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pdf

上传人:r7 文档编号:998719 上传时间:2018-03-24 格式:PDF 页数:30 大小:1.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136078.0

申请日:

2008.07.11

公开号:

CN101625489A

公开日:

2010.01.13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2F 1/1362申请日:20080711|||公开

IPC分类号:

G02F1/1362; G09G3/36

主分类号:

G02F1/1362

申请人:

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谢明峰; 陈宥烨; 黄汉忠; 庄怡芬; 谢志勇

地址:

中国台湾台南县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黄 睿;王 英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此液晶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像素,且所述像素各自包括第一子像素与第二子像素。其中,第一子像素与第一子像素分别依据第一栅极脉冲而载入源极电压。再者,第二子像素包括第一储存电容与第一补偿电容。第一储存电容用以储存源极电压。第一补偿电容会依据切换脉冲而充放电至预设电压。之后,第一补偿电容更依据第二栅极脉冲而与第一储存电容进行电荷中和。值得注意的是,切换脉冲、第一栅极脉冲与第二栅极脉冲按照时间顺序逐一被传送。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像素,且每一个所述像素包括: 第一子像素,耦接至数据线与第一扫描线,依据所述第一扫描线所传 递的第一栅极脉冲,来接收所述数据线所传递的源极电压;以及 第二子像素,耦接至所述数据线、所述第一扫描线、第二扫描线以及 电平切换线,依据所述第一栅极脉冲,来接收所述源极电压,其中,所述 第二子像素包括: 第一液晶电容,用以载入所述源极电压;以及 第一补偿电容,依据所述电平切换线所传送的切换脉冲而充放电至预 设电压,并依据所述第二扫描线所传递的第二栅极脉冲而与所述第一液晶 电容进行电荷中和,其中,所述切换脉冲、所述第一栅极脉冲与所述第二 栅极脉冲按照时间顺序逐一被传送。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二子像素还包括: 第一开关,其第一端耦接至所述数据线,其第二端耦接至所述第一液 晶电容的第一端,其控制端耦接至所述第一扫描线,用以依据所述第一栅 极脉冲而导通其第一端与第二端; 第二开关,其第一端耦接至所述第一液晶电容的第一端,其第二端耦 接至所述第一补偿电容的第一端,其控制端耦接至所述第二扫描线,用以 依据所述第二栅极脉冲而导通其第一端与第二端; 第三开关,其第一端耦接至所述第一补偿电容的第一端,其第二端耦 接至所述第二扫描线,其控制端耦接至所述电平切换线,用以依据所述切 换脉冲而导通其第一端与第二端,以致使所述第一补偿电容载入由所述第 二扫描线所传送的特定脉冲,其中,所述特定脉冲的电压电平维持在所述 预设电压;以及 第一储存电容,与所述第一液晶电容相互并联,其中,所述第一储存 电容与所述第一补偿电容的第二端耦接至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共同电压。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一子像素包括: 第四开关,其第一端耦接至所述数据线,其控制端耦接至所述第一扫 描线,用以依据所述第一栅极脉冲而导通其第一端与第二端; 第二液晶电容,其第一端耦接至所述第四开关的第二端,其第二端耦 接至所述共同电压;以及 第二储存电容,与所述第二液晶电容相互并联。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二子像素还包括: 第一开关,其第一端耦接至所述数据线,其第二端耦接至所述第一液 晶电容的第一端,其控制端耦接至所述第一扫描线,用以依据所述第一栅 极脉冲而导通其第一端与第二端; 第二开关,其第一端耦接至所述第一液晶电容的第一端,其第二端耦 接至所述第一补偿电容的第一端,其控制端耦接至所述第二扫描线,用以 依据所述第二栅极脉冲而导通其第一端与第二端; 第三开关,其第一端耦接至所述第一补偿电容的第一端,其第二端耦 接至所述第二扫描线,其控制端耦接至所述电平切换线,用以依据所述切 换脉冲而导通其第一端与第二端,以致使所述第一补偿电容载入由所述第 二扫描线所传送的特定脉冲,其中,所述特定脉冲的电压电平维持在所述 预设电压;以及 第一储存电容,其第一端耦接至所述第一液晶电容的第一端,其第二 端耦接至所述第二扫描线,且所述第一液晶电容的第二端耦接至所述液晶 显示面板的共同电压,所述第一补偿电容的第二端耦接至所述第二扫描线。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一子像素包括: 第四开关,其第一端耦接至所述数据线,其控制端耦接至所述第一扫 描线,并用以依据所述第一栅极脉冲而导通其第一端与第二端; 第二液晶电容,其第一端耦接至所述第四开关的第二端,其第二端耦 接至所述共同电压;以及 第二储存电容,其第一端耦接至所述第四开关的第二端,其第二端耦 接至所述第二扫描线。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二子像素还包括: 第一开关,其第一端耦接至所述数据线,其第二端耦接至所述第一液 晶电容的第一端,其控制端耦接至所述第一扫描线,用以依据所述第一栅 极脉冲而导通其第一端与第二端; 第二开关,其第一端耦接至所述第一液晶电容的第一端,其第二端耦 接至所述第一补偿电容的第一端,其控制端耦接至所述第二扫描线,用以 依据所述第二栅极脉冲而导通其第一端与第二端; 第三开关,其第一端耦接至所述第一补偿电容的第一端,其第二端耦 接至所述第二扫描线,其控制端耦接至所述电平切换线,并依据所述切换 脉冲而导通其第一端与第二端,以致使所述第一补偿电容载入由所述第二 扫描线所传送的特定脉冲,其中,所述特定脉冲的电压电平维持在所述预 设电压; 第二补偿电容,其第一端耦接至所述第一补偿电容的第一端,其第二 端耦接至电平互补线,其中,所述第一补偿电容的第二端耦接至所述电平 切换线,且所述电平互补线所传递的信号与所述电平切换线传递的信号互 为反相;以及 第一储存电容,与所述第一液晶电容并联,且所述第一储存电容的第 二端耦接至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一共同电压。