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光装置、其制造方法以及电子设备.pdf

上传人:111****11 文档编号:997312 上传时间:2018-03-24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874.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222449.1

申请日:

2009.11.13

公开号:

CN101738758A

公开日:

2010.06.16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2F 1/13申请日:20091113|||公开

IPC分类号:

G02F1/13

主分类号:

G02F1/13

申请人: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发明人:

宫下智明

地址:

日本东京都

优先权:

2008.11.14 JP 292003/2008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代理人:

陈海红;刘瑞东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稳定地保持电光面板和背光源单元、并且能够容易地卸下、还能够顺畅地接合设置罩的电光装置,其制造方法以及电子设备。本发明的电光装置,具备:电光面板;背光源单元,其与所述电光面板相对向地配置;罩,其具有与所述电光面板的像素区域相对应地开口的窗部、和与所述电光面板以及所述背光源单元的侧面相对向地设置的第一侧壁;和框架,其保持所述电光面板和所述背光源单元,具有与所述电光面板以及所述背光源单元的侧面相对向地设置的第二侧壁;其中,在所述第一侧壁具有与所述背光源单元接合的接合部,在所述第二侧壁具有用于将所述接合部引导至接合位置的突起。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电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电光面板; 背光源单元,其与所述电光面板相对向地配置; 罩,其具有与所述电光面板的像素区域相对应地开口的窗部、和与所述电光面板以及所述背光源单元的侧面相对向地设置的第一侧壁;和 框架,其保持所述电光面板和所述背光源单元,具有与所述电光面板以及所述背光源单元的侧面相对向地设置的第二侧壁; 其中,在所述第一侧壁具有与所述背光源单元接合的接合部, 在所述第二侧壁具有用于将所述接合部引导至接合位置的突起。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起具有形成于所述电光面板侧的第一面、和形成于与所述电光面板相反一侧的第二面, 所述第一面包括向与所述电光面板分离的方向倾斜的倾斜面。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接合孔作为在所述罩的侧壁形成的所述接合部,和从所述背光源单元的侧面突出设置的接合突起, 其中,通过接合所述接合孔与所述接合突起,固定所述罩与所述背光源单元。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起配置于俯视与所述接合突起重叠的位置。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起被设置为比所述接合突起突出。
6: 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具备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光装置。

说明书


电光装置、其制造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液晶面板等的电光面板和用于对电光面板照射光的背光源单元的液晶装置等的电光装置、其制造方法以及具备该电光装置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液晶装置等的电光装置,作为计算机、移动电话以及其他电子设备中的显示装置等加以使用,尤其是液晶装置因其轻量、薄型、耗电少,作为各种电子设备的显示装置等广泛利用。通常,在液晶装置中,在液晶面板的背面侧配置有背光源单元,该背光源单元将照明用光源、和用于将从该光源射出的光向上述面板引导的导光板、扩散板等作为一个单元而构成,利用该背光源单元从背面侧向液晶面板照射光而在正面侧的像素区域显示预期的图形。

    一般来说,通过某种手段一体地保持这样的液晶面板和背光源单元,例如用框架和罩来保持。在用框架和罩来保持液晶面板和背光源单元的情况下,例如将液晶面板嵌合安装于框架(框架壳体)的一侧,将与液晶面板相对向地配置的背光源单元在背面面板嵌合安装于框架的另一侧,将具有顶板和侧壁、具有与液晶面板的像素区域相对应的窗部并且覆盖周边区域的罩(屏蔽壳体)覆盖于框架(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77557号公报。

    但是,在专利文献1中,对于覆盖框架的罩与框架的固定、背光源单元的背面面板与框架的固定没有具体公开,例如在将罩固定于框架时完全依赖粘结进行固定时,就不能够将罩容易地从框架上卸下,因此在作为电光面板的液晶面板发生异常的情况下,其更换、维修都要耗费大量的工时。另外,在将背光源单元的背面面板固定于框架时完全依赖粘结进行固定时,同样也不能够将背光源单元容易地从框架上卸下,所以在背光源单元发生异常的情况下,其更换、维修都要耗费大量的工时。因此,人们寻求能够稳定地保持电光面板和背光源单元、并且能够将电光面板和背光源单元容易地卸下的电光装置。另外,希望在将罩接合(engage,啮合)于背光源单元的情况下,能够顺畅地接合而设置该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光装置、其制造方法以及具有电光装置的电子设备,该电光装置能够顺畅地稳定地保持电光面板和背光源单元、并且能够将电光面板和背光源单元容易地卸下。另外,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在于提供在将罩接合于背光源单元的情况下能够将该罩顺畅地接合设置的电光装置、其制造方法以及具备电光装置的电子设备。

