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塑料薄膜制备的混配料装置.pdf

上传人:1520****312 文档编号:11305578 上传时间:2021-09-16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479.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用于塑料薄膜制备的混配料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用于塑料薄膜制备的混配料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用于塑料薄膜制备的混配料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用于塑料薄膜制备的混配料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塑料薄膜制备的混配料装置.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1711958.6 (22)申请日 2019.10.12 (73)专利权人 崇州君健塑胶有限公司 地址 611230 四川省成都市崇州经济开发 区崇安路399号 (72)发明人 赵立品王友清梁诗雨张宏飞 赵莉何柯谢凤韩小亮 (74)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 (普通合伙) 51229 代理人 李亚男 (51)Int.Cl. B29B 7/24(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用于塑料薄膜制备的混配料装置 (5。

2、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塑料薄膜制备 的混配料装置, 包括控制机构、 进料机构连接在 所述进料机构下端且内部具有空腔的支撑箱体、 位于所述支撑箱体内且连接在所述进料机构下 方的复料机构、 连接在所述复料机构下端的卸料 机构以及位于所述卸料机构下方的混料机构; 所 述控制机构分别与所述进料机构、 复料机构、 卸 料机构及混料机构通信连接, 所述支撑箱体下方 设置有与所述混料机构连通的螺旋送料机构; 该 装置操作方便可靠, 自动化程度高, 使用性能好, 通过控制机构对混配料过程中的组分量进行严 格控制, 保证混料配比的准确性, 保证生产产品 质量, 有效的满足生产工艺需求, 提高经济效益。

3、。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 CN 211616216 U 2020.10.02 CN 211616216 U 1.用于塑料薄膜制备的混配料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控制机构、 进料机构(1)、 连接在 所述进料机构(1)下端且内部具有空腔的支撑箱体(2)、 位于所述支撑箱体(2)内且连接在 所述进料机构(1)下方的复料机构(3)、 连接在所述复料机构(3)下端的卸料机构(4)以及位 于所述卸料机构(4)下方的混料机构(5); 所述控制机构分别与所述进料机构(1)、 复料机构 (3)、 卸料机构(4)及混料机构(5)通信连接, 所述支撑箱体(2)下方设置有与所述混料机构 (5)连通。

4、的螺旋送料机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塑料薄膜制备的混配料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料机构 (1)包括料仓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料仓组件出料口处的组分下料计量阀(11), 所述组分下 料计量阀(11)与所述控制机构通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塑料薄膜制备的混配料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料仓组件 包括组分储料仓(100)以及连通在所述组分储料仓(100)上方的真空集料室(101), 且所述 真空集料室(101)为多个; 所述组分储料仓(100)内部设置有隔板, 且通过所述隔板将所述组分储料仓(100)分割 为多个与所述真空集料室(101)相连通的储料室(103), 所述。

5、组分下料计量阀(11)设置在所 述储料室(103)的出料口(105)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塑料薄膜制备的混配料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复料机构 (3)包括连通在所述料仓组件下方的复核料仓组件(30)以及设置在所述复核料仓组件(30) 上的增重计量传感器(31); 所述增重计量传感器(31)与所述控制机构通信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塑料薄膜制备的混配料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复核料仓 组件(30)包括连接在所述储料室(103)的出料口(105)处的组分称重计量室(301), 所述增 重计量传感器(31)设置在所述组分称重计量室(301)下方外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5。

6、所述的用于塑料薄膜制备的混配料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卸料机构 (4)包括分别连通在所述复核料仓组件(30)下端的第一卸料管道(40)和第二卸料管道(41) 以及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卸料管道(40)和第二卸料管道(41)的卸料阀, 所述第一卸料管道 (40)延伸至支撑箱体(2)外部, 所述第二卸料管道(41)与所述混料机构(5)对应并连通, 所 述卸料阀与所述控制机构通信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塑料薄膜制备的混配料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料机构 (5)包括位于第一卸料管道(40)和第二卸料管道(41)下方的混料搅拌器(50)、 设置在所述 支撑箱体(2)内部下端的支撑台(51)。

