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将磁带录象机与摄象机及带有大尺寸液晶显示板(LCD板)的类似设备结合在一起的视频装置。
在普通的视频摄象机所用字幕机(字幕产生器)中,是将诸如字符、图形等图象用深色素写材料草拟在白纸上,再把这种制好图的纸拍摄成图象,得到字幕图象。
如上所述,这种通用的字幕机需用白纸,将图象画于其上作为字幕图象。这样,在拍摄视频图象时,要将多幅这样的字幕连续地写入视频图象中这是很麻烦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视频装置,在比如拍摄视频图象期间,它能很容易地将字幕写入视频图象中。
本发明的视频装置包括显示装置;设在显示装置之显示屏上的位置测定装置,用来测定在显示屏上的压触位置;图象数据产生装置,它根据位置测定装置测得的压触位置产生图象数据;以及将图象数据产生装置所得之图象数据叠加于视频信号上并送到显示装置上的叠印装置。
另外,本发明的视频装置包括显示装置,设在显示装置之显示屏上的位置测定装置,它测定在显示屏上的压触位置;将操作键屏幕数据叠加于视频信号上再加到显示装置上的叠印装置;以及操作信号发生装置,它产生相应于在由位置测定装置测得之压触位置处显示的操作键的操作信号。
按照本发明,可以方便地通过压写显示装置的显示屏得到诸如字幕图象之类的图象数据。由于所得到的图象数据被叠印在视频信号上,并加到显示装置上,图象数据可以在显示屏确认所形成图象的同时形成。本发明只需要显示屏上显示下一步动作的操作键,所以显示屏的内容并不复杂,同时可改善使用者地可操作性。
图1是本发明视频装置具体实施例的方框图;
图2是电阻膜式画与板构造的断面图;
图3表示测定画写板压写位置的系统;
图4表示画写板中X座标取样方式的等效情况;
图5表示画写板中Y座标取样方式的等效情况;
图6表示画写板的笔触/笔离方式的等效情况;
图7表示座标检测操作程序;
图8表示键盘操作方式时的显示例;
图9A和9B表示操作的分级显示例;
图10是说明微处理器处理过程的一半流程图;
图11是说明微处理器处理过程的另一半流程图。
参照图1,将讨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例。该实施例被用于与具有大尺寸液晶显示板的摄象机结合在一起的磁带录象机。
图中摄象部分1包括,摄象镜头、摄象器件、图象信号处理电路等,它产生摄象视频信号SVi。走带机构2包括,旋转头装置、录象/重放处理电路等,它将视频信号记录在磁带的记录磁迹上,或者从上面重放视频信号。在方式微处理器(微型电子计算机)4的控制下走带机构2的动作方式由机械控制微处理器(微型电子计算机)40操纵。方式微处理器4与微处理器3(微型电子计算机)相连,后者接收来自摄象部分1的时钟脉冲信号CLK、水平同步信号HD和垂直同步信号VD。
将来自摄象部分1的摄象视频信号SVi加到开关5的固定接点a以及开关6的固定接点a上。开关5的固定接点b接收来自走带机构2的重放的视频信号SVp。开关5的输出信号加到开关7的固定接点b。
可变电阻8用于设定白电平信号,并连接在接受直流电压Vs的电源电压接点与地之间。来自可变电阻8动触点的白电平信号被加到开关7的固定接点a和开关6的固定接点b。开关6的输出信号为录象视频信号SVr,被加到走带机构2。开关7的输出信号为显示视频信号SVd,被送至彩色液晶显示板9。方式微处理器4控制开关5,在重放阶段,可动接点与接点b相连,而且在其它时候,它与接点a相连。开关6和7的变换动作由RAM控制器10控制,这将在后面予以讨论。
