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臂架及移动车载天线.pdf

上传人:二狗 文档编号:12820261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707.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折叠臂架及移动车载天线.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折叠臂架及移动车载天线.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折叠臂架及移动车载天线.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折叠臂架及移动车载天线.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折叠臂架及移动车载天线.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1795207.7 (22)申请日 2019.10.24 (73)专利权人 深圳市威通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518101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 道富华社区前进二路展丰工业园B1, B2栋 (72)发明人 张少林温纪云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 有限公司 44224 代理人 刘宁 (51)Int.Cl. H01Q 1/12(2006.01) H01Q 1/32(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折叠臂架及移动车载天线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

2、涉及一种折叠臂架及移动车载 天线, 折叠臂架包括第一折叠臂机构、 第二折叠 臂机构、 锁定机构及驱动机构; 第一折叠臂机构 包括第一臂架、 及连接第一臂架一端的第一腹 杆; 第二折叠臂机构包括铰接第一臂架的第二臂 架、 及连接第二臂架靠近第一腹杆的的第二腹 杆; 锁定机构包括连接第一腹杆的支架、 及连接 支架的第一限位件; 第一限位件用于连接第一臂 架与第二臂架; 驱动机构包括连接第一臂架的第 一动力元件、 及连接第二臂架的第二动力元件; 第一动力元件用于驱动第一臂架变形; 第二动力 元件用于驱动第二臂架变形。 本折叠臂架通过第 一动力元件与第二动力元件分别驱动第一臂架 与第二臂架变形, 再通。

3、过第一限位件锁定或脱 离, 实现伸展与折叠。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5页 CN 210468084 U 2020.05.05 CN 210468084 U 1.一种折叠臂架, 其特征在于, 包括第一折叠臂机构、 第二折叠臂机构、 锁定机构及驱 动机构; 所述第一折叠臂机构包括第一臂架、 及连接所述第一臂架一端的第一腹杆; 所述第 二折叠臂机构包括铰接所述第一臂架的第二臂架、 及连接所述第二臂架靠近第一腹杆的第 二腹杆; 所述锁定机构包括连接所述第一腹杆的支架、 及连接所述支架的第一限位件; 所述 第一限位件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臂架与第二臂架;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连接所述第一臂架的第 一动力。

4、元件、 及连接所述第二臂架的第二动力元件; 所述第一动力元件用于驱动第一臂架 变形; 所述第二动力元件用于驱动第二臂架变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臂架, 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定机构还包括第二限位件; 所 述第一限位件与第二限位件分别连接所述支架的两侧; 所述第二限位件用于连接所述第一 臂架与第二臂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臂架, 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定机构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限 位件及第二限位件的传导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臂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限位件包括连通所述传导件 的第一活塞杆、 及滑设于所述第一活塞杆的第一缸筒; 所述第二限位件包括连通所述传导 件的第二。

5、活塞杆、 及滑设于所述第二活塞杆的第二缸筒; 所述第一缸筒及第二缸筒均用于 插设所述第一臂架及第二臂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臂架,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控制机构; 所述控制机构包括 感应器及控制器; 所述感应器设置于所述第一臂架铰接第二臂架的一端; 所述控制器与锁 定机构信号连接, 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锁定机构运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臂架, 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一支撑件、 第 二支撑件及连接轴; 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一端铰接第一臂架, 另一端铰接连接轴; 所述第二支 撑件的一端铰接第二臂架, 另一端铰接连接轴; 所述连接轴穿设所述第一支撑件及第二支 撑件。 7.根。

6、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折叠臂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动力元件的一端铰接第一臂 架, 另一端铰接所述连接轴; 所述第二动力元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相 对转动而带动所述第二臂架相对第一臂架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臂架,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拉杆; 所述拉杆的一端铰接第 一臂架; 所述拉杆与第一动力元件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臂架的相对两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臂架,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天线支架; 所述天线支架铰接 所述第二臂架远离第一臂架的一端。 10.一种移动车载天线, 其特征在于, 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折叠臂架。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

