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式电子装置及其手持式电子装置的操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持式电子装置及其手持式电子装置的操作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装置本身在三维空间的运动状态来控制特定画面的手持式电子装置及其手持式电子装置的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当今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不断发展,手机、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 Assistant,简称PDA)、口袋型电脑(Pocket PC,简称PPC)等手持式电子装置(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所提供的功能亦趋多样化。举例来说,现今的手持式电子装置除了简易的文书处理、统计、计算、资料库以及绘制报表的等基本功能外,更具备上网浏览网页及收发电子邮件等有线或是无线传输的功能,因此成为时下最受人们欢迎的高科技电子产品之一。
为了使手持式电子装置能够易于携带,大多数手持式电子装置的体积都朝向轻、薄、短、小的风格来设计。此外,为了不让使用者因为手持式电子装置的体积太小而无法看清楚其显示的资讯,现今手持式电子装置的荧幕大多都会设计得非常的大。如此一来,手持式电子装置的壳体的表面大多都会被荧幕所占用,相对地使用者可操控的使用空间就非常的少。
由于手持式电子装置上可以让使用者操控的空间并不多,因此如何设计合适的操作方法来降低使用者在操控手持式电子装置上的使用空间,并同时兼顾到使用者在操作上的便利性,遂成为当今手持式电子装置在设计上的一个重要课题。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手持式电子装置及其手持式电子装置的操作方法在产品结构、操作方法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及方法又没有适切的结构及方法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的手持式电子装置及其手持式电子装置的操作方法,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手持式电子装置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手持式电子装置,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可以有效地缩减使用者在操控手持式电子装置在壳体的表面的使用空间,非常适于实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手持式电子装置的操作方法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的手持式电子装置的操作方法,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利用手持式电子装置在三维空间的运动状态,来操控一特定画面中的影像,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手持式电子装置,其包括:一感测单元,用以感测该手持式电子装置在三维空间的运动状态,并据以产生一感测资料;一处理单元,用以接收一控制讯号以锁定一预设图像所对应的一影像视框,其中该处理单元会依据该感测资料,来调整该影像视框以及该预设图像对应于三维空间的一透视轴;以及一显示单元,用以将该影像视框中地该预设图像转换为一特定画面,并据以显示该特定画面。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手持式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的显示单元包括一显示荧幕,配置在该手持式电子装置的壳体的一表面,并用以显示该特定画面。
前述的手持式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的感测单元会以该表面为基准来感测该手持式电子装置的水平移动,以致使该处理单元依据该感测资料来缩小、放大或移动该影像视框。
前述的手持式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的感测单元感测到该手持式电子装置沿着垂直于该表面的方向移动时,该处理单元将依据该感测资料来放大或缩小该影像视框,当该感测单元感测到该手持式电子装置沿着平行于该表面的方向移动时,该处理单元将依据该感测资料来移动该影像视框的位置。
前述的手持式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的感测单元会以该表面为基准来感测该手持式电子装置的旋转轨迹,以致使该处理单元依据该感测资料来旋转该预设图像对应于三维空间的透视轴。