电阻模式画写板11装在液晶显示板9的显示屏上。图2表示这种画写板11的构造。该图中,玻璃基板12和膜片13的周缘部分受到垫片14的支撑,使得玻璃基板12面对着膜片13。玻璃基板12和膜片13的相对表面上敷有氧化铟锡(ITO)膜15和16,作为透明电阻膜。玻璃基板12表面所敷的ITO膜15上面等间隔地设有多个网点间隔器17。
图3表示画写板11的位置测定系统。在膜片13表面上形成的ITO膜16的两个边缘部分,沿水平(X)方向设置由碳等制成的电极16a和16b(图2中未示出);而在玻璃基板12上形成的ITO膜15的两个边缘部分,沿垂直(Y)方向设置由碳等制成的电极15a和15b(图2中未示出)。
为了检测X坐标和Y坐标,在微型电子计算机3的控制下,模拟开关部分20将预定的电压加到电极15a、15b和16a、16b上。电极15a在模拟开关部分20中与开关23的固定接点a相连,开关23的固定接点b和可动接点接地。电极15b在模拟开关部分20中与开关25的可动接点相连,开关25的固定接点b接地,同时其固定接点a与开关22的可动接点相连。
电极16a在模拟开关部分20中与开关24的固定接点b连接,开关24的固定接点a及可动接点接地。电极16b在模拟开关20中与开关21及26的可动接点相连。使开关26的固定电极a电气浮动,而其固定接点b通过具有较高阻值的电阻27与电源端子相连,接受直流电压Vs。电极16a和16b之间的ITO膜16的阻值以及电极15a和15b之间的ITO膜15的阻值分别为几千欧姆,而电阻27的电阻例如是47千欧姆。
开关21的固定接点b及开关22的固定接点a与电源接线端相连,接受直流电压Vs。来自开关21的固定接点a或开关22的固定接点b的信号是模拟开关部分20的输出信号,通过低通滤波器(LPF)28,将其送到A/D转换器29。由A/D转换器29数字化的信号被送至微型电子计算机3。低通滤波器28消除了由液晶显示板9的背面照明所产生的干扰。
构成模拟开关部分20的开关21至24受来自微型电子计算机3的选择信号SELA的控制,其中,当选择信号SELA为高电平“H”时,选择固定接点a,而当选择信号SELA为低电平“L”时,选择固定接点b。构成模拟开关部分20的开关25和26受来自微型电子计算机3的选择信号SELB的控制,其中当选择信号SELB为高电平“H”时,选择固定接点a,而当选择信号SELB为低电平“L”时,选择固定接点b。
在来自微型电子计算机3的选择信号SELA和SELB的控制下,模拟开关部分20的取样可以是三种方式之一,即X座标取样方式、Y座标取样方式和笔触/笔离判断方式。
先来讨论X座标取样方式。在该方式,选择信号SELA为低电平“L”,而选择信号SELB是高电平“H”,因而开关21-24选择固定接点b,开关25和26选择固定接点a。于是,如图4所示那样(ITO膜15和16由电阻器等效地表示),电极16a接地,电极16b接受直流电压Vs,同时由电极15b所得到的电压Vx经低通滤波器28和A/D转换器29送到微型电子计算机3。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由箭号P所示的笔30压写的位置是ITO膜16被沿X方向内分成a:b的位置,则电极15b所取得的电压Vx是Vs×a/(a+b)。这个电压Vx是压写位置的X座标值(X地址数据),并被送至微型电子计算机3。
对于Y座标取样方式。在这种方式中,两个选择信号SELA和SEL13均为高电平“H”,而且开关21-26选择固定接点a。于是,如图15所示那样(ITO膜15和16由电阻器等效地表示),电极15a接地,电极15b接受直流电压Vs,电极16b所得到的电压V经低通滤波器28和A/D转换器29送至微型电子计算机3。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箭号P所示的笔30压写的位置是ITO膜15被沿Y方向内分成c:d时,在电极16b上产生的电压Vy是Vs×C/(c+d)。这个电压Vy作为Y座标值(Y地址数据)被送至微型电子计算机3。
