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流量计用的受力元件.pdf

上传人:32 文档编号:996554 上传时间:2018-03-24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4.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111862.3

申请日:

2010.02.22

公开号:

CN101750116A

公开日:

2010.06.23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1F 1/20申请日:20100222|||公开

IPC分类号:

G01F1/20

主分类号:

G01F1/20

申请人:

泉州日新流量仪器仪表有限公司

发明人:

梁鲁林; 潘荣辉; 杨志宏

地址:

362000 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南环路2号桥日新大厦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泉州市博一专利事务所 35213

代理人:

孟庆茹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流量计用的受力元件,包括固定于流量计采样装置引力杆下端的受力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元件呈纵向布置的长条状受力片,该受力片包括具有与流体流向相向布置迎流受力面的主体部,主体部的纵截面呈弧形。受力元件采用弧形迎流受力面,流经受力片弧形受力面的流体,对受力片弧形受力面产生作用力后,这部分流体在弧形受力面的引导下产生向上挤压现象,破坏流经受力片两侧的流体由压差而产生排列整齐的漩涡,防止流体在受力片背流面形成排列整齐的强漩涡现象,消除受力元件发生抖动、左右偏摆对检测过程的不良影响,大大提高受力元件的工作稳定性,提高流量计的检测可靠性和计量装置的使用寿命。?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流量计用的受力元件,包括固定于流量计采样装置引力杆下端的受力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元件呈纵向布置的长条状受力片,该受力片包括具有与流体流向相向布置迎流受力面的主体部,主体部的纵截面呈弧形。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力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片还包括固接在主体部顶部向上垂直延伸的连接部,该连接部与引力杆的下端固定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受力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片连接部的背流面两侧边缘对称设有与受力片一体成型的加强边,加强边与受力片连接部的背流面垂直布置。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受力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的横截面大体呈w形,其迎流受力面中部压制有贯穿其长度方向的弧型凹槽,主体部的两侧边向其背流面一侧弯折成倾斜面;受力片连接部的两侧边缘向背流面一侧弯折形成对称布置的加强边,加强边与受力片背流面垂直布置。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受力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片主体部的背流面中部还固设有片状的加强筋,该加强筋沿纵向垂直固定在主体部的背流面上。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受力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元件与引力杆一体成型。

