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条炉排二次燃炉.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链条炉排二次燃炉.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427534.5 (22)申请日 2019.05.14 (71)申请人 魏银先 地址 034399 山西省忻州市繁峙繁城镇向 阳路晋华小区环保楼二单元一楼东 (72)发明人 魏银先 (51)Int.Cl. F23B 30/08(2006.01) F23L 9/00(2006.01) F22B 21/00(2006.01) F23M 5/06(2006.01) (54)发明名称 链条炉排二次燃炉 (57)摘要 链条炉排二次燃炉, 涉燃煤炉。 背景, 所有链 排炉突出缺点。
2、是排污重, 成为主要污染治理项。 目的: 改变拱的结构二次燃黑烟, 提燃效减排放。 方案: 增了补风管(2), 前拱内设有立隔板(12)把 前拱分成前后两室, 前为着火室(有烟段)后为燃 烧室(14)。 在立隔板的前部设有平隔板(9)使着 火室成上下两层, 下层是着火室(10)上层是折流 通道(8)(有扰动功能)。 平隔板距前壁间是通道 口(5), 该口使折流通道连通着火、 燃烧两室。 燃 烧原理: 1.着火室的烟气在着火室进行了第一次 补气, 并由补气产生的力扰动烟气混合。 2.烟气 进入曲折的折流通道, 再次扰动。 3.混合气进入 高温燃烧室再次燃烧。 观出烟似停炉, 治理雾霾 作用大。 。
3、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8页 CN 110094716 A 2019.08.06 CN 110094716 A 1.链条炉排二次燃炉, 其特征是: 前炉壁(1)增设了二次补气室(3), 室内上行是清尘风 孔(21), 下行是二次补风管(2); 在链排(4)上面两侧设有下锅筒(19), 下锅筒的上是拱墙 (18); 拱墙的上紧挨前炉壁设有前拱(20); 前拱内设有立隔板(12), 立隔板的上端面与拱顶 内面之间是通道口, 立隔板的下端面与链排面之间是煤层通过口(17); 立隔板把前拱内分 成前后两室, 前部为着火室(10), 后部为燃烧室(14); 在着火室内设有与立隔板连体的平隔 板(。
4、9); 平隔板的前端与前炉壁内面之间是通道口(5); 平隔板把着火室分成上下两层, 上层 是折流通道(8), 下层是着火室(10)。 着火室段的两拱壁各设一个补气孔(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条炉排二次燃炉, 其特征是: 前拱(20)又分为耐火砼拱(23)及铁拱(24); 铁拱的后端设有拱的后堵(22), 中部错开 设有反方向的两个扰动壁(6); 铁拱的前端与前炉壁焊连, 并与前炉壁水路连通; 铁拱的下 边固定在平隔板(9)的上皮, 并与平隔板边框方管(30)的水路连通; 铁拱的后端与灶口(13) 紧挨并水路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条炉排二次燃炉, 其特征是: 平隔板(9)。
5、与立隔板(12)为一体, 立隔板是一个立水壁; 长比两个下锅筒(19)的内皮距 加200-400mm; 高250-450mm; 厚50-200mm; 立隔板稳在下锅筒上, 并与下锅筒的水路连 通; 平隔板设有边框, 左边右边前端用方管做成, 后端与立水壁焊连, 水路连通; 框内布有束 管(33); 束管的两头, 前与方管, 后与立水壁焊接, 水路连通; 在框架内, 浇有耐火砼(32), 下 面保护层厚(31)20-80mm; 在前 方管 的前, 设管(26)与前水壁的水路连通; 左侧右侧方管 的下, 与灶口(13)的上水路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条炉排二次燃炉, 其特征是: 下锅筒(。