现在讨论笔触/笔离方式。在这种情况下,由于选择信号SELA为高电平“H”,而选择信号SELB为低电平“L”,所以开关21-24选择固定接点a,而开关25和26选择固定接点b。因而,按照这种方式,如图6所示(ITO膜15和16由电阻器等效地表示),电极15a和15b均接地,电极16b经电阻27接受直流电压Vs,同时,由电极16b所得到的电压Von/off所为笔触/笔离判断数据通过低通滤波器28和A/D转换器29被送至微型电子计算机3。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笔30如箭号P所示那样充分受压时,ITO膜15和16相互碰触。于是,电压Von/off成为低电平“L”,同时微型电子计算机3判断为笔触情况。另一方面,当笔30的压力并不足够时,ITO膜15和16并不互相接触。电压Von/off成为高电平“H”,同时微型电子计算机3判断为笔离情况。
如图7所示,微型电子计算机3交替地选择X座标取样方式和Y座标取样方式,并在每种取样方式之前和之后选择笔触/笔离判断方式。在设定笔输入方式的情况下,对于在每种取样方式之前和之后所设的所有三种笔触/笔离判断方式中只选择笔触情况时,则每种取样方式下得到的X座标值和Y座标值均被判为有效。于是,这种过程就防止了基于所检测的笔30的微弱压力的X和Y座标的错误值。
再参照图1,可将屏幕的网点数据写入静态RAM(SRAM)31中。RAM控制器10在微型电子计算机3的控制下将网点数据写入SRAM中,或者从SRAM中读出网点数据。RAM控制器10接收来自摄象部分1的时钟脉冲CLK、水平同步信号HD和垂直同步信号VD。如果需要,可将时钟脉冲CLK、水平同步信号HD以及垂直同步信号VD送至别的单元(未图示)。
电阻32与连接开关33的串联电路接在电源接线端与地之间,电阻32与开关33的公共接点处的电压Vm作为方式设定数据被送至微型电子计算机3。如此,若开关处于断开的情况,则电压Vm为高电平“H”,表示是笔输入方式;而若开关33处于通的情况,则电压Vm为低电平“L”,表示是键盘操作方式。
电阻34与连接开关35的串联电路接在电源接线端与地之间,电阻34与开关35的公共接点处的电压Vc作为消除为数据被送至微型电子计算机3。在这种情况下,若接通开关35,电压Vc为低电平“L”。随之,在笔输入方式下,RAM控制器10在微型电子计算机3的控制下,消除SRAM31中的网点数据。
在开关33断开的情况下,要设定笔输入方式,产生SRAM31的地址数据(X,Y)并进行调整,使经A/D转换器29送至微型电子计算机3的X座标值Vx和Y座标值Vy与液晶显示板9的视角相配合,同时在笔30压住的位置出现一个网点。随这,微型电子计算机3将此地址数据(X,Y)送到RAM控制器10,同时将该网点数据写入SRAM31的相应地址单元。
当把开关33接通,以设定键盘操作方式时,根据对应于微型电子计算机3中的键盘显示表(未图示)中所存的操作键显示的地址数据(X,Y),将该网点数据写入SRAM31中。于是,由于液晶显示板只显示为了从现在的状态变成下面的状态所必须的操作键,所以可减少所显示的操作键数,并使用户的操作特性得到改善。
在设定为笔输入的情况下,RAM控制器10与摄象视频信号SVi同步地从SRAM31读取该网点数据,并在微型电子计算机3的控制下将其送至微型电子计算机3。RAM控制器10在微型电子计算机3的控制下控制开关7的选择。譬如由于开关7响应该网点数据而选择固定接点a,则为了产生显示视频信号SVd,使对应于该网点数据的白电平信号Swh叠加于该摄象视频信号SVi上。于是,液晶显示板9显示这种叠加的结果。这里,将由笔30对画写板11的压写操作所得到的诸如字符和图形之类的图象叠加在摄象视频信号上。
