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高速公路、城市道路、机场及码头等路面的道路分界线、横道线及安全带等标志线,是疏导交通,指导车辆运行、行人安全及判断交通违章事故的重要标志。由于道路铺率的急剧增加,对路面的标志涂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在道路标志涂料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常温型道路标志涂料。常温型道路标志涂料以其生产工艺简单和施工应用方便而得到广泛应用。但一般的常温型道路标志涂料因其固体含量低,道路标志线的涂层较薄(一般仅为0.1-0.3mm),使用寿命短(一般仅为3个月左右),致使道路标志线划线施工频繁,既影响交通运作,又增加了施工划线的人力物力。而当前的厚浆型道路标志涂料虽因固体含量高(一般为65%以上),且具反光性能,其标志线的涂层厚度可达0.5mm左右,延长了标志线的使用寿命,但此项厚浆型道路标志涂料在施工应用时需将涂料预先加热才能应用,从而给施工划线带来麻烦。因此开发一种既能在常温下进行施工应用,又能使标志线的厚度达到0.5mm左右,以延长标志线的使用寿命,则是道路施工部门的迫切愿望。 本发明的突出技术特征在于:(1)在涂料的组成中,使用氯化聚烯烃高聚物及改性松香酯为粘附组份,以使标志线具有卓越的耐候性、耐紫外线性、耐水性和粘附性;(2)在涂料制备上,采用偶联剂使涂料组成中的有机组分与无机组分以分子桥的形式相结合,不仅降低了涂料在高固体含量条件下的粘度,有利于涂料在常温下的施工应用,还增强标志线涂层的整体强度,同时还由于涂料中预先加入反射材料,而使标志线在夜间对汽车灯光具有反射性能。
本发明的涂料中所用的粘附剂为氯化聚乙烯、氯磺化聚乙烯及氯化聚丙烯等氯化聚烯烃类和顺丁烯二酸改性松香甘油酯、顺丁烯二酸改性松香季戊四醇酯、反丁烯二酸改性松香甘油酯及反丁烯二酸改性松香季戊四醇酯等改性松香酯类。氯化聚烯烃对多种基材具有良好地粘附性和卓越的耐候性、耐紫外线性及耐水性。氯化聚烯烃在涂料组成中可任选一种,并通过其用量的多少,以调整涂料的粘度。根据道路标志涂料在常温条件施工应用的特点,氯化聚烯烃在涂料的重量组成中占2-10%。改性松香酯具有良好的耐候性、耐水性和粘附性。改性松香酯在涂料组成中可任选一种,其用量在涂料的重量组成中占10-25%。
本发明的涂料中所用的偶联剂为有机硅烷偶联剂和钛酸酯偶联剂。偶联剂在涂料中可使有机物与无机物以分子桥的形式相结合,增加了涂料涂层的整体强度,更为突出的是降低了在高固体含量条件下,涂料的常温流动性,从而使厚浆型道路标志涂料具有在常温下能够施工应用的可能性。在上述两种偶联剂中,以钛酸酯偶联剂对降低涂料粘度的效果最佳。偶联剂的用量为涂料中的颜料和填料总重量的0.5-2%。
本发明的涂料中所用的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二辛酯或邻苯二甲酸二环己酯,其用量在涂料的重量组成中占1-8%。
本发明的涂料中所用的颜料、填料及防沉降剂为通用的钛白粉、铅铬黄、锌铬黄、碳酸钙、硅石粉、滑石粉及膨润土等,其用量在涂料的重量组成中占20-50%。
本发明的涂料中所用的反射材料为优质的玻璃珠。由于涂料中预先混入玻璃珠,可使道路标志线在夜间对汽车灯光具有反光性能,用以提高夜间行车时对道路标志线的辩认和行车安全。玻璃珠的用量在涂料的重量组成中占5-20%。
本发明的涂料中所用的溶剂为甲苯、二甲苯、醋酸乙酯、二氯乙烷、环己酮及丙酮。上述溶剂可采用二种或三种相组合作为混合溶剂的形式加以使用,以调整涂料的粘度和涂层中溶剂的挥发速度。混合溶剂在涂料的重量组成中占35-25%。
本发明的厚浆反光型道路示志涂料的制备方法,是在带有回流装置及搅拌的设备中,首先加入混合溶剂、增塑剂及偶联剂,然后在室温及搅拌器的情况下,加氯化聚烯烃及改性松香酯,搅拌30分钟左右,升温至70℃左右,约需2-3小时,即可完成溶解过程,生成涂料用基质溶液。然后再将基质溶液加入研磨机中,并加入颜料、填料及防沉降剂进行研磨,经过充分研磨后生成基质涂料。最后将基质涂料移至带有搅拌的混合器中,并在搅拌条件下,加入反射材料,混合均匀后即为厚浆反光型的道路标志涂料。
现以实施例及参考例说明本发明的涂料的技术特征,配方中的数据均以重量表示之。
实施例1-3:
按表-1的配方,首先将混合溶剂、增塑剂及偶联剂加入带有搅拌器及回流冷凝器的设备中,在常温及搅拌的条件下,加入氯化聚烯烃及改性松香酯,约30分钟左右,将温度升至70℃左右,约2-3小时,即完成物料的溶解过程,而生成涂料用的基质溶液。然后将基质溶液移至研磨机中,加入颜料、填料及防沉降剂,研磨6小时左右,使物料的细度达到50um左右,再将经过研磨的基质涂料移到带有搅拌器的混合器中,加入反射材料,混合均匀后,即成为厚浆反光型道路标志涂料,其技术性能,如表2所示。
参照例1-2:
按表1的配方,采用和实施例相同的操作条件,其产物的技术性能,如表-2所示。
表-1 实施例与参照例
表-2 技术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