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外墙的导水槽构造.pdf

上传人:000****221 文档编号:986985 上传时间:2018-03-23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361.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20293520.0

申请日:

2009.12.04

公开号:

CN201598740U

公开日:

2010.10.06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04B 1/70申请日:20091204授权公告日:20101006终止日期:20121204|||授权

IPC分类号:

E04B1/70; E04B2/00

主分类号:

E04B1/70

申请人:

麦漏热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陈振惠

地址:

中国台湾高雄县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2203

代理人:

钱凯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建筑物外墙的导水槽构造,包含有多个纵向导水槽及多个横向导水槽;其中:纵向导水槽,具有一平贴于墙面的基部、及垂直于基部的左、右两侧壁,令基部与左、右两侧壁围构形成一沟槽,基部的左、右两侧端并各向外延伸有一翼部;横向导水槽,具有一平贴于墙面的基部、及垂直于基部的上、下两侧壁,其中该上侧壁的开放端向下延伸有一倾斜面至基部,该下侧壁的开放端向上凸伸有一止水部,令基部与左、右两侧壁围构形成一沟槽,基部的上、下两侧端并各向外延伸有一翼部。本实用新型可将雨水快速的截流及导流而下,以避免滞留于墙面留下水痕,并可避免雨水渗流入建筑物外墙主体内,及有助于防止墙面因热胀冷缩而龟裂。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建筑物外墙的导水槽构造,其特征在于,包含有多个纵向导水槽及多个横向导水槽;
该纵向导水槽,具有一平贴于墙面的基部、及垂直于基部的左、右两侧壁,令基部与左、右两侧壁围构形成一沟槽,基部的左、右两侧端并各向外延伸有一翼部;
该横向导水槽,具有一平贴于墙面的基部、及垂直于基部的上、下两侧壁,其中该上侧壁的开放端向下延伸有一倾斜面至基部,该下侧壁的开放端向上凸伸有一止水部,令基部与左、右两侧壁围构形成一沟槽,基部的上、下两侧端并各向外延伸有一翼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建筑物外墙的导水槽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导水槽的左、右两翼部上各预设有多个钉孔。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建筑物外墙的导水槽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导水槽的上、下两翼部上各预设有多个钉孔。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建筑物外墙的导水槽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导水槽与横向导水槽在施工前黏贴一保护贴纸。