6、19)固定在链排的大架(27)上, 前端与前炉壁(1)相连并水路连通; 后端与后水 壁相连并水路连通; 锅筒断面为长方形, 下底面距链排(4)的面10-20mm, 上表面距链排的面140mm, 叠压链 排面宽50mm设置; 锅筒的宽度依拱墙的厚度+锅的束管占位+锅的水壁占位确定; 下锅筒连 体设有灶口(13), 水路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条炉排二次燃炉, 其特征是: 前炉壁(1)下设有高140mm的进料口(28)。 至炉排面300-350mm以上, 前炉壁加宽内呈 一台阶; 二次补风管(2)由前面进, 向下弯由台阶穿出; 二次补气管的上部设有清尘风孔 (21); 在两管的进口外做一。
7、个二次补气室(3), 在补气室内的两管中设有分室壁(29)分成两 室; 上为除尘室, 下为补风室, 除尘室与补风室的横顶端各连通一个正压风管, 各风管设有 调风阀一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条炉排二次燃炉, 其特征是: 着火室的链排下对应一个负压室(36)与正压室(34), 其它风室常规设置。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10094716 A 2 链条炉排二次燃炉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主要涉及燃煤炉。 适合锅炉, 球团炉, 隧道窑炉的无烟改进。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技术中, 所有链排锅炉都为一次燃式, 一次燃式炉突出的缺点是排污重, 已不 适合时代应用。 0003 。
8、其原因: 0004 运行中, 要不间断的补料。 补料后, 煤在着火段要释放大量的挥发物, 此时挥发物 一方面需高温助燃, 另一方面新补料着火吸收热使高温下降; 一方面需增氧助燃, 另一方面 新补料气孔小导致缺氧。 即使补了气, 也是烟一股气一股各走各的路。 在这种情况下, 大量 的挥发物不燃排出, 黑烟滚滚不断就在这时。 0005 本发明对上述问题从理论到土模到实体, 进行了五个年头的研究。 得出结论是: 0006 彻底除烟, 灶内必须重建 “高温+氧+扰动” 三大条件, 缺一不可。 三大条件成了彻底 解决无烟炉的定律。 倒过来, 依此定律可使所有燃煤炉能实现无烟。 有了目标创建容易, 第 一。
9、个定炉排炉研制成功后, 依此定律又对链排炉的拱进行了改进。 经一次试改, 即成功了目 前世界独一无二的 “链条炉排二次燃炉” 。 0007 直排测试, 观出烟似停炉。 二氧化硫只有280mg/m3(煤含硫低)。 一氧化碳几乎没有 (二次燃时烧掉)。 二次燃提高了煤的燃效, 多一份燃效少一份排放。 该项目对治理雾霾作用 很大。 0008 本发明所采用的方案 0009 前炉壁增设了二次补气室, 室内上行是清尘风孔, 下行是二次补风管。 在链排上面 两侧设有下锅筒, 下锅筒的上是拱墙。 拱墙的上紧挨前炉壁设有前拱。 前拱内设有立隔板, 立隔板的上端面与拱顶内面之间是通道口, 立隔板的下端面与链排面之。
10、间是煤层通过口。 立隔板把前拱内分成前后两室, 前部为着火室, 后部为燃烧室。 在着火室内设有与立隔板连 体的平隔板。 平隔板的前端与前炉壁内面之间是通道口。 平隔板把着火室分成上下两层, 上 层是折流通道, 下层是着火室。 这样, 着火室、 燃烧室、 由折流通道连通。 0010 二次燃原理: 0011 1.着火室的烟气在着火室进行了第一次补气, 并由补气产生的力扰动烟气混合。 2.烟气进入曲折的折流通道, 再次扰动。 3.混合气进入高温燃烧室再次燃烧。 附图说明: 0012 图1是链排纵向剖示意图 0013 图2是拱的左侧视图 0014 图3是图1的1-1剖视图 0015 图4是图3的2-2。