前述的手持式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的感测单元其包括:一第一感测元件,用以感测该手持式电子装置的水平移动而据以产生一移动资讯;以及一第二感测元件,用以感测该手持式电子装置的旋转轨迹而据以产生一旋转资讯,其中该感测资料包括该移动资讯与该旋转资讯。
前述的手持式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的第一感测元件为惯性感测器、位置感测器或位移感测器。
前述的手持式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的第二感测元件为陀螺仪。
前述的手持式电子装置,其更包括一使用者介面,用以产生该控制讯号。
前述的手持式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的使用者介面包括多个功能按键,且该使用者介面依据该些功能按键被按压的状况而决定是否产生该控制讯号。
前述的手持式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的预设图像为二维或是三维的影像。
前述的手持式电子装置,其中该手持式电子装置为个人数字助理、口袋型电脑或移动电话。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手持式电子装置的操作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利用一感测单元来感测该手持式电子装置在三维空间的运动状态,以产生一感测资料;接收一控制讯号以锁定一预设图像所对应的一影像视框;当该影像视框被锁定时,依据该感测资料来调整该影像视框以及该预设图像对应于三维空间的透视轴;以及将该影像视框中的该预设图像转换为一特定画面,以显示该特定画面。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手持式电子装置的操作方法,其中所述的利用该感测单元来感测该手持式电子装置在三维空间的运动状态,以产生一感测资料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利用一第一感测元件感测该手持式电子装置的水平移动,而据以产生一移动资讯;以及利用一第二感测元件感测该手持式电子装置的旋转轨迹,而据以产生一旋转资讯,其中该感测资料包括该移动资讯与该旋转资讯。
前述的手持式电子装置的操作方法,其中所述的第一感测元件为惯性感测器、位置感测器或位移感测器。
前述的手持式电子装置的操作方法,其中所述的第二感测元件为陀螺仪。
前述的手持式电子装置的操作方法,其中所述的显示该特定画面的步骤包括:利用一显示荧幕来显示该特定画面,其中该显示荧幕配置在该手持式电子装置的壳体的一表面。
前述的手持式电子装置的操作方法,其中所述的依据该感测资料来调整该影像视框以及该预设图像对应于三维空间的透视轴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依据该感测资料来缩小、放大或移动该影像视框;以及依据该感测资料来旋转该预设图像对应于三维空间的透视轴。
前述的手持式电子装置的操作方法,其中所述的依据该感测资料来缩小、放大或移动该影像视框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当该感测单元感测到该手持式电子装置沿着垂直于该表面的方向移动时,则依据该感测资料来放大或缩小该影像视框;以及当该感测单元感测到该手持式电子装置沿着平行于该表面的方向移动时,则依据该感测资料来移动该影像视框的位置。
前述的手持式电子装置的操作方法,其中所述的依据该感测资料来旋转该预设图像对应于三维空间的透视轴的步骤,其包括:当该感测单元感测到该手持式电子装置沿着垂直于该表面的方向而旋转时,则依据该感测资料来旋转该透视轴。
前述的手持式电子装置的操作方法,其更包括:依据一使用者介面中的多个功能按键被按压的状况而决定是否产生该控制讯号。
前述的手持式电子装置的操作方法,其中所述的预设图像为二维或是三维的影像。
前述的手持式电子装置的操作方法,其中该手持式电子装置为个人数字助理、口袋型电脑或移动电话。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的主要技术内容如下: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手持式电子装置,包括一感测单元、一处理单元以及一显示单元。其中,感测单元用以感测手持式电子装置在三维空间的运动状态,并据以产生一感测资料。处理单元用以接收一控制讯号,以锁定一预设图像所对应的一影像视框。此外,处理单元更依据感测资料,来调整影像视框以及预设图像对应于三维空间的透视轴。再者,显示单元用以将影像视框中的预设图像转换为一特定画面,并据以显示此特定画面。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显示单元包括一显示荧幕。其中,显示荧幕配置在手持式电子装置的壳体的一表面,并用以显示所述特定画面。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感测单元会以手持式电子装置的壳体的表面为基准,来感测手持式电子装置的水平移动,以致使处理单元依据感测资料来缩小、放大或移动影像视框。此外,所述感测单元更会以手持式电子装置的壳体的表面为基准,来感测手持式电子装置的旋转轨迹,以致使处理单元依据感测资料来旋转预设图像对应于三维空间的透视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感测单元包括一第一感测元件与一第二感测元件。