    本发明的电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电光面板,其具有包括多个像素的像素区域和设置于该像素区域的周边的周边区域;与所述电光面板相应地配置的背光源单元;保持所述电光面板和所述背光源单元的框架;和罩,其具有与所述电光面板的所述像素区域相对应地开口的窗部,并且覆盖所述周边区域,所述罩,在其侧壁具有用于与所述背光源单元接合的接合部,所述框架在比所述接合部的接合位置靠所述电光面板侧的侧壁外面具有突起。

    根据本发明,通过将罩的侧壁的接合部接合于背光源单元,能够用框架和罩稳定地保持电光面板和背光源单元。另外,能够用框架的突起引导罩的侧壁的接合部使其与背光源单元接合,所以能将罩顺畅地接合设置于背光源单元。另外,通过将罩的接合部地接合解除,能够容易地分别将电光面板和背光源单元卸下,在必需修理、更换电光面板、背光源单元时,能够容易且迅速地应对处理。另外,在将电光面板、背光源单元粘结于框架的情况下,即使其粘结松开,也能够防止电光面板、背光源单元从框架脱落。

    本发明的电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具有形成于所述电光面板侧的第一面、和形成于与所述电光面板侧相反一侧的第二面,所述第一面形成为向与所述电光面板分离的方向倾斜的倾斜面。

    根据本发明,通过将设于框架的突起的第一面制成向与电光面板分离的方向倾斜的倾斜面,用倾斜面引导罩的侧壁,能够将罩的接合部更加容易地引导至与背光源单元的接合位置。

    本发明的电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罩的侧壁形成有接合孔作为所述接合部,在所述背光源单元接合突起向侧方突起地设置,所述接合孔与所述接合突起接合而设置所述罩。

    根据本发明,通过将罩的侧壁的接合孔接合于背光源单元的接合突起,能够容易且可靠地进行罩与背光源单元的接合,并且能够容易地进行其接合脱离。

    本发明的电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配置于俯视与所述接合突起重叠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能够使由罩的侧壁的突起所产生的最大变形位置与接合突起重叠,所以能够抑制引导时、脱离时的罩的侧壁的变形,能够抑制因变形而作用于罩的应力。

    本发明的电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被设置为比所述接合突起突出。

    根据本发明,能够使罩的侧壁比接合突起向外侧变形,所以能够将罩的侧壁的接合孔更容易地接合于接合突起。

    本发明的电光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电光面板从一侧安装于框架的第一步骤,该电光面板具有包括多个像素的像素区域和设置于该像素区域的周边的周边区域;将背光源单元从另一侧安装于所述框架,使其与所述电光面板相对向地配置的第二工序;和通过使具有与所述电光面板的所述像素区域对应地开口的窗部、并且覆盖所述周边区域的罩从所述框架的所述一侧起移动,用设置于所述框架的侧壁外表面的突起对所述罩的侧壁进行引导,同时使所述罩的侧壁与所述背光源单元接合,从而设置所述罩的第三工序。

    根据本发明,通过将所述罩的侧壁接合于背光源单元,能够用框架和罩稳定地保持电光面板和背光源单元。另外,用框架的突起对罩的侧壁的接合部进行引导,使其与背光源单元接合,因此能够将罩顺畅地接合设置于背光源单元。另外,成为通过解除罩的接合部的接合,能够分别容易地卸下电光面板和背光源单元,在必需进行电光面板、背光源单元的修理、更换时能够容易且迅速地应对的结构。另外,能够成为在将电光面板、背光源单元粘结于框架的情况下,即使该粘结松开也能够防止电光面板、背光源单元从框架脱落的结构。

    本发明的电光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序具有:在从所述框架的侧壁向内侧突出的支撑部的所述一侧的面涂敷粘结材料的工序;以将所述电光面板从所述一侧载置于所述支撑部的方式配置所述框架的工序;和一边使按压夹具从所述一侧移动,用所述框架的所述突起对所述按压夹具的侧壁进行引导,一边将形成于所述按压夹具的侧壁的孔接合于所述突起,从而设置所述按压夹具,用所述按压夹具的顶板将所述电光面板的与所述一侧的面相对向的面按压于所述支撑部的工序。

