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卸荷排液抽筒.pdf

上传人:大师****2 文档编号:987748 上传时间:2018-03-23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19.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20149196.8

申请日:

2010.03.31

公开号:

CN201620842U

公开日:

2010.11.03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

IPC分类号:

E21B43/00

主分类号:

E21B43/00

申请人: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石斌; 张书平; 吴革生; 陈德见; 白晓弘; 于志刚; 崔丽春; 刘双全; 樊莲莲; 汪雄雄; 田伟; 黄天虎

地址:

100007 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北大街9号中国石油大厦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3

代理人:

李玉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自动卸荷排液抽筒,应用于天然气井排液作业。上筒壁上有横向通孔。上筒下端内固定有球座内筒,在球座内筒上部有钢球。上筒下端螺纹连接有中间外筒。在球座内筒与中间外筒之间有下筒。在环形空间内有压缩弹簧。弹簧挡块通过螺纹固定在中间外筒的下端。下筒穿过弹簧挡块中心孔。在下筒的外壁上套有密封胶筒,在下筒的下端外壁上螺纹固定有胶筒挡块。效果是:能将井筒内部积液全部带出井筒。钢球起到单向阀作用,自动卸荷排液抽筒下行顺利;上提时,当上提拉力过大时,部分液体通过中间外筒壁上的孔流入抽筒内的下部,实现卸荷。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于天然气井排液作业的自动卸荷排液抽筒,主要由上筒(1)、球座内筒(2)、中间外筒(3)、下筒(4)、钢球(5)、弹簧挡块(7)、密封胶筒(8)、胶筒挡块(9)和弹簧(6)组成,上筒(1)上端有连接接头,其特征在于:上筒(1)壁上有横向通孔,上筒(1)下端有内螺纹,上筒(1)下端内固定有球座内筒(2),球座内筒(2)有中心孔,中心孔顶部为球座,在球座内筒(2)上部有钢球(5),在上筒(1)下端外壁上有螺纹,上筒(1)下端外壁上螺纹连接有中间外筒(3),中间外筒(3)壁上有通孔,在球座内筒(2)与中间外筒(3)之间有下筒(4),下筒(4)有中心孔,下筒(4)与球座内筒(2)的下端外壁滑动配合,在下筒(4)的外壁与中间外筒(3)内壁之间有环形空间,在环形空间内有压缩弹簧(6),在中间外筒(3)的下段内壁上有内螺纹,弹簧挡块(7)通过螺纹固定在中间外筒(3)的下端,弹簧挡块(7)有中心孔,下筒(4)穿过弹簧挡块(7)中心孔,在下筒(4)的外壁上套有密封胶筒(8),在下筒(4)的下端外壁上螺纹固定有胶筒挡块(9)。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卸荷排液抽筒,其特征是:在球座内筒2外壁与下筒(4)上端外壁之间有密封圈。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动卸荷排液抽筒,其特征是:在弹簧挡块(7)上有轴向通孔。

