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拉链的滑扣,尤其涉及一种用来操作滑扣使拉链拉开及锁合的拉片。 众所周知,拉链滑扣的拉片的形式很多,它们在结构和设计上基本相似,不管它们是用在通常不带覆盖即暴露在外可以被看见的衣物例如夹克衫,包或类似物品上还是用于裤子的遮扣布,裙子的边遮布,覆盖的口袋等不会被看见的地方。在后一种情况下,遮布是沿衣服的一边缝纫的,人们是将手指插入另一可翻开的边缘,捏紧拉链的拉片而在两个方向上拉动的,这时,手指的捏紧力或压力在拉片的宽度上是变化而不均匀的,手指所用的力不能与拉链的两排啮合齿的方向平行,因此很容易与拉链的纵轴方向发生偏斜。这将使拉链滑扣的移动变得粘滞,导致拉链在被多次用力地拉开及锁合后不能正常工作或损坏。现有技术中滑扣的拉片还有另外一个缺点即由于不知道它是被裤子、裙子或类似衣物上地遮布所覆盖着,因而在烫衣服时它们容易变弯或受其他损伤。
考虑到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从外部看不见的拉链上的滑扣拉片,它可使拉动时手指的压力在其宽度上基本均匀分布,从而可以使拉链滑扣在拉链上保持平滑地移动。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烫衣服时不会被烫坏的滑扣拉片。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拉链滑扣上的拉片,它可以用于遮布并被遮布所覆盖,所述拉片具有一个可用来与滑扣枢轴相连接的连接端部分和一个自由端部分,它还包括一个由相对设置的第一和第二纵向边缘部分形成的夹紧部分以及其间的一个比第一部分及第二边缘部分薄的内凹部分,第一边缘部分比第二边缘部分厚,使其横截面的轮廓与使用者手指的形状相一致。
本发明前述以及其它的目的和优点将通过以下就较佳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而得到更好的了解。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拉片实施例的平面图,图中它已被安装在滑扣上。
图2是它的一个侧面正视图。
图3是一个由使用者的手指夹紧的拉片的横向的横截面图。
图4是一个安装在拉链上的滑扣的拉片的平面图,所述拉链缝在例如裤子的遮布上。
图5示出了由遮布覆盖的滑扣的端面正视图。
图6是一条遮布上缝有拉链的裤子的简图。
现在请参见图1和图2。图中示出了一个本发明实施例的滑扣拉片10。拉片10是滑扣S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所述滑扣安装在拉链F(图4)上,用于拉开及锁合拉链。滑扣S包括一对具有边缘的上部和下部翼形件11和12,它们在其一端上通过连接头或菱形接头13相连接。导槽14位于上部和下部翼形件11和12之间以使拉链的两排啮合齿(图4和5)在其间通过。15示出了带有孔16的凸耳15,以本技术领域内众所周知的方法在凸耳的孔内安装拉片10,使拉片可以绕枢轴转动。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拉片10可用金属材料或塑料制成,它一般是矩形的,其一端为连接末端部分17,用来与滑扣S的凸耳15作枢轴连接,另一端是自由末端部分18,它向内下方弯曲,其目的将在下面叙述。拉片10包括一个位于2个末端部分17和18之间的夹紧部分19,它可用两手指夹紧或捏住,通常是用一食指100和一拇
图(1)防止加筋土工程后倾破坏技术示意图;
图(2)置锚定块技术示意图
图(3)保证面板安砌垂直工艺示意图
图(4)原有技术模板螺栓拉杆法示意图
图(5)悬臂支模技术示意图
图(6)低桩承台修建加筋土技术示意图
本发明结合附图作进一步的描述:
1.参见图(1)为防止加筋土工程后倾倒塌,我们发明以下技术可以防止a.防止填土流失技术在面板(1)后面加大反滤层厚度,墙背用水泥砂浆勾缝,b.在ABC范围内的填土严格分层夯实防止填土下沉,c.在ABC范围内用混凝土或其它如浆砌片石作面层防止地面水渗入靠面板部份的填土中减少填土流失。2.参见图(2)本发明在拉筋尾部设置混凝土锚定块(4)则可解决上述问题,因设置锚定块后,摩擦阻力增大若干倍,因此拉筋纵横间距可加大并按需要减少长度,本发明拓宽了加筋土工程的使用范围。3.参见图(3)本发明打破常规的填土和安砌面板顺序来实现的,常规的工艺是:安砌面板(1)→铺设拉筋(2)→填反滤层(5)→填土(6)→压实(7)→安下层面板(8)本发明工艺是:安砌面板(1)→铺设拉筋(2)→填土(6)→压实(7)→填反滤层(5)→安下层面板(8),经实践证明完全能达到设计和施工验收规范要求的垂直度。4.参见图(5)采用本发明的悬臂支模技术只需用脚手架钢管(12)、(13)、(14)、(15)、(16)悬臂支模解决了上述常规支模法的缺点,节约支模费50%以上。5.参见图(6),(1)为加筋土面板,(17)为承台(18)为钢筋混凝土桩,本发明与常规加筋土基础相比节约基础费用30%以上。6.具体施工方法是:在拉筋表面填筑厚5Cm的土,其余均用煤渣分层(每层厚25-30Cm)填筑夯实即可。
本发明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与传统的支挡结构相比节约投资30-60%技术经济效益十分显著,用较薄的混凝土面板加上回填土压实的拉筋代替了传统的条石垒砌,施工简单,快速适用机械化操作,并且,外观漂亮,同时,挡土墙可在软弱地基上修建不受条件限制,此技术应用范围广泛,凡传统支挡结构均可应用此技术代替将取得十分显著的技术经济效益,为加快社会主义建设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