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一子像素包括: 第四开关,其第一端耦接至所述数据线,其控制端耦接至所述第一扫 描线,用以依据所述第一栅极脉冲而导通其第一端与第二端; 第二液晶电容,其第一端耦接至所述第四开关的第二端,其第二端耦 接至所述共同电压;以及 第二储存电容,与所述第二液晶电容相互并联。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二子像素还包括: 第一开关,其第一端耦接至所述数据线,其第二端耦接至所述第一液 晶电容的第一端,其控制端耦接至所述第一扫描线,用以依据所述第一栅 极脉冲而导通其第一端与第二端; 第二开关,其第一端耦接至所述第一液晶电容的第一端,其第二端耦 接至所述第一补偿电容的第一端,其控制端耦接至所述第二扫描线,用以 依据所述第二栅极脉冲而导通其第一端与第二端; 第三开关,其第一端耦接至所述第一补偿电容的第一端,其第二端耦 接至所述预设电压,其控制端耦接至所述电平切换线,依据所述切换脉冲 而导通其第一端与第二端;以及 第一储存电容,与所述第一液晶电容相互并联,其中,所述第一储存 电容与所述第一补偿电容的第二端耦接至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一共同电 压。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一子像素包括: 第四开关,其第一端耦接至所述数据线,其控制端耦接至所述第一扫 描线,用以依据所述第一栅极脉冲而导通其第一端与第二端; 第二液晶电容,其第一端耦接至所述第四开关的第二端,其第二端耦 接至所述共同电压;以及 第二储存电容,与所述第二液晶电容相互并联。
10: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中,所述预设电压等同于 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共同电压。
11: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像素,且每一个所述像素包括: 第一子像素,耦接至数据线与第一扫描线,依据所述第一扫描线所传 递的第一栅极脉冲,而载入所述数据线所传递的源极电压;以及 第二子像素,耦接至所述数据线、所述第一扫描线以及第二扫描线, 用以依据所述第一栅极脉冲而载入所述源极电压,其中所述第二子像素包 括: 第一液晶电容,用以载入所述源极电压;以及 第一补偿电容,依据所述第一栅极脉冲而充放电至预设电压,并依据 所述第二扫描线所传递的第二栅极脉冲而与所述第一液晶电容进行电荷中 和,其中,所述第一栅极脉冲与所述第二栅极脉冲按照时间顺序逐一被传 送。
12: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二子像素还包 括: 第一开关,其第一端耦接至所述数据线,其第二端耦接至所述第一液 晶电容的第一端,其控制端耦接至所述第一扫描线,用以依据所述第一栅 极脉冲而导通其第一端与第二端; 第二开关,其第一端耦接至所述第一液晶电容的第一端,其第二端耦 接至所述第一补偿电容的第一端,其控制端耦接至所述第二扫描线,用以 依据所述第二栅极脉冲而导通其第一端与第二端; 第三开关,其第一端耦接至所述第一补偿电容的第一端,其第二端耦 接至电平切换线,其控制端耦接至所述第一扫描线,用以依据所述第一栅 极脉冲而导通其第一端与第二端,其中,所述电平切换线所传递的信号的 电压电平,会随着所述第二栅极脉冲而从所述预设电压切换至补偿电压, 且所述补偿电压小于所述预设电压;以及 第一储存电容,其第一端耦接至所述第一液晶电容的第一端,其第二 端耦接至所述电平切换线与所述第一补偿电容的第二端,其中,所述第一 液晶电容的第二端耦接至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同电压。
13: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所述预设电压等同于所 述液晶显示面板的共同电压。
14: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其中,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包括多 个像素,每个所述像素包括第一子像素与第二子像素,且所述第二子像素 包括第一液晶电容与第一补偿电容,其中,所述第一子像素耦接至数据线 与第一扫描线,所述第二子像素耦接至所述数据线、所述第一扫描线、第 二扫描线以及电平切换线,且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通过所述数据线传递源极电压; 按照时间顺序逐一产生由所述电平切换线所传送的切换脉冲、由所述 第一扫描线所传送的第一栅极脉冲以及由所述第二扫描线所传送的第二栅 极脉冲; 依据所述切换脉冲而将所述第一补偿电容充放电至预设电压; 依据所述第一栅极脉冲而将所述源极电压载入至所述第一子像素与所 述第一液晶电容;以及 依据所述第二栅极电压而将储存在所述第一补偿电容与所述第一液晶 电容中的电荷进行中和。
15: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其中,依据所述 切换脉冲而将所述第一补偿电容充放电至所述预设电压的步骤包括: 通过所述第二扫描线传送特定脉冲;以及 依据所述切换脉冲而将所述特定脉冲载入至所述第一补偿电容,其中, 所述特定脉冲的电压电平维持在所述预设电压。
16: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其中,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包括多 个像素,每个所述像素包括第一子像素与第二子像素,且所述第二子像素 包括第一液晶电容与第一补偿电容,其中,所述第一子像素耦接至数据线 与第一扫描线,所述第二子像素耦接至所述数据线、所述第一扫描线以及 第二扫描线,且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通过所述数据线传递源极电压; 按照时间顺序逐一产生由所述第一扫描线所传送的第一栅极脉冲以及 由所述第二扫描线所传送的第二栅极脉冲; 依据所述第一栅极脉冲而将所述第一补偿电容充放电至预设电压,并 将所述源极电压载入至所述第一子像素与所述第一液晶电容;以及 依据所述第二栅极电压而将储存在所述第一补偿电容与所述第一液晶 电容中的电荷进行中和。