说明书

建筑物外墙的导水槽构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物外墙的导水槽构造。
背景技术
一般建筑物外墙皆会在其表面批覆一层水泥粉光墙面、洗石子墙面,或贴覆一壁砖墙面、大理石墙面、人造石墙面等,以保护及美化建筑物外观。
但不论是何种墙面,其经年累月下来,很容易因灰尘的附着及雨水的冲积,而在墙面留下难以清除的水痕,使墙面失去美观。
同时,不论是何种墙面,其经过一段时间后,难免会因热胀冷缩而龟裂,以致雨水将会循龟裂的缝隙渗流入建筑物外墙主体内,使建筑物外墙主体吸含过量的水分,此一现象轻者将会造成建筑物外墙主体外壁的吐白或内壁的壁癌的发生,影响墙面美观,严重者甚至将会破坏建筑物外墙主体的结构,影响建筑物外墙主体的使用寿命及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建筑物外墙的导水槽构造,可将雨水快速的截流及导流而下,以避免滞留于墙面留下水痕,并可避免雨水渗流入建筑物外墙主体内,及有助于防止墙面因热胀冷缩而龟裂。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建筑物外墙的导水槽构造,其特征在于,包含有多个纵向导水槽及多个横向导水槽;其中:纵向导水槽,具有一平贴于墙面的基部、及垂直于基部的左、右两侧壁,令基部与左、右两侧壁围构形成一沟槽,基部的左、右两侧端并各向外延伸有一翼部;横向导水槽,具有一平贴于墙面的基部、及垂直于基部的上、下两侧壁,其中该上侧壁的开放端向下延伸有一倾斜面至基部,该下侧壁的开放端向上凸伸有一止水部,令基部与左、右两侧壁围构形成一沟槽,基部的上、下两侧端并各向外延伸有一翼部;借由上述构造,其可将多个纵向导水槽及多个横向导水槽预埋于建筑物外墙主体的水泥粉光层墙面(或洗石子墙面,或贴覆一壁砖墙面等),而利用纵向导水槽及横向导水槽可将雨水快速的截断及导流而下,以避免滞留于墙面留下水痕,并可避免雨水渗流入建筑物外墙主体内,及有助于防止墙面因热胀冷缩而龟裂。
前述建筑物外墙的导水槽构造,其中纵向导水槽的左、右两翼部上各预设有多个钉孔。
前述建筑物外墙的导水槽构造,其中横向导水槽的上、下两翼部上各预设有多个钉孔。
前述建筑物外墙的导水槽构造,其中纵向导水槽与横向导水槽在施工前黏贴一保护贴纸,以防止施工时泥浆的落入沟槽内,而待施工完成后则可将保护贴纸撕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将雨水快速的截流及导流而下,以避免滞留于墙面留下水痕,并可避免雨水渗流入建筑物外墙主体内,及有助于防止墙面因热胀冷缩而龟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纵向导水槽与横向导水槽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纵向导水槽与横向导水槽的组合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利用纵向导水槽与横向导水槽将建筑物外墙主体表面区隔成多个矩形区块的平面示意图。
图3A是图3所示部位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的I-I部位剖视图。
图5是图3所示的II-II部位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纵向导水槽与横向导水槽黏贴有保护贴纸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0纵向导水槽    11基部
12A左侧壁       12B右侧壁
13沟槽              14A左翼部
14B右翼部           15钉孔
20横向导水槽        21基部
22A上侧壁           221倾斜面
22B下侧壁           222止水部
23沟槽              24A上翼部
24B下翼部           25钉孔
30固定钉            40建筑物外墙主体
50水泥粉光层墙面    60保护贴纸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实施例中的导水槽构造,包含有多个纵向导水槽10及多个横向导水槽20;其中:
纵向导水槽10(请同时参阅如图3、图4所示),具有一可平贴于墙面的基部11,及垂直于基部11的左、右两侧壁12A、12B,令基部11与左、右两侧壁12A、12B围构形成一沟槽13,基部11的左、右两侧端并各向外延伸有一翼部14A、14B,而较佳的实施例是该左、右两翼部14A、14B上各预设有多个钉孔15,以在施工时可提供固定钉30的穿越,再借由固定钉30可将纵向导水槽10钉固于建筑物外墙主体40表面(如图4所示)。
横向导水槽20(请同时参阅如图3、图5所示),具有一可平贴于墙面的基部21,及垂直于基部21的上、下两侧壁22A、22B,其中该上侧壁22A的开放端向下延伸有一倾斜面221至基部21,该下侧壁22B的开放端向上凸伸有一止水部222,令基部21与上、下两侧壁22A、22B围构形成一沟槽23,基部21的上、下两侧端并各向外延伸有一翼部24A、24B,而较佳的实施例是该上、下两翼部24A、24B上各预设有多个钉孔25,如图3A所示,以在施工时可提供固定钉30的穿越,再借由固定钉30可将横向导水槽20钉固于建筑物外墙主体40表面(如图5所示)。
借由上述构造,可在建筑物外墙主体40表面尚未批覆水泥粉光层墙面50(或洗石子墙面,或贴覆一壁砖墙面等)前,利用多个纵向导水槽10及多个横向导水槽20将建筑物外墙主体40表面区隔成多个矩形区块(如图3所示);其中,该横向导水槽20与纵向导水槽10衔接的位置经加工将上、下两侧壁22A、22B分别修剪去除,令纵向导水槽10的沟槽13得与横向导水槽20的沟槽23连通(如图2、图3所示);接着,即可于所区隔的矩形区块内分别批覆水泥粉光层墙面50(或洗石子墙面,或贴覆一壁砖墙面等),以完成建筑物外墙主体40表面的墙面50施工(如图3、图4所示)。借由上述构造所施工完成的墙面50,将具有下列优点:
1、由于随墙面50的施工而预埋有多个纵向导水槽10及横向导水槽20,因此可利用纵向导水槽10及横向导水槽20快速的将雨水截流并往下导流离开墙面50,以避免雨水滞留于墙面50上留下水痕。
2、由于利用纵向导水槽10及横向导水槽20将大面积的建筑物外墙主体40表面区隔成若干小面积的矩形区块,且纵向导水槽10及横向导水槽20将提供热胀冷缩的欲度空间,因此将有助于防止墙面50热胀冷缩而龟裂的缺点发生。
3、纵使墙面50因热胀冷缩而有龟裂的小缝隙,由于利用纵向导水槽10及横向导水槽20可快速的将雨水截流及导流而下离开墙面50,因此有助于避免雨水依循龟裂的缝隙渗流入建筑物外墙主体40内,而避免建筑物外墙主体40吸含过量的水分,进而可防止筑物外墙主体40外壁的吐白或内壁的壁癌发生,及可延长建筑物外墙主体40的使用寿命及安全性。
又,较佳的实施例是,如图6所示,该纵向导水槽10与横向导水槽20可在施工前黏贴一保护贴纸60,以防止施工时泥浆的落入纵向导水槽10的沟槽13内与横向导水槽20的沟槽23内,而待施工完成后则可将保护贴纸60撕离,以确保沟槽13、沟槽23的畅通。
由是,从以上的所述及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可知,本实用新型确可提供雨水的快速的截流及导流而下,以避免滞留于墙面留下水痕,并可避免雨水渗流入建筑物外墙主体内,及有助于防止墙面因热胀冷缩而龟裂。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结构设计、使用实用性及成本效益上,完全符合产业发展所需,且所揭示的结构亦是具有前所未有的创新构造,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符合有关新型专利要件的规定,故依法提起申请。

建筑物外墙的导水槽构造.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建筑物外墙的导水槽构造.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建筑物外墙的导水槽构造.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物外墙的导水槽构造.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物外墙的导水槽构造.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建筑物外墙的导水槽构造,包含有多个纵向导水槽及多个横向导水槽;其中:纵向导水槽,具有一平贴于墙面的基部、及垂直于基部的左、右两侧壁,令基部与左、右两侧壁围构形成一沟槽,基部的左、右两侧端并各向外延伸有一翼部;横向导水槽,具有一平贴于墙面的基部、及垂直于基部的上、下两侧壁,其中该上侧壁的开放端向下延伸有一倾斜面至基部,该下侧壁的开放端向上凸伸有一止水部,令基部与左、右两侧壁围构形成一沟槽,基部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