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防风雨遮阳罩.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992117 上传时间:2018-03-24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324.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20230908.1

申请日:

2008.12.17

公开号:

CN201318000Y

公开日:

2009.09.30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04F 10/10申请日:20081217授权公告日:20090930终止日期:20121217|||授权

IPC分类号:

E04F10/10

主分类号:

E04F10/10

申请人:

李国富

发明人:

李国富

地址:

453500河南省原阳县城关镇蒙庄街6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郑州天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聂孟民;宋金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全自动防风雨遮阳罩,有效解决遮阳篷体积短小,挡风雨效果不好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有上框架、下框架、遮阳板和连接机构,上框架外侧经连接机构同下框架上侧连接在一起,上框架中部下面有上框架支座,上框架升降器的顶端装在上框架支座上,上框架升降器的底部装在固定在墙体上的底支座上,下框架下部两侧经下框架支座装有支撑在墙体上的支撑杆,上框架上装有上遮阳板,下框架上装有下遮阳板,上框架升降器和控制电路相连,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独特,使用效果好,是遮阳伞上的一个创新。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全自动防风雨遮阳罩,包括有上框架、下框架、遮阳板和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上框架(3)外侧经连接机构(2)同下框架(1)上侧连接在一起,上框架(3)中部下面有上框架支座(7),上框架升降器(22)的顶端装在上框架支座(7)上,上框架升降器(22)的底部装在固定在墙体(15)上的底支座(28)上,下框架(1)下部两侧经下框架支座(8)装有支撑在墙体(15)上的支撑杆(16),上框架(3)上装有上遮阳板(10),下框架(1)上装有下遮阳板(11),上框架升降器和控制电路相连。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防风雨遮阳罩,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上框架(3)与下框架(1)相连的中部装有锁扣(18),上框架(3)左右两侧上装有与墙体(15)、支撑杆(16)连为一体的挡风侧板(17)。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防风雨遮阳罩,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上框架升降器其结构是,底支座(28)上的电机(19)上有减速器(20),上升降螺杆(14)套装在减速器(20)上的下升降螺杆(13)上,上升降螺杆端部有活节(23),活节和上升降螺杆间有行程开关拌(24),活节一侧有装在电机上的行程支架(26),行程开关拌内侧上、下方有装在行程支架顶端的上行程开关(25)、下行程开关(27),活节(23)装在上框架支座(7)上,电机(19)上的第一、第二接线柱(29、21)和控制电路相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防风雨遮阳罩,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上框架(3)经轴销套管(9)里的铀销(4)固定在墙体(15)上,轴销套管一端有螺栓槽(6),螺栓槽内有止退螺栓(5)。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防风雨遮阳罩,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支撑杆(16)经下框架支座(12)与上框架平行固定在墙体上。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防风雨遮阳罩,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上框架大小是下框架大小的2倍,上阳光板和下阳光板分别大于上框架和下框架,上框架与下框架均为长方形,相连侧长度相同。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防风雨遮阳罩,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连接机构可以是合页或其它形式的连接。

8、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自动防风雨遮阳罩,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下升降螺杆上端内和上升降螺杆下端外均有螺纹。

9、
  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全自动防风雨遮阳罩,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控制电路由振荡器IC和辅助元件构成,振荡器IC的3脚接电容C2和中间继电器J,中间继电器J接直流电源E负极,振荡器IC的1脚接直流电源E负极,2脚和6脚并联后接电阻R2和电容C1,电容C1接电源E负极,7脚接电阻R2和电阻R1,电阻R1接电阻R3,8脚和4脚并联接电阻R3、R1,电阻R3和风力报警感应器F、下雨报警感应器Y相连接,下雨报警感应器Y接直流电源E正极,中间继电器J一端接电机上的第一接线柱(29),另一端经下雨报警感应器Y、风力报警感应器F、手动开关K、直流电源E和上行程开关(25)相连通,全波整流器D输出端接直流电源E,全波整流器D输入端接市电220V交流电,上行程开关和下行程开关(27)经导线相连接,第二接线柱(21)和下行程开关(27)相连。

