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装设用结合器具.pdf

上传人:a3 文档编号:99368 上传时间:2018-01-25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721.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310101321.2

申请日:

2003.10.14

公开号:

CN1542246A

公开日:

2004.11.03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视为放弃IPC(主分类):E04G 7/22放弃生效日:20041103|||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E04G 7/22公开日:20041103|||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E04G1/26

主分类号:

E04G1/26

申请人:

有限会社拉里克;

发明人:

藤城忠彦

地址:

日本兵库县姬路市

优先权:

2003.04.28 JP 123882/2003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代理人:

崔幼平;杨松龄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提供一种即使多少受到一些撞击插入承接器具中的临时固定用爪也不会意外掉落的临时装设用结合器具。其技术方案是:属于一种,在架设脚手架等时,用来将横拉杆或斜拉杆等临时装设要素连结到设置在支柱上的具有插入口的承接器具上的结合器具,由能够安装到所述临时装设要素的端部的并且在设有能够卡止在所述插入口中的朝下的插入爪的上部一侧形成有通孔而成的器具本体、以及在该器具本体的插入爪卡止在插入口中的状态下经由所述通孔可呈直立状态插入插入口内的楔构成,所述通孔形成于器具本体的上部一侧使得楔能够以其前端不可脱出的状态保持水平,并且在楔的前部,设置有通过下拉器具本体而与通孔的内侧边缘相接触使得楔可从水平状态旋转为立起状态的角度调整部。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临时装设用结合器具,在构筑脚手架等时,用来将横拉杆或斜拉 杆等临时装设要素连结到设置在支柱上具有插入口的承接器具上,其特征 是,由能够安装在所述临时装设要素的端部的并且在设有能够卡止在所述 插入口中的朝下的插入爪的上部一侧形成有通孔而成的器具本体,以及在 该器具本体的插入爪卡止在插入口中的状态下经由所述通孔可呈直立状态 插入插入口内的楔构成;所述通孔形成于器具本体的上部一侧使得楔能够 以其前端不可脱出的状态保持水平,并且在楔的前部,设置有通过下拉器 具本体而与通孔的内侧边缘相接触使得楔可从水平状态旋转为立起状态的 角度调整部。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临时装设用器具,其特征是,所述角度调整部是 使楔的斜边的前部呈弯曲状凸出而形成。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临时装设用器具,其特征是,所述角度调整部是 使楔的前部向斜边弯曲而形成。
4: 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临时装设用器具,其特征是,在相对于 斜边的另一个边上,设置有在楔处于立起状态时,可与上部通孔的内侧边 缘相卡合的缺口。
5: 如权利要求1至4之一的权利要求所述的临时装设用器具,其特征是, 楔被调整成重心靠近前部的位置上。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临时装设用器具,其特征是,重心是通过在楔的 局部部位形成的冲孔进行调整的。
7: 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临时装设用器具,其特征是,重心是通过防 脱出部进行调整的。
8: 如权利要求1至7之一的权利要求所述的临时装设用器具,其特征是, 器具本体具有在上下面之间的间隙大于所述承接器具的总高的コ字形槽钢 的上面一侧端部上所设置的、朝下弯曲而使其开口部的间隙变得小于所述 承接器具的总高的、插入所述承接器具中的插入爪。

说明书


临时装设用结合器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工地架设脚手架或支架时,用来将横拉杆和斜拉杆等临时装设要素固定在预先设置在支柱上的承接器具上的结合器具。

    背景技术

    过去,在架设脚手架或支架(下面将它们总称为“脚手架等”)时,要使用将在其周面上预先开有插入口的承接器具通过焊接等方式与其做成一体的支柱。对此,有这样一种技术,即,在横拉杆或斜拉杆等临时装设要素的端部设置与之成一体的楔部件,通过将该楔部件插入上述承接器具中使得临时装设要素与支柱结合。根据该现有技术,只需将楔部件插入承接器具中,便可完成临时装设要素与支柱的结合,因此,不需要使用过去一直沿用下来的双头卡子,从人工和作业时间上来说,能够高效率地进行脚手架等的架设。

