器5将感应到端板, 当固定在螺纹柱1f上的接触传感器5感应到端板时, 接触传感 器5将信号传送给控制器, 控。
29、制器控制驱动气缸1b进行运动, 驱动气缸1b的输出端进行收 回, 进而带动钻箱1a的输出端进行收回, 再通过横向移动机构2a和纵向移动机构2b带动定 位板4移动, 纵向移动机构2b的移动过程是, 通过第一驱动电机2b4的输出端运动, 进而带动 第一齿轮2b5进行运动, 进而通过第一齿轮2b5带动增高板2b2和推板2b1进行运动, 再通过 推板2b1带动横向移动机构2a纵向运动, 横向移动机构2a的移动过程是, 通过第二驱动电机 2a3的运动, 进而带动第二齿轮2a2的运动, 再通过第二齿轮2a2的运动, 进而带动第二齿条 2a1的运动, 通过第二齿条2a1进而带动定位板4的横向运动, 进而带动。
30、端板进行移动, 使得 说明书 4/5 页 7 CN 210451073 U 7 端板下一个孔位移动到钻床1输出端的正下方, 再通过控制器控制钻床1进行钻孔, 端板上 其它孔也是按照上面所述的动作进行运动, 此处不再进行描述。 0037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 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本行 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 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 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 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 有各种变化和改进, 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要 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
31、界定。 说明书 5/5 页 8 CN 210451073 U 8 图1 说明书附图 1/8 页 9 CN 210451073 U 9 图2 说明书附图 2/8 页 10 CN 210451073 U 10 图3 说明书附图 3/8 页 11 CN 210451073 U 11 图4 说明书附图 4/8 页 12 CN 210451073 U 12 图5 说明书附图 5/8 页 13 CN 210451073 U 13 图6 说明书附图 6/8 页 14 CN 210451073 U 14 图7 说明书附图 7/8 页 15 CN 210451073 U 15 图8 图9 说明书附图 8/8 页 16 CN 210451073 U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