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器栅极驱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器栅极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栅极驱动装置用于为栅线提供驱动信号,包含多个移位寄存器单元。移位寄存器单元的典型的复位方式有两种。如图1a所示为现有技术移位寄存器单元复位方式一中液晶显示栅极驱动装置结构示意图,如图1b所示为现有技术移位寄存器单元复位方式一的时序图。其中每一个移位寄存器单元(Shift Register,简称SR)均包括电源信号输入端(POWERIN)、时钟信号输入端(CLOCKIN)、栅极驱动信号输出端(OUT)、信号输入端(INPUT)以及复位信号输入端(RESETIN),除第一个移位寄存器单元和最后一个移位寄存器单元之外,每一个移位寄存器单元的栅极驱动信号输出端均和与自身相邻的上一级移位寄存器单元的复位信号输入端以及与自身相邻的下一级移位寄存器单元的信号输入端连接,第一个移位寄存器单元的信号输入端(INPUT)输入帧起始信号(STV),最后一个移位寄存器单元(SRn+1)的复位信号输出端(RESETOUT)和与其相邻的上一级移位寄存器单元(SRn)的复位信号输入端(RESETIN)以及自身的复位信号输入端(RESETIN)连接。每一个移位寄存器单元的栅极驱动信号输出端均连接一条栅线(GL),用于为该栅线提供驱动信号。每个移位寄存器单元的电源信号输入端(POWERIN)、时钟信号输入端(CLOCKIN)均通过电源信号线A和时钟信号线B接收输入的电源信号和时钟信号。时钟信号可以包括第一时钟信号(CLK)和第二时钟信号(CLKB),也可以包括更多的时钟信号。
图1b中,每一个移位寄存器单元的栅极驱动信号输出端每隔一帧时间输出一个高电平,控制相应行的薄膜晶体管(TFT)打开,从而实现液晶显示器的逐行扫描。最后一个移位寄存器单元(SRn+1)输出的高电平同时作为自身和上一级移位寄存器单元(SRn)的复位信号。可以看到最后一个移位寄存器单元(SRn+1)中复位信号输入端(RESETIN)中输入的复位信号(RESETOUT)持续时间较短,这样会造成最后一个移位寄存器单元(SRn)和与其相邻的上一级移位寄存器单元(SRn)的复位不可靠。
如图2a所示为现有技术移位寄存器单元复位方式二中液晶显示栅极驱动装置结构示意图,如图2b所示为现有技术移位寄存器单元复位方式二的时序图。图2a与图1a的区别在于:最后一个移位寄存器单元(SRn+1)的复位信号输入端(RESETIN)与一个专门的用于提供复位信号的信号源(RESET)连接,需要单独提供一条从信号源(RESET)到最后一个移位寄存器单元(SRn+1)的复位信号输入端(RESETIN)之间的复位信号线C,信号源(RESET)输出的复位信号(RESETOUT)维持的时间比较长,可以保证可靠的复位,但是需要增加一条复位信号线C,使得液晶显示屏设计难度增大,并且需要生成专门的信号源(RESET),提高了信号控制的难度。即使采用帧起始信号(STV)作为信号源(RESET)的信号,也同样存在需要增加一条复位信号线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栅极驱动装置,可以保证液晶显示器栅极驱动装置中各移位寄存器单元的可靠复位,并且不会过多占用液晶显示屏的面积,不会造成屏设计难度的显著增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器栅极驱动装置,包括n个移位寄存器单元、时钟信号线、电源信号线和栅极驱动信号输出端,还包括复位单元;
所述复位单元与所述时钟信号线、电源信号线和第n个移位寄存器单元连接,用于在所述第n个移位寄存器单元的栅极驱动信号输出端输出栅极驱动信号之后,产生持续时间大于或等于所述栅极驱动信号持续时间的复位信号,使所述第n个移位寄存器单元的栅极驱动信号输出端得以复位;
n为自然数。
