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伺服系统及其网页伺服器的操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网页伺服器,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网页伺服器的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由于移动装置(例如手机)的屏幕较小,且屏幕解析度较低的状况下,若使用者利用移动装置上网时,使用与一般电脑系统的浏览器所显示的网页相同,会不利于使用者进行观看。因此,业者大都会提供适于移动装置使用的精简版网页,以便于让使用者使用移动装置上网时便于观看网页。但相对来说,使用者必须输入与电脑系统登入至网页伺服器(web server)不同的网址,以便于使用移动装置合适的网页服务(web service)。例如,在一般电脑系统上网时所输入的网址为具复杂功能网页的网址,而使用移动装置上网时所输入的网址为精简版网页的网址。如此,将会造成使用者需要同时记下不同的网址,而带来不便性。
有鉴于此,在现行的技术中,已有提供网页跳转的功能,但大部分属于在远端装置外挂命令程序(script)来进行转址。也就是说,当使用者利用手机等移动装置上网且输入具复杂功能网页的网址(即与电脑系统上网时的网址相同),手机上外挂命令程序会将上述网址的网页藉由网页跳转的功能,跳转至另一个网页伺服地址以下载适合手机使用的网页。然而,某些移动装置上所使用的浏览器却不见得完全支援上述的外挂技术。因此,使用者仍必需各自记忆不同的网址,以得到最佳的使用服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网页伺服器的操作方法,藉以让使用者不管使用一般电脑系统或移动装置上网观看网页时,只需要记忆一个网址即可,以增加使用便利性。
本发明提出一种网页伺服器的操作方法,包括下列步骤。首先,接收远端装置发出的第一浏览请求,其中此第一浏览请求中记录第一网页的网址。接着,判断第一浏览请求的标头中是否记录精简版浏览器信息。之后,若第一浏览请求的标头中记录精简版浏览器信息,则产生转址响应,且转址响应的标头中记录第二网页的网址。其中,转址响应触发远端装置发出记录第二网页的网址的第二浏览请求。最后,依据记录第二网页的网址的第二浏览请求,送出第二网页。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操作方法还包括下列步骤。判断第一浏览请求中是否记录第二网页的网址。若第一浏览请求中记录第二网页的网址,则依据第二网页的网址,送出第二网页。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操作方法还包括下列步骤。若第一浏览请求的标头中没有记录精简版浏览器信息,则依据第一网页的网址,送出第一网页。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转址响应为超文本传输协定(hypertext transferprotocol,HTTP)的转址响应。
本发明提出一种内储用于操作网页伺服器的电脑程序产品,当电脑载入电脑程序并执行后,可完成上述网页伺服器的操作方法。
本发明提出一种内储程序的电脑可读取记录媒体,当电脑载入该程式并执行后,可完成如上述网页伺服器的操作方法。
本发明提出一种网页伺服系统,包括远端装置以及网页伺服器。远端装置发出第一浏览请求,其中第一浏览请求中记录第一网页的网址。网页伺服器接收第一浏览请求,并判断第一浏览请求的标头中是否记录精简版浏览器信息。若第一浏览请求的标头中记录精简版浏览器信息,则产生转址响应给远端装置,其中转址响应的标头中记录第二网页的网址。转址响应可以触发远端装置发出记录第二网页的网址的第二浏览请求。依据记录第二网页的网址的第二浏览请求,网页伺服器送出第二网页给远端装置。
本发明藉由判断浏览请求的标头中是否记录精简版浏览器信息,而决定是否产生转址响应,将远端装置的浏览器转址到适合网页的网址。如此一来,使用者不管使用一般电脑系统来连线或者使用行动装置来连线均只需记忆一个网址。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绘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网页伺服器的操作方法流程图。
图2绘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网页伺服系统与通讯协定的示意图。
