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向透水排水沟.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990115 上传时间:2018-03-23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381.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720173922.8

申请日:

2007.10.31

公开号:

CN201128851Y

公开日:

2008.10.08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有效期届满IPC(主分类):E01C 11/22申请日:20071031授权公告日:20081008|||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E01C 11/22登记生效日:20160104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北京仁创生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合肥仁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三街9号嘉华大厦B座5层变更后权利人:230601 安徽省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方兴大道409号仁创2#厂房|||授权

IPC分类号:

E01C11/22(2006.01)

主分类号:

E01C11/22

申请人:

北京仁创生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秦升益

地址:

100085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三街9号嘉华大厦B座5层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郑立明;任红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侧向透水排水沟。该侧向透水排水沟包括:两个沟壁及位于两沟壁之间的沟底,两沟壁与沟底构成一侧透水的排水沟。本实用新型排水沟可通过一侧进行透水,在利用它排水过程中,可以在不用人工干预的前提下,通过透水侧向道路旁的土地内渗水,保证道路两侧土地内的含水量,使该土地上绿化的植被和树木有充足的水分供给,本实用新型可以对排放的废水进行充分的利用,节省了浇灌用水,有利于道路两侧绿化的植被和树木的生长,且减少了人工浇灌,节省了人力。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侧向透水排水沟,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沟壁(21、22)及位于两沟壁(21、22)之间的沟底(23),两沟壁(21、22)与沟底(23)构成一侧透水的排水沟。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向透水排水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沟沟壁(21、22)之一为透水结构。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向透水排水沟,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沟壁(21、22)与沟底(23)构成一侧透水的沟体为U型槽结构的排水沟。

4、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侧向透水排水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水结构包括:在透水侧沟壁上设置多个透水孔(24)。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侧向透水排水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设置多个透水孔(24)的沟壁上设有防护渗水层(25)。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侧向透水排水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护渗水层(25)为颗粒状的骨料通过透水性粘结剂粘结而成孔隙度在9~19%之间的渗水层。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侧向透水排水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骨料为砂粒。

8、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侧向透水排水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水结构为由颗粒状的骨料通过透水性粘结剂粘结成的孔隙度在9~19%之间的透水壁。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侧向透水排水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骨料为砂粒。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向透水排水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水沟包括:一侧沟壁(21)与沟底(23)构成一体结构,另一侧沟壁为透水沟壁。