本发明通过在液晶显示器栅极驱动装置中增加复位单元,可以产生持续时间大于或等于栅极驱动信号持续时间的复位信号,可以保证第n个移位寄存器单元可靠地复位;并且该复位单元在液晶显示屏中所占的面积可以做到较小,不会造成屏设计难度的显著增加,复位单元的输入信号采用现有液晶显示器栅极驱动装置的信号,不需要输入新的信号,不会造成信号控制难度的提高,更加方便可靠地实现了液晶显示器栅极驱动装置的复位。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a所示为现有技术移位寄存器单元复位方式一中液晶显示栅极驱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b所示为现有技术移位寄存器单元复位方式一的时序图;
图2a所示为现有技术移位寄存器单元复位方式二中液晶显示栅极驱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b所示为现有技术移位寄存器单元复位方式二的时序图;
图3所示为本发明液晶显示器栅极驱动装置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图4a所示为本发明液晶显示器栅极驱动装置实施例一中复位单元(RU-1)结构一示意图;
图4b所示为本发明液晶显示器栅极驱动装置实施例一时序图;
图4c所示为本发明液晶显示器栅极驱动装置实施例一中复位单元(RU-1)结构二示意图;
图5所示为本发明液晶显示器栅极驱动装置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图6a所示为本发明液晶显示器栅极驱动装置实施例二中复位单元(RU-2)结构一示意图;
图6b所示为本发明液晶显示器栅极驱动装置实施例二时序图;
图6c所示为本发明液晶显示器栅极驱动装置实施例二中复位单元(RU-2)结构二示意图;
图7所示为本发明液晶显示器栅极驱动装置实施例三结构示意图;
图8a所示为本发明液晶显示器栅极驱动装置实施例三中复位单元(RU-3)结构一示意图;
图8b所示为本发明液晶显示器栅极驱动装置实施例三时序图;
图8c所示为本发明液晶显示器栅极驱动装置实施例三中复位单元(RU-3)结构二示意图
图9所示为本发明液晶显示器栅极驱动装置实施例四结构示意图;
图10所示为本发明液晶显示器栅极驱动装置实施例五结构示意图;
图11所示为本发明液晶显示器栅极驱动装置实施例六结构示意图;
图12所示为本发明液晶显示器栅极驱动装置实施例七结构示意图;
图13所示为本发明液晶显示器栅极驱动装置实施例八结构示意图;
图14所示为本发明液晶显示器栅极驱动装置实施例九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的液晶显示器栅极驱动装置除包括n个移位寄存器单元之外,还包括一个复位单元,该复位单元分别与时钟信号线、电源信号线以及第n个移位寄存器单元连接,用于在第n个移位寄存器单元地栅极驱动信号输出端输出栅极驱动信号之后,产生持续时间大于或等于所述栅极驱动信号持续时间的复位信号,使第n个移位寄存器单元的栅极驱动信号输出端(OUTn)得以复位。
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液晶显示器栅极驱动装置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该液晶显示器栅极驱动装置的复位单元(简称RU-1)的复位信号输出端(RESETOUT)与第n个移位寄存器单元(SRn)的复位信号输入端(RESETIN)连接。
图3中,通过时钟信号线B、电源信号线A可以向复位单元(RU-1)中的时钟信号输入端(CLKIN)和电源信号输入端(POWERIN)输入时钟信号(CLOCK)和电源信号(POWER)。与时钟信号线B相连的时钟信号输入端(CLOCKIN)可以包括第一时钟信号输入端(CLKIN)和第二时钟信号输入端(CLKBIN),也可以包括更多的时钟信号,本发明实施例中以两个时钟信号为例进行说明。第一时钟信号输入端(CLKIN)中输入第一时钟信号(CLK),第二时钟信号输入端(CLKBIN)中输入第二时钟信号(CLKB),第二时钟信号(CLKB)是第一时钟信号(CLK)的反相信号。与电源信号线相连的电源信号输入端(POWERIN)可以包括高电压信号输入端(VDDIN)和低电压信号输入端(VSSIN),高电压信号输入端(VDDIN)中输入高电压信号(VDD),低电压信号输入端(VSSIN)中输入低电压信号(VSS)。