说明书

全自动防风雨遮阳罩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遮阳伞,特别是一种全自动防风雨遮阳罩。
二、技术背景
天有不测风云,下雨刮风是无定时的,现代快节奏的生活,经常会遇到由于外出、上班不在家,遇到有风雨时,窗户忘记关了的事情,因此,而使靠窗放置的东西被雨淋湿,衣物或其它用品被风狂出窗外,给家庭带来了损失,以至于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而现有窗外装置的一些遮阳蓬,由于是敞口式的,体积短小,遇到大风大雨时,使用效果不好,故对遮阳蓬的改进势在必行。
三、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全自动防风雨遮阳罩,可有效解决遮阳蓬体积短小,挡风雨效果不好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有上框架、下框架、遮阳板和连接机构,上框架外侧经连接机构同下框架上侧连接在一起,上框架中部下面有上框架支座,上框架升降器的顶端装在上框架支座上,上框架升降器的底部装在固定在墙体上的底支座上,下框架下部两侧经下框架支座装有支撑在墙体上的支撑杆,上框架上装有上遮阳板,下框架上装有下遮阳板,上框架升降器和控制电路相连。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独特,使用效果好,是遮阳伞上的一个创新。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升降器结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电路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作详细说明。
由图1-图4给出,本实用新型包括有上框架、下框架、遮阳板和连接机构,上框架3外侧经连接机构2同下框架1上侧连接在一起,上框架3中部下面有上框架支座7,上框架升降器22的顶端装在上框架支座7上,上框架升降器22的底部装在固定在墙体15上的底支座28上,下框架1下部两侧经下框架支座8装有支撑在墙体15上的支撑杆16,上框架3上装有上遮阳板10,下框架1上装有下遮阳板11,上框架升降器和控制电路相连。
为了保证使用效果,所说的上框架3与下框架1相连的中部装有锁扣18,上框架3左右两侧上装有与墙体15、支撑杆16连为一体的挡风侧板17;所说的上框架升降器其结构是,底支座28上的电机19上有减速器20,上升降螺杆14套装在减速器20上的下升降螺杆13上,上升降螺杆端部有活节23,活节和上升降螺杆间有行程开关拌24,活节一侧有装在电机上的行程支架26,行程开关拌内侧上、下方有装在行程支架顶端的上行程开关25、下行程开关27,活节23装在上框架支座7上,电机19上的第一、第二接线柱29、21和控制电路相连接;所说的上框架3经轴销套管9里的铀销4固定在墙体15上,轴销套管一端有螺栓槽6,螺栓槽内有止退螺栓5;所说的支撑杆16经下框架支座12与上框架平行固定在墙体上;所说的上框架大小是下框架大小的2倍,上阳光板和下阳光板分别大于上框架和下框架,上框架与下框架均为长方形,相连侧长度相同;所说的连接机构可以是合页或其它形式的连接;所说的下升降螺杆上端内和上升降螺杆下端外均有螺纹。
所说的控制电路由振荡器IC和辅助元件构成,振荡器IC(型号uA 555)的3脚接电容C2和中间继电器J,中间继电器J接直流电源E负极,振荡器IC的1脚接直流电源E负极,2脚和6脚并联后接电阻R2和电容C1,电容C1接电源E负极,7脚接电阻R2和电阻R1,电阻R1接电阻R3,8脚和4脚并联接电阻R3、R1,电阻R3和风力报警感应器F、下雨报警感应器Y相连接,下雨报警感应器Y接直流电源E正极,中间继电器J一端接电机上的第一接线柱29,另一端经下雨报警感应器Y、风力报警感应器F、手动开关K、直流电源E和上行程开关25相连通,全波整流器D输出端接直流电源E,全波整流器D输入端接市电220V交流电,上行程开关和下行程开关27经导线相连接,第二接线柱21和下行程开关27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情况是,接通电源,使220V市供电电路转换后给电机提供电压,当遇到大风大雨时,由全波整流器D为风力报警感应器F或下雨报警感应器Y提供电流,当风力达到4级风时,风力报警感应器F开关闭合,使中间继电器J接通电机,开始正转使升降器螺杆向下运动,上框架和下框架完全扣在窗户外部,挡风侧板落下,盖在上框架和下框架上的上遮阳板和下遮阳板上,窗户完全被遮严,需要打开遮盖时,按动手动开关K,电机旋转,下升降螺杆随着旋转迫使升降螺杆上升,通过活节为本实用新型提供动力向上运动达到70°最佳位置,到位后行程开关拌打开上行程开关,断开电机电流停止工作,本实用新型呈展开状态,结构新颖独特,操作简单,安全实用,效果好,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全自动防风雨遮阳罩.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全自动防风雨遮阳罩.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全自动防风雨遮阳罩.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自动防风雨遮阳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自动防风雨遮阳罩.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涉及全自动防风雨遮阳罩,有效解决遮阳篷体积短小,挡风雨效果不好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有上框架、下框架、遮阳板和连接机构,上框架外侧经连接机构同下框架上侧连接在一起,上框架中部下面有上框架支座,上框架升降器的顶端装在上框架支座上,上框架升降器的底部装在固定在墙体上的底支座上,下框架下部两侧经下框架支座装有支撑在墙体上的支撑杆,上框架上装有上遮阳板,下框架上装有下遮阳板,上框架升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