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照明灯具的反光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照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照明灯具的反光板。
背景技术
人们在正常生活中已经无法离开照明灯具的使用,如产品的生产车间、商场超市、写字楼办公室及住房内的各种场所无处不存在照明设备,圆形柱状和泡形结构是照明光源的常用形状,光源发出的光就成柱形的所有径向发射和泡形的球向发射,而我们需要的照明区域往往是地面之上的一部分空间。由于光是可以反射的,因此为提高光的利用效率,常通过反光板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以达到使所有的光照向需要照明的空间区域的目的,如柱形管灯采用顶反光板和侧反光板,椭球形灯采用碗状反光板。目前柱形灯管的使用的反光板顶板基本上为平面板结构,侧反光板为有曲面的也有平面的,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1246678Y所公开的双曲率反射器格杉栅灯盘,采用的是两种不同曲率半径的反光板和一顶平面反光板,由于顶平面反射板会将灯管发出的光反射到灯管上,灯管会将反射回来的光的50%以上吸收掉,从而导致光效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所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能避免将光反射向灯管的照明灯具的反光板,提高灯具的光效。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包括左顶反光部分、右顶反光部分、左侧翼反光部分和右侧翼反光部分,其特征是,左顶反光部分和右顶反光部分连接在一起,左侧翼反光部分和右侧翼反光部分分别连接在左顶反光部分和右顶反光部分上,左顶反光部分和右顶反光部分的反光面为曲面。
上述左顶反光部分与右顶反光部分的反光面以通过灯管轴线的平面成对称布置,所述左顶反光部分和右顶反光部分的反光面在灯管的轴线所处的平面上相结合,其中所述相结合部位形成面向灯管的尖峰状。
上述左顶反光部分和右顶反光部分的结合可以是缝合、贴合、粘合、焊合在一起,或者是将左顶反光部分与右顶反光部分进行一体化成型。
上述左顶反光部分和右顶反光部分的反光面的曲面,是以渐开线为母线所形成的,所述曲面的渐开线满足公式:
x=r×sinθ-θ×r×cosθ
y=r×cosθ+θ×r×sinθ
式中,r为灯管的直径,θ为展开角,其单位为弧度。
所述展开角θ满足:π/2≤θ≤π。
上述左侧翼反光部分和右侧翼反光部分的反射面均为水平面,并且分别为左顶反光部分和右顶反光部分的曲面反射面部分的切面。
上述左顶反光部分和右顶反光部分的结合部位形成的尖峰与灯管外表面设有能保证灯管快速装配和使用安全的间隙,该间隙≤20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在灯管的顶部的反光板的反射面采用了曲面形状,并且是与灯管直径相关联的渐开线所形成的曲面,能将灯管中心面上方光源发射出来地光反射到侧反射板或直接反射向需要照明的区域,而不会将光反射到光源灯管处,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了灯管吸收反射光的可能,因此也就达到了提高光效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截面示意图(θ=π/2);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截面示意图(θ=2π/3);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截面示意图(θ=5π/6);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截面示意图(θ=π);
图5为本发明的右顶反光部分曲面的渐开线关系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截面反光效果示意图(θ=π/2);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截面反光效果示意图(θ=5π/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分别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实施例二、实施例三和实施例四的截面示意图,四个实施例的区别只是在于反光板展开角的角度不同,基本结构是相同的。包括左顶反光部分11、右顶反光部分12、左侧翼反光部分21和右侧翼反光部分22,其中左顶反光部分11与右顶反光部分12的反光面以通过灯管3轴线平面A成对称布置,所述左顶反光部分11和右顶反光部分12的反光面在灯管3的轴线所处的平面A上相结合,可以是缝合、贴合、粘合、焊合在一起,也可以将左顶反光部分11与右顶反光部分12进行一体化成型,其中所述相结合部位形成面向灯管3的尖峰状101,所述尖峰101与灯管3外径具有间隙h,其h≤20mm。左顶反光部分11和右反光部分12的反光面为互相对称布置的曲面,所述曲面是以渐开线为母线所形成的,左侧翼反光部分21和右侧翼反光部分22的反射面均为水平面,并且分别为左顶反射部分11和右顶反光部分12的曲面反射面部分的切面,所述曲面的渐开线满足公式:
x=r×sinθ-θ×r×cosθ
y=r×cosθ+θ×r×sinθ
式中,r为灯管3的直径,θ为反光板的展开角,其单位为弧度,如图2所示为一y轴正向为起始线,顺时针方向所扫过的角度。
本发明由于左顶反射部分11和右顶反射部分12的反射面采用了与灯管3直径相关联的渐开线曲面,能将灯管3射向左顶反射部分11和右顶反射部分12的光发射到侧翼反射板21、22上或直接反射向需要照明的区域。反射效果示意图参见图6、图7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