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误动作的键盘模块.pdf

上传人:Y0****01 文档编号:996813 上传时间:2018-03-24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704.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183360.4

申请日:

2008.11.28

公开号:

CN101751128A

公开日:

2010.06.23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6F 3/02申请日:20081128|||公开

IPC分类号:

G06F3/02; H01H13/705

主分类号:

G06F3/02

申请人: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顺隆; 刘彦廷; 刘兴政; 黄明智; 黄志民; 施柏仰; 钟宗仁

地址:

中国台湾台北市北投区立德路15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代理人:

朱凌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防止误动作的键盘模块,包含壳体、按键单元、推动机构和控制推动机构动作的控制开关;按键单元具有贴合壳体设置而使按键单元无法进行按压操作的按压部及向下延伸的接触部;电路板位于按键单元的下方,且与接触部对应设置;可推动按键单元及电路板相对壳体向上提升,且按键单元的位移小于电路板位移的推动机构设置在按键单元的下方。此结构通过将按键单元设计为具有按压部及接触部,且按压部贴合于壳体设置,从而使用者无法进行按压操作,并可利用控制开关操控推动几个,使按压部相对壳体提升一小段按压行程,供使用者按压操作,可有效防止在待机状态及操作状态下不慎误击其它按键,避免误动作。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防止误动作的键盘模块,其特征在于:包含壳体、按键单元、电路板、推动机构和控制推动机构动作的控制开关; 按键单元具有贴合壳体设置而使按键单元无法进行按压操作的按压部及向下延伸的接触部; 电路板位于按键单元的下方,且与接触部对应设置; 可推动按键单元及电路板相对壳体向上提升,且按键单元的位移小于电路板位移而使按压部可供按压、进而带动接触部向下移动而与电路板接触的推动机构设置在按键单元的下方。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误动作的键盘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单元包含有至少一个键帽,每一键帽包含有按压部与接触部。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止误动作的键盘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键帽为多个群组,由控制开关控制每一群组分次升起。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止误动作的键盘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同一群组的键帽由同一推动机构提升。
5: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止误动作的键盘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键帽均具有相应予以推动的推动机构。
6: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止误动作的键盘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键帽的按压部等高,且按压部贴合于壳体时,所述键帽维持平整。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误动作的键盘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单元为可挠性材料所构成的挠性平板,其底面具有多个接触部,而顶面形成多个按压部。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止误动作的键盘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单元还包含有多个顶针,上述顶针与接触部邻近设置,并在推动机构的推动下将挠性平板升起。
9: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止误动作的键盘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挠性平板上印刷有多个对应于按压部的按键符号。
10: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误动作的键盘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机构为马达模块。
11: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误动作的键盘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机构为连杆。
12: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防止误动作的键盘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开关为与连杆连接的推钮。
1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误动作的键盘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开关为按压按钮。
1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误动作的键盘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开关为触控按钮。
1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误动作的键盘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单元还包含有可在按键单元升起时发光指示的发光源。

说明书


防止误动作的键盘模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止误动作的键盘模块,应用于笔记本电脑、桌上型电脑等电子装置,特别是一种可在待机状态以及操作状态下防止误动作的键盘模块。

    背景技术

    笔记本电脑、桌上型电脑等电子装置都需要通过键盘模块来输入各种信息、指令,作为使用者与电子装置之间的输入界面;一般来说,键盘模块包含有多个各自独立的按键,使用者通过按压按键,而在电子装置上执行对应的功能或是输入对应的文字、符号。

    因为每个按键各自独立,按键与按键之间也成为藏污纳垢的地方,因此,键盘模块可以说是整个电脑硬件中最肮脏的元件。对于此问题,键盘模块搭配有防尘盖,可在不使用时予以遮蔽,或是利用软性材质构成的防尘软垫,直接套设或是覆盖在键盘模块上,供使用者操作,不仅避免使用者直接接触键盘,防止按键的印刷符号磨耗;同时也为键盘模块提供整体的遮蔽保护,避免按键间的空隙藏污的可能性。