如图4a所示为本发明液晶显示器栅极驱动装置实施例一中复位单元(RU-1)结构一示意图,该复位单元(RU-1)包括:第一薄膜晶体管T1和第二薄膜晶体管T2,第一薄膜晶体管T1的栅极连接第一时钟信号输入端(CLKIN),漏极连接高电压信号输入端(VDDIN),源极连接复位信号输出端(RESETOUT);第二薄膜晶体管T2的栅极连接第二时钟信号输入端(CLKBIN),漏极连接第一薄膜晶体管T1的源极,源极连接低电压输入端(VSSIN)。
如图4b所示为本发明液晶显示器栅极驱动装置实施例一时序图,下面结合图4a和4b说明实施例一中复位单元(RU-1)中复位信号的生成。
如图4b所示,在第一阶段,第一时钟信号(CLK)为低电平,第一薄膜晶体管T1截止,第二时钟信号(CLKB)为高电平,第二薄膜晶体管导通,则复位信号输出端(RESETOUT)输出低电平。第二阶段,第二时钟信号(CLKB)为低电平,第二薄膜晶体管截止,第一时钟信号(CLK)为高电平,第一薄膜晶体管导通,则复位信号输出端(RESETOUT)输出高电平。复位信号输出端(RESETOUT)输出信号一直重复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状态。
通过在液晶显示器栅极驱动装置中增加如图4a所示的复位单元(RU-1),可以产生如图4b所示的呈现交流变化的复位信号,该复位信号的持续时间较长,大于或等于移位寄存器单元输出的栅极驱动信号的持续时间,可以保证第n个移位寄存器单元可靠地复位,并且由于该复位信号呈现交流变化,不至于使第n个移位寄存器单元中的用于复位的薄膜晶体管一直受到偏置作用,可以保证第n个移位寄存器单元中的用于复位的薄膜晶体管的正常工作。
如图4c所示为本发明液晶显示器栅极驱动装置实施例一中复位单元(RU-1)结构二示意图,图4c中的复位单元(RU-1)的结构与图4a的区别在于:图4c中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栅极和漏极均连接第一时钟信号输入端(CLKIN),而图4a中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漏极连接高电压信号输入端(VDDIN)。
如图5所示为本发明液晶显示器栅极驱动装置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与图3所示的液晶显示器栅极驱动装置的区别在于:图5所示的液晶显示器栅极驱动装置的复位单元(简称RU-2)中还包括一个第一信号输入端(INPUT1),该第一信号输入端(INPUT1)与第n-1个移位寄存器单元中的栅极驱动信号输出端(OUTn-1)连接。
如图6a所示为本发明液晶显示器栅极驱动装置实施例二中复位单元(RU-2)结构一示意图,该复位单元(RU-2)包括:第一薄膜晶体管T1和第二薄膜晶体管T2,第一薄膜晶体管T1的栅极连接第一时钟信号输入端(CLKIN),漏极连接高电压信号输入端(VDDIN),源极连接复位信号输出端(RESETOUT);第二薄膜晶体管T2的栅极连接第一信号输入端(INPUT1),即与第n-1个移位寄存器单元的栅极驱动信号输出端(OUTn-1),漏极连接第一薄膜晶体管T1的源极,源极连接低电压输入端(VSSIN)。