7、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台(51)与所述混料搅拌器(50)下 方侧壁的失重计量传感器(52), 所述失重计量传感器(52)与所述控制机构通信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塑料薄膜制备的混配料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机构 采用PLC控制, 其包括人机界面HMI、 电源模块PS、 中央处理器CPU、 信号模块SM、 通讯模块CP、 功能模块FM、 接口模块IM; 模块通讯采用PROFIBUSDP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塑料薄膜制备的混配料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储料室 (103)上开设有可视窗口(7)。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塑料薄膜制备的混配料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

8、述储料室 (103)内设置有低料位报警传感器(8), 且所述低料位报警传感器(8)与所述控制机构通信 连接。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1616216 U 2 用于塑料薄膜制备的混配料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薄膜制备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塑料薄膜制备的混配 料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在进行塑料薄膜制备过程中, 混合原料的配比必须严格控制, 对塑料薄膜成品质 量至关重要, 现有的混配料设备可靠性低, 使用性能差, 在生产过程中遇到极端条件(如压 空中断、 料斗缺料、 气缸卡阻)等问题时, 并不能及时的做出调整反应, 从而导致混合原料配 比出错, 达不到预。

9、设配比, 使得生产的成品质量差而报废, 合格率差, 严重影响经济效益, 提 高了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塑料薄膜制备的混配料装置, 以解决现有混 配料设备使用性能差的问题。 0004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用于塑料薄膜制备的混配料装 置, 包括控制机构、 进料机构、 连接在所述进料机构下端且内部具有空腔的支撑箱体、 位于 所述支撑箱体内且连接在所述进料机构下方的复料机构、 连接在所述复料机构下端的卸料 机构以及位于所述卸料机构下方的混料机构; 所述控制机构分别与所述进料机构、 复料机 构、 卸料机构及混料机构通信连接, 所述支撑。

10、箱体下方设置有与所述混料机构连通的螺旋 送料机构。 0005 进一步, 所述进料机构包括料仓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料仓组件出料口处的组分下 料计量阀, 所述组分下料计量阀与所述控制机构通信连接。 0006 进一步, 所述料仓组件包括组分储料仓以及连通在所述组分储料仓上方的真空集 料室, 且所述真空集料室为多个; 0007 所述组分储料仓内部设置有隔板, 且通过所述隔板将所述组分储料仓分割为多个 与所述真空集料室相连通的储料室, 所述组分下料计量阀设置在所述储料室的出料口处。 0008 进一步, 所述复料机构包括连通在所述料仓组件下方的复核料仓组件以及设置在 所述复核料仓组件上的增重计量传感器; 所。

11、述增重计量传感器与所述控制机构通信连接。 0009 进一步, 所述复核料仓组件包括连接在所述储料室的出料口处的组分称重计量 室, 所述增重计量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组分称重计量室下方外壁上。 0010 进一步, 所述卸料机构包括分别连通在所述复核料仓组件下端的第一卸料管道和 第二卸料管道以及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卸料管道和第二卸料管道的卸料阀, 所述第一卸料 管道延伸至支撑箱体外部, 所述第二卸料管道与所述混料机构对应并连通, 所述卸料阀与 所述控制机构通信连接。 0011 进一步, 所述混料机构包括位于第一卸料管道和第二卸料管道下方的混料搅拌 器、 设置在所述支撑箱体内部下端的支撑台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

12、台与所述混料搅拌器下方 说明书 1/4 页 3 CN 211616216 U 3 侧壁的失重计量传感器, 所述失重计量传感器与所述控制机构通信连接。 0012 进一步, 所述控制机构采用PLC控制, 其包括人机界面HMI、 电源模块 PS、 中央处理 器CPU、 信号模块SM、 通讯模块CP、 功能模块FM、 接口模块IM; 模块通讯采用PROFIBUS DP连 接。 0013 进一步, 所述储料室上开设有可视窗口。 0014 进一步, 所述储料室内设置有低料位报警传感器, 且所述低料位报警传感器与所 述控制机构通信连接。 0015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用于塑料。