说明书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显示面板,且特别涉及一种可消除影像残留与画面不均匀的液晶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对于多域垂直配向式液晶显示器而言,由于配置在彩色滤光基板或显示元件阵列基板上的配向凸起物(alignment protrusion)或狭缝(slit)可以使得液晶分子呈多方向排列,得到多个不同的配向区域(domain),因此多域垂直配向式液晶显示器能够达成广视角的要求。尽管如此,多域垂直配向式液晶显示器的穿透率-灰度曲线(transmittance-1evel curve)还是会随着视角改变而有不同的曲率。换言之,当视角改变时,多域垂直配向式液晶显示器所显示出的亮度会产生变化,进而导致色偏与色饱和度不足等现象。目前,已有人提出下述结构以解决色偏与色饱和度不足的问题。

    图1示出了公知像素的电路结构图。参照图1,公知像素100包括第一子像素110以及第二子像素120。在第一子像素110中,开关SW13会依据扫描线SL11所传递的栅极脉冲而导通。此时,经由数据线DL11所传递的源极电压VS11会储存在储存电容CST11与液晶电容CLC11中。相对地,此时开关SW11也会呈现导通状态,且第二子像素120中的储存电容CST12与液晶电容CLC12也会载入源极电压VS11。

    当第一子像素110与第二子像素120载入源极电压VS11后,开关SW12则会依据扫描线SL12所传递的栅极脉冲而导通。此时,液晶电容CLC12、储存电容CST12与补偿电容CCN1中的电荷将进行中和。借此,公知像素100将可利用两子像素不同的穿透度变化量进行混色,以致使侧视角度的穿透度变化量会与正视的穿透度变化量相同,进而解决色偏与色饱和度不足的问题。

    然而,在公知的技术中,每当补偿电容CCN1进行一次电荷中和,其内部的电荷量就更动一次。换而言之,当公知像素100所显示的画面在进行灰度切换时,补偿电容CCN1内的电荷量也将随之变动。在此情况下,由于公知像素100无法预测补偿电容CCN1的电荷量,因此公知像素100在显示同一画面时将会出现灰度电压电平不一致的问题,进而产生画面不均匀与影像残留等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用以解决画面不均匀与影像残留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用以提升液晶显示面板的画面质量。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用以解决画面不均匀与影像残留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用以提升液晶显示面板的画面质量。

    本发明提出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像素,且所述像素各自包括第一子像素与第二子像素。其中,第一子像素耦接至数据线与第一扫描线,并用以依据第一扫描线所传递的第一栅极脉冲,而载入数据线所传递的源极电压。此外,第二子像素耦接至数据线、第一扫描线、第二扫描线以及电平切换线,并用以依据第一栅极脉冲而载入源极电压。