7、0468084 U 2 折叠臂架及移动车载天线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设备技术领域, 特别是涉及一种折叠臂架及移动车载天线。 背景技术 0002 短波通信是指利用330兆赫波段的无线电波传输信息的通信。 由于超短波的波 长在110米之间, 所以也称米波通信, 主要依靠地波传播和空间波视距传播。 整个超短波 的频带宽度有270兆赫, 是短波频带宽度的10倍。 由于频带较宽, 因而被广泛应用于电视、 调 频广播、 雷达探测、 移动通信、 军事通信等领域。 在现代通信系统中, 短波无线电系统是唯一 不受网络枢纽和中继条件制约的通信系统; 一旦战争爆发或者灾难降临, 各种通信网络都 有。

8、被损坏的可能, 但是任何其他通信系统的抗毁能力都远远不及短波通信系统。 除此之外 短波还具有探测距离远、 运行成本低等特点。 0003 但是, 目前的大型短波天线的天线体型较大, 配件较多, 安装时需要搭建大型的脚 手架, 安装完后又需要拆除, 使得成本大大增加且安装工期很长, 后期维护也很不方便; 天 线高度较高, 安装和维护需要专业的高空作业人员, 且危险系数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基于此, 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 提供一种结构简单、 连接牢固的折叠臂架及移动车 载天线。 0005 一种折叠臂架, 包括第一折叠臂机构、 第二折叠臂机构、 锁定机构及驱动机构; 所 述第一折叠臂机构包括第。

9、一臂架、 及连接所述第一臂架一端的第一腹杆; 所述第二折叠臂 机构包括铰接所述第一臂架的第二臂架、 及连接所述第二臂架靠近第一腹杆的的第二腹 杆; 所述锁定机构包括连接所述第一腹杆的支架、 及连接所述支架的第一限位件; 所述第一 限位件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臂架与第二臂架;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连接所述第一臂架的第一动 力元件、 及连接所述第二臂架的第二动力元件; 所述第一动力元件用于驱动第一臂架变形; 所述第二动力元件用于驱动第二臂架变形。 0006 本实用新型的折叠臂架通过第一动力元件驱动第一臂架变形, 第二动力元件驱动 第二臂架变形, 再通过第一限位件锁定或脱离第一臂架与第二臂架, 实现第一臂架与。

10、第二 臂架的伸展与折叠。 本折叠臂架操作便捷、 连接牢固。 0007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锁定机构还包括第二限位件; 所述第一限位件与第二 限位件分别连接所述支架的两侧; 所述第二限位件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臂架与第二臂架。 0008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锁定机构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限位件及第二限位件的 传导件。 0009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第一限位件包括连通所述传导件的第一活塞杆、 及滑 设于所述第一活塞杆的第一缸筒; 所述第二限位件包括连通所述传导件的第二活塞杆、 及 滑设于所述第二活塞杆的第二缸筒; 所述第一缸筒及第二缸筒均用于插设所述第一臂架及 第二臂架。 说明书 1/4 。

11、页 3 CN 210468084 U 3 001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还包括控制机构; 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感应器及控制器; 所述 感应器设置于所述第一臂架铰接第二臂架的一端; 所述控制器与锁定机构信号连接, 所述 控制器用于控制锁定机构运作。 0011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一支撑件、 第二支撑件及连接轴; 所 述第一支撑件的一端铰接第一臂架, 另一端铰接连接轴; 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一端铰接第二 臂架, 另一端铰接连接轴; 所述连接轴穿设所述第一支撑件及第二支撑件。 0012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第二动力元件的一端铰接第一臂架, 另一端铰接所述 连接轴; 所述第二动力。