    根据本发明,能够高强度地将电光面板固定于框架的支撑部。

    本发明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具备本发明的电光装置。

    根据本发明,能够构成具有本发明的电光装置的作用效果的电子设备。

    【附图说明】

    图1(a)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光装置的液晶装置的俯视图,图1(b)是其侧视图。

    图2是沿图1中的A-A线的剖视图。

    图3是沿图1中的B-B线的剖视图。

    图4是沿图1中的C-C线的剖视图。

    图5(a)是表示作为电光面板的液晶面板的具体结构的一例的俯视图,

    图5(b)是沿图5(a)中的a-a线的剖视图。

    图6是说明将液晶面板和按压夹具安装于框架的工序的剖面说明图。

    图7是表示将液晶面板和按压夹具安装于框架的状态的剖面说明图。

    图8是从图7的状态卸下按压夹具的状态的剖面说明图。

    图9是说明将背光源单元和罩安装到保持液晶面板的框架上的工序的剖面说明图。

    图10是使用作为本发明的电光装置的液晶装置的电子设备的数码相机的后视图。

    符号说明

    1液晶装置(电光装置),2液晶面板(电光面板),2A像素区域(图像显示区域),200粘结材料,3背光源单元,3a接合突起,31双面胶带(双面粘结带),4框架,4a、4b凹部,4c引导用的突起,4c1倾斜面,41、42、43侧壁,41a、42a突出部,41b、41c凹部,43c伸出部,43b端部,44支撑部,44a开口部,44b粘结材料积存部,45嵌合面,5罩(遮光部件),51顶板,51a窗部,52侧壁,52a凹部,52b突出部,52c接合孔,6安装壳体,7电子设备,70数码相机,71图像显示监视器,72快门,73拨码开关,74电源按钮,8按压夹具,81顶板,81a窗部,81b端部,81c弯曲部,82侧壁,82a孔,10元件基板,11偏振板,12像素电极,13取向膜,14数据线驱动电路,15外部电路连接端子,16扫描线驱动电路,17布线,18上下导通件,19上下导通端子,20对向基板,20a内侧面,21偏振板,22对向电极,23取向膜,24密封件(密封材料),24a液晶注入口,24b密封件,25遮光膜,26、27柔性印刷布线基板,30液晶层。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光装置

    作为本发明的电光装置的例子,对由液晶装置构成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光装置进行说明。图1(a)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光装置的俯视图,图1(b)是其侧视图,图2、图3以及图4分别是沿图1中的A-A、B-B以及C-C线的剖视图。

    作为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光装置的液晶装置1,如图1至图4所示,由安装壳体6保持作为电光面板的液晶面板2、和配设在液晶面板2的背面侧的背光源单元3。安装壳体6包括:保持液晶面板2和背光源单元3的保持部件即框架4、和以覆盖框架4所保持的液晶面板2的至少一部分的方式配设的保持部件即罩5。另外,罩5包括遮光部件。

    框架4,如图1至图4所示,具有在前后方向等一个方向上相对向的侧壁41、42,和在与相对向的侧壁41、42相交的方向上相对向的侧壁43、43;并且具有从侧壁41至43向内侧突出而形成的支撑部44,形成为具备在中央部具有透光用的开口部44a的分隔板状的支撑部44的截面为大致H形的框架状。框架4由例如聚碳酸酯形成,为黑色。在与支撑部44的一侧相当的H形框架4的一侧的凹部4a(图2至图4所示的情况下是比支撑部44靠上侧的凹部)收纳安装有液晶面板2,在与支撑部44的另一侧相当的另一侧的凹部4b(图2至图4所示的情况下是比支撑部44靠下侧的凹部)收纳安装有背光源单元3。

    液晶面板2和背光源单元3以分别嵌合于凹部4a、4b的方式由框架4保持。液晶面板2,具有例如从与元件基板10相反一侧将对向基板20的周缘以切割的方式去除一半左右而形成的、与液晶面板2的侧面有台阶差的内侧面20a,内侧面20a嵌合于向内侧突出形成于侧壁41至43的嵌合面45,从而将液晶面板2安装于框架4的凹部4a。即,对向基板20的相对向的内侧面20a、20a之间的距离,形成为能够相应地嵌合于在框架4的内侧相对向的嵌合面45、45之间的距离,对向基板20的内侧面20a、20a嵌合于嵌合面45、45之间。背光源单元3,嵌合于由支撑部44的背光源单元侧的面与侧壁41至43的内表面构成的凹部4b。另外,在侧壁41、42形成有能够防止来自背光源单元3的漏光的突缘状的突出部41a、42a,在该两突出部41a、42a之间配置有罩5。