    但是,上述现有技术,无法进行横拉杆等的先行安装,因而不能担保作业的安全性。也就是说,作为现有技术,楔部件是通过焊接等方式固定在临时装设要素的端部上的,因此,要想将该临时装设要素结合到支柱上,必须在目标层进行该作业。对此,要利用比目标层低一级的层将临时装设要素结合到支柱上;如果能够做到所述的先行安装,则总能够通过先行安装的横拉杆等保证该结合作业的安全性。

    为了使上述横拉杆等的先行安装成为可能,本发明人创造出如图7所示的结合器具。即,该结合器具,由器具本体54和楔部件55组合而成,所述器具本体54,是使能够安装在横拉杆或斜拉杆等临时装设要素50上的コ字形槽钢51的上面一侧端部向下弯曲而形成临时固定用爪52、并且其上、下面上形成有通孔53而成,所述楔部件55可插入所述通孔53中。要将该结合器具结合到支柱60的承接器具61上,利用下一层用手支撑住临时装设要素50将结合器具上举到目标层的承接器具61处,将该结合器具朝支柱60水平移动使得临时固定用爪52位于承接器具61地插入口62上方,再将结合器具下拉使之下落而将临时固定用爪52插入承接器具61中。通过这一作业,可将临时装设要素50从比目标层低一级的层先行临时固定,因此,若这一过程向上一层重复进行,作业层的安全性总是能够通过先行临时固定的临时装设要素得到保证。之后,将楔部件55用榔头等敲入承接器具61中,结合器具的固定便完成。

    但是,上述方案所提出的结合器具还存在着如下缺点。即,临时装设要素50在先行安装时处于被临时固定用爪52临时固定的状态,但由于器具本体54的开口部56的间隙A设定得比承接器具61的总高B大若干,因此,若假定结合器具受到向下的力的作用,则有可能导致,临时固定用爪52从承接器具61中脱出,临时固定状态被解除,临时装设要素掉下来。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即使多少受到一些撞击插入承接器具中的临时固定用爪也不会意外掉落的临时装设用结合器具。

    另一方面,上述现有技术,是以,临时固定用爪52的插入和楔部件55的敲入是作为单独的作业进行,为前提的。但是,若在插入临时固定用爪52时,也能够同时将楔部件55插入承接器具中,则能够更为可靠地防止结合器具脱落,因而更好。公开这种所谓自动锁定式结合器具的技术的,有特开2001-164744号公报。该公报所公开的结合器具,由设置在横拉杆等水平材料的两个端部的保持部件、以及、在该保持部件内将支柱的承接器具与保持部件连接起来的楔部件组合而成;当保持部件嵌插于承接器具中时,楔部件的杆状部的内侧边缘与承接器具相接触,使得楔部件的卡合肩部从保持部件的下部横撑上脱离,楔部件靠自重下落从而其楔部落入承接器具的结合孔中,在将保持部件的前壁压触在支柱上的状态下楔部将承接器具和保持部件固定。

    但是,这种结合器具具有如下缺点。即,第一,所能够适用的承接器具只限于盘形,不能适用于例如筒形承接器具。第二,该结合器具,是使保持部件水平移动而嵌插至承接器具中的,因此难以实现横拉杆等的先行安装。第三,作为楔部件,其楔部与杆状部成两杈形成,而且,要在杆状部上形成卡合肩部因而结构复杂,因此无法否认,存在着成型或成品的成本较高的缺点。为此,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克服这里所述明的缺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这样一种技术方案,即,本发明作为一种,在架设脚手架等时,用来将横拉杆或斜拉杆等临时装设要素连结到设置在支柱上具有插入口的承接器具上的结合器具,由能够安装在所述临时装设要素的端部的并且在设有能够卡止在所述插入口中的朝下的插入爪的上部一侧形成有通孔而成的器具本体,以及在该器具本体的插入爪卡止在插入口中的状态下经由所述通孔可呈直立状态插入插入口内的楔构成;所述通孔形成于器具本体的上部一侧使得楔能够以其前端不可脱出的状态保持水平,并且在楔的前部,设置有通过下拉器具本体而与通孔的内侧边缘相接触使得楔可从水平状态旋转为立起状态的角度调整部。根据该技术方案,楔经由器具本体的通孔呈立起状态扎入承接器具中,利用该楔效应将临时装设要素固定在承接器具上。此外,楔的角度调整部,在进行固定之前处于水平状态(横卧状态)时向上部通孔内部稍稍突出,通过进行将插入爪嵌入承接器具中的操作、即对器具本体进行的下拉作业,可使得与承接器具的内侧边缘相接触而在该角度调整部上作用朝上的力。于是,作用于角度调整部的该朝上的力转变成以楔的前端为支点的旋转力而使楔从水平状态转变成立起状态。