    随着使用者对于空间应用的重视提高,键盘模块在设计上趋于紧密、小型化,因此按键之间的空隙也越小,使用者在操作时,往往容易一次同时按压到两三个按键,造成误动作的现象,譬如使用者打字输入文字符号时,往往容易按压到相邻的按键,造成错误的文字符号输入;同时,当使用者进行游戏时,也可能因为不慎按压到相邻按键或是错误按键,而导致游戏中的失误。

    另一方面,在待机状态下,由于电子装置仍处于开机状态,使用者可能因为不小心按压到按键,而造成程序的关闭、传送错误讯息给其它联络人,严重者甚至可能造成自身隐私资料外漏、或是工作上重要文件的损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误动作的键盘模块,其可在待机状态以及操作状态下防止误动作。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防止误动作的键盘模块,包含壳体、按键单元、推动机构和控制推动机构动作的控制开关;按键单元具有贴合壳体设置而使按键单元无法进行按压操作的按压部及向下延伸的接触部;电路板位于按键单元的下方,且与接触部对应设置;可推动按键单元及电路板相对壳体向上提升,且按键单元的位移小于电路板位移而使按压部可供按压、进而带动接触部向下移动而与电路板接触的推动机构设置在按键单元的下方。

    上述按键单元包含有至少一个键帽,每一键帽包含有按压部与接触部。

    上述键帽为多个群组,由控制开关控制每一群组分次升起。

    上述同一群组的键帽由同一推动机构提升。

    上述每一键帽均具有相应予以推动的推动机构。

    上述键帽的按压部等高,且按压部贴合于壳体时,所述键帽维持平整。

    上述按键单元为可挠性材料所构成的挠性平板,其底面具有多个接触部,而顶面形成多个按压部。

    上述按键单元还包含有多个顶针,上述顶针与接触部邻近设置,并在推动机构的推动下将挠性平板升起。

    上述挠性平板上印刷有多个对应于按压部的按键符号。

    上述推动机构为马达模块。

    上述推动机构为连杆。

    上述控制开关为与连杆连接的推钮。

    上述控制开关为按压按钮。

    上述控制开关为触控按钮。

    上述按键单元还包含有可在按键单元升起时发光指示的发光源。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通过将按键单元设计具有按压部以及接触部,按压部与壳体贴合设置,而无法供使用者按压操作,并可通过控制开关操控推动机构,将按压部相对于壳体提升一小段按压行程,而可供使用者按压操作,由此,可有效防止待机时、或是操作时不慎误击其它按键。

    另外,本发明还可将按键单元设计为多个键帽,或是单一挠性平板的形态,当不使用时,键帽或挠性平板平贴于壳体,使整体外观维持平整,同时操作者无法进行按压操作;当需要使用时,可以操作控制开关升起按键单元,供使用者正常按压操作。

    再者,还可将键帽或挠性平板对应的按键定义为多个群组,而可供使用者在各种模式下操作,在单一模式下,仅对应的群组的按键单元会升起,而不会误触其它不必要使用的按键单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防止误动作的键盘模块应用于笔记本电脑的示意图;

    图2A~2C是本发明防止误动作的键盘模块应用于笔记本电脑的各种操作模式的示意图;

    图3A、3B是本发明防止误动作的键盘模块的推动机构的第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4A、4B是本发明防止误动作的键盘模块的推动机构的第二实施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防止误动作的键盘模块应用于桌上型电脑键盘的示意图;

    图6A、6B是本发明防止误动作的键盘模块应用于笔记本电脑地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7A、7B是图6B的操作状态动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所揭示的防止误动作的键盘模块,请参阅图1所示,其为应用于笔记本电脑10的示意图,键盘模块20平时保持平整的状态,使用者无法按压操作键盘模块20,而在未开机、待机、或是暂时不使用笔记本电脑10时,可以达到完全的防护,避免误触按键模块20而造成不小心误动作。