    更进一步来看,第二子像素包括第一储存电容与第一补偿电容。其中,第一储存电容用以储存源极电压。第一补偿电容会依据电平切换线所传送的切换脉冲而充放电至预设电压。之后,第一补偿电容更依据第二扫描线所传递的第二栅极脉冲而与第一储存电容进行电荷中和。值得注意的是,切换脉冲、第一栅极脉冲与第二栅极脉冲按照时间顺序逐一被传送。

    本发明另提出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像素,且所述像素各自包括第一子像素与第二子像素。其中,第一子像素耦接至数据线与第一扫描线,并用以依据第一扫描线所传递的第一栅极脉冲,而载入数据线所传递的源极电压。此外,第二子像素耦接至数据线、第一扫描线以及第二扫描线,并用以依据第一栅极脉冲而载入源极电压。

    更进一步来看,第二子像素包括第一储存电容与第一补偿电容。其中,第一储存电容用以储存源极电压。第一补偿电容用以依据第一栅极脉冲而充放电至预设电压。此外,第一补偿电容更依据第二扫描线所传递的第二栅极脉冲而与第一储存电容进行电荷中和。值得注意的是,第一栅极脉冲与第二栅极脉冲按照时间顺序逐一被传送。

    本发明提出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其中,液晶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像素。这些像素包括第一子像素与第二子像素,且第二子像素包括第一液晶电容与第一补偿电容。在此,第一子像素耦接至数据线与第一扫描线,第二子像素耦接至数据线、第一扫描线、第二扫描线以及电平切换线,且液晶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首先,通过数据线传递源极电压。接着,按照时间顺序逐一产生由电平切换线所传送的切换脉冲、由第一扫描线所传送的第一栅极脉冲以及由第二扫描线所传送的第二栅极脉冲。接着,依据切换脉冲而将第一补偿电容充放电至预设电压。之后,依据第一栅极脉冲而将源极电压载入至第一子像素与第一液晶电容。最后,依据第二栅极电压而将储存在第一补偿电容与第一液晶电容中的电荷进行中和。

    本发明另提出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其中,液晶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像素。这些像素包括第一子像素与第二子像素,且第二子像素包括第一液晶电容与第一补偿电容。在此,第一子像素耦接至数据线与第一扫描线,第二子像素耦接至数据线、第一扫描线以及第二扫描线,且此液晶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首先,通过数据线传递源极电压。接着,按照时间顺序逐一产生由第一扫描线所传送的第一栅极脉冲以及由第二扫描线所传送的第二栅极脉冲。接着,依据第一栅极脉冲而将第一补偿电容充放电至预设电压,并将源极电压载入至第一子像素与第一液晶电容。最后,依据第二栅极电压而将储存在第一补偿电容与第一液晶电容中的电荷进行中和。

    本发明是通过将补偿电容充放电至预设电压,来致使补偿电容的电荷量在中和前都会维持在一固定值。借此,本发明将能够消除在公知技术中由于补偿电容的电荷量不固定而造成的影像残留与画面不均匀的问题。

    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出多个优选实施例,并结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公知像素的电路结构图。

    图2A示出了依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像素的电路结构图。

    图2B示出了用以说明第一实施例的波形时序图。

    图3A示出了依照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像素的电路结构图。

    图3B示出了用以说明第二实施例的波形时序图。

    图4A示出了依照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像素的电路结构图。

    图4B示出了用以说明第三实施例的波形时序图。

    图5A示出了依照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像素的电路结构图。

    图5B示出了用以说明第四实施例的波形时序图。

    图6A示出了依照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像素地电路结构图。

    图6B示出了用以说明第五实施例之波形时序图。

    图7A示出了依照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像素的电路结构图。

    图7B示出了用以说明第六实施例的波形时序图。

    图8示出了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流程图。

    图9示出了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流程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公知像素

    110、210、610:第一子像素

    120、220、620:第二子像素

    200、300、400、500、600、700:像素

    SW11~SW13、SW21~SW24、SW51、SW61~SW64、SW71:开关

    CST11、CST12、CST21、CST22、CST31、CST61、CST62、CST71:储存电容

    CLC11、CLC12、CLC21、CLC22、CLC61、CLC62:液晶电容

    CCN1、CCN2、CCN3、CCN41、CCN42、CCN6、CCN7:补偿电容

    DL11、DL21、DL61:数据线

    SL11、SL12、SL21、SL22、SL61、SL62:扫描线

    WL21、WL71:电平切换线

    CNL41:电平互补线

    VS11、VS21、VS61:源极电压

    Vpre5、Vpre6:预设电压

    Vcom:共同电压

    V71:补偿电压

    S21~S23、S41、S61、S62、S71:信号

    PU21、PU22、PU61、PU62:栅极脉冲

    PU23:切换脉冲

    PU24、PU25:特定脉冲

    PU41:互补脉冲

    t2、t6:时间点

    S801~S805、S901~S905:液晶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的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精神之前,首先假设各实施例所列举的液晶显示面板适用于液晶显示器。然而上述假设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依据本发明的精神,更改液晶显示面板的应用型态。