如图6b所示为本发明液晶显示器栅极驱动装置实施例二时序图,下面结合图6a和6b说明实施例二中复位单元(RU-2)中复位信号的生成。在第一阶段,第一时钟信号(CLK)为高电平,第n-1个移位寄存器单元的栅极驱动信号输出单元(OUTn-1)为高电平,第一薄膜晶体管T1和第二薄膜晶体管T2均导通,通过设置第一薄膜晶体管T1和第二薄膜晶体管T2的尺寸,可以使复位信号输出端(RESETOUT)输出低电平。第二阶段,第一时钟信号(CLK)为低电平,第n-1个移位寄存器单元的栅极驱动信号输出单元(OUTn-1)为低电平,第一薄膜晶体管T1和第二薄膜晶体管T2均截止,复位信号输出端(RESETOUT)保持低电平。第三阶段,第一时钟信号(CLK)为高电平,第一薄膜晶体管导通,第n-1个移位寄存器单元的栅极驱动信号输出端(OUTn-1)为低电平,第二薄膜晶体管截止,复位信号输出端(RESETOUT)输出高电平。第四阶段,第一时钟信号(CLK)为低电平,第一薄膜晶体管T1截止,第n-1个移位寄存器单元的栅极驱动信号输出端(OUTn-1)为低电平,第二薄膜晶体管截止,复位信号输出端(RESETOUT)保持高电平输出。此后,复位信号输出端(RESETOUT)的输出信号重复第三阶段和第四阶段的状态,直到下一帧第n-1行像素扫描完。
通过在液晶显示器栅极驱动装置中增加如图6a所示的复位单元(RU-2),可以产生如图6b所示的呈现交流变化的复位信号,该复位信号的持续时间较长,大于或等于移位寄存器单元输出的栅极驱动信号的持续时间,可以保证第n个移位寄存器单元可靠地复位。
如6c所示为本发明液晶显示器栅极驱动装置实施例二中复位单元(RU-2)结构二示意图,图6c中的复位单元的结构与图6a的区别在于:图6c中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栅极和漏极均连接第一时钟信号输入端(CLKIN),而图6a中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漏极连接高电压信号输入端(VDDIN)。
如图7所示为本发明液晶显示器栅极驱动装置实施例三结构示意图,与图3所示的液晶显示器栅极驱动装置的区别在于:图7所示的液晶显示器栅极驱动装置的复位单元(简称RU-3)中还包括一个第二信号输入端(INPUT2),该第二信号输入端(INPUT2)与第n个移位寄存器单元中的栅极驱动信号输出端(OUTn)连接。
图8a所示为本发明液晶显示器栅极驱动装置实施例三中复位单元(RU-3)结构一示意图,该复位单元(RU-3)包括:第一薄膜晶体管T1、第二薄膜晶体管T2、第三薄膜晶体管T3和第四薄膜晶体管T4。第一薄膜晶体管T1的漏极连接第二时钟信号输入端(CLKBIN),源极连接复位信号输出端(RESETOUT);第二薄膜晶体管T2的漏极连接第一薄膜晶体管T1的源极,第二薄膜晶体管T2的源极连接低电压信号输入端(VSSIN);第三薄膜晶体管T3的漏极连接高电压信号输入端(VDDIN),源极连接第一薄膜晶体管T1的栅极,栅极连接第n个移位寄存器单元的栅极驱动信号输出端(OUTn);第四薄膜晶体管T4的漏极连接第三薄膜晶体管的源极,栅极连接第一时钟信号输入端(CLKIN)和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栅极,源极连接低电压信号输入端(VSSIN)。
如图8b所示为本发明液晶显示器栅极驱动装置实施例三时序图,下面结合图8a和8b说明实施例三中复位单元(RU-3)中复位信号的生成。在第一阶段,第一时钟信号(CLK)为高电平,第n个移位寄存器单元的栅极驱动信号输出端(OUTn)输出高电平,所以第三薄膜晶体管T3和第四薄膜晶体管T4均导通,通过设置第三薄膜晶体管T3和第四薄膜晶体管T4的尺寸可以保证Q结点处为高电平,第一薄膜晶体管T1导通,第二时钟信号(CLKB)为低电平,并且由于第一时钟信号(CLK)为高电平,第二薄膜晶体管T2导通,复位信号输出端(RESETOUT)输出低电平。第二阶段,第一时钟信号(CLK)为低电平,第n个移位寄存器单元的栅极驱动信号输出端(OUTn)输出低电平,第三薄膜晶体管T3和第四薄膜晶体管T4截止,Q结点浮空,由于第二时钟信号(CLKB)为高电平,并且第一薄膜晶体管T1的寄生电容会耦合到Q结点,使得Q结点的电位继续升高,同时第一薄膜晶体管T1导通,第二薄膜晶体管T2截止,复位信号输出端(RESETOUT)为高电平。