    而当需要使用时,通过控制开关21控制键盘模块20升起,供使用者按压操作,而配合使用者各种操作模式,可提供多种操作的模式,防止误触其它不必要的按键,譬如可以是全部按键升起的正常操作模式(见图2A)、仅数字按键升起的数字键操作模式(见图2B)、以及特定按键升起的游戏等软件的特殊操作模式(见图2C);通过将按键群组化,可以避免使用者操作时误触其它不必要的按键,如在进行电脑游戏时,仅将需要使用到的少数按键升起,其余按键仍处于平整状态而无法按压,即便按键模块20因空间需求而缩小尺寸,仍不会误触其它按键而影响操作的状况。当然,上述操作模式仅为配合附图而进行举例说明,对应各种操作模式也可进行不同的变化,甚至也可以为使用者提供自行定义升起的按键。

    键盘模块20包含有控制开关21、推动机构22、按键单元23、以及壳体24,如图3A所示,为本发明推动机构22的第一实施例,推动机构22为连杆224、226,连杆224、226上分别具有多数个斜面滑块225、227,按键单元23的底板233上具有对应的凸点235,且电路板50底部也有对应的凸点54,同时,配合控制开关21为推钮211的形态。按键单元23如图中所示,如同已知键盘般包含有多个键帽的形态,每一键帽包含有按压部231、以及由按压部231向下延伸的接触部232。

    请参阅图3A所示,按压部231与壳体24贴合设置,此时,接触部232并不与笔记本电脑10的电路板50的按键开关51接触,且因为按键单元23(即键帽)与壳体24之间并无间隙,而无法供使用者按压操作,故使用者无法进行按压操作,而不会有误触的情形。接着,请参阅图3B,当欲使用时,将推钮211向右侧推移,使连杆224、226以及位于连杆224、226的斜面滑块225、227也跟着向右移动,此时,底板233上的凸点235会沿着斜面滑块225的斜面移动,而将按压部231、接触部232提升一段按压距离,同时,电路板50上的凸点54也会沿着滑块227的斜面而同步向上移动。

    尽管按键单元23底部的接触部232与按键开关51顶部的弹性圆顶53的相对位置并无改变,但是因为按键单元23已经向上提升了一段按压行程,因此,使用者可以按压按键单元23的按压部231,使得底部的接触部232向下移动,而压迫弹性圆顶53,使按键开关51触发,而可供使用者按压操作对应的功能或输入对应的文字、符号,弹性支架234及弹性圆顶53则可进一步为按压部31及接触部32提供回复的弹力,而使按键单元23复位。

    另外,还可设置电路板50下方连杆226的滑块227的高度,大于按键单元23下方连杆224的滑块225的高度,使得电路板50提升的距离大于按键单元23的提升距离,更可确保提升后,按压部231能够确实触发按键开关51。如图3A、3B中所示,连杆224上具有多数个斜面滑块225,因此可以一次同时控制多数个按键单元23提升,此部分可配合前述按键单元23所定义的群组来加以控制,单一推钮211控制同一群组的按键单元23的升降,当然,也可利用单一连杆224仅具有一个斜面滑块225而控制单一按键单元23。

    除了上述利用机械式的推动外,还可采用电力来驱动推动机构22,请参阅图4A及图4B所示,为推动机构22的第二实施例示意图,推动机构22为马达模组的形式,包含有马达221、连接于马达221的轴心223、以及设于轴心223上的凸轮222、228,当需要操作时,由控制开关21控制马达221运转,而带动轴心223转动,连带使轴心223上的凸轮222、228跟着转动,而其中,凸轮222将按键单元23底部的底板233向上推动,底板233连带与弹性支架234向上推挤,而将按压部231连同接触部232向上提升一段按压行程,此按压行程等同于一般按键按压的行程,同时,凸轮228将电路板50同步提升。此时,使用者即可将按压部231向下按压,带动接触部232与笔记本电脑10的电路板50的按键开关51接触,而执行所对应的功能、或是文字符号的输入,而弹性支架234则可进一步提供按压部231回复的弹力。

    其中,马达221的部分可为步进马达、伺服马达、或是微机电技术(MEMS)制作的微型化马达等,凸轮222的形态也可以根据按压部231升起的按压行程来加以改变形状。而同样利用马达221来带动,除了附图中带动单一按键单元23外,也可以如图3A、图3B中所示,一次带动一个群组的按键单元23。