    再者,各实施例所列举的液晶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像素,而为了使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详知,以下各个实施例仅以液晶显示面板的其中一个像素为例来进行说明。且在以下说明中,为呈现对本发明的说明的一贯性,在不同的实施例中,如果有功能与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则会使用相同的元件符号与名称。

    [第一实施例]

    图2A示出了依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像素的电路结构图。参照图2A,像素200包括第一子像素210以及第二子像素220。在此,第一子像素210耦接至数据线DL21与扫描线SL21。第二子像素220耦接至数据线DL21、扫描线SL21、扫描线SL22以及电平切换线WL21。在此实施例中,扫描线SL22与扫描线SL23亦分别接到相同于第一子像素210与第二子像素220的结构,为了简化说明,而不在图中示出。

    更进一步来看,第一子像素210包括开关SW24、储存电容CST21以及液晶电容CLC21。其中,开关SW24的第一端,例如漏极,耦接至数据线DL21,且开关SW24的控制端,例如栅极,接至扫描线SL21。液晶电容CLC21的第一端耦接至开关SW24的第二端,例如源极,且液晶电容CLC21的第二端耦接至共同电压Vcom。而储存电容CST21则与液晶电容CLC21并联。

    再者,第二子像素220包括开关SW21、开关SW22、开关SW23、储存电容CST22、补偿电容CCN2以及液晶电容CLC22。开关SW21的第一端,例如漏极,耦接至数据线DL21,且其控制端,例如栅极,耦接至扫描线SL21。液晶电容CLC22的第一端耦接至开关SW21的第二端,例如源极,且液晶电容CLC22的第二端耦接至共同电压Vcom。储存电容CST22则与液晶电容CLC22并联。此外,开关SW22的第一端耦接至储存电容CST22的第一端,且其控制端耦接至扫描线SL22。补偿电容CCN2的第一端耦接至开关SW22的第二端,且其第二端耦接至共同电压Vcom。开关SW23的第一端耦接至补偿电容CCN2的第一端,其控制端耦接至电平切换线WL21,且其第二端耦接至扫描线SL22。

    图2B示出了用以说明第一实施例的波形时序图,其中S21用以表示为扫描线SL21所传送的信号,S22用以表示为扫描线SL22所传送的信号,S23用以表示为扫描线WL21所传送的信号,VS21用以表示为数据线DL21所传送的源极电压。此外,信号S21的电压电平会随着时间的变动而形成栅极脉冲PU21与特定脉冲PU25。相似地,信号S22包括栅极脉冲PU22与特定脉冲PU24,而信号S23则包括切换脉冲PU23。在此实施例中,特定脉冲PU25的大小等于特定脉冲PU24,而栅极脉冲PU21等于栅极脉冲PU22。

    值得注意的是,特定脉冲PU25是被耦接至扫描线WL21的另一像素(未示出)所采用,且其与另一像素的相关操作机制,参照特定脉冲PU24与像素200的相关操作机制来以此类推。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切换脉冲PU23、栅极脉冲PU21与栅极脉冲PU22是按照时间顺序逐一被传送,且特定脉冲PU24与切换脉冲PU23是同步地被传送。

    接下来同时参照图2A与图2B,以说明像素200的操作机制。首先,开关SW24会依据栅极脉冲PU21而导通其第一端与第二端。此时,数据线DL21与储存电容CST21电性连接,以致使数据线DL21上的源极电压VS21载入液晶电容CLC21。由于液晶电容CLC21与储存电容CST21并联,因此源极电压VS21也会储存在储存电容CST21中。在此同时,开关SW21也会依据栅极脉冲PU21而导通其第一端与第二端。此外,源极电压VS21载入至液晶电容CLC22与储存电容CST22。

    接着,开关SW22会依据栅极脉冲PU22而导通其第一端与第二端。此时,液晶电容CLC22、储存电容CST22与补偿电容CCN2中的电荷会进行中和。借此,第一子像素210与第二子像素220的穿透度变化量将互不相同。而像素200将可利用两子像素不同的穿透度变化量进行混色,以致使侧视与正视角度的穿透度趋近,进而解决色偏与色饱和度不足的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补偿电容CCN2在进行电荷中和之前,开关SW23会依据切换脉冲PU23而导通其第一端与第二端。此时,补偿电容CCN2会载入扫描线SL22所传送的特定脉冲PU24。且知,特定脉冲PU24的电压电平维持在一预设电压,因此补偿电容CCN2也将相对应地充放电到此预设电压。