说明书

一种流量计用的受力元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流量检测装置,特别是一种流量计用的受力元件。
背景技术
动差式流量计是在测量管中心同轴放置与传感器刚性连接的受力元件,当被测介质以一定的流速流动时,介质流动产生相应的动量,该动量直接作用于受力元件上;由于受力元件与传感器刚性相连,流体动量通过受力元件对传感器产生一个作用力,作用力经传感器转换成电信号,通过前置放大、DA转换及数据处理后,即可检测到相应的流量和总量,实现检测目的。
现有流量计的受力元件为一固定在引力杆下端部的靶片,靶片的受力面呈圆形或直条平板面,在受到流体作用力时,流体通过受力元件受力面后容易在受力元件的背部形成整齐分布的漩涡流,导致受力元件发生抖动、左右偏摆,工作稳定性不佳,影响流量计的检测精度,且容易造成传感器的不良伤害,缩短传感器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流量计用的受力元件,以解决受力元件受漩涡流干扰的技术问题,确保流量计工作稳定可靠,提高检测精度,延长流量计的实用寿命。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流量计用的受力元件,包括固定于流量计采样装置引力杆下端的受力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元件呈纵向布置的长条状受力片,该受力片包括具有与流体流向相向布置迎流受力面的主体部,主体部的纵截面呈弧形。
进一步,上述受力片还包括固接在主体部顶部向上垂直延伸的连接部,该连接部与引力杆的下端固定连接。
为提高受力片的结构强度,上述受力片连接部的背流面两侧边缘对称设有与受力片一体成型的加强边,加强边与受力片连接部的背流面垂直布置。
上述主体部的横截面大体呈w形,其迎流受力面中部压制有贯穿其长度方向的弧型凹槽,主体部的两侧边向其背流面一侧弯折成倾斜面;受力片连接部的两侧边缘向背流面一侧弯折形成对称布置的加强边,加强边与受力片背流面垂直布置。
上述受力片主体部的背流面中部还固设有片状的加强筋,该加强筋沿纵向垂直固定在主体部的背流面上。
上述受力元件与引力杆一体成型。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提供的受力元件采用弧形迎流受力面的长条状受力片,流经受力片弧形受力面的流体,对受力片弧形受力面产生作用力后,这部分流体在弧形受力面的引导下产生向上挤压现象,破坏流经受力片两侧的流体由压差而产生排列整齐的漩涡,防止流体在受力片背流面形成排列整齐的强漩涡现象,消除受力元件发生抖动、左右偏摆对检测过程的不良影响,大大提高受力元件的工作稳定性,提高流量计的检测可靠性和计量装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受力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右视图。
图3是沿图1中A-A方向的放大剖面图。
图4是图1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图1中受力元件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受力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右视图。
图8是沿图6中B-B方向的放大剖面图。
图9是图6的立体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受力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受力元件的背流面立体示意图。
图12是沿图10中C-C方向的放大剖面图。
图13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受力元件的背流面立体示意图。
图14是沿图13中D-D方向的放大剖面图。
图15是沿图13中E-E方向的放大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参照图5。一种流量计,主要由数据处理装置1、传感装置2和采样装置3构成。采样装置3包括引力杆31和固定连接在于引力杆31下端部的受力元件。数据处理装置1由信号处理电路和显示器组成;传感装置2包括传感器座以及装置在传感器座上的传感器。数据处理装置1和传感装置2为现有技术,在此不作详细描述。下面结合附图对采样装置的受力元件进行详细描述:
参照图1至图4并结合图5。上述受力元件呈纵向布置的长条状受力片32,该受力片32包括具有与流体流向相向布置迎流受力面的主体部321以及主体部上端向上垂直延伸形成的连接部322,连接部322和主体部321一体成型。受力片主体部321的纵截面呈弧形、横截面大体呈长方形;连接部322的上端开设有螺栓穿孔3221。连接部322、引力杆31之间通过螺栓、螺母固定在一起,将受力片32固定在引力杆的下端。但不局限于此,受力元件与引力杆之间也可采用如焊接、螺纹连接等其他固定方式,同理,受力元件也可以与引力杆一体成型。
实施例二:参照图6至图9并结合图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受力片主体部321的背流面中部还固定焊接有片状的加强筋323,该加强筋323沿纵向垂直固定在主体部321的背流面上。受力片主体部321和加强筋323配合部的横截面大体呈T字形。加强筋323的作用是提高受力片32的结构强度,同时,加强筋323还形成导流体,引导流体平稳向前流动,进一步提高受力片32的工作稳定性。其余结构和使用方式参照实施例一。
实施例三:参照图10至图12并结合图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受力片连接部322的背流面两侧边缘对称设有与受力片一体成型的加强边324,加强边324与受力片连接部322的背流面垂直布置。大大提高了受力片32的结构强度。其余结构和使用方式参照实施例一。
实施例四:参照图13至图15并结合图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受力片主体部321的横截面大体呈W形,其迎流受力面中部压制有贯穿其长度方向的弧型凹槽325,弧型凹槽两侧的主体部321两侧边向主体部背流面一侧弯折,形成对称布置的倾斜面;连接部322的两侧边边缘向背流面一侧对称垂直弯折形成加强片326。通过弧形凹槽325的设置,大大提高了受力片32的结构强度。其余结构和使用方式参照实施例一。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发明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一种流量计用的受力元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一种流量计用的受力元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一种流量计用的受力元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流量计用的受力元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流量计用的受力元件.pdf(1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流量计用的受力元件,包括固定于流量计采样装置引力杆下端的受力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元件呈纵向布置的长条状受力片,该受力片包括具有与流体流向相向布置迎流受力面的主体部,主体部的纵截面呈弧形。受力元件采用弧形迎流受力面,流经受力片弧形受力面的流体,对受力片弧形受力面产生作用力后,这部分流体在弧形受力面的引导下产生向上挤压现象,破坏流经受力片两侧的流体由压差而产生排列整齐的漩涡,防止流体在受力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测量;测试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