13、薄膜制备的混 配料装置, 该装置操作方便可靠, 自动化程度高, 使用性能好, 通过控制机构对混配料过程 中的组分量进行严格控制, 保证生产产品质量; 在遇到紧急突发情况时, 通过控制机构对进 料机构、 复料机构、 混料机构以及送料机构及时作出反应, 能有效隔断比例失效的原料且能 分类收集再利用功能, 保证混料配比的准确性, 避免混料配方错误报废, 有效的满足生产工 艺需求, 提高经济效益, 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为图1中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8 图3为本实用新型操作原理流程图; 0019 图1至图3中所示附图标记分别表示为: 1-进料。

14、机构, 2-支撑箱体, 3- 复料机构, 4- 卸料机构, 5-混料机构, 6-螺旋送料机构, 11-组分下料计量阀, 100-组分储料仓, 101-真空 集料室, 103-储料室, 105-出料口, 30-复核料仓组件, 31-增重计量传感器, 301-组分称重计 量室, 40-第一卸料管道, 41-第二卸料管道, 50-混料搅拌器, 51-支撑台, 52-失重计量传感 器, 7-可视窗口, 8-低料位报警传感器, 10-原料储料箱, 20-主吸料马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 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 新型, 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

15、0021 如图1至图3所示, 用于塑料薄膜制备的混配料装置, 包括控制机构、 进料机构1、 连 接在所述进料机构1下端且内部具有空腔的支撑箱体2、 位于支撑箱体2内且连接在进料机 构1下方的复料机构3、 连接在所述复料机构3下端的卸料机构4以及位于卸料机构4下方的 混料机构5; 控制机构分别与进料机构1、 复料机构3、 卸料机构4及混料机构5通信连接, 支撑 箱体2下方设置有与混料机构5连通的螺旋送料机构6。 0022 该控制机构通过不断的接收指令、 分析指令、 执行指令, 按预先编写的程序执行, 以达到用户的期待结果。 原料储放在原料储料箱10内, 其通过管道与进料机构连通, 进料机 构通过。

16、管道还连通有主吸料马达20。 螺旋送料机构6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挤出机。 在本申请 中, 控制机构预设混料的配比范围, 进而通过控制机构与进料机构1之间的通信连接, 对进 料机构1的进料量进行控制, 并通过复料机构3对进料量进行复核, 保证配比的准确性, 进而 通过卸料机构4卸料进入到混料机构5, 通过混料机构5对相应配比下的混料进行混合, 最后 由螺栓送料机构输出。 在整体过程中, 若复核过程中出现与预设配比不一致的情况(少于预 说明书 2/4 页 4 CN 211616216 U 4 设值或超出预设值), 当复核值少于预设值时, 通过控制机构控制进料机构1做出相应的动 作, 持续向下进料, 保。

17、证配比达到预设值; 若复核值超过预设值, 通过控制机构控制卸料机 构4将超过组分向外部排出, 并暂缓向混料机构5内下料, 当排出后的组分与预设值相当时, 再通过控制机构控制卸料机构4向混料机构5内卸料。 0023 为了提高进料机构1的使用性能, 本实用新型中, 进料机构1包括料仓组件以及设 置在料仓组件出料口处的组分下料计量阀11, 组分下料计量阀 11与控制机构通信连接。 料 仓组件包括组分储料仓100以及连通在组分储料仓100上方的真空集料室101, 且所述真空 集料室101为多个。 组分储料仓 100内部设置有隔板, 且通过隔板将所述组分储料仓100分 割为多个与真空集料室101相连通的。

18、储料室103, 组分下料计量阀11设置在储料室103的出 料口105处。 真空集料室形成负压, 把粒料吸入真空集料室内, 将不同组分的原料分别储放 在不同的真空集料室内, 并通过单独的储料室下放至复料机构3内, 保证在进料阶段不同组 分的原料不会发生相互混合的情况, 保证组分配比的可靠性。 组分储料仓100为漏斗状结 构, 其上端口径大, 下端口径小, 便于粒料快速的通过。 组分下料计量阀11作为组分储料仓 100出口端的控制开关, 既可控制粒料的下方, 又可以对下料量进行计量, 保证下料量达到 预设配比值。 具体的, 通过控制机构预设配比预设值范围, 在进行操作时, 组分下料计量阀 11计算。

