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差导流的散热装置.pdf

上传人:1****2 文档编号:996919 上传时间:2018-03-24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559.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180719.2

申请日:

2008.11.28

公开号:

CN101754641A

公开日:

2010.06.23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H05K 7/20申请公布日:20100623|||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5K 7/20申请日:20081128|||公开

IPC分类号:

H05K7/20; H05K5/00; F21V29/00; H01L23/467; F21Y101/02(2006.01)N

主分类号:

H05K7/20

申请人:

骆俊光

发明人:

骆俊光; 郭正忠; 蔡文忠

地址:

中国台湾台中市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9

代理人:

寿宁;张华辉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温差导流的散热装置,包含一个壳座。该壳座具有相互对合且界定一第一容室的一个基体与一个盖体。该基体是与热源进行热交换,使该第一容室内利用冷热空气对流原理,产生进、出该第一容室且与该基体进行热交换的气流。借此,以前述热交换程序快速且均匀的散热,提升热源的散热效率。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温差导流的散热装置,包含一壳座,其特征在于: 该壳座,具有相互对合且界定一第一容室的一基体与一盖体,及与该第一容室连通的至少一入风口与至少一出风口,该基体具有排除在该第一容室外且与热源进行热交换的一端面,使该第一容室内利用冷热空气对流原理,产生进、出该第一容室且与该基体进行热交换的气流。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差导流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壳座的基体具有与热源接触的一实体部,及与该实体部导接且穿置在该第一容室内的多数个散热元件。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差导流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散热元件分别为一散热鳍片。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温差导流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散热元件还具有贯穿的多数个孔洞。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温差导流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孔洞是上、下对正排列成至少一排。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温差导流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孔洞共排列成数排。
7: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温差导流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相邻散热元件间是形成有间隙。
8: 如权利要求4或7所述的温差导流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相邻散热元件间的间隙与孔洞是相互连通。
9: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差导流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壳座的基体还具有形成在该实体部上且串接前述散热元件的多数个导热元件。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温差导流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导热元件是实心柱、U形板、空心管、热管其中一种。
11: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温差导流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散热元件还具有供前述导热元件贯穿的一串接段,及由该串接段一端延伸的一延伸段。
12: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温差导流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散热元件分别为一散热鳍片。
13: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温差导流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散热元件还具有贯穿该延伸段的多数个孔洞。
14: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温差导流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孔洞具有不同大小的孔径。
15: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温差导流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孔洞是上、下对正排列成至少一排。
16: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温差导流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孔洞共排列成数排。
1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差导流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壳座的盖体与基体是上、下相互对合,该入风口是贯穿该基体,该出风口是贯穿该盖体。
1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差导流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还包含有一通风单元,该通风单元具有数量相对该出风口,且安装在该壳座出风口的至少一通风器,该通风器具有 受前述气流驱动而转动的多数片涡流片。
19: 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温差导流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通风器的涡流片是环绕一中心线交叠排列。
20: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差导流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壳座是用于封闭一发光模块,还具有与该基体界定一第二容室且用于透光的一罩体,该发光模块是与该基体接触且密封在该第二容室内,并透过该罩体发射光源。
21: 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温差导流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罩体具有固设在该基体下方的一面板,及固设在该基体与该面板二侧的二侧板,该面板是与前述侧板气密封闭该第二容室。

说明书


温差导流的散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散热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针对密闭空间内的热源,达到散热效果的温差导流的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具有壳体的电子装置,为了达到散热效果,主要是如台湾公告第557119号案,在该壳体上开设有多数个散热孔,用于散发热能,或如台湾证书号第M329146号案,直接采用具有热传导性能的金属材料制成该壳体,使该壳体分别与热源及外界冷空气接触而进行热交换作用,达到散热目的。