    控制开关21的形态,除了推钮211外,也可以为按压开关、触控开关,或是利用按键单元23中的部分按键、组合功能键、或配合软件的方式来加以控制;另一方面,除了上述应用于笔记本电脑10外,如图5所示,本发明所揭露的防止误动作的键盘模块还可应用于桌上型电脑等的外接式键盘40,也可达到相同的效果。

    考虑到上述实施例中的按键单元23采用多个键帽的形态,按压部231与相邻按压部231之间仍存在有一定的空隙,使用久了之后,会有藏污纳垢的可能;因此,请参阅图6A、6B,其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按键单元23采用挠性平板30的形态,挠性平板30由可挠性材质所构成,例如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硅胶、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PVC)等材质所构成。当平常不使用时,挠性平板30平贴于壳体24,因此,从外观上来看,整体维持简洁平整的外观,且中间无任何缝隙(见图6A),长时间使用后,不会有污染、藏污纳垢的可能;当欲使用时,通过控制开关21的推动,才显露出按压部31供使用者操作按压(见图6B)。

    请参阅图7A、7B,挠性平板30平贴于壳体24,同样的,挠性平板30与壳体24之间并无任何间隙,而使得挠性平板30无法供按压操作,挠性平板30底面对应于电路板50的按键开关51而具有多个接触部32,此时,因为外观上来看,挠性平板30整体维持平整状态,因此,并无法分辨出按压部31的位置。

    而接触部32周围具有相对应的顶针33,壳体24具有相对的穿孔可供顶针33伸出,接触部32底部与按键开关51顶部的弹性圆顶53轻微碰触,因为紧接碰触于弹性圆顶53,弹性圆顶53并未受到压迫变形而使按键开关51导通,因此,按键开关51并不会动作。

    当欲使用时,操作控制开关21使顶针33连同电路板50一并推起一小段按压行程,因为挠性平板30由挠性材料所构成,因此,顶针33所顶的位置将会突起较高,而相邻于顶针33之间略为凹陷的位置则形成按压部31,可供使用者目视而可直接辨识。而如图7S、7B中所示,接触部32底部还形成倒勾,因此,可以防止挠性平板30整体脱离壳体24,且因为电路板50与顶针33一同升起,尽管接触部32的位置提升的行程略短,但是仍不足以压迫到弹性圆顶53。

    此时,使用者即可通过按压按压部31,使底部的接触部32压迫到弹性圆顶53,使其触发底部的按键开关51,而执行此按键所对应的功能、或是输入对应的文字、符号,而弹性圆顶53也为按压部31、接触部32提供了回复的弹力;另一方面,按键开关51的顶面更可具有发光源52,其可为发光二极管(LED)、电致发光片(EL)等,而可在按压按键时发光指示、或是仅在升起的按键部分对应发光。而挠性平板30上可印刷相对应于按压部31对应的按键文字、符号,或是仅利用发光源52来指示;同样,发光源52的发光指示也可以应用于前述键帽的形态,而按键群组定义、升起的推动机构亦可应用于本实施例,在此不重复赘述。

    本发明所揭示的防止误动作的键盘模块,可应用于笔记本电脑、桌上型电脑等的键盘模块,在不使用时、待机将按键平贴于键盘模块的壳体上而不可进行按压操作,而要使用时,再将按键升起、或是仅升起对应程序所需要使用的按键,防止使用者不小心误触,而造成误动作;且还可利用挠性平板来进行替代,整体外观可维持平整,且因为采用无缝隙的设计,不会有污染、脏污的问题。

    虽然本发明以前述的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内可以作出些许的变动,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防止误动作的键盘模块.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防止误动作的键盘模块.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防止误动作的键盘模块.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防止误动作的键盘模块.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止误动作的键盘模块.pdf(1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一种防止误动作的键盘模块,包含壳体、按键单元、推动机构和控制推动机构动作的控制开关;按键单元具有贴合壳体设置而使按键单元无法进行按压操作的按压部及向下延伸的接触部;电路板位于按键单元的下方,且与接触部对应设置;可推动按键单元及电路板相对壳体向上提升,且按键单元的位移小于电路板位移的推动机构设置在按键单元的下方。此结构通过将按键单元设计为具有按压部及接触部,且按压部贴合于壳体设置,从而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计算;推算;计数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