第三阶段,第一时钟信号(CLK)为高电平,第n个移位寄存器单元的栅极驱动信号输出端(OUTn)输出低电平,第四薄膜晶体管T4导通,第三薄膜晶体管T3截止,Q结点处电位被拉低为低电平,第一薄膜晶体管T1截止,第二薄膜晶体管T2导通,复位信号输出端(RESETOUT)为低电平。第四阶段,第一时钟信号(CLK)为低电平,第n个移位寄存器单元的栅极驱动信号输出端(OUTn)输出低电平,第三薄膜晶体管T3和第四薄膜晶体管T4均截止,Q结点保持低电平,第一薄膜晶体管T1和第二薄膜晶体管T2截止,复位信号输出端(RESETOUT)为低电平。此后,复位信号输出端(RESETOUT)输出的信号重复第三阶段和第四阶段的状态,直到下一帧第n行像素扫描完。
通过在液晶显示器栅极驱动装置中增加如图8a所示的复位单元(RU-3),可以产生如图8b所示的呈现交流变化的复位信号,该复位信号的持续时间较长,大于或等于移位寄存器单元输出的栅极驱动信号的持续时间,可以保证第n个移位寄存器可靠地复位。
如图8c所示为本发明液晶显示器栅极驱动装置实施例三中复位单元(RU-3)结构二示意图,图8c中的复位单元(RU-3)的结构与图8a的区别在于:图8c中第三薄膜晶体管的栅极和漏极均连接第二信号输入端(INPUT2),而图8a中第三薄膜晶体管的漏极连接高电压信号输入端(VDDIN)。
本发明中提供的液晶显示器栅极驱动装置中还可以结合冗余移位寄存器单元和复位单元来实现对最后一个移位寄存器单元的复位,液晶显示器栅极驱动装置的n个移位寄存器单元中可以包括m(m为自然数)个冗余移位寄存器单元(标记为RSR)和n-m个工作移位寄存器单元(标记为SR);对于有n-m行像素的液晶显示器,通常有n-m个移位寄存器单元用于输出栅极驱动信号来控制n-m行像素的逐行扫描,本发明中,对于含有冗余移位寄存器单元的实施例,将这n-m个用于输出栅极驱动信号来控制n-m行像素的逐行扫描的移位寄存器单元称作工作移位寄存器单元,除这n-m个工作移位寄存器单元之外的其余移位寄存器单元不用于输出栅极驱动信号,可以称作冗余移位寄存器单元;冗余移位寄存器单元可以不与栅线连接,即空载;即使与栅线连接,与该栅线连接的TFT的漏极也不与数据线连接,即相当于该冗余移位寄存器单元的负载是空像素。
m个冗余移位寄存器单元设置在n-m个工作移位寄存器单元的下级,其中第2个到第m-1个冗余移位寄存器单元均与时钟信号线、电源信号线、与自身相邻的上一级冗余移位寄存器单元的栅极驱动信号输出端(冗余移位寄存器单元不用于输出栅极驱动信号,为便于区别,冗余移位寄存器单元的栅极驱动信号输出端在附图中ROUT表示)、与自身相邻的上一级冗余移位寄存器单元的复位信号输入端以及与自身相邻的下一级冗余移位寄存器单元的信号输入端连接;第1个冗余移位寄存器单元与时钟信号线、电源信号线、第n-m个工作移位寄存器单元的栅极驱动信号输出端、第n-m个工作移位寄存器单元的复位信号输入端以及第2个冗余移位寄存器单元的复位信号输入端连接;第m个冗余移位寄存器单元与所述时钟信号线、电源信号线、第m-1个冗余移位寄存器单元的栅极驱动信号输出端、第m-1个冗余移位寄存器单元的复位信号输入端以及复位单元(RU-1,RU-2或RU-3)的复位信号输出端(RESETOUT)连接。
复位单元的结构可以采用图4a或4c的结构;或者复位单元的结构也可以采用如图6a或6c所示的结构,复位单元中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栅极连接第一信号输入端(INPUT1),第一信号输入端(INPUT1)需要连接到第m-1个冗余移位寄存器单元的栅极驱动信号输出端(ROUTm-1)。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移位寄存器单元的总数是n,工作移位寄存器单元的个数是n-m,冗余移位寄存器单元的个数是m,而m个冗余移位寄存器单元处于n-m个工作移位寄存器的下级,所以此处第m-1个冗余移位寄存器单元也就是第n-1个移位寄存器单元。
