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衬砌装置的移动模板.pdf

上传人:大师****2 文档编号:99807 上传时间:2018-01-25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81.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0101012.X

申请日:

1988.03.16

公开号:

CN1047904A

公开日:

1990.12.19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授权公告日:1993.7.21|||保护期延长|||授权|||审定|||公开|||

IPC分类号:

E21D11/10

主分类号:

E21D11/10

申请人:

铁建建设株式会社; 佐贺工业株式会社

发明人:

佐贺美夫; 北村光男

地址:

日本东京都

优先权:

1987.03.16 JP 60827/87; 1987.09.05 JP 136147/87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陶增炜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隧道衬砌装置的移动模板,对位于隧道顶部的一次衬砌壁残余部分充填混凝土,克服了先有技术的混凝土漏下而降低了结构强度的缺点。本装置包括沿该残余部分放置的移动模板94,该模板上有向隧道顶部开口的纵向的移动沟105,该沟内有能移动的喷嘴装置99,在该沟下部在回转辊子103上悬架着的皮带104将上述移动沟闭塞着。本装置能用于隧道顶部一次衬砌壁合拢处的混凝土充填而保持混凝土不漏出、构筑物强度不降低。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衬砌装置的移动模板,在支承架(12)上铰支着多根回转辊子(13),上面悬架着皮带(14),被装成可沿着隧道(1)的内周壁面(2)移动,形成在和内周壁(2)之间的充填混凝土(10)的空隙(7),有助于作为一次衬砌壁的混凝土壁的连续构筑,其特征为,具备有向着空隙(7)沿着隧道(1)的轴线方向延伸的移动沟(105)的同时,在这个移动沟(105)内备有可移动的喷嘴装置(99),并且在移动沟(105)的下部在回转辊子(103)上悬架着的皮带(104)是被设置成将上述移动沟(105)进行闭塞。

说明书


本发明关于隧道衬砌装置的移动模板,特别是关于在挖掘好的隧道的内周壁面上形成作为一次衬砌的混凝土壁时对顶部残余部分压入混凝土用的隧道衬砌装置的移动模板。

    一般在岩体上挖掘出隧道后,在挖掘出的隧道的内周壁上形成作为一次衬砌壁的混凝土壁。这样以防止从隧道的内周壁面上崩落砂土,在加强隧道内周壁面的同时,使外观良好。这个一次衬砌壁的构筑是在离开隧道的内周壁面一定距离处置有面对着的模板,在隧道内周壁面和模板之间形成的空间中压入混凝土,混凝土硬化后把模板除去而形成的。此外也能追随着隧道的掘进连续地构筑成一次衬砌。

    本发明和CN-88101510.5有关,两者联合使用能获得最佳效果。

    另外为了促进对于本发明的理解,把作为本发明的基础的先有技术通过图1进行详述。这个先有技术是和本申请的申请人同一名义地前有发明,公开在昭60-51299号公开文献中(公开日为1985年2月22)。

    由图1可知隧道1的内周壁面2的内侧,配设着隧道衬砌装置3,它包括移动模板4和混凝土供给部5。隧道衬砌装置3设在隧道1内,轮廓可沿着和隧道1的内周壁面2形状相似的导向架6移动,隧道衬砌装置3的移动模板4与隧道1的内周壁2相离开,形成空隙7,可以面对着内周壁2移动。因此在形成作为一次衬砌壁的混凝土壁时,例如对于和隧道1的底面8邻接的内周壁面2的最下部,配置着隧道衬砌装置3,在这移动模板4和内周壁面2之间的空隙7中,用混凝土供给部5的喷咀9供给新鲜混凝土10。在这个部位中的混凝土固化后,使隧道衬砌装置3向上移动,在固化的混凝土的上方位置中的移动模板4和内周壁面2之间形成了新的空隙7,在这个新的空隙7中充填新鲜混凝土10并让它固化。把这个作业反复地执行,构筑成一次衬砌壁。这时隧道1的顶部11残余部分在图中用中心线表示,从隧道1的两侧进行混凝土的压入,最后阶段时在对着顶部11的地方把混凝土压入,这是作业上所希望的。