12、元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相对转动而带动所述第 二臂架相对第一臂架转动。 0013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还包括拉杆; 所述拉杆的一端铰接第一臂架; 所述拉杆与第 一动力元件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臂架的相对两侧。 0014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还包括天线支架; 所述天线支架铰接所述第二臂架远离第 一臂架的一端。 0015 一种移动车载天线, 包括上述的折叠臂架。 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折叠臂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为图1所示的折叠臂架中第一折叠臂机构、 第二折叠臂机构及锁定机构折叠状 态的示意图; 0018 图3为图2所示的折叠臂架中锁定机构的示。

13、意图; 0019 图4为图1所示的折叠臂架中第一折叠臂机构、 第二折叠臂机构、 锁定机构及驱动 机构的伸展状态的示意图; 0020 图5为图4所示的折叠臂架中锁定机构的示意图。 0021 附图标注说明: 0022 折叠臂架100; 0023 第一折叠臂机构10、 第一臂架11、 第一腹杆12、 第二折叠臂机构20、 第二臂架21、 第 二腹杆22、 锁定机构30、 支架31、 第一限位件32、 第一活塞杆321、 第一缸筒322、 第二限位件 33、 传导件34; 0024 驱动机构40、 第一动力元件41、 第二动力元件42、 第一支撑件43、 第二支撑件44、 连 接轴45、 拉杆50、 。

14、天线支架60。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 但是, 本实用 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 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 相反地, 提供这些实施 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0026 除非另有定义, 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 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 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 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 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0027 请参阅图1至图5, 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一种移动车载天线, 该移动车载天 说明书 2/4 页 4 C。

15、N 210468084 U 4 线包括折叠臂架100。 折叠臂架100包括第一折叠臂机构10、 第二折叠臂机构20、 锁定机构30 及驱动机构40; 本实用新型的折叠臂架100通过驱动机构40驱动第一折叠臂机构10与第二 折叠臂机构20变形, 再通过锁定机构30锁定或脱离第一折叠臂机构10与第二折叠臂机构 20, 实现第一折叠臂机构10与第二折叠臂机构20的伸展与折叠。 0028 如图1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 第一折叠臂机构10包括第一臂架11、 及连接第一臂架 11一端的第一腹杆12; 可选地, 第一臂架11远离第一腹杆12的一端铰接外部的安装座。 第二 折叠臂机构20包括铰接第一臂架11的。

16、第二臂架21、 及连接第二臂架21靠近第一腹杆12的的 第二腹杆22。 0029 请一并参阅图2至图5, 为了牢固连接第一臂架11与第二臂架21, 锁定机构30包括 连接第一腹杆12的支架31、 及连接支架31的第一限位件32; 第一限位件32用于连接第一臂 架11与第二臂架21。 如图2与图3所示, 当第一臂架11与第二臂架21为折叠状态时, 第一限位 件32为收缩状态, 第一限位件32未连接第一臂架11与第二臂架21; 如图4与图5所示, 当第一 臂架11与第二臂架21为伸展状态时, 第一限位件32为伸展状态, 第一限位件32连接第一臂 架11与第二臂架21。 在一实施例中, 如图5所示,。

17、 第一限位件32包括第一活塞杆321、 及滑设 于第一活塞杆321的第一缸筒322; 为了进一步地牢固连接, 锁定机构30还包括第二限位件 33; 第一限位件32与第二限位件33分别连接支架31的两侧; 第二限位件33用于连接第一臂 架11与第二臂架21; 第二限位件33包括第二活塞杆(图未标)、 及滑设于第二活塞杆的第二 缸筒(图未标); 第一缸筒及第二缸筒均用于插设第一臂架11及第二臂架21。 锁定机构30还 包括连接第一限位件32及第二限位件33的传导件34。 可选地, 传导件34的两端分别连通第 一活塞杆321及第二活塞杆。 进一步地, 第一限位件32及第二限位件33均为插销油缸; 第。