在设定为笔输入的情况下,RAM控制器10在微型电子计算机3的控制下控制开关6的选择。开关6响应该网点数据,选择固定接点b,以使对应于该网点数据的白电平信号Swh被叠加于摄象视频信号SVi上,为的是得到录象视频信号SVr。于是,走带机构2可记录该录象视频信号SVr,它是通过将对应于诸如字符和图象等图象的白信号Swh叠加于摄象视频信号SVi上而得到的。
当设定为键盘操作时,RAM控制器10与摄象视频信号SVi同步地从SRAM31读取该网点数据,并在微型电子计算机3的控制下将其送至微型电子计算机3。RAM控制器10在微型电子计算机3的控制下控制开关7的选择。由于开关7响应该网点数据选择接点a,所以对应于该网点数据的白电平信号Swh被叠加于摄象视频信号SVi上,以产生显示视频信号SVd。于是,液晶显示板9显示这种叠加的结果,这里,将操作键图象叠加于图象视频信号SVi上。
在这种情况下,当使用者按压画写板11的对应于液晶显示板9显示的操作键位置时,微型电子计算机3根据由A/D转换器29送来的X座标值和Y座标值辨识所按的操作键。微型电子计算机3将响应于该操作键的方式信号送入方式微型电子计算机4中,该方式微型电子计算机4对机械控制微型电子计算机40执行走带机构2的操纵,或者控制开关5的选择。如果设定为键盘操作方式,开关6保持选择接点a,走带机构2接收摄象视频信号SVi作为录象视频信号SVr。
图8表示在键盘操作方式下液晶显示板9的一个显示实例。当按压画写板11的对应于所显示之操作键的区域时,就执行对应于所按操作键的操作。如果按压菜单键显示区,则液晶显示板9就显示如图9A所示的操作键盘,以选择诸如亮度调整、颜色调整或音量调整(声频系统未图示)等附加功能。
图9B表示在按压亮度调整键显示区时的一个显示实例。该显示包括调节亮度的操作键(加号键和减号键)和调节电平LV的操作键。若按压图9A和图9B屏幕上的返回键部分,则可回到原来的屏幕。
下面参照图10和图11叙述有关通过微型电子计算机3将网点数据写入SRAM31中的过程及其它过程。
在步骤STO,消除SRAM31。步骤ST1,将单字段先前地址数据(Xo,Yo)变成(0,0),并将现行地址数据(XN,YN)变成(0,0)。步骤ST2,判断是否测得垂直同步信号VD。若垂直同步信号VD被测得,则过程进行步骤ST3,此时,笔判断标记被清除。
接下去的步骤STA,确定笔输入方式或键盘操作方式的设定条件是否与单字段先前方式(即按现行方式以一个字段优先的方式)的条件不同。如果现行方式不同于单字段先前方式,则过程返回步骤STO。如果现行方式与单字段先前方式相同,则过程进到步骤ST5。步骤ST5确定是否单字段先前地址数据(X0,Y0)为(0,0)。如果在步骤ST5时,(X0,Y0)不是(0,0),则过程进行步骤ST6,此时,判断现行地址数据(XN,YN)是(0,0)或者不是。
如果在步骤ST6时(XN,YN)不是(0,0),则步骤ST7执行线性内插过程。
由于X座标和Y座标每个字段被一次取样,所以,如果通过按压面扫描画写板11,多个网点就可能是不连续的。
于是,通过线性内插法就在(X0,Y0)和(XN,YN)之间形成一条线。在步骤ST8,将多个网点写入SRAM31的地址数据(X0,Y0)处和由线性内插,得到的地址数据处。
步骤ST9确定内插过程是否完成。如果内插过程完成,则步骤ST10以(XN,YN)代替(X0,Y0),致使以现行字段地址数据(XN,YN)继续单字段先前地址数据(X0,Y0)。如果在步骤ST5时(X0,Y0)=(0,0)和在步骤ST6时(XN,YN)=(0,0),则接下去的步骤是步骤ST10。
步骤ST11判断笔触/笔离判断方式的结果究意是笔触情况还是笔离情况。如果在步骤ST11判断为笔触情况,那么步骤ST12得到X座标取样方式的X座标值Vx(参见图4)。