    本发明的目的在提供一种隧道衬砌装置的移动装置,它使在隧道1的内周壁2和移动模板4之间充填的混凝土10能具有强度,并能增强压缩强度,即使压缩强度低也能防止混凝土10因自重而落下。

    上述目的的达到,是通过本发明的移动模板特征来实现的,即在支承架12上铰支着数根回转辊子13,悬架着皮带14,可沿着隧道1的内周壁面2移动,并与内周壁面2相离形成混凝土10的充填空隙7,在用于作为一次衬砌壁的混凝土壁的连续构筑的隧道衬砌装置的移动模板中,其特征为具备有向着空隙7沿着隧道1的轴线方向延伸的移动沟105的同时,在这个移动沟105内备有可移动的喷嘴装置99,并且在移动沟105的下部在回转辊子103上悬架着的皮带104是被置设成将上述移动沟105进行闭塞。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加以说明。

    图1是作为本发明的上道工序的现有技术的隧道衬砌装置的移动模板的构成以及动作的说明图,

    图2是按照本发明上道工序的隧道衬砌装置的移动模板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回转辊子的简略平面图,

    图3是同上移动模板的回转辊子的简略侧面图,

    图4是按照本发明的移动模板的实施例的简略立体图。

    参照图1及图2,在本发明上道工序的隧道衬砌装置的移动装置中,和隧道1的内周壁面2相对的移动模板4的多根回转辊子13a~13e内,第1回转辊子13a被做成有均一直径的圆形棒状。一方面,从下一个第2回转辊子13b开始到最终的第5回转辊子13e,其中央部分13b′~13e′,比两端部13b″~13e″的直径大,而且从中央部分13b′~13e′其直径逐渐增加,还有,向着最终的即第5回转辊子13e,其中央部分13b′~13e′具有逐渐增大的直径,在这些回转辊子13a~13e上,最好悬架着弹性的能变形的皮带14,此时,皮带14有相应于回转辊子13a~13e的全体的轮廓的形状(参见图3)。由此,在隧道1的内周壁面2和移动模板4之间形成的空隙7中充填的混凝土10,形成了在隧道顶部留有未充填混凝土的左右两壁部。

    在图4中显示的是,经过在隧道1的内周壁面2和移动模板之间的空隙7中重复进行充填混凝土10的动作,构筑完全不包括隧道1的顶部11在内的一次衬砌壁的混凝土壁后,能在该顶部11圆滑地充填混凝土10的移动模板94。在这个移动模板94中备有在隧道1的顶部开口的且沿着隧道1的轴向即对于图纸面的直角方向延伸的移动沟105,在这个移动沟105内备有能移动的喷咀装置99。还有,在移动沟105的下部是在回转辊子103上悬架着的皮带104,它悬架的位置是将上述移动沟105闭塞着。由于这个移动模板94,在隧道1的顶部11上的内周壁面2和移动模板94间的空隙中充填混凝土10时,使因自重而落下的混凝土10能在空隙内几乎不流出来保持着固化,能构筑成强度不降低的一次衬砌壁。

    按照上述那样地构成的本发明的隧道衬砌装置的移动模板,能使隧道的内周壁面和移动模板间的空隙中充填的混凝土充分地强化,对于压入的新鲜混凝土能保持高度的压缩强度,还有抑制了隧道的内周壁面和移动模板间的空隙中充填着的混凝土的因自重而流出,能得到确定地防止强度变低等等的显著效果。

隧道衬砌装置的移动模板.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隧道衬砌装置的移动模板.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隧道衬砌装置的移动模板.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隧道衬砌装置的移动模板.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隧道衬砌装置的移动模板.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隧道衬砌装置的移动模板,对位于隧道顶部的一次衬砌壁残余部分充填混凝土,克服了先有技术的混凝土漏下而降低了结构强度的缺点。本装置包括沿该残余部分放置的移动模板94,该模板上有向隧道顶部开口的纵向的移动沟105,该沟内有能移动的喷嘴装置99,在该沟下部在回转辊子103上悬架着的皮带104将上述移动沟闭塞着。本装置能用于隧道顶部一次衬砌壁合拢处的混凝土充填而保持混凝土不漏出、构筑物强度不降低。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采矿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