11、剖视图 0016 图5是图1的二次补气室(3)结构图 说明书 1/4 页 3 CN 110094716 A 3 0017 图6是图1的平隔板(9)俯视图 0018 图7是平隔板(9)3-3剖视图 0019 图8是平隔板(9)4-4剖视图 0020 图9是铁拱(24)仰视图 0021 图10是铁拱5-5剖视图 0022 图11是铁拱6-6剖视图 0023 图12是风压室结构图 0024 照图详述实施方式: 0025 如图1, 2, 3所示: 0026 前炉壁(1)增设了二次补气室(3), 室内上行是清尘风孔(21), 下行是二次补风管 (2)。 在链排(4)上面两侧设有下锅筒(19), 下锅筒的。
12、上是拱墙(18)。 拱墙的上紧挨前炉壁设 有前拱(20)。 紧挨后炉壁设有后拱(15)(设后拱一般是为助燃, 该炉可去掉后拱)。 前拱内设 有立隔板(12), 立隔板的上端面与拱顶内面之间是通道口, 立隔板的下端面与链排面之间 是煤层通过口(17)。 立隔板把前拱内分成前后两室, 前部为着火室(10)(有烟段), 后部为燃 烧室(14)(无烟段)。 在着火室内设有与立隔板连体的平隔板(9)。 平隔板的前端与前炉壁内 面之间是通道口(5)(该口为上下层的连通口)。 平隔板前高后低设置。 平隔板把着火室分成 上下两层, 上层是折流通道(8), 下层是着火室(10)。 这样, 着火室、 燃烧室、 由。
13、折流通道连 通。 着火室段的两拱壁各设一个补气孔(11)。 设孔位置: 孔中的高度: 依炉排上平计200- 300mm。 孔中对立隔板的前面距: 一个是着火室全长的1/3-1/4, 另一个是着火室全长的1/ 1.5-1/2。 (两孔调角目的是为扰动混匀配气)。 补气孔连通风机正压并设调节阀。 0027 如图1, 2, 8-11所示: 0028 前拱又分为耐火砼拱(23)及铁拱(24), 所述铁拱的结构, 铁拱随平隔板上仰。 铁拱 像反扣的槽, 槽的后端设有拱的后堵(22), 中部错开设有反方向的两个扰动壁(6)(后堵与 扰动壁功能是扰动气流)。 铁拱的前端与前炉壁焊连, 并与前炉壁水路连通。 。
14、铁拱的下边固 定在平隔板(9)的上皮, 并与平隔板边框方管(30)的水路连通。 铁拱的后端与灶口(13)紧挨 并水路连通。 (小型炉做成狐形顶, 顶内设一组导流壁。 大型炉做成平顶, 内部再加轴向立隔 板1-3个分成2-4个通道。 通道内各设2-3组扰动壁)。 铁拱内宽两侧下锅筒(19)的内皮 距。 外宽立隔板的长。 前后向长着火室总长+250-500mm。 0029 如图1, 2, 3, 4, 6-8所示: 0030 平隔板(9)与立隔板(12)的连体做法: 先做立隔板, 立隔板是一个立水壁。 长, 比两 个下锅筒(19)的内皮距加200-400mm。 高250-450mm。 厚50-200。
15、mm。 立隔板稳在下锅筒上, 并与下锅筒的水路连通。 平隔板设有边框(30), 左边右边前端用方管做成, 后端与立水壁焊 连, 水路连通。 框内布有束管(33)。 束管的两头, 前与方管, 后与立水壁焊接, 水路连通。 在框 架内, 浇有耐火砼(32), 下面保护层厚(31)20-80mm, (目的, 1.保证强度。 2.板要有积热辐 射功能, 提着火速)。 在前 方管 的前, 设管(26)与前水壁的水路连通。 左侧右侧方管的下, 与灶口(13)的上水路连通。 平隔板的左右向宽, 同立隔板的长。 0031 如图2, 4所示: 0032 下锅筒(19)的结构, 下锅筒固定在链排的大架(27)上,。
16、 前端与前炉壁(1)相连并水 路连通。 后端与后水壁相连并水路连通。 并与负载系统水路连通。 说明书 2/4 页 4 CN 110094716 A 4 0033 锅筒断面为长方形, 下底面距链排(4)的面10-20mm设置, 上表面距链排的面 140mm, 叠压链排面宽50mm。 锅筒的宽度依拱墙的厚度+锅的束管占位+锅的水壁占位确定 (束管, 水壁设在下锅筒上)。 下锅筒连体设有灶口(13), 水路连通。 灶的入深与下锅筒同宽。 0034 如图1, 5所示: 0035 二次补气室(3)与前炉壁(1)的结构, 前炉壁下设有高140mm的进料口(28)。 至炉排 面300-350mm以上, 前炉。
