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板夹持装置及面板夹持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板夹持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弹片偏压于面板而夹持面板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液晶显示装置中,面板固定在一框体中,而固定面板的方式大部分是用螺栓直接将面板锁固于框体上,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531018号以及第335914号所揭露,或者是利用连接件将面板连接于框体上,如美国专利US6671012号以及US6859357号所揭露。但是上述的构造在安装不同尺寸的面板时,必须使用不同的尺寸的框体,如此会增加制造的成本。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面板夹持装置,在一既定尺寸的框体中可夹持固定不同尺寸的面板。
本发明的面板夹持装置的一较佳实施例,用于夹持不同尺寸的面板,每一面板具有一第一平面、一第二平面以及多个相邻的侧面,该多个侧面连接该第一平面与该第二平面,上述的面板夹持装置包括一框体以及多个夹持件。该框体容纳该面板,并具有一第一内面、一第二内面以及多个相邻的内侧面,该第一内面对应于该面板的该第一平面,该第二内面对应于该面板的该第二平面,该多个内侧面对应于该面板的该多个侧面。该多个夹持件设于该多个内侧面,当该面板插入该框体时,由该面板的尺寸与该多个夹持件的尺寸产生干涉而使该多个夹持件产生弹性变形,并在其弹性变形的限度内,对应于不同尺寸的面板做不同程度的弹性变形,由此该多个夹持件偏压并抵接于该面板的该多个侧面,而使该面板定位于该框体中,并使该框体容纳不同尺寸的面板。
在上述较佳实施例中,该夹持件为一弧形弹片,包括两个端部以及一弹性部,该端部固定于该多个内侧面上,该弹性部呈弧状,突出于该多个内侧面,当该面板插入该框体时,该弹性部偏压抵接于该面板的该侧面。
在上述较佳实施例中,该弹性部的表面设有防滑的构造。该防滑构造可为一止滑橡胶片,固定于该弹性部的表面,该防滑构造也可直接在该弹性部的表面形成粗糙的构造,或者是该防滑构造为在该弹性部的表面形成颗粒状的构造。
在上述较佳实施例中,在框体的第二内面也设有该多个夹持件,当该面板置入该框体时,该多个夹持件偏压于该第二平面,而使该第一平面抵接于该第一内面。
在上述较佳实施例中,在该第二内面也设有该多个夹持件,当该面板置入该框体时,该多个夹持件偏压于该第二平面,而使该第一平面抵接于该第一内面。
在上述较佳实施例中,框体更包括一开口,面板从开口置入框体中,该面板夹持装置更包括一盖体,盖合于该开口,在该盖体的内面设有该多个夹持件,当该盖体盖合于该开口时,该多个夹持件偏压而抵接于该面板的该多个侧面的其中之一。
本发明更揭露一种面板夹持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提供一框体,在该框体的多个内侧面设置多个夹持件;将该面板插入该框体,由该面板的尺寸与该多个夹持件的尺寸产生干涉而使该多个夹持件产生弹性变形,并在其弹性变形的限度内,对应于不同尺寸的面板做不同程度的弹性变形,由此该多个夹持件偏压并抵接于该面板的该多个侧面,而使该面板定位于该框体中,并使该框体容纳不同尺寸的面板。
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面板夹持装置容纳面板的示意图;
图2为面板容纳于本发明的面板夹持装置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夹持件的构造;
图4表示本发明的面板夹持装置可夹持不同尺寸的面板。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框体
12~开口
14~第一内面
16~第二内面
18~内侧面
20~面板
22~第一平面
24~第二平面
26~侧面
30~盖体
32~内面
40~夹持件
42~端部
44~弹性部
100~面板夹持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的面板夹持装置容纳面板的示意图。图2为面板容纳于本发明的面板夹持装置的状态的侧视图。图3为本发明的夹持件的构造。图4表示本发明的面板夹持装置可夹持不同尺寸地面板。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面板夹持装置100包括一框体10以及一盖体30。在框体10的上方具有一开口12,面板20从开口12插入框体10,以盖体30封闭开口12,而将面板20固定于框体10中。如图2所示,框体10为矩形,其包括一第一内面14、一第二内面16以及三个内侧面18,面板20呈长方体,其包括一第一平面22、一第二平面24以及四个侧面26。在本例中,该第一内面14与该多个内侧面18垂直,该第二内面16与该多个内侧面18垂直。当面板20置入框体10时,第一平面22对应于第一内面14,第二平面24对应于第二内面16,四个侧面26分别对应于三个内侧面18以及盖体30的内面32。
如图1所示,在框体10的三个内侧面18以及盖体30的内面32上以彼此相隔等距离地设有多个夹持件40,且该多个内侧面18与该盖体30的内面32形成一封闭的矩形。夹持件40,如图3所示,为圆弧状的弹片,包括两个端部42以及一弹性部44,两端部42固定于内侧面18或内面32,而弹性部44成圆弧状,而突出地设于内侧面18。当面板20插入框体10时,由于面板20的尺寸与突起的弹性部44产生干涉(挤压),而使面板20的侧面26推压弹性部44而产生弹性变形,如此使弹性部44偏压于侧面26,由此面板20由于弹性部44的偏压而被夹持于框体10中。
此外在夹持件40的弹性变形的限度之内,对应于不同尺寸的面板20,弹性部44可做不同程度的弹性变形,如此框体10可容纳不同尺寸的面板20。例如图4中,实线表示尺寸较小的面板,虚线表示尺寸较大的面板。不同尺寸的面板会对夹持件40中的弹性部44造成不同程度的弹性变形。
回到图2,除了三个内侧面18以及盖体30的内面32安装有夹持件40之外,也可以在第二内面16安装夹持件40。如此当面板20插入框体10时,通过设于第二内面16的夹持件40偏压于面板20的第二平面24,使面板20的第一平面22抵接于框体10的第一内面14。
为了防止面板20由夹持件40夹持于框体10内时会产生滑动,可在夹持件40的弹性部44的表面设置防滑的构造,例如设置止滑用的橡胶片,以喷砂的方式使弹性部44的表面形成粗糙的构造,或者是在弹性部44的表面形成颗粒状的构造。
根据本发明的面板夹持装置的构造,可以以简单的方式使面板固定于框体内,无须复杂的接合构件,也不必使用螺丝等繁琐的接合工序,可以节省成本及工时,同时通过夹持件做不同程度的弹性变形,可以容纳不同尺寸的面板,不必制造多个框体,如此又可更进一步节省成本。
虽然结合以上较佳实施例揭露了本发明,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附上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