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控制冗余开关方法 本发明涉及集中控制冗余开关方法(Common control re-dundancy switch method);涉及在用甚小孔径终端系统(VerySmall Aperture terminal System,以下称之为VSAT)管理并控制网络(network)的集中控制装置中发生重大错误时,换成备用卡片,集中控制装置继续执行以前功能的方法。
一般集中控制结构方框图如附图7所示。也即它由七个单元组成,其中,第一控制装置1和第二控制装置2管理并控制甚小孔径终端系统的网络;第一监视处理器3和第二监视处理器4根据双向入口推杆方式,和网络管理系统(NMS)及集中控制装置1、2交换信息,接受监视处理器总线的仲裁,而且使用直接存储器存取方式通过监视处理器总线的位同步卡片(bit synchronous card)进行通讯;性能监控器(performance monitor)5为进行集中控制冗余开关而发挥将现在为主动式集中控制装置和监视处理器总线连接起来的开关作用;维护读出器(maintenance read out:MRO)监控器6使消除错误(debug)用的信息显示以及呼叫记录日志(callrecord journal:CRJ)监控器7。
上述第一和第二控制装置1、2卡片在搁置时被预先确定,将在网络管理系统(NMS)所构成的数据基础以及记录报告(protocol)接收输入并储存,担当对中心局全体的操纵台和终端局的初期化、运用状态监测等的总体控制功能。而在集中控制装置1、2中,作为商业用经营体制的多任务操作系统(multi-tasking operatingsystem:MTOS)管理,内核程序及集中控制装置1、2软件给予总2(M字节)的页式存储区(paged memory pool),对从网络管理系统(NMS)接受输入的通信规定软件和数据基础进行管理。
如果从这样构成的集中控制装置发生错误,则发生整个系统不能开动的问题。
为了消除如上述那样受由于整个系统或回路的部分系统或回路故障影响而不能正常工作的问题。通过使用冗余的系统或回路进行开关操作,又使整个系统或回路继续正常工作也有这样的例子,其中之一是美国专利5,196,734所记载的技术。该技术是:为在双极集成电路(Bipolar Intergrated circuit)上单事件翻转(single event upset:SEU)不受辐射感应电荷(radiation-induced charge)的影响,在栅地-阴地电流开关锁存器(GascodeCurrent Switch Latch)上连接二个晶体管而使进行开关动作。
然而上述技术是为解决在集成电路领域中随晶体管体积的减少而发生的问题,而在根据数字信号被驱动地甚小孔径终端系统中则不能使用。
因此,本发明目的在于:鉴于这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集中控制冗余开关方法,该方法是:在集中控制装置中发生错误时使整体网络不受影响;用预备卡片交换自身发生错误的卡片;使履行以前的机能。
本发明目的是这样达到的:在控制并管理网络的集中控制装置中发生错误时,立即将发生错误的集中控制装置连接于(替换)新集中控制装置,使能进行正常网络管理,从而执行集中控制冗余开关,其中有七个步骤顺序进行开动:第一步骤是:主动局部任务将网络管理系统的开关信息从结构控制任务接收;第二步骤是:在接收了由上述主动控制任务来的开关信息的非主动式集中控制装置中进行接收开关信息,并将对开关信息的响应向主动局部控制任务传送;第三步骤是:将作为在主动式局部控制任务应修正的主要(major)错误状态的信息向监视处理器传送,从而使之用性能监控器进行开关动作;第四步骤是:集中控制装置的监控任务以每半秒钟间隔连续读出性能监控器的接口(interface)部分,用该值核对现在集中控制装置的状态,当非主动式集中控制装置的状态从非主动状态转向主动状态时,非主动式集中控制装置的监控任务向网络管理系统(NMS)传送开关结果(switch result);第五步骤是:当非主动集中控制装置成为主动状态时,监控任务向结构控制任务通知已转为主动状态的事实;第六步骤是:当主动集中控制装置成为非主动状态时,监控任务向结构控制任务通知已转为非主动的事实;第七步骤是:变为主动状态的集中控制装置的结构控制任务对网络将集中控制装置正在执行的每一动作状态进行核对,使在自己的数据库进行新的修改(update)。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1是显示集中控制装置的开关过种说明图;