    根据需要,优选,用弹性粘结材料等的粘结材料、双面胶带等将液晶面板2和背光源单元3固定于框架4,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支撑部44的一侧的表面(图2至图4的情况下是上表面)、侧壁41至43的内侧面通过粘结材料200将液晶面板2固定于框架4。另外,背光源单元3,通过兼用于防止光相对于液晶面板2照射到预定区域以外的区域的遮光部件的大致长方形框状的双面胶带31,固定于框架4的支撑部44的另一侧的表面(图2至图4的情况下是下表面),支撑部44的前端比双面胶带31向内侧突出。背光源单元3,通过微粘结带的双面胶带31等装卸可能地固定,则在将背光源单元3从框架4卸下时,拆卸作业变得容易,所以优选。

    罩5,如图1至图4所示,具有覆盖收纳于框架4内的液晶面板2的一侧表面(图2至图4的情况下是上表面)的顶板51和在顶板51的宽度方向(在图3以及图4中是左右方向)的两端部从顶板51弯曲成大致直角而形成的侧壁52、52,用顶板51覆盖液晶面板2的一侧的面侧即外面侧,并且形成为用相对向的侧壁52、52分别覆盖框架4的相互相对向的侧壁43、43的外面的一部分。在罩5的顶板51,在与图5所示的液晶面板2的像素区域2A相对应的位置设有打开该部分而形成的窗部51a,顶板51以覆盖液晶面板2的像素区域2A的周边区域的方式配置。罩5,能够由例如不锈钢、铝等形成,并且视觉可见的外侧的面被涂成黑色,能够提高显示对比度,防止视觉识别时的炫目。

    并且,在液晶面板2和背光源单元由框架4保持的状态下,罩5的侧壁52与背光源单元3连接,4个部件2至5一体化。作为罩5的侧壁52与背光源单元3的连接结构,在各侧壁52、52形成有作为接合部的接合孔52c,接合于接合孔52c的接合突起3a一体地设置于背光源单元3的图4的左右两侧的端部,通过接合孔52c与接合突起3a的接合而连接。另外,设置于罩5的接合部、与其相对应地设置于背光源单元3的接合部的结构适当,优选,将设置于罩5的接合部制成接合孔52c、凹部等的凹陷形的接合部,将设置于背光源单元3的接合部制成接合突起3a、接合爪等的突起形的接合部。在图中,43a是在框架4的侧壁43、43的外侧面与其一体并且比罩5的侧壁52更向外侧突起而设置的伸出部,在各侧壁52、52形成有凹部52a以防止与伸出部43a的干涉,在凹部52a的两侧的朝下的突出部52b、52b分别形成有接合孔52c。

    接合孔52a所接合的接合突起3a,与各接合孔52c相对应地在背光源单元3的图4中的左右两侧的端部分别各设置有两个。在位于比接合孔52c与接合突起3a的接合位置靠液晶面板2侧的位置的框架4的侧壁43的端部外表面,设有引导用的突起4c。引导用的突起4c的一侧(液晶面板2侧)的第一面为倾斜面4c1,而其相反侧的第二面为水平面,倾斜面4c1向与液晶面板2分离的方向倾斜。优选,将倾斜面4c1制成例如平面状或者剖视为圆弧状的凸曲面状。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的引导用的突起4c,被配置于俯视与接合突起3a重叠的位置,并且以比接合突起3a向侧方突出的方式设置。

    在罩5的各接合孔52c分别与背光源单元3的向侧方突出的各接合突起3a接合时,使罩5从侧壁52的端部侧相对于保持液晶面板2和背光源单元3的框架4外嵌地移动,侧壁52从端部起在引导用的突起4c向外侧方推开,使侧壁52的端部越过引导用的突起4c以及接合突起3a,将突起4c配置于接合孔52c内,这样将接合孔52c接合于接合突起3a,由此设置罩5。尤其是,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引导用的突起4c的倾斜面4c1将侧壁52的端部顺畅地向外侧推展,使接合孔52c顺畅地接合于接合突起3a。