    换而言之,液晶电容CLC22、储存电容CST22与补偿电容CCN2在进行电荷中和之前,补偿电容CCN2会先依据切换脉冲PU23而充放电至预设电压。相对地,倘若像素200所显示的画面在时间点t2开始进行灰度切换,则画面在切换的过程中,补偿电容CCN2还是会依据与前述相同的波形,先充放电至预设电压后,再与液晶电容CLC22、储存电容CST22进行电荷中和。

    借此,不论像素200所显示的画面进行多少次的灰度切换,补偿电容CCN2在进行电荷中和之前,其电荷量都会维持在一固定值,进而解决了在公知技术中因无法预测补偿电容的电荷量而造成影像残留与画面不均匀的问题。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例所述的预设电压可为共同电压Vcom,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依设计所需任意更改预设电压的电压值。

    [第二实施例]

    图3A示出了依照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像素的电路结构图,而图3B示出了用以说明第二实施例的波形时序图。参照图3A与图3B,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主要差异在于第一子像素210的储存电容CST31与第二子像素220的补偿电容CCN3及储存电容CST32。

    具体言之,在像素300中,储存电容CST31的第一端耦接至开关SW24的第二端,且其第二端耦接至扫描线SL22。此外,补偿电容CCN3的第一端耦接至开关SW22的第二端,且其第二端耦接至扫描线SL22。而储存电容CST32的第一端耦接开关SW21的第二端,其第二端耦接扫描线SL22。在此,本实施例是利用储存电容CST31、CST32及补偿电容CCN3共用扫描线SL22的方式,来减低像素300在配线布局上的复杂度。

    此外,与第一实施例相似的,液晶电容CLC22、储存电容CST32与补偿电容CCN3在进行电荷中和之前,开关SW23会依据切换脉冲PU23而导通其第一端与第二端。此时,补偿电容CCN3会载入电压电平维持在预设电压的特定脉冲PU24。换而言之,补偿电容CCN3的电荷量在中和前都会维持在一固定值,进而解决在公知技术中因无法预测补偿电容的电荷量而造成影像残留与画面不均匀的问题。

    [第三实施例]

    图4A示出了依照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像素的电路结构图,而图4B示出了用以说明第三实施例的波形时序图。参照图4A与图4B,第三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的主要差异在于第二子像素220的补偿电容CCN41与CCN42,以及电平互补线CNL41。

    具体言之,在像素400中,补偿电容CCN41的第一端耦接至开关SW22的第二端,且其第二端耦接至电平切换线WL21。补偿电容CCN42的第一端耦接至补偿电容CCN41的第一端,且其第二端耦接至电平互补线CNL41。在此,如图4B所示的,S41用以表示为电平互补线CNL41所传送的信号,且信号S41的电压电平会随着时间的变动而形成互补脉冲PU41。值得注意的是,互补脉冲PU41与切换脉冲PU23互为反相。借此,由补偿电容CCN42所载入的互补脉冲PU42,将可补偿切换脉冲PU23对补偿电容CCN41所形成的电容耦合效应。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储存电容CST21的第二端除了可以电性连接共同电压Vcom外,也可以电性连接至电平切换线WL21或是电平互补线CNL41。在此参照图4B,由图中可以得知,电平切换线WL21及电平互补线CNL41会在栅极脉冲PU21形成前,先行传送切换脉冲PU23与互补脉冲PU41。此外,当栅极脉冲PU21形成时,电平切换线WL21及电平互补线CNL41所传送的信号S23与S41已回复至共同电压Vcom。因此,在栅极脉冲PU21形成时,不论储存电容CST21的第二端是电性连接至电平切换线WL21或是电平互补线CNL41,储存电容CST21都是以共同电压Vcom为基准来载入的源极电压VS21。

    然而,与前述实施例相似的,补偿电容CCN41与CCN42会与液晶电容CLC22、储存电容CST22进行电荷中和。此外,在进行电荷中和之前,补偿电容CCN41与CCN42会载入电压电平维持在预设电压的特定脉冲PU24。借此,像素400将可消除在公知技术中因补偿电容的电荷量不固定而造成影像残留与画面不均匀的问题。

    [第四实施例]

    图5A示出了依照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像素的电路结构图,而图5B示出了用以说明第四实施例的波形时序图。参照图5A与图5B,第四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的主要差异在于第二子像素220的开关SW51。

