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楼宇间的监控装置.pdf

上传人:T****z 文档编号:12294839 上传时间:2022-06-15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33.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用于楼宇间的监控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用于楼宇间的监控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用于楼宇间的监控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用于楼宇间的监控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楼宇间的监控装置.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2339475.4 (22)申请日 2019.12.24 (73)专利权人 湖北零壹智慧互联系统有限公司 地址 442000 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区北京北 路82号6幢 (72)发明人 蔡红霞吴梦强万琰潘东岳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君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496 代理人 李丹 (51)Int.Cl. H04N 7/18(2006.01) H02J 7/35(2006.01) H02S 20/30(2014.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5。

2、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用于楼宇间的监控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楼宇间的监控 装置, 属于安防领域, 包括安装板, 所述安装板的 内部开设有安装孔, 且安装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 横板, 所述横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套, 所述 安装套的内部固定套接有监控摄像头, 所述横板 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保护罩, 所述保护罩的内 部固定安装有蓄电池, 所述蓄电池顶部的一侧通 过一号电线与监控摄像头的一侧电连接, 所述横 板顶部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 本实用新型 通过设置蓄电池、 一号电线、 光伏板和二号电线, 可以在该监控装置使用的过程中, 便于利用太阳 能为监控摄像头进行供电, 减轻了。

3、城市电力供应 的负担, 节约了电能, 从而实现了现代城市节能 环保的理念。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210745385 U 2020.06.12 CN 210745385 U 1.一种用于楼宇间的监控装置, 包括安装板(1),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板(1)的内部开 设有安装孔(2), 且安装板(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横板(3), 所述横板(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 安装套(4), 所述安装套(4)的内部固定套接有监控摄像头(5), 所述横板(3)顶部的一侧固 定连接有保护罩(6), 所述保护罩(6)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蓄电池(7), 所述蓄电池(7)顶部的 一侧通过一号电线(8)与。

4、监控摄像头(5)的一侧电连接, 所述横板(3)顶部的另一侧固定连 接有支撑杆(9), 所述支撑杆(9)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活动轴(10), 所述活动轴(10)的顶部固 定连接有连接杆(11), 所述连接杆(1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光伏板(12), 所述光伏板(12)底 部的一侧通过二号电线(13)与蓄电池(7)顶部的另一侧电连接, 所述横板(3)的顶部固定连 接有连接套(14), 所述连接套(14)的内部活动套接有调节杆(15), 且连接套(14)的正面通 过螺栓(16)与调节杆(15)的正面固定连接, 所述调节杆(15)的正面开设有螺孔(17), 且调 节杆(15)的底端通过调节弹簧(18)与连接。

5、套(14)内腔的底部传动连接, 所述调节杆(15)的 顶端与光伏板(12)的底部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楼宇间的监控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孔(2)为通孔, 且安装孔(2)的数量为两个, 两个所述安装孔(2)以横板(3)为对称中心相互对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楼宇间的监控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蓄电池(7)的外部 通过固定套与保护罩(6)的内壁固定连接, 且蓄电池(7)顶端的中部电连接有充电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楼宇间的监控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伏板(12)呈倾斜 状, 且光伏板(1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八个太阳能电池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

6、述的用于楼宇间的监控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孔(17)的数量为 四个, 且四个螺孔(17)的大小相等, 四个所述螺孔(17)等距分布在调节杆(15)的正面, 且四 个螺孔(17)均与螺栓(16)相适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楼宇间的监控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节弹簧(18)位于 连接套(14)的内部, 且调节弹簧(18)的两端分别与连接套(14)内腔的底部和调节杆(15)的 底端固定连接。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0745385 U 2 一种用于楼宇间的监控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安防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楼宇间的监控装置。 背景技术 000。

7、2 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多以及我国城市化发展的不断壮大, 集中式住宅已成为城 市发展的趋势, 且各式各样的住宅楼宇也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在人们居住的过程中, 为了 确保人们居住环境的安全性, 通常会在各个住宅楼宇的外墙上安装监控装置; 然而, 现有的 大多数楼宇外墙监控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 通常是利用楼宇内部的电路系统为其进行供 电, 这样常年累积下来会消耗大量的电能, 并增加了城市电力供应的负担, 不符合现代节能 环保的理念, 为此, 我们提出了一种用于楼宇间的监控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楼宇间的监控装置, 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 提出的问题。 000。

