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箱梁预应力张拉工作支架.pdf

上传人:1****2 文档编号:987737 上传时间:2018-03-23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459.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20158721.2

申请日:

2010.04.14

公开号:

CN201620610U

公开日:

2010.11.03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04G 21/12申请日:20100414授权公告日:20101103终止日期:20120414|||授权

IPC分类号:

E04G21/12; E01D2/04

主分类号:

E04G21/12

申请人:

翟文静; 刘宜平; 北京鑫实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发明人:

翟文静; 刘宜平; 裴进章

地址:

102260 北京市昌平区沙河镇巩华大街5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004

代理人:

朱丽岩;白云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箱梁预应力张拉工作支架,包括连接于箱梁的预应力张拉端部的固定支撑架和在固定支撑架上移动的纵向移动大车和横向移动小车,所述固定支撑架是由搭接在箱梁张拉端部的两根轨道梁、连接于两根轨道梁之间外端部的挡板、垫于轨道梁和箱梁之间的垫块和双A形梯架组成,其中轨道梁为与待张拉钢筋束平行的槽钢,其内端与放置在箱梁上的垫块固定连接,两外端各与一个双A形梯架固定连接。本支架主要是用来控制张拉千斤顶的位置,非常容易安装、拆卸和转移,是一种结构简单、方便施工、安全可行、经济环保的预应力张拉工作支架,可大大提高箱梁预应力张拉作业的效率,也有利于加快施工进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箱梁预应力张拉工作支架,包括连接于箱梁(7)的预应力张拉端部的固定支撑架和在固定支撑架上移动的纵向移动大车(9)和横向移动小车(10),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撑架是由搭接在箱梁(7)张拉端部的两根轨道梁(1)、连接于两根轨道梁之间外端部的挡板(2)、垫于轨道梁和箱梁之间的垫块(4)和双A形梯架(5)组成,其中轨道梁(1)为与待张拉钢筋束(8)平行的槽钢,其内端与放置在箱梁(7)上的垫块(4)固定连接,两外端各与一个双A形梯架(5)固定连接;
所述横向移动小车(10)由小车车架(11)、两根小车轴(12)、四个小车轴架(6)、四个小车滚轮(13)、钢丝绳(14)和挂钩(3)组成,挂钩(3)由钢丝绳(14)悬吊在小车车架(11)的正下方,小车滚轮(13)连接在小车轴(12)的端部并与纵向移动大车(9)的上面滚动连接;
所述纵向移动大车(9)由大车车架(15)和连接在大车车架下部的四个大车滚轮(16)组成,所述四个大车滚轮与轨道梁(1)滚动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箱梁预应力张拉工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车车架(11)是由型钢固定连接而成的框架。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箱梁预应力张拉工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车车架(15)是由型钢固定连接而成的框架。