图3绘示了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地网页伺服器的操作方法流程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S101~S109: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网页伺服器的操作方法各步骤
200:网页伺服系统
210:网页伺服器
220:远端装置
230:网络
S301~S313: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网页伺服器的操作方法各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绘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网页伺服器的操作方法。图2绘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网页伺服系统200与通讯协定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网页伺服器(webserver)210的操作例如在符合超文本传输协定(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HTTP)下进行,但不限制其范围。请合并参照图1与图2,网页伺服系统200包含网页伺服器210与远端装置220。首先,在步骤S101中,网页伺服器210透过网络230接收远端装置220所发出第一浏览请求,其中第一浏览请求中记录第一网页的网址。在此假设前述第一网页的网址是适用于一般电脑系统的浏览器(browser)的正常(normal)网页的网址(亦即具复杂功能网页的网址)。前述正常网页的网址例如为「http://xxx_entry/index.htm」,且被记录于第一浏览请求的标头(header)中。举例来说,使用者可以在步骤S101中利用一般电脑系统或移动装置(例如手机)发出前述第一浏览请求给网页伺服器210。
接着,在步骤S103中,网页伺服器210判断此第一浏览请求的标头中是否记录精简版浏览器信息。在本例中,当使用者利用移动装置的精简版浏览器发出第一浏览请求时,此精简版浏览器会将精简版浏览器信息记录在第一浏览请求的标头中。若是使用者利用一般电脑系统的浏览器发出第一浏览请求时,此第一浏览请求的标头中便会记录非精简版浏览器信息。例如,若使用者利用微软(Microsoft)公司的互联网探索者(Internet Explorer,IE)6.0版浏览器发出第一浏览请求时,此浏览器会将「MSIE6.0」记录在第一浏览请求的标头中的User-Agent栏位,以表示发出浏览请求的浏览器是微软的IE 6.0版浏览器。如此,网页伺服器210可以藉由浏览请求的标头中所记录的浏览器信息,而得知使用者是利用哪种装置所发出的浏览请求。
之后,当判断出第一浏览请求的标头中记录精简版浏览器信息,亦即使用者利用行动装置发出第一浏览请求给网页伺服器210,则进行步骤S105,网页伺服器210产生转址响应(response),且转址响应的标头中记录第二网页的网址,其中此转址响应会触发远端装置220自动地发出记录第二网页的网址的第二浏览请求。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网页的网址是适用于移动装置的浏览器的精简版网页的网址。而前述精简版网页的网址例如为「http://Host/Mobile_Entry.htm」,并且被记录于转址响应的标头中。另外,转址响应除了标头中会记录第二网页的网址外,还包括响应编码,例如超文本传输协定的状态码(status code)“301”或“302”。前述状态码“301”、“302”代表需要使用者端采取进一步的操作才能完成请求,也就是说,当使用者端(远端装置220)接收到网页伺服器210产生的状态码“301”或“302”时,使用者端必须再次对网页伺服器210产生一个新的浏览请求,亦即第二网页浏览请求。
如上所述,网页伺服器210所产生的转址响应会传送至移动装置(远端装置220),且当移动装置的浏览器接收到这个转址响应,会依据转址响应所提供的响应编码(状态码“301”或“302”),而到转址响应的标头中找到第二网页的网址。之后,移动装置的浏览器会自动地发出第二浏览请求,且此第二浏览请求的标头中会记录第二网页的网址。并且,移动装置的浏览器发出第二浏览请求时,此浏览器会将精简版浏览器信息“Mobile Browser”记录在第二浏览请求的标头中的User-Agent栏位,以表示发出浏览请求的浏览器是移动装置的浏览器。