或者复位单元的结构还可以采用如图8a或8c所示的结构,复位单元中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栅极连接第二信号输入端(INPUT2),第二信号输入端(INPUT2)需要连接到第m个冗余移位寄存器单元的栅极驱动信号输出端(ROUTm)。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移位寄存器单元的总数是n,工作移位寄存器单元的个数是n-m,冗余移位寄存器单元的个数是m,而m个冗余移位寄存器单元处于n-m个工作移位寄存器的下级,所以此处第m个冗余移位寄存器单元 也就是第n个移位寄存器单元。
较佳地,m可以选择1或2或3。如图9所示为本发明液晶显示器栅极驱动装置实施例四结构示意图,该实施例四中的复位单元可以采用如图6a所示的结构,包含2(即m=2)个冗余移位寄存器单元,复位单元(RU-2)的第一信号输入端(INPUT1)连接第一(m=2,m-1=1)个冗余移位寄存器单元的栅极驱动信号输出端(ROUT1)。第一个冗余移位寄存器单元可以连接一条栅线(GL2-1),与该栅线(GL2-1)连接的TFT的漏极不与数据线连接。如果这2个冗余移位寄存器单元的信号输出端(ROUT1和ROUT2)都是空载,则这2个冗余移位寄存器单元的输出的信号很容易受到时钟信号的干扰,如果在第一个冗余移位寄存器单元(RSR1)的信号输出端(ROUT1)连接一条栅线(GL2-1),由于与该栅线(GL2-1)连接的TFT可以产生寄生电容,从而可以减小时钟信号对输出信号的干扰。基于同样的原因,对于包含有m个冗余移位寄存器单元的液晶显示器栅极驱动装置来说,为了减小时钟信号对冗余移位寄存器单元信号输出端输出信号的干扰,可以使部分或全部的冗余移位寄存器单元的信号输出端分别连接一条栅线,与各条栅线连接的TFT的漏极不与数据线连接。
如图10所示为本发明液晶显示器栅极驱动装置实施例五结构示意图,该实施例五中的复位单元可以采用如图8a或8c所示的结构,包含2(即m=2)个冗余移位寄存器单元,复位单元的第二信号输入端(INPUT2)连接第二(m=2)个冗余移位寄存器单元的信号输出端(ROUT2)。
如图11所示为本发明液晶显示器栅极驱动装置实施例六结构示意图,该实施例六中的复位单元可以采用如图4a所示的结构,包含3(即m=3)个冗余移位寄存器单元。
液晶显示器栅极驱动装置中还可以包含两个或更多复位单元,如4个、6个等,复位单元的个数可以根据输入到液晶显示器栅极驱动装置中的时钟信号的个数确定。设置个数与时钟信号个数相同的复位单元可以保证时钟信号负载均衡。例如,如果在栅极驱动装置中只设置一个复位单元,由于不同的时钟信号连接的TFT不同,这样不同的时钟信号的负载就不同,而如果时钟信号的负载不均衡,可能会造成相邻行移位寄存器单元输出的栅极驱动信号的电压大小不同,从而影响相邻像素行的显示。
如图12所示为本发明液晶显示器栅极驱动装置实施例七结构示意图。如图12的液晶显示器栅极驱动装置中有两个时钟信号输入端,所以,较佳地,复位单元的个数可以是两个。该实施例七中包含两个复位单元(RU-1),这两个复位单元均可以采用如图4a或4c所示的结构,第一个复位单元(附图中标记为RU-1-1)连接时钟信号线、电源信号线,复位信号输出端(RESETOUT1)连接第n-1个移位寄存器单元的复位信号输入端(RESETIN),第二个复位单元(附图中标记为RU-1-2)连接时钟信号线、电源信号线,复位信号输出端(RESETOUT2)连接第n个移位寄存器单元的复位信号输入端(RESETIN)。通过设置两个复位单元,第n-1个移位寄存器单元的复位信号不再由第n个移位寄存器单元提供,而是由第一个复位单元(RU-1-1)输出的复位信号提供,从而可以保证第n-1和第n个移位寄存器单元的可靠复位,并且,较佳地,第一个复位单元(附图中标记为RU-1-1)连接的时钟信号和第二个复位单元(附图中标记为RU-1-2)连接时钟信号相反,因为第一个复位单元(附图中标记为RU-1-1)位于第n-1个移位寄存器单元的下级,第二个复位单元(附图中标记为RU-1-2)位于第n个移位寄存器的下级,这样可以保证两个时钟信号的负载均衡。第一个复位单元(附图中标记为RU-1-1)在该实施例中所起的作用是使输入到液晶显示器栅极驱动装置中的两个时钟信号负载均衡,相当于一个负载均衡单元。