步骤ST13判断笔触/笔离方式究意是处在笔触情况还是处在笔离情况。如果步骤ST13是在笔触情况,则步骤ST14得到Y座标取样方式的Y座标值Vy(参见图5)。步骤T15确定笔触/笔离判断方式究意是处在笔触情况还是笔离情况。
如果步骤ST15是在笔触情况,则过程进至步骤ST16。如果在步骤ST11、ST13和ST15确定是笔离情况,则在步骤ST17设定笔判断标记=1,同时进至步骤ST16。在步骤ST16,所设的方式被确定是笔输入方式,还是键盘操作方式。如果设定为笔输入方式,则步骤ST18确定笔判断标记是1,亦或不是。
如果在步骤ST18,笔判断标记不是1,则座标值Vx和Vy有效。处理并调整这些座标值Vx和Vy,使它们与液晶显示板9上的图象角相配合,同时网点出现在笔30所压触的位置,为的是产生SRAM31的现行字段地址数据(XN,YN)。此后,过程返回步骤ST2。如果在步骤ST18,笔判断标记是1,则座标值Vx和Vy有效。步骤ST20设定(XN,YN)=(0,0),并返回步骤ST2。
如果在步骤ST16测定为键盘操作方式,则从显示操作键盘的微型电子计算机3中的键盘显示表读出地址数据,并在步骤ST21由(XN,YN)所取代。在步骤ST22,判断座标值Vx和Vy是否在键盘显示指示区域内。如果在,则步骤ST23执行对应于所按操作键的过程,比如将方式信号送至方式微型电子计算机4中。随后,过程返回步骤ST2。如果在步骤ST22时,座标值Vx和Vy不在键盘显示指示区域内,则过程不再进行,随之过程即返回步骤ST2。
在上面所讨论的具体实施例中,通过以笔输入方式安压液晶显示板9,即画写板的屏幕很容易得到字符、图形等用以形成比如字幕图象的图象数据(网点数据)。由于可将对应于这种网点数据的白电平信号Swh叠加于比如摄象视频信号SVi上,以得到显示视频信号SVd,所以可通过利用液晶显示板9的屏幕确认要形成的图象而形成图象数据。由于可将 对应于这种网点的白电平信号Swh叠加于摄象视频信号SVi上,以得到按笔输入方式的录象视频信号SVr,所以很容易将字幕图象记录在走带机构2中。
在键盘操作方式,可将对应于键盘操作屏幕的网点数据的白电平信号Swh叠加于摄象视频信号SVi或重放视频信号SVp上,以得到显示视频信号SVd。于是,可将操作键盘显示于液晶显示板9的屏幕上。如果使用者接触画写板11之对应于所需的操作键部分,就需执行与所按操作键相对应的操作。由于使用者只操作液晶显示板9的显示屏,所以在监视显示屏的同时就能够很容易地实现这种操作。这样,可以减少装于视频摄象板上的操作键数目,可按很高的适应性来设计视频摄象机。只需将用来把现行条件变至接下去条件的操作键显示在液晶显示板9的屏幕上,就可免得屏幕上的显示很复杂,同时也使用户的操作性得以改善。
如上所述,操作键可以键盘操作方式显示在液晶显示板9上。而,摄象视频信号SVi被作为录象视频信号SVr送至走带机构2,于是,就不存在走带机构2记录其上叠加有操作键屏幕数据的视频信号的问题。
在上面讨论的具体实施例中,用笔30来按压画写板11。但是,也可用于或其它设备来压触画写板。如果将上面所未予讨论的存储装置提供用来储存以笔输入方式形成的字符、图形等图象数据(网点数据),则可在任何所需的时候读出这种图象数据。本实施例采用电阻模式的画写板11,但是画写板的种类并不仅限于这种类型的,其它类型,如静电容型的画写板也可采用。另外,还可采用具有测定笔输入座标功能的液晶显示板。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是液晶显示板9,但其它类型的显示装置,如CRT也可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