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机械结构件吊转装置.pdf

上传人:倪** 文档编号:11913165 上传时间:2021-11-07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475.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机械结构件吊转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工程机械结构件吊转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工程机械结构件吊转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程机械结构件吊转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机械结构件吊转装置.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1469280.5 (22)申请日 2019.09.05 (73)专利权人 湖南万征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江背镇 朱家桥 (72)发明人 彭林李超刘平 (74)专利代理机构 安化县梅山专利事务所 43005 代理人 潘访华 (51)Int.Cl. B66C 23/16(2006.01) B66C 23/687(2006.01) B66C 13/06(2006.01) B66C 23/8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工程。

2、机械结构件吊转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属于机械装置技术领域 的一种工程机械结构件吊转装置, 包括底座、 液 压升降柱、 立柱、 悬臂和吊臂, 底座的四角均固定 安装有液压升降柱, 底座的顶壁螺接有保护罩, 底座的顶壁螺接有轴承座, 轴承座的内腔卡接有 立柱, 立柱的外壁套接有大齿轮, 大齿轮与两个 小齿轮啮合, 两个小齿轮的中心分别固定在两个 电机A的输出轴上, 两个电机A螺接于底座的顶 壁, 立柱的顶部焊接有悬臂, 悬臂的内腔左壁水 平固定有油缸, 油缸的另一端与吊臂固定连接, 吊臂的顶部焊接有两组吊索收束装置, 两组吊索 收束装置的后壁均固定安装有电机安装架, 电机 安装架上固。

3、定安装有电机B,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 计科学合理, 稳定性和使用寿命佳。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 CN 211004268 U 2020.07.14 CN 211004268 U 1.一种工程机械结构件吊转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底座(100)、 液压升降柱(110)、 立 柱(310)、 悬臂(500)和吊臂(800), 所述底座(100)的四角均固定安装有液压升降柱(110), 所述底座(100)的顶壁螺接有保护罩(200), 所述底座(100)的顶壁螺接有轴承座(300), 所 述轴承座(300)的内腔卡接有立柱(310), 所述立柱(310)的外壁套接有大齿轮(311),。

4、 所述 大齿轮(311)与两个小齿轮(400)啮合, 两个小齿轮(400)的中心分别固定在两个电机A (410)的输出轴上, 所述两个电机A(410)螺接于底座(100)的顶壁, 所述立柱(310)的顶部焊 接有悬臂(500), 所述悬臂(500)的左端底壁固定安装有配重块安装架(600), 所述悬臂 (500)的内腔左壁水平固定有油缸(700), 所述油缸(700)的另一端与吊臂(800)固定连接, 所述吊臂(800)的顶部焊接有两组吊索收束装置(900), 所述两组吊索收束装置(900)的后 壁均固定安装有电机安装架(910), 所述电机安装架(910)上固定安装有电机B(911)。 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程机械结构件吊转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两组吊索收 束装置(900)的左右侧壁之间均卡接有滚筒(901), 所述滚筒(901)的外壁正中套接有隔板 (902), 所述隔板(902)两侧各安装有一组吊索(903), 所述吊索(903)的顶端固定有吊具 (904), 所述滚筒(901)靠近电机B(911)的一端与电机B(91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程机械结构件吊转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100) 的前后内侧壁均固定安装有车轮(10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程机械结构件吊转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吊臂(800) 位于两组。

6、吊索收束装置(900)之间处的顶壁和底壁之间贯通。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1004268 U 2 一种工程机械结构件吊转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装置技术领域, 具体为一种工程机械结构件吊转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在工厂和建筑工地等处的生产活动中, 需要大量的移动、 吊装和翻转重量较高的 结构件, 吊转装置是其移动必不可少的吊装工具。 现有的吊转装置因吊装的物品重量过大, 易发生倾覆的危险, 且吊转过程中, 易发生吊索、 吊具和吊装物大幅度摇晃的情况, 影响生 产安全, 除此之外还存在重要部件使用寿命不足、 吊装尺寸灵活性不够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

7、3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 佳实施方式。 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 以避免使本部分、 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 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 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0004 鉴于上述和/或现有一种工程机械结构件吊转装置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本实用 新型。 0005 因此,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程机械结构件吊转装置, 能够解决上述提 出的现有的吊转装置因吊装的物品重量过大, 易发生倾覆的危险, 且吊转过程中, 易发生吊 索、 吊具和吊装物大幅度摇晃的情况, 影响生产安全, 除此之外还存在重要。