    通过接合孔52c与接合突起3a的接合而安装的罩5的顶板51的内侧面,与框架4的侧壁43的背光源单元3的照射光出射侧的端部43b分离地设置,其侧壁52的内侧面与框架4的侧壁43的外侧面接触地设置。

    作为在图1至图4的液晶装置1中使用的电光面板的液晶面板2的结构是适当的,但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使用作为像素用的开关元件使用薄膜晶体管的有源矩阵型的液晶面板,基于图5对其具体结构进行说明。图5(a)是液晶面板2的俯视图,图5(b)是沿图5(a)中的a-a线的剖视图。

    第一实施方式的液晶面板2,在包括石英、玻璃或者硅等的元件基板(TFT阵列基板)10上设有薄膜晶体管,与该元件基板10相对向地设有包括玻璃、石英等的对向基板20。作为一对基板的元件基板10与对向基板20,通过设置于像素区域(图像显示区域)2A的周围的密封件24相互粘结固定,在密封件24的内侧的元件基板10与对向基板20之间封装有电光物质即液晶层30。在图5(a)中,24a是去除密封件24的一部分而形成的液晶注入口,24b是封闭液晶注入口24a的封闭件。

    在密封件24的外侧的区域、即像素区域2A的外侧的周边区域,沿着元件基板10的一边设置有通过按预定的定时向未图示的数据线供给图像信号而驱动数据线的数据线驱动电路14以及外部电路连接端子15。在元件基板10上,在与设有数据线驱动电路14的一条边相邻的两条边平行、且与设置于密封件24的内侧的遮光膜25相对向的位置,设有通过按预定的定时对未图示的扫描线供给扫描信号而驱动扫描线的扫描线驱动电路16。在元件基板10的剩余一条边设有用于连接扫描线驱动电路16的与外部电路连接端子15侧相反的一侧的多条布线17。

    在位于密封件24的四个角部的元件基板10上形成有上下导通端子19,在元件基板10与对向基板20相互之间,设有下端与上下导通端子19接触而上端与对向电极20接触的上下导通件18,通过该上下导通件18在元件基板10与对向基板20之间获得电导通。

    在元件基板10上设有构成像素的像素电极12等,在其液晶层30侧设有取向膜13。另外,在对向基板20上遍及其大致整个表面地设有对向电极22,在液晶层20侧也设有取向膜23。各取向膜13、23,例如,包括聚酰亚胺膜等的透明有机膜,通过对其表面实施摩擦处理等使液晶层30的液晶分子与供给至液晶层30的电压相对应地取向于预定的方向。

    在图1至图4的液晶装置1中,图5的液晶面板2被上下位置翻转地配置保持于框架4,液晶面板2的朝向、由框架4构成的液晶面板2的保持结构等能够适当地变化。在图1至图4中,11、21是配置于元件基板10以及对向基板20的各自与液晶层30相反侧的偏振板,26、27是分别兼用于电连接液晶面板2以及背光源单元3与外部的电源、信号输入源的导电连接部件的柔性印刷布线基板(TPC),41b、41c是为了在将液晶面板2以及背光源单元3收纳于框架4内时、防止柔性印刷布线基板29、30与框架4的前方的侧壁41相干涉而形成于侧壁41的凹部。

    在图1至图4的液晶装置1所使用的背光源单元3,构成为通过导光体、光扩散板等使来自LED等的光源的光照射于液晶面板2的背面侧,由壳体等覆盖这些构成部件而单元化。背光源单元3的构成部件、内部构成等可适当变化,在图示的例子中省略了其构成部件、内部构成等只表示了整体的外观形状。

    (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光装置的制造方法)

    接下来,作为本实施方式的电光装置的液晶装置1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图6是说明将液晶面板和按压夹具安装于框架的工序的剖面说明图,图7是表示将液晶面板和按压夹具安装于框架的状态的剖面说明图,图8是从图7的状态卸下按压夹具的状态的剖面说明图,图9是说明将背光源单元和罩安装到保持液晶面板的框架上的工序的剖面说明图。

    首先,如图6以及图7所示,进行使液晶面板2从框架4的一侧起移动而将液晶面板2安装于框架4的一侧的第一工序。在第一工序中,遍及框架4的支撑部44的一侧的面(在图6中为支撑部44的上侧的面)和侧壁43的内侧面涂布粘结材料200。此时,在支撑部44的一侧的面上的根基部分设有凹状的粘结材料积存部44b,能够积存粘结材料200,则能够使粘结材料200容易地在预定区域积存,能够进行良好的粘结,因此优选。

