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可再生资源实现室内制冷、制热的房屋.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987738 上传时间:2018-03-23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41.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20163798.9

申请日:

2010.04.20

公开号:

CN201620534U

公开日:

2010.11.03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04D 13/18申请日:20100420授权公告日:20101103终止日期:20110420|||授权

IPC分类号:

E04D13/18; F25B29/00; F24F7/06

主分类号:

E04D13/18

申请人:

王翔

发明人:

王翔; 吴迪

地址:

223800 江苏省宿迁市黄河南路399号建筑工程试验中心c104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利用可再生资源实现室内制冷、制热的房屋,包括屋体,屋体顶部安装太阳能集热器片,屋体底部安装热泵和水箱,水箱通过循环管路与太阳能集热器片连通,水箱与屋体内的用热水装置连通,水箱内安装换热器,屋体内安装散热片,散热片通过水箱供热管路与换热器连通,水箱供热管路上安装第一控制阀,热泵上设置冷凝器,冷凝器通过热泵供热管路与散热片连通,热泵供热管路上安装第二控制阀。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在屋体上突破性的采用太阳能与热泵配合使用的技术,有效克服太阳能间歇性的问题,实现热能的连续供应;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能源均为可再生资源,实现了低耗能和低污染的目的,是一种低碳、环保的房屋等。

权利要求书

1.  利用可再生资源实现室内制冷、制热的房屋,包括屋体(10),其特征在于:屋体(10)顶部安装太阳能集热器片(13),屋体(10)底部安装热泵(17)和水箱(6),水箱(6)通过循环管路与太阳能集热器片(13)连通,水箱(6)与屋体(10)内的用热水装置连通,水箱(6)内安装换热器(5),屋体(10)内安装散热片(7),散热片(7)通过水箱供热管路(19)与换热器(5)连通,水箱供热管路(19)上安装第一控制阀(8),热泵(17)上设置冷凝器(2),冷凝器(2)通过热泵供热管路(20)与散热片(7)连通,热泵供热管路(20)上安装第二控制阀(18)。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可再生资源实现室内制冷、制热的房屋,其特征在于:屋体(10)的内侧墙壁上设置通风管(15),通风管(15)与屋体(10)底部的进风管(16)连通,屋体(10)的墙体外壁上设置出风管(11),屋体(10)内安装换热扇片(9),换热扇片(9)与通风管(15)和出风管(11)分别连通,屋体(10)的顶部安装排风管(12),排风管(12)与出风管(11)连通,排风管(12)的出风口处设置排风扇(14)。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利用可再生资源实现室内制冷、制热的房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3),水箱(6)内安装温度检测器(4),控制器(3)通过导线分别与温度检测器(4)、第一控制阀(8)、第二控制阀(18)和热泵(17)连接。