说明书

一种箱梁预应力张拉工作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预应力钢筋的张拉辅助工具。
背景技术
目前,在公路桥梁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施工中,预应力钢筋张拉工序是一道关键工序,它直接影响箱梁的张拉质量,而在预应力张拉工序中,预应力张拉工作支架直接影响箱梁张拉工序的进行、施工质量及进度。预应力张拉的主要工具是张拉千斤顶,它的安装是否准确直接关系到张拉的质量与效率,就千斤顶安装而言,目前常用的方法一是脚手架临时拼装,二是传统的门式张拉架,三是悬臂式支架,这些方法虽然在一定条件下能满足张拉需要,但都存在着操作不方便、安装与转移时间太长、不能准确定位等缺点,就千斤顶转移而言,这些方法也不能满足支架方便拆卸、搬运等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箱梁预应力张拉工作支架,要解决预应力张拉工序中使用的千斤顶安装时,操作不方便、安装与转移时间太长、不能准确定位的技术问题;并解决该千斤顶转移时拆卸、搬运不方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箱梁预应力张拉工作支架,包括连接于箱梁的预应力张拉端部的固定支撑架和在固定支撑架上移动的纵向移动大车和横向移动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撑架是由搭接在箱梁张拉端部的两根轨道梁、连接于两根轨道梁之间外端部的挡板、垫于轨道梁和箱梁之间的垫块和双A形梯架组成,其中轨道梁为与待张拉钢筋束平行的槽钢,其内端与放置在箱梁上的垫块固定连接,两外端各与一个双A形梯架固定连接。
所述横向移动小车由小车车架、两根小车轴、四个小车轴架、四个小车滚轮、钢丝绳和挂钩组成,挂钩由钢丝绳悬吊在小车车架的正下方,小车滚轮连接在小车轴的端部并与纵向移动大车的上面滚动连接。
所述纵向移动大车由大车车架和连接在大车车架下部的四个大车滚轮组成,所述四个大车滚轮与轨道梁滚动连接。
所述小车车架可以是由型钢固定连接而成的框架。
所述大车车架可以是由型钢固定连接而成的框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属于箱梁后张法预应力施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现场预应力张拉施工的工作支架,主要是用来控制张拉千斤顶的位置。本实用新型非常容易安装、拆卸和转移,是一种结构简单、方便施工、安全可行、经济环保的预应力张拉工作支架,可大大提高箱梁预应力张拉作业的效率,也有利于加快施工进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横向移动小车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仰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1-轨道梁、2-挡板、3-挂钩、4-垫块、5-双A形梯架、6-小车轴架、7-箱梁、8-待张拉钢筋束、9-纵向移动大车、10-横向移动小车、11-小车车架、12-小车轴、13-小车滚轮、14-钢丝绳、15-大车车架、16-大车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1-3所示,这种箱梁预应力张拉工作支架,包括连接于箱梁7的预应力张拉端部的固定支撑架和在固定支撑架上移动的纵向移动大车9和横向移动小车10,所述固定支撑架是由搭接在箱梁7张拉端部的两根轨道梁1、连接于两根轨道梁之间外端部的挡板2、垫于轨道梁和箱梁之间的垫块4和双A形梯架5组成,其中轨道梁1为与待张拉钢筋束8平行的槽钢,其内端与放置在箱梁7上的垫块4固定连接,两外端各与一个双A形梯架5固定连接;所述纵向移动大车9由大车车架15和连接在大车车架下部的四个大车滚轮17组成,所述四个大车滚轮与轨道梁1滚动连接。所述大车车架15是由型钢固定连接而成的框架,由两根横梁和连接在两根横梁之间的两根连接杆组成。
参见图4、图5,所述横向移动小车10由小车车架11、两根小车轴12、四个小车轴架6、四个小车滚轮13、钢丝绳14和挂钩3组成,挂钩3由钢丝绳14悬吊在小车车架11的正下方,小车滚轮13连接在小车轴12的端部并与纵向移动大车9的上面滚动连接;所述小车车架11是由型钢固定连接而成的框架。
所述固定支撑架的主要作用是支撑纵向移动大车9和横向移动小车10,为其提供一个平稳、安全的移动轨道,并承受纵向移动大车9、横向移动小车10、千斤顶、吊篮、操作人员等荷载。
纵向移动大车9的主要作用是,保证千斤顶沿箱梁7纵向移动,为横向移动小车10提供滑行轨道,承受横向移动小车10、千斤顶等荷载,并将其传递到固定系统中;横向移动小车10的作用是保证千斤顶沿待张拉的钢筋束8方向移动,便于穿插钢筋的操作,承受千斤顶等荷载,并将其传递到纵向移动大车9中。
本实用新型中钢件的连接一部分采用焊接连接,焊缝的宽度与长度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另一部分采用螺栓连接,螺栓也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本实用新型按如下步骤使用。
1、安装支架:首先安装固定系统,包括轨道梁1、挡板2、双A形梯架5、垫块4,然后依次安装纵向移动大车9和横向移动小车10,安装就位后把升降葫芦链条挂在横向移动小车10下部的挂钩3上。
2、千斤顶对位:通过升降葫芦连接提升千斤顶到待张拉钢筋束8的高度,然后通过纵向移动大车9把待张拉钢筋束8穿进千斤顶内;一束钢筋张拉完毕后,通过控制升降葫芦连接、纵向移动大车9、横向移动小车10对同箱梁断面上的其余待张拉钢筋束8进行张拉。

一种箱梁预应力张拉工作支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一种箱梁预应力张拉工作支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一种箱梁预应力张拉工作支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箱梁预应力张拉工作支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箱梁预应力张拉工作支架.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箱梁预应力张拉工作支架,包括连接于箱梁的预应力张拉端部的固定支撑架和在固定支撑架上移动的纵向移动大车和横向移动小车,所述固定支撑架是由搭接在箱梁张拉端部的两根轨道梁、连接于两根轨道梁之间外端部的挡板、垫于轨道梁和箱梁之间的垫块和双A形梯架组成,其中轨道梁为与待张拉钢筋束平行的槽钢,其内端与放置在箱梁上的垫块固定连接,两外端各与一个双A形梯架固定连接。本支架主要是用来控制张拉千斤顶的位置,非常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