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离桩的排桩结构.pdf

上传人:54 文档编号:990438 上传时间:2018-03-23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90.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20056942.1

申请日:

2008.04.03

公开号:

CN201195843Y

公开日:

2009.02.18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02D 17/02申请日:20080403授权公告日:20090218终止日期:20120403|||授权

IPC分类号:

E02D17/02(2006.01); E02D29/02(2006.01); E02D5/34(2006.01)

主分类号:

E02D17/02

申请人:

上海建工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市第七建筑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美华; 陆秋平; 陆辉; 袁亦琦; 程金蓉; 葛宏亮; 曾晖; 刘枫

地址:

200120上海市福山路33号17F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代理人:

屈蘅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隔离桩的排桩结构,设置于基坑与周边建筑之间,隔离桩的排桩结构为多个隔离桩排列成半圆拱形的结构,相比较普通“一”字形排列的隔离桩排桩结构,所需要的施工场地较小,不易造成土体扰动,施工费用较低,且由于采用半圆拱形的排桩布置,将基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通过拱效应将应力分散,减小了基坑与周边建筑之间的相互影响。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隔离桩的排桩结构,所述隔离桩设置于基坑与周边建筑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桩的排桩结构是由多个隔离桩排列成半圆拱形的结构。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桩的排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各隔离桩为砂浆浇捣成的砂浆隔离桩。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桩的排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圆拱形的直径为3m。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桩的排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各隔离桩的直径为400mm。

说明书

一种隔离桩的排桩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隔离桩的排桩结构,尤指一种在施工中可保护基坑及基坑周边建筑的隔离桩的排桩结构。
背景技术
上海中心城区地下空间开发,往往面临着周边环境复杂,保护要求高、地下障碍物多等诸多难题,特别在上世纪初二、三十年代遗留下来的一大批有影响力的老建筑,它们是上海城市发展的代表,是上海的一张名片,代表着一段历史,象征着一种文化,然而,由于这些老建筑年久失修,结构整体性相对较差,对外界干扰的影响比较敏感。因此,新建工程进行地下工程施工时,如何兼顾历史文物建筑的保护,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难题。因此,在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为保护新建工程周边的老建筑,设置隔离桩是必要的施工技术措施。
在现有技术中,通常是在基坑与周边建筑之间设置呈“一”字形排列的多个砂浆隔离桩,这种简单的结构在很多情况下并不能很好地实现保护周边建筑的效果,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能够更好地解决周边建筑保护问题的隔离桩排桩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一”字形隔离桩排桩结构效果不佳的问题,提供一种新的隔离桩的排桩结构,这种新的隔离桩的排桩结构克服了较深基坑在周边环境保护要求高的情况下难以施工的问题,在节约工程预算成本的同时,使周边建筑和基坑本身都得到了保护。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隔离桩的排桩结构设置于基坑与周边建筑之间,所述隔离桩的排桩结构是由多个隔离桩排列成半圆拱形的结构,其中,所述各隔离桩为砂浆浇捣成的砂浆隔离桩,较佳地,所述半圆拱形的直径为3m,所述各隔离桩的直径为400mm。
采用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隔离桩的排桩结构,相比较普通“一”字形隔离桩的排桩结构,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技术效果:
1、采用拱形的排桩布置,通过拱效应将应力分散,确保受力合理,从而减小了基坑与周边建筑之间的相互影响。
2、采用砂浆桩,所需要的施工场地较小,不易造成土体扰动,施工费用较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隔离桩的排桩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隔离桩排桩结构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在实际施工中,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砂浆隔离桩的排桩结构进行施工,其基本步骤如下:首先,在需要保护的周边环境建筑与施工的基坑之间设置多个隔离桩;接着,将这些隔离桩排列成多个连续的半圆拱形形状,每个半圆拱形的外圆处方向为周边环境建筑,内圆处为基坑,在确定隔离桩位置后,由专职测量人员进行测量、放样;然后,待钻机就位后,泥浆护壁成孔;随后,钢筋笼绑扎,可采用螺旋箍筋,内配钢筋,钢筋笼绑扎好后进行验收、吊放钢筋笼;最后,采用砂浆进行浇捣。结束后,回填土至自然地坪面。桩身直径较佳地为400mm,桩长可根据现场基坑与周边环境保护建筑情况确定,半圆拱形的直径较佳地为3m。
请参考如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某工程,基坑1面积大,且基坑1围护结构选用较厚的地下连续墙。
基坑1一侧为文物保护建筑2,与本工程地下连续墙外侧较近,而且该文物保护建筑2的桩基为木桩。
本工程在基坑1施工前与文物保护建筑2之间设置多个隔离桩10,在本实施例中选用砂浆桩,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选用混凝土等其它材质的隔离桩。砂浆隔离桩10根据“拱效应”原理进行布置,将多个隔离桩10排列成半圆拱形的形状,通过对力的分散,将基坑1施工对文物保护建筑2的影响大大减小,确保了文物保护建筑2的安全。

一种隔离桩的排桩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隔离桩的排桩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隔离桩的排桩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隔离桩的排桩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隔离桩的排桩结构.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隔离桩的排桩结构,设置于基坑与周边建筑之间,隔离桩的排桩结构为多个隔离桩排列成半圆拱形的结构,相比较普通“一”字形排列的隔离桩排桩结构,所需要的施工场地较小,不易造成土体扰动,施工费用较低,且由于采用半圆拱形的排桩布置,将基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通过拱效应将应力分散,减小了基坑与周边建筑之间的相互影响。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