    惟,前述设置有散热孔的壳体,不具有防水、防潮、防尘的效果,不但容易毁损电子元件,且使用寿命较短,而不适用于工业用或高精密度的电子装置,至于具有热传导性能的壳体,虽然可以达到防水、防潮、防尘的效果,却会因为电子元件设置在该壳体内,有散热效果不佳,及材料成本较高等缺失,尤其是该壳体内设置有多个热源时,或该热源为高功率的发光二极体时,过多热能的累积,反而会使该壳体内形成一储存热能的空间,严重影响电子元件的使用效能,及大幅降低使用寿命。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散热装置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温差导流的散热装置,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散热装置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温差导流的散热装置,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能提升散热效率且兼具有防水、防潮、防尘效果。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温差导流的散热装置,包含一壳座,该壳座,具有相互对合且界定一第一容室的一基体与一盖体,及与该第一容室连通的至少一入风口与至少一出风口,该基体具有排除在该第一容室外且与热源进行热交换的一端面,使该第一容室内利用冷热空气对流原理,产生进、出该第一容室且与该基体进行热交换的气流。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依据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前述的温差导流的散热装置,其中所述的壳座的基体具有与热源接触的一实体部,及与该实体部导接且穿置在该第一容室内的多数个散热元件。

    较佳地,前述的温差导流的散热装置,其中所述的散热元件分别为一散热鳍片。

    较佳地,前述的温差导流的散热装置,其中所述的散热元件还具有贯穿的多数个孔洞。

    较佳地,前述的温差导流的散热装置,其中所述的孔洞是上、下对正排列成至少一排。

    较佳地,前述的温差导流的散热装置,其中所述地孔洞共排列成数排。

    较佳地,前述的温差导流的散热装置,其中所述的相邻散热元件间是形成有间隙。

    较佳地,前述的温差导流的散热装置,其中所述的相邻散热元件间的间隙与孔洞是相互连通。

    较佳地,前述的温差导流的散热装置,其中所述的壳座的基体还具有形成在该实体部上且串接前述散热元件的多数个导热元件。

    较佳地,前述的温差导流的散热装置,其中所述的导热元件是实心柱、U形板、空心管、热管其中一种。

    较佳地,前述的温差导流的散热装置,其中所述的散热元件还具有供前述导热元件贯穿的一串接段,及由该串接段一端延伸的一延伸段。

    较佳地,前述的温差导流的散热装置,其中所述的散热元件分别为一散热鳍片。

    较佳地,前述的温差导流的散热装置,其中所述的散热元件还具有贯穿该延伸段的多数个孔洞。

    较佳地,前述的温差导流的散热装置,其中所述的孔洞具有不同大小的孔径。

    较佳地,前述的温差导流的散热装置,其中所述的孔洞是上、下对正排列成至少一排。

    较佳地,前述的温差导流的散热装置,其中所述的孔洞共排列成数排。

    较佳地,前述的温差导流的散热装置,其中所述的壳座的盖体与基体是上、下相互对合,该入风口是贯穿该基体,该出风口是贯穿该盖体。

    较佳地,前述的温差导流的散热装置,其还包含有一通风单元,该通风单元具有数量相对该出风口,且安装在该壳座出风口的至少一通风器,该通风器具有受前述气流驱动而转动的多数片涡流片。

    较佳地,前述的温差导流的散热装置,其中所述的通风器的涡流片是环绕一中心线交叠排列。

    较佳地,前述的温差导流的散热装置,其中所述的壳座是用于封闭一发光模块,还具有与该基体界定一第二容室且用于透光的一罩体,该发光模块是与该基体接触且密封在该第二容室内,并透过该罩体发射光源。

    较佳地,前述的温差导流的散热装置,其中所述的罩体具有固设在该基体下方的一面板,及固设在该基体与该面板二侧的二侧板,该面板是与前述侧板气密封闭该第二容室。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温差导流的散热装置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能借由前述特殊的空间配置与构造,产生可进、出该第一容室的气流,进而提升散热效率,并将热交换程序隔离在该第一容室内,使排除在该第一容室外的热源,仍然可在密封的情形下,达到散热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发明能提升散热效率且兼具有防水、防潮、防尘效果。本发明在技术上有显著的进步,并具有明显的积极效果,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温差导流的散热装置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温差导流的散热装置较佳实施例的一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温差导流的散热装置较佳实施例的一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温差导流的散热装置较佳实施例的另一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温差导流的散热装置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图2及图3所示,本发明温差导流的散热装置的一较佳实施例是与一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发光模块1结合,而形成一灯具。该LED发光模块1具有多数条LED灯条11。该温差导流的散热装置包含:一个壳座2,及一通风单元3。