17、壁加宽内呈一台阶。 二次补风管(2)由前面进, 向下弯由台阶穿出 (用向下的风力吹高温穿流新料, 提着火速)。 二次补气管的上部设有清尘风孔(21)(定时清 除折流通道的织尘)。 在两管的进口外做一个二次补气室(3), 在补气室内的两管中设有分 室壁(29)分成两室。 上为除尘室, 下为补风室, 除尘室与补风室的横顶端各连通一个正压风 管, 各风管设有调风阀一个。 0036 如图12所示: 0037 着火室的链排下对应一个负压室(36)与正压室(34), 其它风室常规设置。 0038 所述负压室的结构: 负压室的前边设在前炉壁内面的垂线对应下方。 依炉排的轴 向计, 负压室长250-600mm。
18、。 负压室与正压室(34)要空开20-100mm设置(防止窜风)。 负压室 由风管(35)连通通道口(5)的上方(负压室能促使高温穿新补煤层倒流, 提着火速)。 0039 各通道数据估算: 0040 1.导流口(25)口面积: 着火室占有链排的有效面积计算的配气量灶温温度膨 胀系数1.5-3。 0041 2.通道口(5)面积: 着火室占有链排的有效面积计算的配气量灶温温度膨胀 系数1.5-5+煤层截面积。 0042 3.着火室出口(16)面积: 平隔板(9)对应的炉排面积计算的配气量灶温温度 膨胀系数2-7+煤层截面积。 0043 4.燃烧室(14)的出口截面积: 着火燃烧两室的链排有效面积计。
19、算的配气量灶 温温度膨胀系数3-8+煤层截面积。 0044 5.燃烧室长度: 600-1000mm依氧化烟程度定。 0045 6.着火室长度: 80-1500mm与煤与炉功率有关。 0046 7.请尘风孔中距平隔板上平高(7)100-250mm。 0047 前炉壁 (1) 保护层厚 (31) 0048 二次补风管 (2) 耐火砼 (32) 0049 二次补气室 (3) 束管 (33)图6, 7, 8 0050 链排 (4) 正压室 (34) 0051 通道口 (5) 风管 (35) 0052 扰动壁 (6) 负压室 (36)图12 0053 吹风孔中距平隔板上平高(7) 0054 折流通道 (。
20、8) 0055 平隔板 (9) 0056 着火室 (10) 0057 补气孔 (11) 0058 立隔板 (12) 说明书 3/4 页 5 CN 110094716 A 5 0059 灶口 (13) 0060 燃烧室 (14) 0061 后拱 (15) 0062 着火室出口 (16) 0063 煤层通过口 (17) 0064 拱墙 (18) 0065 下锅筒 (19) 0066 前拱 (20) 0067 清尘风孔 (21) 0068 后堵 (22)图1 0069 耐火砼拱 (23) 0070 铁拱 (24)图2 0071 导流口 (25) 0072 管 (26)图3 0073 大架 (27)图。
21、4 0074 进料口 (28) 0075 分室壁 (29)图5 0076 边框方管 (30) 说明书 4/4 页 6 CN 110094716 A 6 图1 说明书附图 1/8 页 7 CN 110094716 A 7 图2 说明书附图 2/8 页 8 CN 110094716 A 8 图3 说明书附图 3/8 页 9 CN 110094716 A 9 图4 图5 说明书附图 4/8 页 10 CN 110094716 A 10 图6 图7 说明书附图 5/8 页 11 CN 110094716 A 11 图8 图9 说明书附图 6/8 页 12 CN 110094716 A 12 图10 图11 说明书附图 7/8 页 13 CN 110094716 A 13 图12 说明书附图 8/8 页 14 CN 110094716 A 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