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照明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LED灯。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LED灯寿命可长达十万小时,正常使用下使用寿命甚至可以超过人的寿命。除了具有超长使用寿命外,LED同时具有省电的优势。一般的LED灯可以提供几十小时甚至一百小时以上的持续照明,与其它灯比较其优势明显。超级省电又闪亮的LED产品受到众多户外爱好者的青睐。但是,LED光源与普通光源不同,其需要驱动电路板,而驱动电路板的发热问题会严重影响到整个LED灯具的使用寿命,所以,将LED光源应用到灯具必然要解决其驱动电路的散热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LED灯,其不但具有散热功能还具有电磁屏蔽功能。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构造一种LED灯,包括壳体和固定在所述壳体内的LED光源组件,所述LED光源组件包括LED光源、驱动所述LED光源发光的驱动电路板以及LED光源开关控制装置,其中,所述LED灯内设置有间隔开所述LED光源和所述驱动电路板的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包括主散热板和副散热板,所述主散热板覆盖在所述驱动电路板上,且所述主散热板中部形成有容纳并固定所述LED光源的凹槽;所述副散热板中部开有中心孔,所述副散热板贴合在所述主散热板上,且固定在所述凹槽内的LED光源穿出所述中心孔。
在本发明的LED灯中,所述LED光源开关控制装置包括开关盒和控制杆,所述控制杆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壳体外部,所述主散热板和所述副散热板分别设有容纳所述开关盒的开口。
在本发明的LED灯中,所述LED光源组件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所述驱动电路板、所述主散热板以及所述副散热板通过均匀分布的螺钉紧固连接,所述盖板与所述主散热板之间容置有所述驱动电路板。
在本发明的LED灯中,所述主散热板的凹槽内一体地形成有用于固定所述LED光源的卡爪,所述卡爪绕所述LED光源均匀分布。
在本发明的LED灯中,所述副散热板的中心孔内周一体地形成有紧压在所述LED光源上的内翻边。
在本发明的LED灯中,所述盖板上贴有覆盖其底面的铜箔。
在本发明的LED灯中,所述主散热板的凹槽底部涂有导热硅脂。
在本发明的LED灯中,所述主散热板外周和所述副散热板外周分别一体地形成有相互远离的外翻边。具体地说,所述主散热板外周一体地形成有朝向所述驱动电路板的外翻边,所述副散热板外周一体地形成有远离所述驱动电路板的外翻边。
在本发明的LED灯中,所述主散热板上设有至少一个穿线孔。
在本发明的LED灯中,所述主散热板和所述副散热板均为铜制散热板。
实施本发明的LED灯能够获得如下有益效果:
1.由于散热装置包括主散热板和副散热板,主散热板覆盖在驱动电路板上,主散热板中部形成有容纳并固定LED光源的凹槽;副散热板贴合在主散热板上,且副散热板中部开有中心孔,LED光源从中心孔伸出,所以该主散热板和副散热板不但能够有效且可靠地对驱动电路板进行散热;而且,主散热板将驱动电路板有效地覆盖,从而具有可靠的电磁屏蔽功能,保障LED光源的稳定工作。
2.由于LED光源开关控制装置包括开关盒和控制杆,控制杆的一端延伸至壳体外部,主散热板和副散热板分别设有容纳开关盒的开口,所以本发明的LED灯结构非常紧凑,在实现对驱动电路板进行散热和电磁屏蔽的情况下,无需对LED灯整体结构进行改动。
3.由于LED光源组件还包括盖板,盖板、驱动电路板、主散热板以及副散热板通过均匀分布的螺钉紧固连接,所以本发明的LED灯结构紧凑,在实现对驱动电路板进行散热和电磁屏蔽的情况下,无需为散热装置扩展空间,从而使LED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4.由于主散热板的凹槽内一体地形成有固定LED光源的卡爪,卡爪绕LED光源均匀分布,所以能够通过卡爪可靠地紧固LED光源,并使结构更加紧凑。
5.由于副散热板的中心孔内周一体地形成有紧压在LED光源上的内翻边,所以能够更加可靠地固定LED光源。
6.由于盖板上贴有覆盖其底面的铜箔,所以铜箔与散热装置能够形成全封闭的散热装置,更加可靠地对驱动电路板进行电磁屏蔽,保障LED光源的稳定工作。
7.由于主散热板中部的凹槽底部涂有导热硅脂,所以能够进一步提高主散热板的散热功能,增强散热效果。
8.由于主散热板外周和副散热板外周分别一体地形成有相互远离的外翻边,所以能够通过其各自设有的外翻边提高散热效果并增强自身刚性。
9.由于主散热板上设有至少一个穿线孔,所以能够通过该穿线孔方便可靠地电连接LED光源和驱动电路板,保证其稳定工作。
10.由于主散热板和副散热板均为铜制散热板,所以能够通过铜相对较高的电导率和磁导率进一步提高主散热板和副散热板的电磁屏蔽功能。
【附图说明】