说明书

利用可再生资源实现室内制冷、制热的房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房屋领域,具体是一种能够利用可再生资源实现室内制冷、制热的房屋。
背景技术
目前,在房屋建筑中,常常利用到的可再生资源主要是太阳能。其具体方式为利用集热器将太阳光的能量吸收并转换到储热水箱中,以达到供热水、采暖的目的。其本身属于低碳、环保的能源方式。但是现有的房屋结构在利用太阳能时,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太阳能收集效率较低;容易受到气候变换的影响,尤其是在阴雨气候下,无法保证太阳能连续使用;功能单一,仅仅能够实现制热,无法实现屋体制冷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利用可再生资源实现室内制冷、制热的房屋,它可以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不足,采用太阳泵与热泵相结合的技术,实现房屋中供热水、制热和制冷,是一种低碳、环保的房屋结构。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利用可再生资源实现室内制冷、制热的房屋,包括屋体,屋体顶部安装太阳能集热器片,屋体底部安装热泵和水箱,水箱通过循环管路与太阳能集热器片连通,水箱与屋体内的用热水装置连通,水箱内安装换热器,屋体内安装散热片,散热片通过水箱供热管路与换热器连通,水箱供热管路上安装第一控制阀,热泵上设置冷凝器,冷凝器通过热泵供热管路与散热片连通,热泵供热管路上安装第二控制阀。
所述屋体的内侧墙壁上设置通风管,通风管与屋体底部的进风管连通,屋体的墙体外壁上设置出风管,屋体内安装换热扇片,换热扇片与通风管和出风管分别连通,屋体的顶部安装排风管,排风管与出风管连通,排风管的出风口处设置排风扇。
还包括控制器,水箱内安装温度检测器,控制器通过导线分别与温度检测器、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和热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在屋体上突破性的采用太阳能与热泵配合使用的技术,有效克服太阳能间歇性的问题,实现热能的连续供应;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能源均为可再生资源,实现了低耗能和低污染的目的,是一种低碳、环保的房屋;本实用新型功能多样,能够实现供热水、制热、制冷多种功能,非常适合日常使用;合理利用了凉风换热,降低屋体在夏季的温度,使屋体通风效果更好;结构简洁合理,自动化控制,易于操作等。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所示标号:1、热泵能源;2、冷凝器;3、控制器;4、温度检测器;5、换热器;6、水箱;7、散热片;8、第一控制阀;9、换热扇片;10、屋体;11、出风管;12、排风管;13、太阳能集热器片;14、排风扇;15、通风管;16、进风管;17、热泵;18、第二控制阀;19、水箱供热管路;20、热泵供热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对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所述利用可再生资源实现室内制冷、制热的房屋,主体结构包括屋体10,所述屋体10可以是平房、楼房、别墅等各种类型的房屋结构。在屋体10顶部安装太阳能集热器片13,所述太阳能集热器片13如图1所示,分布在屋顶上表面,充分吸收太阳能,提高能源利用率。在屋体10底部安装热泵17和水箱6,热泵17能够获取土壤、地下水等热泵能源1中的热量。所述水箱6通过循环管路与太阳能集热器片13连通,水箱与屋体10内的用热水装置连通,太阳能集热器片13对水箱6内水进行加热,加热后的热水供应屋体10内的用热水装置使用。在水箱6内安装换热器5。屋体10内安装散热片7,散热片7通过水箱供热管路19与换热器5连通,水箱供热管路19上安装第一控制阀8,水箱6通过换热器5向散热片7供热,实现屋体的制热操作。热泵17上设置冷凝器2,冷凝器2通过热泵供热管路20与散热片7连通,热泵供热管路20上安装第二控制阀18。在冬季,热泵17通过冷凝器2将热泵能源1中的热量传递到散热片7,实现屋体制热操作。在夏季,热泵17反向操作,将屋体10内热量通过冷凝器2传递到热泵能源1中,实现屋体10制冷操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为了利于屋体10内通风,并且能够在夏季降低屋内温度,优选在屋体10的内侧墙壁上设置通风管15,通风管15与屋体10底部的进风管16连通,屋体10的墙体外壁上设置出风管11,屋体10内安装换热扇片9,换热扇片9与通风管15和出风管11分别连通,屋体10的顶部安装排风管12,排风管12与出风管11连通,排风管12的出风口处设置排风扇14。在夏季高温环境下,可以开启排风扇14,将屋体10底部的凉爽空气吸收到屋体10内,并将屋体10内高温空气排出,实现通风和辅助降温的目的。
在上述各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控制器3,在水箱6内安装温度检测器4,温度检测器4能够检测到水箱6内水温,并将水温信息传递到控制器3中。控制器3通过导线分别与温度检测器4、第一控制阀8、第二控制阀18和热泵17连接。使用者可以通过控制3控制各个元器件。当温度检测器4检测到水箱6内水温能够满足供热要求时,控制器3关闭热泵17和第二控制阀18,打开第一控制阀8,利用太阳能对屋体10内进行供暖;当温度检测器4检测到水箱6内水温不能够满足供暖要求时,控制器3关闭第一控制阀8,开启热泵17和第二控制阀18,利用热泵能源1对屋体10内进行供暖。通过上述结构,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化控制,非常易于使用。

利用可再生资源实现室内制冷、制热的房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利用可再生资源实现室内制冷、制热的房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利用可再生资源实现室内制冷、制热的房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利用可再生资源实现室内制冷、制热的房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利用可再生资源实现室内制冷、制热的房屋.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利用可再生资源实现室内制冷、制热的房屋,包括屋体,屋体顶部安装太阳能集热器片,屋体底部安装热泵和水箱,水箱通过循环管路与太阳能集热器片连通,水箱与屋体内的用热水装置连通,水箱内安装换热器,屋体内安装散热片,散热片通过水箱供热管路与换热器连通,水箱供热管路上安装第一控制阀,热泵上设置冷凝器,冷凝器通过热泵供热管路与散热片连通,热泵供热管路上安装第二控制阀。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在屋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