8、部件使用寿命不 足、 吊装尺寸灵活性不够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 本实 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 一种工程机械结构件吊转装置, 其包括: 底座、 液压升降柱、 立柱、 悬臂和吊臂, 所 述底座的四角均固定安装有液压升降柱, 所述底座的顶壁螺接有保护罩, 所述底座的顶壁 螺接有轴承座, 所述轴承座的内腔卡接有立柱, 所述立柱的外壁套接有大齿轮, 所述大齿轮 与两个小齿轮啮合, 两个小齿轮的中心分别固定在两个电机A的输出轴上, 所述两个电机A 螺接于底座的顶壁, 所述立柱的顶部焊接有悬臂, 所述悬臂的左端底壁固定安装有配重块 安装架, 所述悬臂的内腔左。

9、壁水平固定有油缸, 所述油缸的另一端与吊臂固定连接, 所述吊 臂的顶部焊接有两组吊索收束装置, 所述两组吊索收束装置的后壁均固定安装有电机安装 架, 所述电机安装架上固定安装有电机B。 0007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工程机械结构件吊转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 其中: 所 述两组吊索收束装置的左右侧壁之间均卡接有滚筒, 所述滚筒的外壁正中套接有隔板, 所 述隔板两侧各安装有一组吊索, 所述吊索的顶端固定有吊具, 所述滚筒靠近电机B的一端与 电机B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0008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工程机械结构件吊转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 其中: 所 述底座的前后内侧壁均固定安装有车轮。 0009。

10、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工程机械结构件吊转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 其中: 所 说明书 1/4 页 3 CN 211004268 U 3 述吊臂位于两组吊索收束装置之间处的顶壁和底壁之间贯通。 0010 与现有技术相比: 该种工程机械结构件吊转装置设有底座和四根液压升降柱, 底 座和四根液压升降柱的组合使吊转装置得到四个有力的支撑点, 提高吊转时的稳定性, 防 止发生倾覆; 底座的顶壁设有两组电机A, 两组电机A的输出轴上均固定安装有小齿轮, 小齿 轮与立柱上的大齿轮啮合, 通过两组电机A同时运转, 驱动小齿轮转动, 带动大齿轮转动, 从 而使立柱在轴承座中转动, 实现吊转动作, 相对现有装置单。

11、个电机的设计, 设置两个电机A 可以减轻单个电机A的负载, 提高电机A的使用寿命, 及时其中一个损坏另一个仍旧能继续 工作, 避免影响工作效率; 悬臂的内腔左壁水平固定有油缸, 油缸的另一端与吊臂固定连 接, 通过油缸的伸缩带动吊臂在悬臂的内腔中伸缩, 改变吊臂伸出的长度, 满足不同需求的 吊装工作; 吊臂的顶壁设有两组吊索收束装置, 两组吊索收束装置的左右侧壁之间均卡接 有滚筒, 滚筒的外壁正中套接有隔板, 隔板两侧各安装有一组吊索, 共设有四根吊索, 且每 根吊索之间均有一定距离, 使单根吊索和单组吊索收束装置所承受的重力减轻, 提高使用 寿命, 同时可避免吊具在吊转过程中发生大幅度的摇摆。

12、并因此产生安全事故。 附图说明 0011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详细实施 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 些实施方式,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 还可以根据 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其中: 0012 图1为本实用新型工程机械结构件吊转装置正视示意图; 0013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吊索收束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4 图3为本实用新型底座结构示意图。 0015 图中:100底座、 101车轮、 110液压升降柱、 200保护罩、 300轴承座、 310立柱、 311大 。

13、齿轮、 400小齿轮、 410电机A、 500悬臂、 600配重块安装架、 700油缸、 800吊臂、 900吊索收束装 置、 901滚筒、 902隔板、 903吊索、 904吊具、 910电机安装架、 911电机B。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 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 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0017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 但是本实用新 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 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 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

14、制。 0018 其次, 本实用新型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 在详述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时, 为便 于说明, 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 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 其 在此不应限制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此外, 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 宽度及深度的三维 空间尺寸。 0019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 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020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工程机械结构件吊转装置, 请参阅图1, 包括: 底座100、 液压 说明书 2/4 页 4 CN 211004268 U 4 升降柱110、 立柱310、 悬臂500和。