8、4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楼宇间的监控装置, 包 括安装板, 所述安装板的内部开设有安装孔, 且安装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横板, 所述横板的 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套, 所述安装套的内部固定套接有监控摄像头, 所述横板顶部的一侧 固定连接有保护罩, 所述保护罩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蓄电池, 所述蓄电池顶部的一侧通过一 号电线与监控摄像头的一侧电连接, 所述横板顶部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 所述支撑 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活动轴, 所述活动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 所述连接杆的顶端固 定连接有光伏板, 所述光伏板底部的一侧通过二号电线与蓄电池顶部的另一侧电连接, 所 述横板的。

9、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套, 所述连接套的内部活动套接有调节杆, 且连接套的正面 通过螺栓与调节杆的正面固定连接, 所述调节杆的正面开设有螺孔, 且调节杆的底端通过 调节弹簧与连接套内腔的底部传动连接, 所述调节杆的顶端与光伏板的底部固定连接。 0005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 所述安装孔为通孔, 且安装孔的数量为两个, 两个所述 安装孔以横板为对称中心相互对称。 0006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 所述蓄电池的外部通过固定套与保护罩的内壁固定连 接, 且蓄电池顶端的中部电连接有充电线。 0007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 所述光伏板呈倾斜状, 且光伏板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八 个太阳能电池块。 000。

10、8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 所述螺孔的数量为四个, 且四个螺孔的大小相等, 四个 所述螺孔等距分布在调节杆的正面, 且四个螺孔均与螺栓相适配。 0009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 所述调节弹簧位于连接套的内部, 且调节弹簧的两端 分别与连接套内腔的底部和调节杆的底端固定连接。 0010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1 该用于楼宇间的监控装置, 通过设置蓄电池、 一号电线、 光伏板和二号电线, 可以 说明书 1/3 页 3 CN 210745385 U 3 在该监控装置使用的过程中, 便于利用太阳能为监控摄像头进行供电, 减轻了城市电力供 应的负担, 节约了电能, 从而实。

11、现了现代城市节能环保的理念; 0012 该用于楼宇间的监控装置, 通过设置支撑杆、 活动轴、 连接杆、 连接套、 调节杆、 螺 栓、 螺孔和调节弹簧, 可以在该监控装置安装的过程中, 便于根据安装环境处太阳光的照射 情况对光伏板的倾斜角度进行调节, 使得光伏板能够尽可能长时间被太阳光所照射, 便于 光伏板对太阳光进行吸收, 从而提高了光伏板的光能利用率。 附图说明 0013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正面示意图; 0014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接套的内部示意图; 0015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光伏板的侧视图。 0016 图中: 1、 安装板; 2、 安装孔; 3、 横板; 4、 安装套; 5、 监控。

12、摄像头; 6、 保护罩; 7、 蓄电 池; 8、 一号电线; 9、 支撑杆; 10、 活动轴; 11、 连接杆; 12、 光伏板; 13、 二号电线; 14、 连接套; 15、 调节杆; 16、 螺栓; 17、 螺孔; 18、 调节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0018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 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 例中的条件可以根据具体条件做进一步的调整, 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前提下对本实用新型 的方法简单改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0019 请参阅图1,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楼宇间的监控装置, 包括安装板。

13、1, 为了便于 对该监控装置进行固定安装, 可在安装板1的内部开设安装孔2, 且在安装板1的一侧固定连 接横板3, 而安装孔2为通孔, 且安装孔2的数量为两个, 两个安装孔2以横板3为对称中心相 互对称, 当将安装板1另一侧与楼宇的外墙相接触, 并将安装螺钉插入至安装孔2的内部, 再 旋转安装螺钉, 使之缓慢深入至楼宇外墙的内部, 从而便于对该监控装置进行固定安装。 0020 请参阅图1, 为了便于对电能进行储存和供电, 可在横板3的底部固定连接安装套 4, 在安装套4的内部固定套接监控摄像头5, 在横板3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保护罩6, 在保护 罩6的内部固定安装蓄电池7, 而蓄电池7顶部的一侧。