其中,第一感测元件用以感测手持式电子装置的水平移动而据以产生一移动资讯。第二感测元件用以感测手持式电子装置的旋转轨迹而据以产生一旋转资讯。此外,所述的感测资料包括移动资讯与旋转资讯。从另一角度来看,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另提出一种手持式电子装置的操作方法,包括下列步骤:首先,利用一感测单元来感测手持式电子装置在三维空间的运动状态,以产生一感测资料。之后,接收一控制讯号以锁定一预设图像所对应的一影像视框。当影像视框被锁定时,依据感测资料来调整影像视框以及预设图像对应于三维空间的透视轴。最后,将影像视框中的预设图像转换为一特定画面,并据以显示此特定画面。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手持式电子装置及其手持式电子装置的操作方法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本发明是利用感测单元来感测手持式电子装置在三维空间的运动状态,并依据感测单元所产生的感测资料来控制显示单元所显示的特定画面。藉此,使用者只需操控手持式电子装置上的一个功能按键,就可以控制特定画面的放大、缩小、移动以及旋转等设定功能,非常适于实用。换言之,与现有习知技术相较之下,本发明可以有效地利用手持式电子装置上的使用空间,并同时能够兼顾到使用者在操作上的便利性,从而更加符合使用者的需求。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手持式电子装置可以有效地缩减手持式电子装置在壳体的表面的使用空间,非常适于实用。本发明的手持式电子装置的操作方法可以利用手持式电子装置在三维空间的运动状态,来操控一特定画面中的影像,从而更加适于实用。本发明在技术上有显著的进步,并具有明显的积极效果,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依据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手持式电子装置的结构图。
图2是依据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手持式电子装置的外观示意图。
图3A是用以说明图1实施例的预设图像与影像视框的一示意图。
图3B是手持式电子装置100依据其本身的运动状态所呈现的一外观示意图。
图4A是用以说明图3实施例的预设图像与影像视框的一相对示意图。
图4B是手持式电子装置100依据其本身的运动状态所呈现的另一外观示意图。
图5是手持式电子装置100的一运动示意图。
图6A是用以说明图3实施例的预设图像与影像视框的另一相对示意图。
图6B是手持式电子装置100依据其本身的运动状态所呈现的又一外观示意图。
图7是手持式电子装置100的另一运动示意图。
图8A是用以说明图1实施例的预设图像的另一示意图。
图8B是用以说明图8A的透视轴的示意图。
图9A~图9D是图8A的预设图像810随着透视轴840的变动而呈现的对应图示示意图。
图10是依据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手持式电子装置的操作方法的流程图。
100:手持式电子装置 110:感测单元
111、112:感测元件 120:处理单元
130:显示单元 140:使用者介面
210:显示荧幕 221~224:功能按键
230:壳体 231:表面
310、810:预设图像 320、830:影像视框
330:特定画面 710、720:旋转轴
D711、D712、D71~D74:方向 D81~D84:方向
820:房屋图案 821:房屋图案820的壁面
840:透视轴 IM:移动资讯IM
IR:旋转资讯IR DSE:感测资料
S110~S150:用以说明图10实施例的各步骤流程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手持式电子装置及其手持式电子装置的操作方法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方法、步骤、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有关本发明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及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呈现。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当可对本发明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得一更加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所附图式仅是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请参阅图1所示,是依据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手持式电子装置的结构图。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手持式电子装置100,包括一感测单元110、一处理单元120、一显示单元130以及一使用者介面140。其中,感测单元110与使用者介面140电性连接至处理单元120,而处理单元120则电性连接至显示单元130。此外,手持式电子装置100例如是个人数字助理、口袋型电脑或移动电话等。