19、下料量, 并将该信号反馈至控制机构, 进而通过控制机构对组分下料计量阀11的开 闭状态进行切换。 当组分下料计量阀 11计量的下料量达到预设值范围时, 通过控制机构控 制组分下料计量阀11 关闭, 停止下料; 当组分下料计量阀11计量的下料量未达到预设值范 围时, 保持组分下料计量阀11开启, 直至达到预设范围。 0024 为了提高复料机构3复核下料量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中, 复料机构3 包括连通在 所述料仓组件下方的复核料仓组件30以及设置在复核料仓组件30上的增重计量传感器31; 增重计量传感器31与控制机构通信连接。 复核料仓组件30包括连接在储料室103的出料口 105处的组分称重计。

20、量室301, 增重计量传感器31设置在组分称重计量室301下方外壁上。 增 重计量传感器31通过支撑板抵接在组分称重计量室301下方外壁, 储料室103下放的原料进 入到组分称重计量室301, 进而分别通过增重计量传感器31对各个计量室内的原料进行称 重计量, 实现对下料量的复核。 当复核值在预设范围内时, 打开正常卸料口, 粒料进入混料 机构5内, 当复核值不在预设范围内时, 通过控制机构对进料机构1或卸料机构4进行相应的 控制, 直至复核值在预设范围内。 0025 为了提高卸料机构4的使用性能, 本实用新型中, 卸料机构4包括分别连通在复核 料仓组件30下端的第一卸料管道40和第二卸料管道。

21、41以及分别连接在第一卸料管道40和 第二卸料管道41的卸料阀, 第一卸料管道40 延伸至支撑箱体2外部, 第二卸料管道41与混 料机构5对应并连通, 卸料阀与所述控制机构通信连接。 第一卸料管道40为非正常卸料管 道, 即当出现复料机构3内的复核值与预设范围不相当时, 通过第一卸料管道40对粒料进行 相应的排出, 排出后的粒料可再次循环利用, 节约粒料, 降低成本。 第二卸料管道41为正常 卸料管道, 当复核值在预设范围内时, 第二卸料管道41打开, 将粒料正常卸料至混料机构5 内。 0026 为了提高混料机构5和螺旋传送机构之间的可靠配合, 本实用新型中, 混料机构5 包括位于第一卸料管道。

22、40和第二卸料管道41下方的混料搅拌器 50、 设置在支撑箱体2内部 下端的支撑台51以及设置在支撑台51与混料搅拌器50下方侧壁的失重计量传感器52, 失重 说明书 3/4 页 5 CN 211616216 U 5 计量传感器52与控制机构通信连接。 通过失重计量传感器52检测混料搅拌器50内的粒料排 放至螺旋送料机构6内的消耗量, 并将信号反馈至控制机构, 控制机构根据反馈回来的实际 粒料消耗量与设定的螺旋送料机构6吐出量相对比, 调整螺旋送料机构6 的转速以达到恒 定的吐出量, 保证生产的可靠性。 混料搅拌器包括伺服电机, 连接在伺服电机上的蜗杆桨 片, 通过伺服电机带动蜗杆桨片转动, 。

23、从而充分搅拌原料。 0027 控制机构采用PLC控制, 通过嵌入的MPI总线处理数据之间交换, 其包括电源模块 PS、 中央处理器CPU、 信号模块SM、 通讯模块CP、 功能模块 FM、 接口模块IM; 模块通讯采用 PROFIBUS DP连接。 软件通过传感器反馈精准控制计量阀动作, 能有效隔断比例失效的原料 且能分类收集再利用功能, 保证混料配比的准确性, 避免因混料配方错误而导致产品的报 废。 0028 为了提高进料机构1对料量的实时监测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中, 储料室 103内设置 有低料位报警传感器8, 且低料位报警传感器8与控制机构通信连接。 0029 为了更直观对进料机构1内的粒料进行观察, 本实用新型中, 第一储料室103和第 二储料室104上均开设有可视窗口7。 0030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 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凡在本实用 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 护范围之内。 说明书 4/4 页 6 CN 211616216 U 6 图1 说明书附图 1/3 页 7 CN 211616216 U 7 图2 说明书附图 2/3 页 8 CN 211616216 U 8 图3 说明书附图 3/3 页 9 CN 211616216 U 9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塑料的加工;一般处于塑性状态物质的加工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