14、通过一号电线8与监控摄像头5的一侧 电连接, 蓄电池7的外部通过固定套与保护罩6的内壁固定连接, 且在蓄电池7顶端的中部电 连接充电线, 当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时, 电能传输至蓄电池7的内部, 从而便于对电能进行 储存, 且当该监控装置需要运行时, 蓄电池7会利用一号电线8为监控摄像头5进行供电, 从 而使得监控摄像头5能够通电运行, 若长期遇到阴雨天气时, 可以利用充电线接通楼宇的供 电系统, 便于为蓄电池7进行充电, 从而保证了该监控装置能够正常的运行。 0021 请参阅图1和图3, 为了便于利用太阳能为该监控装置进行供电, 可在横板3顶部的 另一侧固定连接支撑杆9, 在支撑杆9的顶端固定连。

15、接活动轴10, 在活动轴10的顶部固定连 接连接杆11, 在连接杆11的顶端固定连接光伏板12, 而光伏板12呈倾斜状, 且在光伏板12的 内部固定安装八个太阳能电池块, 而光伏板12底部的一侧通过二号电线13与蓄电池7顶部 的另一侧电连接, 当光伏板12吸收光能后, 会将吸收的光能转换为电能, 并通过利用二号电 线13将转换的电能传输到蓄电池7的内部, 便于利用太阳能为该监控装置进行供电, 从而实 说明书 2/3 页 4 CN 210745385 U 4 现了节能环保的理念。 0022 请参阅图1和图2, 为了便于根据安装环境的太阳光照射情况对光伏板12的倾斜角 度进行调节, 可在横板3的顶。

16、部固定连接连接套14, 在连接套14的内部活动套接调节杆15, 且连接套14的正面通过螺栓16与调节杆15的正面固定连接, 在调节杆15的正面开设螺孔 17, 而螺孔17的数量为四个, 且四个螺孔17的大小相等, 四个螺孔17等距分布在调节杆15的 正面, 且四个螺孔17均与螺栓16相适配, 当旋转螺栓16, 使之与螺孔17之间相分离, 此时调 节杆15会与连接套14之间发生松动, 便于对调节杆15的长度进行调节, 使得光伏板12的一 端在调节杆15的带动下发生移动, 且活动轴10会发生转动, 便于根据安装环境的太阳光照 射情况对光伏板12的倾斜角度进行调节, 使得光伏板12能够尽可能长时间被。

17、太阳光所照 射, 便于光伏板12对太阳光进行吸收, 从而提高了光伏板12的光能利用率。 0023 请参阅图1和图2, 为了使得光伏板12倾斜度调节的过程更加简单方便, 调节杆15 的底端通过调节弹簧18与连接套14内腔的底部传动连接, 且调节杆15的顶端与光伏板12的 底部固定连接, 而调节弹簧18位于连接套14的内部, 且调节弹簧18的两端分别与连接套14 内腔的底部和调节杆15的底端固定连接, 当调节杆15会与连接套14之间发生松动时, 调节 杆15会在调节弹簧18的弹力作用下在竖直方向上发生移动, 从而使得光伏板12倾斜度调节 的过程更加简单方便且省时省力。 0024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

18、理及使用流程: 首先将安装板1另一侧与楼宇的外墙相接触, 并将安装螺钉插入至安装孔2的内部, 再旋转安装螺钉, 使之缓慢深入至楼宇外墙的内部, 从而便于对该监控装置进行固定安装, 接着旋转螺栓16, 使之与螺孔17之间相分离, 此时调 节杆15会与连接套14之间发生松动, 且调节杆15会在调节弹簧18的弹力作用下在竖直方向 上发生移动, 便于对调节杆15的长度进行调节, 使得光伏板12的一端在活动轴10和调节杆 15的带动下发生移动, 便于根据安装环境的太阳光照射情况对光伏板12的倾斜角度进行调 节, 从而提高了光伏板12的光能利用率, 最后当光伏板12吸收光能后, 会将吸收的光能转换 为电能。

19、, 并通过利用二号电线13将转换的电能传输到蓄电池7的内部, 且蓄电池7会利用一 号电线8为监控摄像头5进行供电, 从而使得监控摄像头5能够通电运行, 便于利用太阳能为 监控摄像头5进行供电, 减轻了城市电力供应的负担, 节约了电能, 从而实现了现代城市节 能环保的理念, 若长期遇到阴雨天气时, 可以利用充电线接通楼宇的供电系统, 便于为蓄电 池7进行充电, 从而保证了该监控装置能够正常的运行。 0025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 修 改、 替换和变型, 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说明书 3/3 页 5 CN 210745385 U 5 图1 说明书附图 1/2 页 6 CN 210745385 U 6 图2 图3 说明书附图 2/2 页 7 CN 210745385 U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电通信技术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