从图12中可以看出,更具普遍性的一种实施方式可以是:第n个移位寄存器单元的复位信号输入端(RESETIN)与一个复位单元(RU-1-2)的复位信号输出端连接,第1个到第n-1个中的任意一个移位寄存器单元的复位信号输入端(RESETIN)与另一个复位单元(RU-1-1)连接。
图12所示的实施例基础上还可以包括多个冗余移位寄存器单元,例如n个移位寄存器单元中包括m个冗余移位寄存器单元和n-m个工作移位寄存器单元,那么具备普遍性的一个实施方式可以是,最后一个移位寄存器单元(此处移位寄存器单元包括用于驱动栅极的工作移位寄存器单元和冗余移位寄存器单元)的复位信号输入端(RESETIN)与一个复位单元(RU-1-2)的复位信号输出端连接,另一个复位单元(RU-1-1)的复位信号输入端(RESETIN)可以与第1个到第n-1个移位寄存器单元中的任意一个移位寄存器单元的栅极驱动信号输出端连接。
如图13所示为本发明液晶显示器栅极驱动装置实施例八结构示意图。该实施例八中包含两个复位单元,这两个复位单元均可以采用如图8a或8c所示的结构,第一个复位单元(附图中标记为RU-3-1)连接时钟信号线、电源信号线、第n-1个移位寄存器单元的栅极驱动信号输出端(OUTn-1),复位信号输出端(RESETOUT1)连接第n-1个移位寄存器单元的复位信号输入端(RESETIN),第二个复位单元(RU-3-2)连接时钟信号线、电源信号线、第n个移位寄存器单元的栅极驱动信号输出端(OUTn),复位信号输出端(RESETOUT2)连接第n个移位寄存器单元的复位信号输入端(RESETIN)。第n和n-1个移位寄存器单元的栅极驱动信号输出端连接通常的栅线(GLn-1和GLn),与GLn和GLn-1连接的TFT的源极需要连接数据线。通过设置两个复位单元,第n-1个移位寄存器单元的复位信号不再由第n个移位寄存器单元提供,而是由第一个复位单元(RU-3-1)提供,从而可以保证第n-1和第n个移位寄存器单元的可靠复位。第一个复位单元(附图中标记为RU-3-1)在该实施例中所起的作用是使输入到液晶显示器栅极驱动装置中的两个时钟信号负载均衡,相当于一个负载均衡单元。
从图13中可以看出,更具普遍性的一种实施方式可以是:第n个移位寄存器单元的复位信号输入端(RESETIN)与一个复位单元(RU-3-2)的复位信号输出端连接,该复位单元(RU-3-2)的第二信号输入端(INPUT2)与第n个移位寄存器单元的信号输出端(OUTn)连接,第1个到第n-1个中的任意一个移位寄存器单元的复位信号输入端(RESETIN)与另一个复位单元(RU-3-1)连接,该复位单元(RU-3-1)的第二信号输入端(INPUT2)与第z1个寄存器单元的栅极驱动信号输出端连接,z1为处于该复位单元(RU-3-1)上级的移位寄存器单元的个数,z1小于或等于n-1,z1为自然数。
如果在图13所示的实施例中包括m个冗余移位寄存器单元,例如n个移位寄存器单元中包括m个冗余移位寄存器单元和n-m个工作移位寄存器单元,则复位单元(RU-3-1)的第二信号输入端(INPUT2)需要与第z1个移位寄存器单元的栅极驱动信号输出端连接,z1为处于该复位单元(RU-3-1)上级的移位寄存器单元的个数,z1小于或等于n-1,z1为自然数;复位单元(RU-3-1)的复位信号输出端(RESETOUT)需要与第z1个移位寄存器单元的复位信号输入端(RESETIN)连接。另一个复位单元(RU-3-2)的第二信号输入端(INPUT2)需要与第n个移位寄存器单元(也就是第m个冗余移位寄存器单元)的栅极驱动信号输出端连接,复位单元(RU-3-2)的复位信号输出端(RESETOUT)需要与第n个移位寄存器单元的复位信号输入端(RESETIN)连接。如图13所示的液晶显示器栅极驱动装置中的两个复位单元也可以采用如图6a或6c所示的结构,如图14所示为本发明液晶显示器栅极驱动装置实施例九结构示意图。