附图2是将来自网络系统的集中控制开关信息从主动集中控制装置接收并向局部控制任务传送的顺序图;
附图3是非主动式局部控制任务接收并处理主动转换命令的顺序图;
附图4是在主动集中控制装置对于集中控制开关信息响应的信息进行处理的顺序图;
附图5是把周期性集中控制装置的方式进行核对的顺序图;
附图6是对网络收集集中控制装置已完成的动作状态,并更新为数据库的顺序图。
关于各部件与标号相对应的关系如下:1--第一集中控制装置(first common control means)2--第二集中控制装置(second common control means)3--第一监视处理器4--第二监视处理器5--性能监控器(performance monitor)6--维护引出监控器(maintenance leadout monitor)7--呼叫记录日志监控器(Call record journal monitor)10--主动式集中控制装置(active common control means)11、23--局部控制任务(local control task)12、21--监控任务13、22--结构控制任务20--非主动式集中控制装置(inactive common control means)30、40--监视处理器50--性能监控器(performance monitor)
附图1是显示集中控制装置的开关(switching)过程说明图,由下列各组件组成:管理和控制甚小孔径终端系统(VSAT)的网络的主动式(active)集中控制装置10和非主动式(inactive)集中控制装置20;以双向入口推杆方式,使网络管理系统(NMS)和集中控制装置10、20交换信息并担任监视处理器信息通路的仲裁的监视处理器30、40;为集中控制反复转换而起到将现在主动的集中控制装置同监视处理器总线相连结的开关作用的性能监控器序50。上述主动式集中控制装置10和非主动式集中控制装置20由局部控制任务11和23、监控程序12和21、结构控制任务13和22所组成。
如此构成的集中控制冗余开关的操作过程如下。其中分七个步骤顺序开动:第一步骤A1是主动局部任务11将网络管理系统(NMS)的开关信息从结构控制任务13接收;第二步骤是:在接收了由上述主动控制任务11来的开关信息的非主动式集中控制装置20中进行接收开关信息,并将对开关信息响应向主动局部控制任务11传送;第三步骤A3是:对于作为在主动局部控制任务11应修正的主要(major)错误状态的信息向监视处理器传送,从而使之用性能监控程序50进行开关动作;第四步骤A4是:主动控制装置10、20的监控任务12、21以每半秒钟间隔连续读出性能监控程序50的接口(interface)部分,用该值核对现在集中控制装置10、20的状态,当非主动集中控制装置的状态从非主动状态转向主动状态时,非主动集中控制装置20的监控任务21向网络管理系统(NMS)传送开关结果(switch result);第五步骤A5是:当非主动集中控制装置20成为主动状态时,监控任务21向结构控制任务22通知已转为主动状态的事实;第六步骤A6是:当主动集中控制装置10成为非主动状态时,监控任务12向结构控制任务13通知已转为非主动的事实;第七步骤A7是:变为主动状态的集中控制装置20的结构控制任务22对网络将集中控制装置正在执行的每一动作状态进行核对,使在自身的数据库(data base)中进行新的修改(update)。
附图2是显示附图1第一步骤中将来自网络系统(NMS)集中控制开关信息在主动结构控制任务13接收并向局部控制任务11传送的动作示意图,有三个步骤顺序动作:第一步骤(B1)是将来自网络管理系统(NMS)的主动开关信息在主动结构控制任务13接收,确认是否是对集中控制装置10的信息;第二步骤B2中,如是对集中控制装置的信息,则将开关信息向局部控制任务11传送;在第三步骤B3中,如开关信息如不是对集中控制装置10的信息,则使在组件开关处理例行程序中跃变。
附图3是在附图1第2步骤中,在主动局部控制任务11接收并处理开关信息的顺序图,其中包括:在主动局部控制任务11接收开关信息,并向主动局部控制任务23传送的第一步骤C1;在接受上述开关消息的主动局部控制任务23进行处理的第二步骤C2;以及将对上述开关信息响应的信息向主动局部控制任务11传送的第3步骤C3。
附图4是在第3步骤A3中,根据步骤D1进行动作,其中,主动集中控制装置10对集中控制开关响应信息进行处理的顺序图。主动局部控制任务11接收该来自非主动局部控制任务23集中控制开关信息的响应信息,在监视处理器30向性能监控器50通知主动集中控制装置10处于硬件的警报(alarm)状态。