18、一 缸筒322及第二缸筒均为锁销。 第一限位件32及第二限位件33的工作压力可调, 当第一缸筒 322或第二缸筒插拔困难时可通过调节油压增大推力。 第一缸筒322或第二缸筒的速度可 控, 保证动作的平稳可靠性。 工作时, 传导件34进油, 第一缸筒322回油, 第一缸筒322滑设于 第一活塞杆321而使第一缸筒322插设第一臂架11及第二臂架21; 同时, 第二缸筒回油, 第二 缸筒滑设于第二活塞杆而使第二缸筒插设第一臂架11及第二臂架21。 0030 为了第一臂架11及第二臂架21变形, 驱动机构40包括连接第一臂架11的第一动力 元件41、 及连接第二臂架21的第二动力元件42; 第一动力。

19、元件41用于驱动第一臂架11变形; 第二动力元件42用于驱动第二臂架21变形。 可选地, 第一动力元件41及第二动力元件42均 为油缸。 进一步地, 驱动机构40还包括第一支撑件43、 第二支撑件44及连接轴45; 第一支撑 件43的一端铰接第一臂架11, 另一端铰接连接轴45; 第二支撑件44的一端铰接第二臂架21, 另一端铰接连接轴45; 连接轴45穿设第一支撑件43及第二支撑件44。 第二动力元件42的一 端铰接第一臂架11, 另一端铰接连接轴45; 第二动力元件42用于驱动第一支撑件43与第二 支撑件44相对转动而带动第二臂架21相对第一臂架11转动。 在一实施例中, 第二动力元件 4。

20、2、 第一支撑件43、 第二支撑件44、 连接轴45均为两个。 0031 为了连接牢固, 本折叠臂架100还包括拉杆50; 拉杆50的一端铰接第一臂架11, 拉 杆50与第一动力元件41分别设置于第一臂架11的相对两侧。 本折叠臂架100还包括天线支 架60; 天线支架60铰接第二臂架21远离第一臂架11的一端。 为了实现自动化控制, 本折叠臂 架100还包括控制机构(图未示); 控制机构包括感应器(图未示)及控制器(图未示); 感应器 设置于第一臂架11铰接第二臂架21的一端; 控制器与锁定机构30信号连接, 控制器用于控 说明书 3/4 页 5 CN 210468084 U 5 制锁定机构。

21、30运作。 可选地, 感应器为传感器。 0032 使用折叠臂架100时, 在如图2所示, 运输过程中, 第一臂架11与第二臂架21为折叠 状态, 第一限位件32及第二限位件33呈收缩状态。 如图1与图4所示, 当从运输状态转换为工 作状态时, 第一动力元件41驱动第一臂架21移动, 同时, 拉杆50随着第一臂架21移动而移 动, 第二动力元件42驱动第二臂架21绕第一臂架11旋转90度。 当第二臂架21转至既定位置 时, 第二动力元件42停止动作; 感应器将完成信号反馈于控制器, 控制器发出信号, 使第一 限位件32及第二限位件33运作, 从而使第一缸筒322及第二缸筒分别插设于第一臂架11及。

22、 第二臂架21。 0033 本实用新型的折叠臂架100通过第一动力元件41驱动第一臂架11变形, 第二动力 元件42驱动第二臂架21变形, 再通过第一限位件32锁定或脱离第一臂架11与第二臂架21, 实现第一臂架11与第二臂架21的伸展与折叠。 本折叠臂架100操作便捷、 连接牢固。 0034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 为使描述简洁, 未对上述实 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 然而, 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 在矛盾, 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0035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 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 但并不能因此而理。

23、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 应当指出的是,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 术人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 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 这些都属于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因此, 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说明书 4/4 页 6 CN 210468084 U 6 图1 说明书附图 1/5 页 7 CN 210468084 U 7 图2 说明书附图 2/5 页 8 CN 210468084 U 8 图3 说明书附图 3/5 页 9 CN 210468084 U 9 图4 说明书附图 4/5 页 10 CN 210468084 U 10 图5 说明书附图 5/5 页 11 CN 210468084 U 11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基本电气元件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