    具体言之,在像素500中,开关SW51耦接至补偿电容CCN2的第一端,其第二端耦接至预设电压Vpre5,且其控制端耦接至电平切换线WL21。在此,开关SW51会依据切换脉冲PU23导通其第一端与第二端,进而致使补偿电容CCN2充放电到预设电压Vpre5。借此,补偿电容CCN2在进行电荷中和之前,其电荷量都会维持在一固定值。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开关SW51的第二端是直接耦接至一定电压源(预设电压Vpre5),故如图5B所示的,扫描线SL21与SL22所传递的信号S21与S22都分别只包括一栅极脉冲。换而言之,像素500可采用与公知像素100(示于图1)相似的驱动波形来显示影像。此外,与前述实施例相似的,由于补偿电容CCN2在进行电荷中和之前,其会先依据切换脉冲PU23而充放电至预设电压。借此,像素500将能够消除在公知技术中因补偿电容的电荷量不固定而造成影像残留与画面不均匀的问题。

    [第五实施例]

    图6A示出了依照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像素的电路结构图。参照图6A,像素600包括第一子像素610以及第二子像素620。在此,第一子像素610耦接至数据线DL61与扫描线SL61。第二子像素620耦接至数据线DL61与扫描线SL61~SL62。

    更进一步来看,第一子像素610包括开关SW64、储存电容CST61以及液晶电容CLC61。其中,开关SW64的第一端耦接至数据线DL61,且其控制端至扫描线SL61。液晶电容CLC61的第一端耦接至开关SW24的第二端,且其第二端耦接至共同电压Vcom。而储存电容CST61则与液晶电容CLC61相互并联。

    再者,第二子像素620包括开关SW61~SW63、储存电容CST62、补偿电容CCN6以及液晶电容CLC62。其中,开关SW61的第一端耦接至数据线DL61,且其控制端耦接至扫描线SL61。液晶电容CLC62的第一端耦接至开关SW61的第二端,且其第二端耦接至共同电压Vcom。储存电容CST62则与液晶电容CLC62相互并联。

    此外,开关SW62的第一端耦接至储存电容CST62的第一端,且其控制端耦接至扫描线SL62。补偿电容CCN6的第一端耦接至开关SW62的第二端,且其第二端耦接至共同电压Vcom。开关SW63的第一端耦接至补偿电容CCN6的第一端,其控制端耦接至扫描线SL61,且其第二端耦接至预设电压Vpre6。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例所述的预设电压Vpre6可为共同电压Vcom,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依设计所需任意更改预设电压的电压值。

    图6B示出了用以说明第五实施例的波形时序图,其中S61用以表示为扫描线SL61所传送的信号,S62用以表示为扫描线SL62所传送的信号,VS61用以表示为数据线DL61所传送的源极电压。此外,信号S61的电压电平会随着时间的变动而形成栅极脉冲PU61。相似地,信号S62则包括栅极脉冲PU62与特定脉冲PU24。此外,栅极脉冲PU61与栅极脉冲PU62是按照时间顺序逐一被传送。

    接下来同时参照图6A与图6B,来看像素600的操作机制。首先,开关SW64会依据栅极脉冲PU61而导通其第一端与第二端。此时,液晶电容CLC61会载入数据线DL61上的源极电压VS61,且源极电压VS61也会储存在储存电容CST61中。相似地,开关SW61也会依据栅极脉冲PU61而导通其第一端与第二端。借此,液晶电容CLC62也会载入源极电压VS21,且储存电容CST62也用以储存源极电压VS21。

    另一方面,开关SW63也会依据栅极脉冲PU61而导通其第一端与第二端。而补偿电容CCN6则会因开关SW63的导通而充放电至预设电压Vpre6。如此一来,在下一时刻,当开关SW62依据栅极脉冲PU62而导通其第一端与第二端时,液晶电容CLC62、储存电容CST62与补偿电容CCN6将进行电荷中和。借此,第一子像素610与第二子像素620的穿透度变化量将互不相同。而像素600将可利用两子像素不同的穿透度变化量进行混色,以致使侧视与正视角度的穿透度变化量相同。

    值得注意的是,倘若像素600所显示的画面是在时间点t6开始进行灰度切换,则画面在切换的过程中,补偿电容CCN6还是会依据与前述相同的波形,先充放电至预设电压Vpre6后,再与液晶电容CLC62、储存电容CST62进行电荷的中和。换而言之,不论像素600所显示的画面进行多少次的灰度切换,补偿电容CCN6在进行电荷中和之前,其电荷量都会维持在一固定值,进而解决在公知技术中因无法预测补偿电容的电荷量而造成影像残留与画面不均匀的问题。

    [第六实施例]

    图7A示出了依照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像素的电路结构图,而图7B示出了用以说明第六实施例的波形时序图。参照图7A与图7B,第六实施例与第五实施例的主要差异在于第二子像素620的储存电容CST71、补偿电容CCN7与开关SW71,以及电平切换线WL71。