这里,附图2到附图4的动作是在网络正常动作时完成的。
附图5是对附图1中由第4步骤到第6步骤(A4~A6)的详细说明图;是周期性对集中控制装置方式进行核对的顺序图;这就是根据第一步骤E1、第二步骤E2和第三步骤E3将各自动作反复完成的图。第一步骤E1是:在性能监控器50对集中控制装置10、20的方式进行核对,如果其方式未变,则在检查硬件的警报(alarm)状态后,继续完成正常动作;第二步骤E2是:若要改变集中控制装置10、20的方式,则要判断现在可变的方式是否为主动状态,如不是主动状态,则在监控任务12向结构控制任务13通知:集中控制装置10变为非主动状态;第三步骤E3是:如果被转变成的方式是主动状态,则在监控任务21边向网络管理系统(NMS)传送开关结果;边对结构控制任务22传送这样的信息;收集集中控制装置正在完成的动作状态AA。当详细说明上述集中控制自动开关(common controlautomatic switch)的动作时,监控任务12、21应继续作动并注意集中控制装置10、20的操作节点(operational node),那就是依靠性能监控程序50来控制。这时,假定操作节点从非主动变为主动时,则对监控任务12、21进行如下处理:
也即,作出主动开关结果信息(Activity Switch ResultMessage)该信息向网络管理系统传送,该主动开关结果信息向数据外围设备(data interface equipment:DIECC)通知已发生转接(switch over)的事实,向结构控制任务13传送关于收集网络状态的信息后,为设法收集网络状态而进行处理。而在操作状态从主动状态变为非主动状态时,为设法向结构控制任务22通知非主动方式状态而进行处理。
附图6是附图1的第7步骤A7中对网络收集集中控制装置完成的动作状态、并更新为数据库的顺序图,其中包括第一步骤F1、第二步骤F2和第三步骤F3,三个步骤顺序动作。第一步骤F1在结构控制任务22从监控任务21接收如下信息:对于网络应该收集的集中控制装置10完成的动作状态AA的状况;也即,当集中控制装置10、20的方式被改变时,收集上述动作状态。第二步骤F2将如下信息变成对网络的收集形态,在结构控制任务22收集对整个终端卡片(terminator card:TC)和终端机的节点的状态,以上所述的信息是对集中控制装置10完成的动作状态的信息;第三步骤F3按照程序状态(sequence status:SEQ-STATUS)信息完成一系列实施程序。在这里所完成的动作在网络完成正常动作时完成。
本发明如上所述是在甚小孔径终端系统(VSAT)中从管理和控制集中控制装置发生重大错误时使用备用卡片(spare card)处理的方法,当主动集中控制装置10上的局部控制任务11在网络管理系统(NMS)从结构控制任务13接收开关信息时,主动集中控制装置10的局部控制任务(local control task)11首先判断主动集中控制装置20是否处于被转接(switch over)状态。这时,假定不能转接,则将不可能转接状态存储于主动式开关结果信息(activity-switch-result message),向网络管理系统(NMS)传送;如可能转接,则向非主动集中控制装置20的局部控制任务23传送开关命令信息。
这时,如非主动集中控制装置20接收到开关命令信息,则非主动集中控制装置20将对于集中控制开关命令的响应信息向主动集中控制装置10的局部控制任务11传送,如上述局部控制任务接收到对上述开关命令响应的信息时,在性能监控程序50的卡片出现硬件报警,这才是使其开始转接程序的步骤,从非主动转变为主动时,作出主动开关结果的信息,该主动结果信息通知业已引起数据连接装置的转接事项,并向网络管理系统(NMS)传送,向结构控制任务22传送,收集并进行处理如下信息:对网络收集集中控制装置已完成的动作状态从,当从主动转变为非主动时,则向结构控制任务13通知现在是非主动状态,并进行处理。
上述硬件警告是对性能监控程序50使其将非主动集中控制装置20的方式改变为主动方式,已变更的方式是通过非主动集中控制装置20的监控任务21而被检出的。
如以上所述那样,本发明具有良好效果,本发明在集中控制装置发生错误时,做到不影响整个网络,以备用卡片替换自身发生错误的卡片。完成和以前相同的功能,因此,能减小由于发生错误而使设备系统中断时所浪费的检修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