当参考附图来阅读以下详细描述时,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好理解,在各附图中在相同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的零部件,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地LED灯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LED灯的主散热板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LED灯的主散热板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LED灯的主散热板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LED灯的副散热板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6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LED灯的副散热板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7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LED灯的副散热板的示意性透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LED灯
1主散热板
12凹槽
13卡爪
14螺孔
15穿线孔
16穿线孔
17开口
18外翻边
2副散热板
22中心孔
23内翻边
24螺孔
25穿线孔
26穿线孔
27开口
28外翻边
3螺钉
4LED光源
5反光镜
6壳体
7开关盒
8控制杆
9驱动电路板
10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参照图1,本实施例的LED灯100包括壳体6和安装壳体6内的LED光源组件。LED光源组件包括LED光源4、驱动LED光源4发光的驱动电路板9以及LED光源开关控制装置。LED光源开关控制装置包括开关盒7和控制杆8。图1中示出了LED光源4、反光镜5、开关盒7、控制杆8、LED光源驱动电路板9及盖板10,这些零部件均属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得知的技术内容,在此不作赘述。
在本发明的LED灯中,在LED灯100内设置有间隔开LED光源4和驱动电路板9的散热装置,散热装置包括板状的主散热板1和副散热板2。然而,如后所述,本发明的散热装置也作为电磁屏蔽装置发挥作用。简而言之,本发明的散热装置采用由高导电、导磁材料制成的主散热板1和副散热板2间隔开LED光源4和驱动电路板9,从而能够有效地实现电磁屏蔽功能;此外,还通过主散热板1与盖板10上所设铜箔形成封闭腔体以容置驱动电路板9,从而能够更加有效地实现电磁屏蔽功能。
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主散热板1和副散热板2夹在LED光源4和驱动电路板9之间。确切地说,主散热板1和副散热板2紧密地相互贴合。盖板10上设有均匀分布的三个螺钉柱,通过该螺钉柱与螺钉的配合固定主散热板1和副散热板2。如后所述,主散热板1上设有三个螺孔14,副散热板2上设有三个螺孔24,螺孔24与螺孔14分别对齐。在装配状态下,螺钉柱分别穿过该螺孔14和螺孔24,由此盖板10、驱动电路板9、主散热板1以及副散热板2紧固连接。
如图2至4所示,在主散热板1中部形成有容纳并固定LED光源4的凹槽12。该主散热板1大致呈圆盘形,而凹槽12的横截面呈圆形,且凹槽12位于该主散热板1的中央。该凹槽12内一体地形成有固定LED光源4的卡爪13。如图2所示,该卡爪13为向凹槽12中心倾斜的凸片,且卡爪13绕LED光源4均匀地分布,以便力度均匀地卡住LED光源4。该主散热板1上的卡爪13可通过模具一体地冲压成型。此外,主散热板1上设有3个穿线孔,分别为一个较大的穿线孔15和两个较小的穿线孔16。当然,本发明不限于此,可以设置其它数量的穿线孔,只要能够满足LED光源4与驱动电路板9之间的接线即可。另外,主散热板1上还设有3个均匀分布的螺孔14。该螺孔14用于与盖板10上的螺钉柱配合。从图1可以清楚地看出,为紧凑地设置LED光源开关装置,主散热板1设有容纳开关盒7的开口17。此外,为增加主散热板1的刚性并提高散热效果,主散热板1外周一体地形成有朝向驱动电路板9的外翻边18。换句话说,该外翻边18朝向驱动电路板9一侧。为增加主散热板1的散热效果,在安装LED光源组件之前,凹槽12内表面上涂敷导热硅脂。
如图5至6所示,副散热板2贴合在主散热板1上。且副散热板2中部开有中心孔22,固定在凹槽12内的LED光源4穿出中心孔22。该副散热板2大致呈圆盘形,而中心孔22为圆孔,且中心孔22位于该副散热板2的中央。LED光源4从该中心孔22伸出。为紧凑地设置LED光源开关装置,副散热板2设有容纳开关盒7的开口27。与主散热板1同样地,为增加副散热板2的刚性并提高散热效果,副散热板2外周一体地形成有远离驱动电路板9的外翻边28。换句话说,该外翻边28朝向LED光源4的发光侧。而且,副散热板2的中心孔内周一体地形成有紧压在LED光源4上的内翻边23。该副散热板2上的内翻边23可通过模具一体地冲压成型。这样,通过内翻边23与卡爪13,便可将LED光源4可靠地固定在凹槽12内。
为更好地实现电磁屏蔽效果,在盖板10上粘贴覆盖其底面的铜箔(图中未示出)。这样,铜箔与散热装置形成全封闭的散热装置,更加可靠地对驱动电路板9进行电磁屏蔽,保障LED光源4的稳定工作。另外,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主散热板1和副散热板2均为铜制散热板。由于铜具有较高的电导率和磁导率,所以这样能够进一步提高主散热板1和副散热板2的电磁屏蔽功能。
尽管本文已经描述了许多实施例,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可在不脱离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精神及其范围的情况下作出其它变型或更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根据所附权利要求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