    具体言之,在像素700中,储存电容CST71的第一端耦接至开关SW62的第一端,且其第二端耦接至电平切换线WL71。补偿电容CCN7的第一端耦接至开关SW62的第二端,且其第二端耦接至电平切换线WL71。再者,开关SW71的第一端耦接至补偿电容CCN7的第一端,其控制端耦接至扫描线SL61,且其第二端耦接至电平切换线WL71。

    此外,如图7B所示的,S71用以表示为电平切换线WL71所传送的信号,且信号S71的电压电平会随着栅极脉冲PU62而从预设电压Vpre6切换至一补偿电压V71。值得注意的是,补偿电压V71小于预设电压Vpre6,且预设电压Vpre6等同于液晶显示面板的共同电压Vcom。

    在此,当开关SW71依据栅极脉冲PU61而导通其第一端与第二端时,由于信号S71的电压电平维持在预设电压Vpre6,故补偿电容CCN7会充放电至预设电压Vpre6。此外,在下一时刻,由于信号S71的电压电平会随着栅极脉冲PU62而从预设电压Vpre6切换至补偿电压V71,故开关SW62在依据栅极脉冲PU62而产生切换的过程中,其对储存电容CST71与补偿电容CCN7所形成的馈入电压(feed-through vo1tage)将可被抵消。借此,补偿电容CCN7与储存电容CST71的电荷量不会随着开关SW62的切换而有所改变,进而降低显示画面的显示不均或是闪烁的情形。

    此外,与第五实施例相似的,随着开关SW62的导通,液晶电容CLC62、储存电容CST71与补偿电容CCN7会进行电荷中和。且如上所述的,补偿电容CCN7在进行电荷中和之前,其电荷量将会维持在一固定值。因此,像素700将可利用两子像素不同的穿透度变化量进行混色,以致使侧视与正视角度的穿透度变化量相同。

    从另一种观点来看,上述的装置的运作方式可以用驱动方法来表示,同样具有解决公知技术无法预测补偿电容的电荷量而造成影像残留与画面不均匀问题的功效。

    图8示出了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流程图。参照图8,本实施例中,液晶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包括下列步骤。首先,通过数据线传递源极电压(步骤S801)。接着,在步骤S802中,按照时间顺序逐一产生由电平切换线所传送的切换脉冲、由第一扫描线所传送的第一栅极脉冲、以及由第二扫描线所传送的第二栅极脉冲。

    之后,在步骤S803中,依据切换脉冲而将第一补偿电容充放电至预设电压。接下来,在步骤S804中,依据第一栅极脉冲而将源极电压载入至第一子像素与第一液晶电容。最后,在步骤S805中,依据第二栅极电压而将储存在第一补偿电容与第一液晶电容中的电荷进行中和。

    在本实施例中,依据切换脉冲而将第一补偿电容充放电至预设电压的步骤S805会包括下列步骤。首先,会通过第二扫描线传送特定脉冲。接着,依据切换脉冲而将特定脉冲载入至第一补偿电容,其中特定脉冲的电压电平维持在预设电压。

    上述的驱动方法为对应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实施例,下述再提出另一种驱动方法以对应第五及第六实施例。

    图9示出了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流程图。参照图9,在本实施例中,液晶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包括下列步骤。首先,通过数据线传递源极电压(步骤S901)。接着,在步骤S902中,按照时间顺序逐一产生由第一扫描线所传送的第一栅极脉冲以及第二扫描线所传送的第二栅极脉冲。

    之后,在步骤S903中,依据第一栅极脉冲而将第一补偿电容充放电至预设电压,并将源极电压载入至第一子像素与第一液晶电容。最后,在步骤S904中,依据第二栅极电压而将储存在第一补偿电容与第一液晶电容中的电荷进行中和。

    值得注意的是,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的预设电压等同于液晶显示面板的共同电压,且此预设电压可依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需求而有所不同。

    综上所述,本发明是利用补偿电容与储存电容所进行的电荷中和,来致使像素的侧视与正视角度的穿透度变化量相同。此外,补偿电容在进行电荷中和之前,其电荷量将会维持在一固定值。借此,本发明将可进一步地解决在公知技术中因无法预测补偿电容的电荷量而造成影像残留与画面不均匀的问题。

    虽然已经通过优选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其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适当的修改和变化,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附带的权利要求为准。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液晶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pdf(3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此液晶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像素,且所述像素各自包括第一子像素与第二子像素。其中,第一子像素与第一子像素分别依据第一栅极脉冲而载入源极电压。再者,第二子像素包括第一储存电容与第一补偿电容。第一储存电容用以储存源极电压。第一补偿电容会依据切换脉冲而充放电至预设电压。之后,第一补偿电容更依据第二栅极脉冲而与第一储存电容进行电荷中和。值得注意的是,切换脉冲、第一栅极脉冲与第二栅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光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