    接下来,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向基板20朝向框架4侧,使液晶面板2从框架4的一侧起移动,将液晶面板2配置于作为框架4的一侧的凹部4a。在凹部4a中,液晶面板2的内侧面20a、20a被插入并嵌合保持于框架4的嵌合面45、45之间,液晶面板2载置于支撑部44,并且液晶面板2的外周侧面与支撑部44侧的面(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元件基板10、密封件24、对向基板20的外侧面还有偏振板21的外侧面)通过粘结材料200被固定于包含支撑部44的一侧的面与嵌合面45的侧壁43的内侧面。

    接着,使具有弹性的按压夹具8从框架4的一侧起移动相对于保持着液晶面板2的框架4外嵌。按压夹具8,其结构与罩5类似,具有覆盖收纳于框架4内的液晶面板2的一侧的面(在图6以及图7的情况下为上表面)的顶板81和在顶板81的宽度方向(图6以及图7的左右方向)两端部从顶板81弯曲成大致直角而形成的侧壁82、82。顶板81形成为:在弯曲部81c或多或少地弯曲,比弯曲部81c靠内侧的中央区域位于相比比弯曲部81c靠外侧的外侧区域还靠侧壁82侧的位置。在顶板81的中央区域,设有在与液晶面板2的像素区域2A相对应的位置开口而形成的窗部81a,顶板81的弯曲部81c形成于比窗部81a的周缘81b靠外侧的位置。在各侧壁82分别形成有孔82a。

    按压夹具8,使其侧壁82的端部朝向框架4侧地从一侧起移动,使侧壁82的内表面一边与框架4的侧壁43的外表面接触一边沿着框架4的侧壁43的外表面移动。接着,当侧壁82的端部与框架4的突起4c的倾斜面4c1接触时,侧壁82的端部会沿倾斜面4c1,将侧壁82向外侧推开,由突起4c引导侧壁82。接着,当孔82a的下侧的缘部越过突起4时,则形成于按压夹具8的侧壁82的孔82a接合于框架4的突起4c,由此将按压夹具8设置于框架4。

    通过孔82a与突起4c的接合而设置的按压夹具8的顶板81,覆盖液晶面板2的一侧的面侧的像素区域2A的周边区域,并且位于该弯曲部81c与窗部81a之间的区域与偏振板11相接触,液晶面板2对支撑部44侧施力,与液晶面板2的一侧的面相对的面(图7中为对向基板20的偏振板21)与支撑部44接触,使液晶面板2与支撑部44的通过粘结材料200实现的固定时的状态变得稳定。此时,通过形成于顶板81的窗部81a,避免液晶面板2的像素区域2A与顶板81接触,能够防止由于接触所产生的显示不良等。另外,按压夹具8的相对向的侧壁82、82,分别被配置为覆盖框架4的相互对向的侧壁43、43的外表面的一部分。

    直到粘结材料200固化使液晶面板2与支撑部44通过粘结材料200可靠地固定都设置按压夹具8,通过由按压夹具8的顶板81的挠曲所产生的弹簧力持续将液晶面板2向支撑部44按压。在可靠的固定之后,如图8所示,将按压夹具8从框架4上卸下。在卸下时,使按压夹具8的侧壁82向外侧推开,解除孔82a与突起4c的接合,将其从插入的框架4的一侧拔出。优选,在这之后进行已安装于框架4的液晶面板2的显示检查,只继续进行合格产品的下一道工序,对不合格产品不进行下一道工序。

    接着,如图9以及图4所示,作为第二工序,相对于保持液晶面板2的框架4,使背光源单元3从框架4的另一侧起移动,将背光源单元3安装于框架4的另一侧即凹部4b,相对于液晶面板4相对向地配置。在将形成有接合突起3a的一侧作为框架4侧、在朝向框架4侧的面上固定有双面胶带31的状态下,使背光源单元3从框架4的另一侧起移动,通过双面胶带31而固定于支撑部44、侧壁43的另一侧的面,从而将背光源单元3安装于凹部4b。背光源单元3的接合突起3a与框架4的突起4c接近并配置在俯视与突起4c重叠的位置,突出至比突起4c靠内侧的位置。