接着,当网页伺服器210接收远端装置220发出的第二浏览请求后,则进行步骤S107,网页伺服器210会依据记录第二网页的网址的第二浏览请求,送出第二网页给行动装置,以便于让移动装置的浏览器显示出精简版网页。如此一来,使用者便不用因为使用移动装置上网,而需要另外记下精简版网页的网址。在本实施例中,网页伺服器除了送出第二网页给移动装置外,还会送出一状态码,例如为状态码“200”。而前述状态码“200”表示移动装置所发出的第二浏览请求已成功。
承接上述步骤S103,当判断出第一浏览请求的标头中没有记录精简版浏览器信息,亦即使用者可能利用一般电脑系统发出第一浏览请求给网页伺服器210,则进行步骤S109,网页伺服器210便会依据记录第一网页的网址的第一浏览请求,送出第一网页以及状态码“200”给电脑系统的浏览器,以显示正常的网页让使用者进行浏览。
为了使本领域有通常知识者可以更了解如本实施例的网页伺服器210的操作方法,以下将再举一例来说明。图3绘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网页伺服器的操作方法流程图。为了方便说明,假设第二网页的网址为精简版网页的网址。在本实施例中,网页伺服器210的操作例如在符合超文本传输协定下进行,但不限制其范围。
请合并参照图2与图3,首先,在步骤S301中,网页伺服器210透过网络230接收由远端装置220发出的第一浏览请求。在本实施例中,使用者可以利用电脑系统或移动装置发出的第一浏览请求,并且使用者所输入的网址为一般电脑系统的浏览器所使用的正常网页的网址。而前述正常网页的网址例如为「http://xxx_entry/index.htm」,且被记录于第一浏览请求的标头中。
接着,在步骤S303中,判断第一浏览请求中是否记录第二网页的网址(亦即精简版网页的网址)。由于第一网页的网址为正常网页的网址,因此,在步骤S303中,网页伺服器210会判断出第一浏览请求的标头并未记录第二网页的网址,故进入步骤S305。在步骤S305中,网页伺服器210会判断第一浏览请求的标头中是否记录精简版浏览器信息。若是网页伺服器210判断出第一浏览请求的标头中并没有记录精简版浏览器信息,亦即第一浏览请求是透过电脑系统发出,则进行步骤S311。在步骤S311中,网页伺服器210会依据记录着第一网页的网址的第一浏览请求,送出第一网页给电脑系统(远端装置220)的浏览器,以便于让使用者进行浏览。
另一方面,若是网页伺服器210在步骤S305判断出第一浏览请求的标头中记录着精简版浏览器信息,表示此第一浏览请求是透过移动装置发出的,因此接着进行步骤S307,以便于产生转址响应。步骤S305可以参照图1的步骤S103,而步骤S307以及接下来的步骤S309的操作流程可以参照图1的步骤S105、S107的说明,故在此不再赘述。
在另一实施例中,请再继续参照图3,在步骤S301中,若是使用者利用电脑系统或移动装置(例如手机、PDA、…等)发出的第一浏览请求,并且使用者所输入的网址(即第一网页的网址)为适合移动装置的浏览器所使用的精简版网页的网址。而前述精简版网页的网址例如为「http://Host/Mobile_Entry.htm」,且被记录于第一浏览请求的标头中。
接着,进入步骤S303,网页伺服器210会判断第一浏览请求的标头中是否记录第二网页的网址(亦即精简版网页的网址)。由于第一网页的网址为精简版网页的网址(亦即第一网页的网址与第二网页的网址相同),因此,在此步骤S303中,网页伺服器210会判断出第一浏览请求的标头中记录第二网页的网址,则直接进入步骤S313中。在步骤S313中,网页伺服器210会依据记录第二网页的网址的第一浏览请求,送出第二网页以及状态码200给电脑系统或行动装置的浏览器上,以便于让使用者进行网页浏览。
本领域具通常知识者可以依其需求,而以任何形式实现上述诸实施例。例如,可以内储程序的电脑可读取储存媒体来实现上述诸实施例。也就是说,上述诸实施例可以用程序(电脑软件)形式来实现,而将此程序储存在硬盘、软盘、CD-ROM等电脑可读取储存媒体中。由于网络的普及,上述程序(电脑软件)除可储存于电脑可读取储存媒体外,亦可在网络上直接传输提供,而无须藉由储存于储存媒体上提供该程序。因此,本领域具通常知识者可以依其需求,而以“电脑程序产品”型式实现上述诸实施例。所谓电脑程序产品,是载有电脑可读取的程序且不限外在形式之物。
综上所述,本发明藉由判断浏览请求的标头中是否记录精简版浏览信息,而决定是否产生转址响应,将远端装置的浏览器转址到适合网页的网址。如此一来,使用者不管使用一般电脑系统来连线或者使用行动装置来连线均只需记忆一个网址。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范围所界定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