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地漏.pdf

上传人:t**** 文档编号:989794 上传时间:2018-03-23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226.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20082216.1

申请日:

2009.07.01

公开号:

CN201416194Y

公开日:

2010.03.03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03C 1/282申请日:20090701授权公告日:20100303终止日期:20110701|||授权

IPC分类号:

E03C1/282

主分类号:

E03C1/282

申请人:

邱汉明

发明人:

邱汉明

地址:

515000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两英镇四十亩金兴路南四巷10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新型地漏。它是在基座上方设有箅子,在基座的内部分别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进水管位于出水管中,进水管和出水管的上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形状相同的凹形集水面板,其中进水管的上、下端均为开口状,出水管的上端开口,下端为密封,在出水管的上方设有排水口。出水管中较多的储水量可以有效防止水分自然蒸发,以阻止下水管道中的臭气、蚊虫等由地漏进入房间,进水管和出水管均可从基座内取出,便于清洗和维护。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新型地漏,包含有基座和箅子,其特征是:在基座内设有出水管,在出水管中设有进水管。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地漏,其特征是:在进水管和出水管的上端分别固定设有一个形状相同的凹形集水面板,集水面板的中央位置分别有一个与进水管和出水管相同形状的孔。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地漏,其特征是:进水管的上端和下端均为开口,而出水管的上端为开口,下端为密封,且在出水管的上方设有排水口。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地漏,其特征是:进水管的长度小于出水管的长度,且进水管的横切面小于出水管的横切面。

说明书

一种新型地漏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房间地面用排水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新型地漏。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使用的地漏大多由一基座和箅子组成,在基座内设有一个U型的储水圈,在箅子的内侧设有与储水圈相对应的反扣碗,但是由于储水圈的容量有限,储存在里面的水分很容易蒸发,尤其是在夏天,当储水圈内的水分蒸发完后,地漏就失去了其应有的密封作用,在下水道中的蚊虫和臭气等就会从地漏进入房间,从而对人们的卫生安全带来影响,而为了提高储水量,一部份地漏通过加长储水圈的方法来进行改善,这虽然提高了储水量,但是却大大提高了整个地漏的生产工艺,使得产品成本增加很多,不利于创建节约型社会,由于其储水圈是与基座固定连接的,而基座又是被固定安装在地面上,因此一旦杂质在储水圈中聚积,清理时将十分困难,另有一部份地漏为了便于取出储水圈,通过在基座中安装一个带有进水端和出水端的储水筒来进行改善,这种储水筒的中间有一块隔板,该隔板将储水筒分成了两部份,这虽然解决了可将储水筒取出的问题,但是在储水筒发生堵塞情况时其清理仍然十分困难。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地漏存在的不足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地漏,该地漏不仅可以有效防止水分蒸发,而且清洗十分方便。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由基座和箅子组成的地漏中,在基座的内部设有一个出水管,该出水管的上端为开口,下端为密封,在出水管的上方设有排水口,在出水管内设有进水管,进水管的上端和下端均为开口,在进水管和出水管的上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形状相同的凹形集水面板,该凹形集水面板的中央位置分别有一个与进水管和出水管相同形状的孔,基座上设有可托住出水管和进水管的支撑环,其中进水管的长度小于出水管的长度,且进水管的横切面小于出水管的横切面。使用中,基座被固定安装在地面上,将出水管安装在基座的支撑环上,再将进水管安装在出水管中,最后将箅子安装在基座的表面上,当水从箅子进入基座后,即可被进水管上的集水面板收集并从进水管中进入出水管,由于出水管的底端密封,因而一部份水会在出水管的底部进行储存,当储存至进水管底端时,则形成了密封状态,可以有效阻止下水道中的臭气和蚊虫等从地漏进入房间,而当水储存至出水管上方的排水口位置后,多余的水便会从排水口溢出,排入下水道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不仅可以有效排水和防止臭气、蚊虫等从地漏进入房间,而且可以有效提高储水量,大大降低了因所储存的水分蒸发完后造成地漏失去密封作用的风险,同时由于进水管和出水管均可取出,安装、清洗均十分方便,产品结构简单,成本低,利于广泛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排水口的第二种实施方案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进水管和出水管的第二种实施方案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进水管和出水管的第三种实施方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代码说明:1基座;2出水管;3集水面板;4进水管;5集水面板;6箅子;7支撑环;8排水口;9密封圈;10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基座(1)的内侧设有支撑环(7),该支撑环(7)可与出水管(2)的集水面板(3)的底面相吻合,出水管(2)的上端为开口,下端为密封,在出水管(2)的上方设有排水口(8),为最大限度地提高出水管中的储水量,一般将排水口(8)设在离集水面板(3)约2厘米左右的位置为宜,而为了增加排水量,可根据需要调整排水口(8)的大小,也可以在出水管(2)的上方增加排水口的数量,本实施方案中,在出水管(2)的四周均设有排水口(8),在出水管(2)内设有进水管(4),进水管(4)的上端和下端均为开口,如图2所示,出水管(2)和进水管(4)上端的集水面板(3)和(5)呈凹形结构,其中,进水管(4)的长度小于出水管(2)的长度,并且进水管(4)的横切面小于出水管(2)的横切面,为了使水流通畅,一般在进水管(4)与出水管(2)的管体之间有5毫米左右的间隙,为了提高地漏的密封效果,可分别在集水面板(3)、(5)的下方增加一个密封圈(9)、(10)。
图3列出了本实用新型中排水口的第二种实施方案,将排水口(8)设为圆形,此种设计可提高地漏对杂质的阻挡作用,使从箅子进入的杂质被阻止在出水管中,以减少下水道阻塞的风险。
图4列出了本实用新型中进水管和出水管的第二种实施方案,该方案中,分别将集水面板(3)、(5)设为喇叭形。
图5列出了本实用新型中进水管和出水管的第三种实施方案,在该方案中,分别将出水管(2)和进水管(4)设为圆柱形。

一种新型地漏.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新型地漏.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新型地漏.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新型地漏.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新型地漏.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新型地漏。它是在基座上方设有箅子,在基座的内部分别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进水管位于出水管中,进水管和出水管的上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形状相同的凹形集水面板,其中进水管的上、下端均为开口状,出水管的上端开口,下端为密封,在出水管的上方设有排水口。出水管中较多的储水量可以有效防止水分自然蒸发,以阻止下水管道中的臭气、蚊虫等由地漏进入房间,进水管和出水管均可从基座内取出,便于清洗和维护。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给水;排水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