    要构成起这种作用的角度调整部,可以通过使斜边的前部呈弯曲状凸出(权利要求2),或者,使斜边的前部弯曲(权利要求3)来实现。

    此外,作为权利要求4,采用这样一种技术方案,即,在相对于斜边的另一个边上,设置有在上述作用下楔处于立起状态时,上部通孔的内侧边缘可与之相卡合的缺口。根据该技术方案,可使楔的立起状态稳定。并且,若通过改变器具本体的姿态或施加振动使所述卡合解除,楔便立即靠自重下落。

    作为权利要求5,楔的重心被调整至靠近前部的位置上。作为具体的技术方案,可以在楔的局部部位形成冲孔(权利要求6),或者,通过防脱出部进行调整(权利要求7)。如上所述重心靠近前部的楔,在变成上述立起状态之前所进行的转动动作以及下落动作可变得平滑。

    再有,作为权利要求8,采用这样一种技术方案,即,器具本体,是以,在上下面之间的间隙大于所述承接器具的总高的コ字形槽钢的上面一侧端部上,设置有朝下弯曲而使其开口部的间隙变得小于所述承接器具的总高的、可插入所述承接器具中的插入爪,而构成。在这种场合,由于器具本体的开口部(插入爪的前端到槽钢的下表面之间)小于承接器具的总高,因此,若不将器具本体前倾则无法使插入爪插入承接器具中。但另一方面,可起到这样的作用,即,一旦将插入爪插入承接器具中,即使因撞击等原因有朝上的力作用于器具本体,插入爪也不会从承接器具中脱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1实施形式所涉及的结合器具的总体图。

    图2是展示该结合器具与承接器具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3是该结合器具中的楔的详细说明图。

    图4是以该结合器具进行的作业的步骤图。

    图5是本发明第2实施形式所涉及的结合器具的总体图。

    图6是以该结合器具进行的作业的步骤图。

    图7是本发明人所提出的现有结合器具的概略图。

    具体实施形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最佳实施形式结合附图进行说明。图1的各图分别为第1实施形式所涉及的结合器具的主视图(a)、侧视图(b)、后视图(c)以及俯视图(d);图中,编号1是器具本体,是使コ字形槽钢的上、下弯曲部的端部进一步向下弯曲而形成插入爪1a以及抵触凸缘1b而成,2是可插入形成于器具本体1的上部和下面的通孔lc·1d内的楔,3是在器具本体1的背板1e上成一体设置的临时装设要素的安装部件。

    下面,对各部件进行详细说明。首先,器具本体1,其上下面之间的间隙设定得大于承接器具6的总高H,另一方面,如图2所示,其开口部10、即插入爪1a的前端与下面之间的间隙C,设定得小于承接器具6的总高H。此外,如前所述,在该器具本体1上,形成有使上部与下面分别贯通的通孔1c·1d,更具体地说,如主视图(图1a)所示,上部通孔1c比下面通孔1d要窄。与此同时,在楔2的下端部上设有防脱出用的铆钉2a,下面通孔1d的宽度设计得可允许该铆钉2a通过,另一方面,上部通孔1c的宽度设定得比铆钉2a的宽度窄,从而以,能够使相对于器具本体1另为一体的楔2不会从上部通孔1c中脱落而构成。此外,如后视图(图1c)所示,上部通孔1c,是一直开口到背板1e的上部为止而形成,在进行本结合器具的固定作业时,可将楔2保持成横卧状态。再有,通过将该上部通孔1c做成一直开口到插入爪1a的上部为止,可如后面所述能够使楔2的立起状态稳定。

    另一方面,楔是如图3所示成型而成的,其具体结构是,其前、后边缘中的一方为斜边2b,在其前部有凸出的弯曲部2c,并且,前端做成圆弧部2d使得二者2c·2d相连续。弯曲部2c,其根部2f(与斜边2b的直线部分之间的分界部)到前端圆弧部2d之间的间隔,是以与器具本体1的从插入爪1a到背板1e为止的内尺寸大体一致的大小形成的。因此,当将楔2设置成横卧在器具本体1上的状态时,弯曲部2c在上部通孔1c的内部向下突出,通过根部2f和前端圆弧部2d的两个点维持该状态。此外,在该实施形式中,在另一方的垂直边2e的前部形成有缺口2g。如后所述,该缺口2g,是通过与上部通孔1c的插入爪1a侧边缘相卡合而使得楔2稳定在立起状态的。