15、吊臂800; 0021 请参阅图1和图3, 底座100的四角均固定安装有液压升降柱110, 液压升降柱降下 后支起本装置, 提高稳定性, 防止本装置在调转过程中倾覆, 底座100的顶壁螺接有保护罩 200, 保护罩200用于保护电机A410; 0022 请参阅图1, 底座100的顶壁螺接有轴承座300, 轴承座300的内腔卡接有立柱310, 立柱310可在轴承座300中自由转动, 立柱310的外壁套接有大齿轮311, 大齿轮311与两个小 齿轮400啮合, 两个小齿轮400的中心分别固定在两个电机A410的输出轴上, 电机A410的转 动带动小齿轮400的转动, 从而带动大齿轮311转动, 使。

16、立柱310在轴承座300中转动, 两个电 机A410螺接于底座100的顶壁; 0023 请再次参阅图1, 立柱310的顶部焊接有悬臂500, 悬臂500的左端底壁固定安装有 配重块安装架600, 配重块安装架600用于安装配重块, 平衡立柱310两侧的重量, 避免倾覆; 0024 请再次参阅图1, 悬臂500的内腔左壁水平固定有油缸700, 油缸700的另一端与吊 臂800固定连接, 通过油缸700的伸缩带动吊臂800在悬臂500的内腔中伸缩, 改变吊臂800伸 出的长度, 满足不同需求的吊装工作, 吊臂800的顶部焊接有两组吊索收束装置900, 吊索收 束装置900用于安装吊索903, 两组。

17、吊索收束装置900的后壁均固定安装有电机安装架910, 电机安装架910上固定安装有电机B911, 电机B911用于带动吊索903和吊具904的收放; 0025 请参阅图1和图2, 两组吊索收束装置900的左右侧壁之间均卡接有滚筒901, 滚筒 901用于安装吊索, 滚筒901的外壁正中套接有隔板902, 隔板902两侧各安装有一组吊索 903, 共设有四根吊索903, 且每根吊索903之间均有一定距离, 使单根吊索903和单组吊索收 束装置900所承受的重力减轻, 提高使用寿命, 同时可避免吊具在吊转过程中发生大幅度的 摇摆并因此产生安全事故, 吊索903的顶端固定有吊具904, 吊索903。

18、和吊具904用于吊装结 构件, 滚筒901靠近电机B911的一端与电机B91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0026 请参阅图1和图3, 底座100的前后内侧壁均固定安装有车轮101, 在不进行吊转工 作时, 液压升降柱110收起, 车轮101与地面接触, 可使本装置自由移动; 0027 请参阅图1和图2, 吊臂800位于两组吊索收束装置900之间处的顶壁和底壁之间贯 通, 用于吊索的通过; 0028 在具体使用时, 本领域技术人员需通过外置控制装置使液压升降柱110伸出, 使车 轮101离开地面, 将本装置支起, 以增大受力面积, 提高吊转时的稳定性, 操控电机A410运 转, 使小齿轮400转动并带。

19、动大齿轮311, 从而带动立柱310在轴承座300中转动, 并使悬臂 500和吊臂800转往待吊转结构件的方向, 可根据实际需求向配重块安装架600内安装配重 块, 并操作油缸700伸缩使吊臂800伸出以满足待吊转结构件的尺寸需求, 操作电机B911运 转, 带动滚筒901转动, 放下吊索903和吊具904, 将吊具904与待吊转结构件连接, 操作电机 B911运转, 带动滚筒901转动, 向上收起吊索903, 从而使结构件被吊起, 操作电机A410运转, 使立柱310旋转并带动悬臂500和吊臂800向目标点的方向旋转, 从而使吊具904带动结构件 向目标点运动, 到达目标点后, 操作电机B运。

20、转, 放下吊索903, 将结构件放下至地面, 脱离结 构件与吊具904的接触, 即完成吊转。 0029 虽然在上文中已经参考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 然而在不脱离本实用 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 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 尤其是, 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 本实用新型所披露的实施方式中的各项特征均可通过任意方式相互 说明书 3/4 页 5 CN 211004268 U 5 结合起来使用, 在本说明书中未对这些组合的情况进行穷举性的描述仅仅是出于省略篇幅 和节约资源的考虑。 因此,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方式, 而是包括落入 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说明书 4/4 页 6 CN 211004268 U 6 图1 说明书附图 1/3 页 7 CN 211004268 U 7 图2 说明书附图 2/3 页 8 CN 211004268 U 8 图3 说明书附图 3/3 页 9 CN 211004268 U 9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卷扬;提升;牵引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