在整体结构及作动上,上述的感测单元110,包括感测元件111与感测元件112。其中,感测元件111会感测手持式电子装置100的水平移动而据以产生一移动资讯IM。另一方面,感测元件112会感测手持式电子装置100的旋转轨迹而据以产生一旋转资讯IR。藉此,感测单元110将可通过感测元件111与感测元件112来侦测出手持式电子装置100在三维空间的运动状态,而据以产生包括移动资讯IM与旋转资讯IR的一感测资料DSE。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感测元件111可以是惯性感测器、位置感测器或是位移感测器等,而感测元件112则可以是陀螺仪等。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本实施例提供了一个感测单元110的实施型态,但本领域具有通常知识的技术人员应知感测器的种类非常的多,因此设计者可依设计所需来调用多个或是不同的感测器来作为感测元件111与感测元件112。换言之,本发明的应用并不限制于此种可能的实施型态。
请同时参阅图1及图2所示,图2是依据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手持式电子装置的外观示意图,现在进一步来说明本实施例的结构。上述的显示单元130包括一显示荧幕210,且上述的使用者介面140包括多个功能按键221~224。在本实施例中,显示荧幕210与功能按键221~224都配置在手持式电子装置100的壳体230的一表面231上。值得注意的是,当显示荧幕210为触控式荧幕时,功能按键221~224也可以是建构在显示荧幕210中的虚拟按键。换言之,虽然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功能按键的实施型态,但是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
当功能按键221~224的其中之一被按压时,使用者介面140将据以产生一控制讯号SCT。另一方面,处理单元120会接收来自使用者介面140的控制讯号SCT。手持式电子装置100在接收控制讯号SCT的期间内,处理单元120会锁定一预设图像所对应的一影像视框,并依据感测资料DSE来调整影像视框以及预设图像对应于三维空间的透视轴。藉此,显示单元130将把影像视框中的预设图像转换为一特定画面,并通过显示荧幕210来显示所述的特定画面。
举例来说,请参阅图3A、图3B所示,图3A是用以说明图1实施例的预设图像与影像视框的一示意图,图3B是手持式电子装置100依据其本身的运动状态所呈现的一外观示意图。其中,预设图像310为二维的影像,故预设图像310具有与其相应的影像视框320,而不具有对应于三维空间的透视轴。对于二维的预设图像310而言,当影像视框320被锁定时,显示单元130将把该影像视框320中的预设图像310转换为特定画面330。如此一来,如图3B所示,显示荧幕210将可据以显示特定画面330。
值得注意的是,手持式电子装置100在移动的过程中,感测资料DSE会随之不断地变动。相对地,处理单元120将依据感测资料DSE动态地更改影像视框320,进而致使显示荧幕210中的特定画面330随着手持式电子装置100的移动而产生相应的改变。
举例来说,请参阅图4A、图4B所示,图4A是用以说明图3实施例的预设图像与影像视框的一相对示意图,图4B是手持式电子装置100依据其本身的运动状态所呈现的另一外观示意图。在此,当图3B的手持式电子装置100沿着平行于表面231的方向而向右移动时,处理单元120将依据感测资料DSE而将图3A的影像视框320向右移动成如图4A所示的状态。
此时,如图4B所示,随着手持式电子装置100的向右移动,显示荧幕210中的特定画面330将动态地显示预设图像310中右侧的影像。相似地,当手持式电子装置100沿着平行于表面231的方向而向左移动时,显示荧幕210中的特定画面330也将动态地显示预设图像310中左侧的影像。换言之,请参阅图5所示,是手持式电子装置100的一运动示意图,当感测单元110感测到手持式电子装置100沿着平行于表面231的方向移动时,处理单元120将依据感测资料DSE来移动影像视框320的位置,以致使特定画面330中的影像动态地移动。
再者,请参阅图6A、图6B所示,图6A是用以说明图3实施例的预设图像与影像视框的另一相对示意图。图6B是手持式电子装置100依据其本身的运动状态所呈现的又一外观示意图。在此,当图3B的手持式电子装置100沿着垂直于表面231的方向移动时,例如是在实际应用上表面231朝靠近使用者的方向移动(如向上移动)时,处理单元120将依据感测资料DSE而将图3A的影像视框320缩小成如图6A所示的状态。
此时,由于影像视框320的缩小,因此显示单元130可针对预设图像310中较小的局部影像进行转换,而致使预设图像310的局部影像进一步地被放大。因此,如图6B所示,随着手持式电子装置100的向上移动,特定画面330中的影像将动态地被放大。相似地,当手持式电子装置100沿着垂直于表面231的另一方向移动时,例如是在实际应用上表面231朝远离使用者的方向移动(如向下移动)时,特定画面330中的影像也将动态地被缩小。