    下面,对以如上构成的结合器具进行的临时装设要素固定作业结合图4进行说明。该图中,4是连结在器具本体1的安装部件3上而能够转动的临时装设要素,5是在该临时装设要素4上与之成一体设置的连结部件,若将连结在安装部件3上的临时装设要素4作为斜拉杆等斜置材料,则可在所述连结部件5上连结横拉杆等其它临时装设要素,此时,可构成整体呈松叶状的兼作斜拉杆用的横拉杆框架。上述基本结构,已在本申请人的申请案所涉及的特开2003-41760号公报中公开,因而将适当采用该公知技术,在这里将详细说明省略。

    下面,就该横拉杆框架的先行安装举例进行说明。在进行该作业之前,首先将楔2按照上述要领预先设置成横卧在器具本体1的上面一侧的状态,以手支撑住临时装设要素4使插入爪1a位于承接器具6的上方(图a)。之后,为了使器具本体1的插入爪1a一侧的角部1h与支柱7接触,转动临时装设要素4使器具本体1前倾的同时将临时装设要素4下拉若干(图b)。这样,具有宽度比承接器具6的总高H窄的开口部10的器具本体1的插入爪1a便可插入承接器具6中。此外,随着转动临时装设要素4,楔2以其前端圆弧部2d为支点向与临时装设要素4相同的方向转动若干(图c)。之后,转动临时装设要素4使其垂直,并进一步下拉临时装设要素4,便能够在插入爪1a插入承接器具6中的状态下使前倾的器具本体1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此外,楔2在此时,将处于弯曲部2c骑在承接器具6的内侧边缘6a上的状态(图d)。当处于这种弯曲部2c骑在承接器具6的内侧边缘6a上的状态时,楔2将变成后端朝上(前端朝下)的稍微倾斜的状态。之后,在该状态下对临时装设要素4进行操作,使插入爪1a从支柱7上离开若干,并将临时装设要素4下拉,这样,承接器具6的内侧边缘6a便将弯曲部2c顶起,楔2将以前端圆弧部2d和插入爪1a的接触点为支点旋转,变成大体立起的状态(图e)。如上所述,弯曲部2c与承接器具6的内侧边缘6a产生干涉,从而作为使楔2从水平状态变成立起状态的角度调整部发挥作用。

    通过进一步下拉临时装设要素4,使楔2呈完全垂直的状态,使得楔2在自重作用下从插入爪1a与承接器具6之间下落不是不可能的,有时也会在此时结束固定作业。而若在此时结束固定作业,即使假定有朝上的力作用于结合器具,插入爪1a也不会从承接器具6中脱出。这是由于,器具本体1的开口部10的间隙C小于承接器具6的总高H。

    但是,在图4e的状态下,作为楔2,是靠弯曲部2c与前端圆弧部2d这均位于楔前部的两点支撑来维持立起状态的,不可否认,存在着其间楔2容易倒回水平状态的不稳定性。为此,在本实施形式中,为能够通过楔2切实达到自动锁定的目的,接下来要进行下面的作业。即,从上述图4e的状态开始,以器具本体1的抵触凸缘1b与支柱7的接触点为支点,使临时装设要素4如图所示向逆时针方向转动(图4f)。于是,对于楔2,来自插入爪1a的推压力将作用于其垂直边2e的前部,其后部旋转而靠在支柱7上。这样一来,插入爪1a的内侧边缘便与楔2的垂直边2e上所设置的缺口2g卡合,其结果,可使楔2的立起状态,因所述卡合以及后部与支柱7相接触而稳定。之后,若在该状态下将器具本体1向支柱7侧推压而使得插入爪1a与支柱7接触,所述卡合便解除,楔2靠自重沿垂直方向下落(图4g),其前端扎入插入爪1a与承接器具6的间隙之间直到从下面通孔1d中突出出来为止,该固定作业结束(图4h)。