说明书

侧向透水排水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水用的排水沟,尤其涉及一种道路排水系统中使用的侧向排水沟。
背景技术
目前,城市道路的建设中,考虑下雨、雪融等情况的排水,常在道路两侧的地面下间隔设置U型排水沟,在排水沟上设置隔离脏物的铁箅子,在地下通过连接管路或连接通道将多个U型排水沟连通起来,使它们通入地下排水管网,具体使用中当路面积水流入U型排水沟后,则通过连接的管路或通道使积水流入地下排水管网从而实现排除路面积水的目的。
现有U型排水沟的具体结构如图1、图2所示,其大多为水泥预制件,沟体由两侧沟壁1、2和沟底3构成一体的U型槽状结构,两端面均为U形开口,开口部位用于与管路或通道连接,当积水流入U型槽中则向两侧的U形开口自由流动,并通过连接管路或通道流入地下排水管网。
从上述的现有U型排水沟的具体结构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下述问题:
由于现有的U型排水沟和两侧沟壁均为不透水结构,使进入U型槽中的积水,只能由两侧的U形开口及与其连接的管路或通道排入地下排水管网,而不能通过沟壁向道路一侧的土地内透水,也无法为相应土地上绿化的植被、树木供水,同时也加重了城市污水处理的负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侧向透水排水沟,其解决了现有应用在道路排水系统中的U型排水沟,只能将道路上的积水排入地下排水管网,而无法向道路侧面的土地内透水,该透水排水沟可以侧向透水从而在排水过程中同时向道路两侧的土地内透水,保证道路两侧土地内的水分,进而达到为土地上绿化的植被和树木供水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侧向透水排水沟,包括:两个沟壁及位于两沟壁之间的沟底,两沟壁与沟底构成一侧透水的排水沟。
所述排水沟沟壁之一为透水结构。
所述两沟壁与沟底构成一侧透水的沟体为U型槽结构的排水沟。
所述的透水结构包括:在透水侧沟壁上设置多个透水孔。
所述的设置多个透水孔的沟壁上设有防护渗水层。
所述的防护渗水层为颗粒状的骨料通过透水性粘结剂粘结而成孔隙度在9~19%之间的渗水层。
所述的骨料为砂粒。
所述的透水结构为由颗粒状的骨料通过透水性粘结剂粘结成的孔隙度在9~19%之间的透水壁。
所述的骨料为砂粒。
所述的排水沟包括:一侧沟壁与沟底构成一体结构,另一侧沟壁为透水沟壁。
由上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排水沟可通过一侧进行透水,在利用它排水过程中,可以在不用人工干预的前提下,通过透水侧向道路旁的土地内渗水,保证道路两侧土地内的含水量,使该土地上绿化的植被和树木有充足的水分供给,本实用新型可以对排放的废水进行充分的利用,节省了浇灌用水,有利于道路两侧绿化的植被和树木的生长,且减少了人工浇灌,节省了人力。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排水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排水沟的U型端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侧向透水排水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侧向透水排水沟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侧向透水排水沟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侧向透水排水沟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侧向透水排水沟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道路的排水系统中,具有侧向透水功能的排水沟,该透水排水沟的一侧可透水,在排水过程中可同时向道路两侧的土地内透水,保证了道路两侧土地内的水分,有利于对应土地上的绿化植被和树木的生长,相应节省了人力进行浇灌,并节约了浇灌用水。
实施例一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侧向透水排水沟,该透水排水沟由两侧沟壁21、22和弧形沟底23构成,两侧沟壁21、22与弧形沟底23构成一体结构的沟体,具体形成U型槽状的沟体,沟体的两端面均为U型端面,其中一侧沟壁22采用透水结构,将该U型排水沟间隔埋设在道路两侧的地面下时,使透水侧沟壁22与道路旁的土地相邻,在使用该排水沟排水过程中,可以通过透水侧沟壁22向所在侧的土地内透水,保证土地内的水分,进而保证该土地上绿化的植被和树木的水分吸收,具体应用时,所述的沟壁22的透水结构可以采用在沟壁上设置的多个透水孔24的方式实现,见图4,当U型排水沟槽内积水后,水通过多个透水孔向侧面的土地内排出,透水孔24的孔径大小可以根据需要的透水量设置,这种多个透水孔形成的透水结构的透水效果好,透水量大。
实施例二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透水沟壁的排水沟,如图5所示,该排水沟沟壁22的透水结构是在一侧沟壁上设置多个透水孔24,并在多个透水孔24所在的沟壁22上设置防护渗水层25,其它结构同实施例一,其中所述的防护渗水层25为颗粒状的骨料通过透水性粘结剂粘结而成的孔隙度在9~19%之间的渗水层,其中骨料采用颗粒状的砂粒,透水性粘结剂采用透水混凝土、亲水性树脂粘结剂等,所述亲水性树脂粘结剂为环氧树脂、聚氨酯和丙烯酸树脂中的一种或几种;上述环氧树脂、聚氨酯和丙烯酸树脂中的分子侧链含有亲水性的羧酸盐、磺酸盐、铵盐、羟基或主链含有非离子型亲水链段。
该渗水层具体制备时,由颗粒状的砂料通过透水性粘结剂粘结成的孔隙度在9~19%之间的透水层,可以将它设在排水沟的多个透水孔形成的透水沟壁的里面或外面,也可以设置在多个透水孔所在沟壁的两面,图5示出了该防护渗水层设25在U型排水沟的透水沟壁22的多个透水孔24外面的情况,由于实际使用中通过排水沟排出的多为脏水,这种防护渗水层25的设置可起到过滤脏水和隔离脏物的作用,同时由于与多个透水孔配合使用,也保证了透水量。
实施例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具有另外一种透水结构沟壁的排水沟,如图6所示,该排水沟的透水侧沟壁是由颗粒状的骨料通过透水性粘结剂粘结成的致密的透水壁,其中骨料采用颗粒状的砂粒,具体可由颗粒状的砂通过透水混凝土粒粘结成孔隙度在9~19%之间的透水壁。具体制备时,可采用透水性好的砂粒来制备,不但具有很强的透水性,且强度大,制成的沟壁在保证透水性的前提下可以保证排水沟的整体强度,排水沟采用这种透水结构不但保证了对透过的脏水进行有效的过滤,而且制作工艺也相对简单,与传统水泥预制件的U型排水沟的制法基本相同,且成本较低。
实施例四
如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又提供了一种一侧沟壁与沟体为一体结构的排水沟,这种排水沟的一体结构可以由一侧沟壁21及沟底23构成“L”型,另一侧为透水壁,该透水壁可由透水路缘石充当。其中沟底23可以采用平直的结构,也可以采用带有一定凹度的槽状结构,实际使用中排水沟采用这种结构时可与透水路缘石结合,将透水路缘石设置在无沟壁侧,可形成一种侧向透水的排水装置,通过无沟壁侧及透水路缘石方便的进行透水。这种排水沟结构简单、成本低,制造方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排水沟,由于一侧沟壁设有透水结构或采用一侧无沟壁的L型排水沟,使用中可以在正常排水的同时向排水沟的透水侧的土地内透水,保证了土地内的水分,保证了该土地上绿化的植被和树木的水分的吸收,相应减少了人工的浇灌,节省了人力和浇灌用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所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的内容为准。

侧向透水排水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侧向透水排水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侧向透水排水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侧向透水排水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侧向透水排水沟.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侧向透水排水沟。该侧向透水排水沟包括:两个沟壁及位于两沟壁之间的沟底,两沟壁与沟底构成一侧透水的排水沟。本实用新型排水沟可通过一侧进行透水,在利用它排水过程中,可以在不用人工干预的前提下,通过透水侧向道路旁的土地内渗水,保证道路两侧土地内的含水量,使该土地上绿化的植被和树木有充足的水分供给,本实用新型可以对排放的废水进行充分的利用,节省了浇灌用水,有利于道路两侧绿化的植被和树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道路、铁路或桥梁的建筑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