说明书

自动卸荷排液抽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气田压裂、采气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天然气井筒内的排液工具。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的低渗、低压气藏,单井产量低,携液能力差。在气井试气过程中能否快速、有效的返排出因压裂酸化改造而进入地层及井筒的液体,减少对地层的伤害,是关系到为勘探开发获取准确的地质资料和确定气井产能的重要环节,对气藏的勘探、评价以及高效开发有着重要的意义。并且随着气田的开发,地层能量逐渐下降,依靠自身能量不足以将井筒积液全部带出,导致井筒或近井地带产生积液,会严重影响了气井正常生产。低产井的排液问题已经成为目前制约气田发展的瓶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卸荷排液抽筒,能适用于低产气井的排液作业,使低产气井压裂后井筒内的液体得以及时顺利排出,减少对储层的伤害,加快试气速度并增加资料录取的准确性,确保压裂酸化效果。同时适用于后期由于积液所导致的产量降低,井筒内液体难以带出井口,无法正常生产的气井,使低产井井筒中的液体带出井筒,确保气井的顺利生产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于天然气井排液作业的自动卸荷排液抽筒,主要由上筒、球座内筒、中间外筒、下筒、钢球、弹簧挡块、密封胶筒、胶筒挡块和弹簧组成。上筒上端有连接接头,能与钢丝绳连接工具连接。其特征在于:上筒壁上有横向通孔,可供气体和液体通过。上筒下端有内螺纹,上筒下端内固定有球座内筒,球座内筒有中心孔,中心孔顶部为球座,在球座内筒上部有钢球。在上筒下端外壁上有螺纹,上筒下端外壁上螺纹连接有中间外筒,中间外筒壁上有通孔。在球座内筒与中间外筒之间有下筒,下筒有中心孔。下筒与球座内筒的下端外壁滑动配合。在下筒的外壁与中间外筒内壁之间有环形空间,在环形空间内有压缩弹簧。在中间外筒的下段内壁上有内螺纹,弹簧挡块通过螺纹固定在中间外筒的下端,能挡住弹簧。弹簧挡块有中心孔,下筒穿过弹簧挡块中心孔。在下筒的外壁上套有密封胶筒,在下筒的下端外壁上螺纹固定有胶筒挡块。
为了提高密封性,在球座内筒外壁与下筒上端外壁之间有密封圈。
为了使下筒与中间外筒之间环形空间内的液体自由出入,在弹簧挡块上有轴向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本实用新型自动卸荷排液抽筒的使用过程,可以看出自动卸荷排液抽筒具有以下优点:(参阅图1)
1、球座内筒2中装有钢球5,自动卸荷排液抽筒在井筒内下行时钢球5活动,井筒中液体通过抽筒进入自动卸荷排液抽筒的上筒1内,钢球5相当于一个单向阀,自动卸荷排液抽筒下行顺利。
2、用钢丝绳上提自动卸荷排液抽筒时,钢球5上部的液体与自动卸荷排液抽筒一起向上运动。上部液体不能通过钢球流到下部;抽筒外部的密封胶筒8与井筒内壁之间起封闭作用。通过钢丝上提作业,能排出井筒内积液。但是当上部液体过多,上提拉力过大时,弹簧6被压缩,下筒4向下滑动,下筒4与球座内筒2脱离,部分液体通过中间外筒3壁上的孔流入抽筒内的下部,实现卸荷;当卸载到上提力与液住重力平衡时,弹簧6回复,钢球5重新起到密封作用,自动卸荷排液抽筒上部的液体能顺利上提出井筒。多次使用能将井筒内部积液全部带出井筒。能确保自动卸荷排液抽筒使用多次,避免钢丝绳因拉力过大遭受断脱引起的安全隐患及增加打捞难度,解决了施工安全问题。该发明可以确保低产气井的正常稳定生产。解决了低产气井排水采气问题,为气田排水采气工艺技术的发展探索了一种新的途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自动卸荷排液抽筒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中,1.上筒,2.球座内筒,3.中间外筒,4.下筒,5.钢球,6.弹簧,7.弹簧挡块,8.密封胶筒,9.胶筒挡块。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以一个自动卸荷排液抽筒为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上筒1,球座内筒2,中间外筒3,下筒4,钢球5,弹簧6,弹簧挡块7,密封胶筒8,胶筒挡块9。
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用于天然气井排液作业的自动卸荷排液抽筒,主要由上筒1、球座内筒2、中间外筒3、下筒4、钢球5、弹簧挡块7、密封胶筒8、胶筒挡块9和弹簧6组成。
上筒1上端有连接接头。上筒1壁上有两排共八个横向通孔。上筒1下端有内螺纹,上筒1下端内固定有球座内筒2,球座内筒2有中心孔,中心孔顶部为球座,在球座内筒2上部有一个钢球5。
在上筒1下端外壁上有螺纹,上筒1下端外壁上螺纹连接有中间外筒3,中间外筒3壁上有两排共八个通孔。在球座内筒2与中间外筒3之间有一个下筒4,下筒4有中心孔。下筒4与球座内筒2的下端外壁滑动配合。并在球座内筒2外壁与下筒4上端外壁之间有两道密封圈。
在下筒4的外壁与中间外筒3内壁之间有一个环形空间,在环形空间内有压缩弹簧6。在中间外筒3的下段内壁上有内螺纹,弹簧挡块7通过螺纹固定在中间外筒3的下端,挡住弹簧6。在弹簧挡块7上有一个轴向通孔。
弹簧挡块7有中心孔,下筒4穿过弹簧挡块7中心孔。在下筒4的外壁上套有三个密封胶筒8,在下筒4的下端外壁上螺纹固定有胶筒挡块9。

自动卸荷排液抽筒.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自动卸荷排液抽筒.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自动卸荷排液抽筒.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动卸荷排液抽筒.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动卸荷排液抽筒.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自动卸荷排液抽筒,应用于天然气井排液作业。上筒壁上有横向通孔。上筒下端内固定有球座内筒,在球座内筒上部有钢球。上筒下端螺纹连接有中间外筒。在球座内筒与中间外筒之间有下筒。在环形空间内有压缩弹簧。弹簧挡块通过螺纹固定在中间外筒的下端。下筒穿过弹簧挡块中心孔。在下筒的外壁上套有密封胶筒,在下筒的下端外壁上螺纹固定有胶筒挡块。效果是:能将井筒内部积液全部带出井筒。钢球起到单向阀作用,自动卸荷排液抽筒下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采矿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