    在这里,若对上述实施形式的其它特征进行说明,那就是,在楔2上,在两处设置了冲孔2i以使重心靠近前端。这样做,能够使楔2平滑地向立起状态转变以及下落。

    对于图4所示的作业步骤,是将各固定以可以说是连续画面的方式进行说明的,这种操作能够无任何困难地连续进行,而且所需要的时间只有仅仅数秒,这一点,从本发明人进行的非公开实验得到了确认。此外,形成于楔2的垂直边2e上的缺口2g,在承接器具6的纵深较大的场合尤为有效,若纵深较小也可以将其省略。这是由于,承接器具6的纵深较小时楔2容易立起。

    下面,结合图5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形式进行说明。与上述第1实施形式在结构上的不同点,仅在于楔的前端形状,在此仅对不同点进行说明。即,该第2实施形式所涉及的楔20,其特征是,其前端向斜边21侧弯曲若干而成。对其弯曲部位和弯曲度的设定无严格要求,只要至少在处于楔20横卧在器具本体1上的状态时,其内侧的角部22对准器具本体1上的上部通孔1c的背面侧边缘、并且弯曲部23位于比器具本体1的上部通孔1c更向下方突出的位置上即可。这是由于,这些角部22和弯曲部23,具有与上述第1实施形式的楔2上的使横卧状态得以稳定的根部2f和与承接器具6的内侧边缘6a相接触以使楔立起的弯曲部2c相同功能。

    以采用该第2实施形式所涉及的楔20的结合器具进行作业的步骤如图6所示,首先将器具本体1设置成横卧的状态(图a),然后按照与第1实施形式所述明的相同要领将插入爪1a插入承接器具6中(图b),若在该状态下进行下拉临时装设要素4的操作(图c),由于承接器具6的内侧边缘6a上顶弯曲部23,楔20将以其前端圆弧部24为支点旋转而立起(图d),楔20在承接器具6与插入爪1a的间隙之间下落(图e)。

    如上所述,上述两种实施形式均能够使临时装设要素的先行安装成为可能,而且由于插入承接器具6中的插入爪1a不会意外脱出,因而只需对临时装设要素进行操作便能够完成通过楔实现的自动锁定。此外,所使用的承接器具,并不限于所列举的筒形器具,也可以是在现有技术中所述明的盘形器具。但是,在这种场合,由于器具本体1的开口部10的间隙C不能做得小于承接器具的总高H,因此不必满足这一条件。再有,器具本体和楔的结构均较为简单,因此,其成型成本与现有技术相比要低。另外,在这里,就通过楔靠自重下落而实现自动锁定进行了说明,但并不排除为了进一步提高固定的强度,事后用榔头等工具将楔敲入等使用方法。

    发明的效果

    如上所述明的,根据本发明,在楔的前部设置了从器具本体的上部通孔突出的调整与承接器具之间角度的角度调整部,因此,插入爪插入承接器具后随着该操作可立即在所述角度调整部上作用朝上的力,可使得楔迅速从水平状态变成立起状态。由于角度调整部的结构是,形成有凸出的弯曲部,或者楔的前部弯曲这一较为简单的结构,因此能够抑制其成品成本的提高。另外,由于使重心偏向楔前部侧,因此,向立起状态的转变以及下落变得平滑,使得自动锁定作业变得简单。再有,作为本发明的结合器具,只要承接器具上具有内侧边缘,则与是盘形还是筒形无关而均可采用,因此,可以认为是高通用性的临时装设部件。还有,若将本发明的结合器具用于横拉杆和斜拉杆或者兼作二者使用的横拉杆框架的连结,则具有能够将它们先行安装等优点,对于提高架设脚手架等时的安全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临时装设用结合器具.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临时装设用结合器具.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临时装设用结合器具.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临时装设用结合器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时装设用结合器具.pdf(1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提供一种即使多少受到一些撞击插入承接器具中的临时固定用爪也不会意外掉落的临时装设用结合器具。其技术方案是:属于一种,在架设脚手架等时,用来将横拉杆或斜拉杆等临时装设要素连结到设置在支柱上的具有插入口的承接器具上的结合器具,由能够安装到所述临时装设要素的端部的并且在设有能够卡止在所述插入口中的朝下的插入爪的上部一侧形成有通孔而成的器具本体、以及在该器具本体的插入爪卡止在插入口中的状态下经由所述通孔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