换言之,请参阅图7所示,是手持式电子装置100的另一运动示意图,当感测单元110感测到手持式电子装置100沿着垂直于表面231的方向D711或D712移动时(如图7中所示),处理单元120将依据感测资料DSE来放大或缩小影像视框320,以致使特定画面330中的影像动态地被放大或是被缩小。更进一步来看,感测单元110是会以手持式电子装置100的壳体230的表面231为基准,来感测手持式电子装置100的水平移动,以致使处理单元120可依据感测资料DSE来选择性地缩放或移动影像视框320。
值得注意的是,图3B、图4B与图6B都是以二维的预设图像310为例来进行说明。然而,当处理单元120与显示单元130所处理的预设图像为三维的影像时,处理单元120更会调整预设图像对应于三维空间的透视轴,以致使显示单元130能动态地显示三维的预设图像。
举例来说,请参阅图8A、图8B所示,图8A是用以说明图1实施例的预设图像的另一示意图,图8B是用以说明图8A的透视轴的示意图。在图8A中,预设图像810主要是绘示有关于房屋图案820的影像,并具有与其相应的影像视框830。此外,房屋图案820的某一壁面标示为821,并座落在如图8B所示的X-Y平面上。再者,如图8B所示,预设图像810的透视轴840贯穿壁面821。
对于三维的预设图像810而言,感测单元110更会以手持式电子装置100的壳体230的表面231为基准,来感测手持式电子装置100的旋转轨迹。如此一来,处理单元120将可依据感测资料DSE来旋转预设图像810对应于三维空间的透视轴840。
举例来说,如图7中的方向D71所示,当手持式电子装置100沿着垂直于表面231的方向,并以旋转轴710为基准而逆时钟旋转时,处理单元120将依据感测资料DSE而将透视轴840顺着如图8B所示的方向D81旋转。此时请参阅图9A~图9D所示,是图8A的预设图像810随着透视轴840的变动而呈现的对应图示的示意图,预设图像810将随着透视轴840的旋转,而呈现如图9A所示的房屋图案820的右侧图。相对地,如图7中的方向D72所示,当手持式电子装置100沿着垂直于表面231的方向,并以旋转轴710为基准而顺时钟旋转时,透视轴840将顺着如图8B所示的方向D82旋转。此时,预设图像810将随着透视轴840的旋转,而呈现如图9B所示的房屋图案820的左侧图。
相似地,如图7中的方向D73与方向D74所示,当手持式电子装置100沿着垂直于表面231的方向,并以旋转轴720为基准而顺时钟或逆时钟旋转时,透视轴840也会顺着如图8B所示的方向D83或方向D84旋转。此时预设图像810也将随着透视轴840的旋转,而呈现如图9C所示的房屋图案820的仰视图,或是呈现如图9D所示的房屋图案820的俯视图。换言之,预设图像810中的三维影像将随着透视轴840的改变而呈现在不同角度的图像,进而致使特定画面330中的影像随着手持式电子装置100的旋转轨迹而动态地翻转。
值得注意的是,针对三维的预设图像810而言,处理单元120亦会依据感测资料DSE来更动预设图像810的影像视框830。例如当感测单元110感测到手持式电子装置沿着垂直于表面231的方向D711或方向D712移动时(如图7所示),处理单元120会依据感测资料DSE来放大或缩小预设图像810中的影像视框830。换言之,对于三维的预设图像810而言,处理单元120会依据感测资料DSE,来同时更动预设图像810的影像视框830与透视轴840。藉此,特定画面330中的影像将可随着手持式电子装置100在三维空间的运动状态,而产生对应的视角切换、放大以及缩小等变换。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上述的实施例可归纳出一种手持式电子装置的操作方法,请参阅图10所示,是依据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手持式电子装置的操作方法的流程图。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手持式电子装置的操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在步骤S110,利用一感测单元来感测手持式电子装置在三维空间的运动状态,以产生一感测资料。之后,在步骤S120,依据一使用者介面中的多个功能按键被按压的状况而决定是否产生一控制讯号。当控制讯号被产生时,在步骤S130中接收此控制讯号,并在接收此控制讯号的期间内,锁定一预设图像所对应的一影像视框。
接着,在步骤S140,当影像视框被锁定时,依据感测资料来调整影像视框与预设图像对应于三维空间的透视轴。最后,在步骤S150,将影像视框中的预设图像转换为一特定画面,并据以显示此特定画面。至于本实施例所述的手持式电子装置的操作方法的其余细节,请参照上述各实施例的说明,在此不再加以赘述。
综上所述,本发明是利用感测单元来感测手持式电子装置在三维空间的运动状态,并依据感测单元所产生的感测资料来控制显示单元所显示的特定画面。如此一来,特定画面中的影像将随着手持式电子装置的旋转轨迹或是水平移动而产生动态地改变。藉此,使用者只需操控手持式电子装置上的一个功能按键,就可控制特定画面的放大、缩小、移动以及旋转等设定功能。换而言之,本发明可以有效地利用手持式电子装置上的使用空间,并同时兼顾到使用者在操作上的便利性,非常适于实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及技术内容作出些许的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