    上述的壳座2具有一个基体21、沿一轴线X与该基体21上、下对合且界定一第一容室201的一个盖体22、沿该轴线X与该基体21上、下对合且界定一第二容室202的一罩体23、多数个入风口24,及多数个出风口25。

    该基体21具有一实体部211、沿垂直该轴线X方向平行排列在该实体部211上方且容置在该第一容室201内的多数片散热元件212、形成在该实体部211一顶面且串接前述散热元件212的多数个导热元件213。及形成在该实体部211二侧的二翼板214。前述散热元件212在本较佳实施例分别为一散热鳍片,并分别具有供前述导热元件213贯穿的一串接段212a、由该串接段212a一端延伸的一延伸段212b,及贯穿该延伸段212b且分别上、下对正排列成多数个排的多数个孔洞212c。前述导热元件213可以是实心柱、U形板、空心管、热管其中一种,在本较佳实施例中,前述导热元件213为空心管。

    该盖体22是卡固在该基体21翼板214一顶面。

    该罩体23具有卡固在该基体21翼板214一底面的一面板231,及固设在该基体21实体部211与该面板231二侧的二侧板232。该面板231是与前述侧板232气密封闭该第二容室202。

    该入风口24是分别沿平行轴线X方向贯穿该基体21的翼板214,且等距排列在该基体21二侧。

    该出风口25是分别沿平行该轴线X方向贯穿该盖体22。

    该通风单元3具有数量相对该出风口25,且安装在该壳座2出风口25上的多数个通风器31。该通风器31具有环绕一中心线交叠排列的多数片涡流片311。

    请参阅图1,图3及图4,图4是本发明温差导流的散热装置较佳实施例的另一剖视图。当前述LED灯条11发光发热时,会与该基体21的实体部211进行热交换,使热能由该基体21的实体部211传导至前述导热元件213,及透过前述散热元件212与充斥在该第一容室201的气体进行热交换。

    由于前述导热元件213在受热时,会利用烟囱效应,使汇集的热能迅速排导向上,且同时与前述散热元件212及该第一容室201内的气体进行热交换形成热气流,此时,热气流会不断地依循前述散热元件212的水平间隙沿垂直贯通的孔洞212c向上窜流,使该第一容室201内的气体因为温度升高且密度缩小,而依据热气流往上升的特性,由前述出风口25向上移动,及使冷空气由前述入风口24流进该第一容室201,递补该第一容室201内底部上升气体的空间,借此,利用冷热空气对流原理,产生进、出该第一容室201的气流。

    且在气流流动的过程中,会同时驱动前述通风器31的涡流片311旋转,产生抽排气体的效果,进而提升气流的流速与流量。借此,利用前述热交换的机制,使前述LED灯条11可以快速且均匀的散热,有效提升散热效率。

    当然也可以视情况采用一帽型遮罩(图未示)取代前述通风器31。

    且重要的是,本发明用于透过前述特殊的散热机制,将该LED发光模块1的LED灯条11及其电路装置(图未示)完全密封在该第二容室202内,或在前述电路装置本身具有防水效果的情形下,安装在该第一容室201,借此,使该LED发光模块1在不影响散热功能的情形下,达到防水、防潮、防尘等功能,或前述电路装置同样可以借由前述热交换程序,达到散热的效果。

    据上所述可知,本发明的温差导流的散热装置具有下列优点及功效:

    1、本发明主要是利用冷热空气对流原理,达到驱动前述通风器31及散热的目的,借此,不但可以提升气流的流速与流量,且能有效提升散热效率。

    2、本发明可以借由前述特殊的空间配置与构造,将前述热交换程序隔离在该第一容室201内,使设置在该第二容室202内的LED发光模块1,仍然用于在密封的情形下,达到散热的效果,借此,使该壳体2兼具有防水、防潮、防尘等功能,也不需限定制造材料,而能降低成本、简化制程,及提升使用上的实用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温差导流的散热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温差导流的散热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温差导流的散热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温差导流的散热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温差导流的散热装置.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温差导流的散热装置,包含一个壳座。该壳座具有相互对合且界定一第一容室的一个基体与一个盖体。该基体是与热源进行热交换,使该第一容室内利用冷热空气对流原理,产生进、出该第一容室且与该基体进行热交换的气流。借此,以前述热交换程序快速且均匀的散热,提升热源的散热效率。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其他类目不包含的电技术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