    之后,如图9以及图4所示,作为第三工序,相对于保持液晶面板2以及背光源单元3的框架4,使罩5从框架4的另一侧起移动,使侧壁52的内面一边与框架4的侧壁43的外表面接触一边沿框架4的侧壁43的外表面移动。接着,当侧壁52的端部与框架4的突起4c的倾斜面4c1接触时,侧壁52的端部沿着倾斜面4c1将侧壁52向外侧推开,从而用突起4c引导侧壁52。而且,当接合孔52c的下侧的缘部越过突起4c和接合突起3a时,使位于罩5的侧壁52的接合孔52c接合于背光源单元3的接合突起3a,由此,将罩5设置并外嵌于框架4。突起4c被配置为在接合孔52c与接合突起3a的接合时突出至接合孔52c内。

    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将罩5的侧壁52的接合孔52c与背光源单元3的接合突起3c接合,能够防止罩5的脱落,同时能由框架4和罩5稳定地保持液晶面板2和背光源单元3。另外,通过由框架4的突起4c引导罩5的侧壁52而将接合孔52c与接合突起3a接合,从而将罩5与背光源单元3顺畅且可靠地接合,能够设置罩5。另外,通过解除罩5的接合孔52c与背光源单元3的接合突起3a的接合,从而能够容易地分别将液晶面板2与背光源单元3卸下,在必须对液晶面板2、背光源单元3进行修理、更换的情况下,能够容易且迅速的应对。另外,在解除了液晶面板2、背光源单元3的粘结时,能够防止液晶面板2、背光源单元3从框架4脱离。

    另外,通过将框架4的突起4c的第一面制成向从液晶面板2离开的方向倾斜的倾斜面4c1,从而用倾斜面4c1引导罩5的侧壁52,能够更加容易地将接合孔52c向接合突起3a引导。另外,通过将框架4的突起4c与背光源单元3的接合突起3a配置在俯视重叠的位置,从而能够抑制在引导时、分离时的罩5的侧壁52的变形,抑制因变形所产生的作用于罩5的应力。另外,通过使框架4的突起4c突出置比背光源单元3的接合突起3a靠外侧的位置,从而能够使罩5的侧壁52比接合突起3a向外侧变形,能够更加容易地将罩5的侧壁52的接合孔52c与接合突起3a接合。

    另外,通过用按压夹具8将液晶面板2按压于涂敷有粘结材料200的支撑部44,从而能够将液晶面板2高强度地固定于支撑部44。另外,能够将液晶面板2和背光源单元3分别搭载于框架,所以例如在将液晶面板2安装到框架4之后,实施显示检查,只对合格产品安装背光源单元,从而能够防止产生多余的成本。

    (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等)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能够实现本发明的目的的范围内变形、改良等的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之中。例如上述实施方式,以作为电光装置使用液晶面板、作为电光面板使用有源矩阵型的液晶面板的情况为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使用无源矩阵型的液晶面板,另外,也可以是使用不限于液晶面板的其它各种电光面板的电光装置。

    另外,本发明的电光装置,能够作为各种电子设备的显示部等使用。图10表示可其一例,将实施方式的液晶装置1作为电子设备7的数码相机70中的电子取景器(EVF)使用。图中,71是图像显示监视器,72是快门,73是拨码开关,74是电源按钮。

    另外,使用本发明中的电光装置的电子设备,不限定于数码相机70,能够适用于其它各种电子设备。能够广泛应用于例如被称为移动电话、PDA(个人数字助理)的便携型信息设备、便携型个人计算机、个人计算机、工作站、数字静态照相机、车载用监视器、数字摄像机、液晶电视、取景器型、监视直视型的录像机、车辆导航装置、寻呼机、电子记事本、计算器、打字机、工作站、电视电话机以及POS终端机等的电子设备。

电光装置、其制造方法以及电子设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电光装置、其制造方法以及电子设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电光装置、其制造方法以及电子设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光装置、其制造方法以及电子设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光装置、其制造方法以及电子设备.pdf(1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稳定地保持电光面板和背光源单元、并且能够容易地卸下、还能够顺畅地接合设置罩的电光装置,其制造方法以及电子设备。本发明的电光装置,具备:电光面板;背光源单元,其与所述电光面板相对向地配置;罩,其具有与所述电光面板的像素区域相对应地开口的窗部、和与所述电光面板以及所述背光源单元的侧面相对向地设置的第一侧壁;和框架,其保持所述电光面板和所述背光源单元,具有与所述电光面板以及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光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