图中RU-2-1表示第一个复位单元(RU-2),RU-2-2表示第二个复位单元(RU-2),第一个复位单元(附图中标记为RU-2-1)连接时钟信号线、电源信号线、第n-2个移位寄存器单元的栅极驱动信号输出端(OUTn-2),复位信号输出端(RESETOUT1)连接第n-1个移位寄存器单元的复位信号输入端(RESETIN),第二个复位单元(RU-2-2)连接时钟信号线、电源信号线、第n-1个移位寄存器单元的栅极驱动信号输出端(OUTn-1),复位信号输出端(RESETOUT2)连接第n个移位寄存器单元的复位信号输入端(RESETIN)。第n和n-1个移位寄存器单元的栅极驱动信号输出端连接通常的栅线(GLn-1和GLn),与GLn和GLn-1连接的TFT的源极需要连接数据线。通过设置两个复位单元,第n-1个移位寄存器单元的复位信号不再由第n个移位寄存器单元提供,而是由第一个复位单元(RU-2-1)提供,从而可以保证第n-1和第n个移位寄存器单元的可靠复位。
从图14中可以看出,更具普遍性的一种实施方式可以是:第n个移位寄存器单元的复位信号输入端(RESETIN)与一个复位单元(RU-2-2)的复位信号输出端连接,该复位单元(RU-2-2)的第一信号输入端(INPUT1)与第n-1个移位寄存器单元的信号输出端(OUTn-1)连接,第1个到第n-1个中的任意一个移位寄存器单元的复位信号输入端(RESETIN)与另一个复位单元(RU-2-1)连接,该复位单元(RU-2-1)的第一信号输入端(INPUT1)与第z1-1个寄存器单元的信号输出端连接,z1为处于该复位单元(RU-2-1)上级的移位寄存器单元的个数,z1小于或等于n-1,z1为自然数。第一个复位单元(附图中标记为RU-2-1)在该实施例中所起的作用是使输入到液晶显示器栅极驱动装置中的两个时钟信号负载均衡,相当于一个负载均衡单元。
如果在图14所示的实施例中包括m个冗余移位寄存器单元,例如n个移位寄存器单元中包括n-m个工作移位寄存器单元和m个冗余移位寄存器单元,则复位单元(RU-2-1)的第一信号输入端(INPUT1)需要与第z1-1个移位寄存器单元的栅极驱动信号输出端连接,z1为处于该复位单元(RU-2-1)上级的移位寄存器单元的个数,可以包括工作移位寄存器单元和冗余移位寄存器单元,z1小于或等于n-1,z1为自然数;复位单元(RU-2-1)的复位信号输出端(RESETOUT)需要与第z1个移位寄存器单元的复位信号输入端(RESETIN)连接。。另一个复位单元(RU-2-2)的第一信号输入端(INPUT1)需要与第n-1个移位寄存器单元(也就是第m-1个冗余移位寄存器单元)的栅极驱动信号输出端连接;复位单元(RU-2-2)的复位信号输出端(RESETOUT)需要与第n个移位寄存器单元的复位信号输入端(RESETIN)连接。。对于如图12、13或14所述的液晶显示器栅极驱动装置,其中的多个复位单元的结构可以不同,例如,对于图12,其中,与第n个移位寄存器单元的复位信号输入端(RESETIN)连接的复位单元的结构可以采用如图4a或4c所示的结构,与第n-1个移位寄存器单元的复位信号输入端(RESETIN)连接的复位单元的结构可以采用如图6a或6c所示的结构,这时,采用了图6a或6c所示结构的复位单元的第一信号输入端(INPUT1)需要与第n-2个移位寄存器单元的栅极驱动信号输出端连接。
多个复位单元,分别采用不同的结构,可以组合出多个液晶显示器栅极驱动装置的结构,具体的实现方式与前文所述的方式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通过在液晶显示器栅极驱动装置中增加一个或多个复位单元,可以产生持续时间较长的复位信号,可以保证第n个移位寄存器单元可靠地复位。并且该复位单元在液晶显示屏中所占的面积可以做到较小,不会造成屏设计难度的显著增加,复位单元的输入信号采用现有液晶显示器栅极驱动装置的信号,不需要输入新的信号,不会造成信号控制难度的提高,更加方便可靠地实现了液晶显示器栅极驱动装置的复位。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亦不能使修改后的技术方案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