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地漏.pdf

上传人:xia****o6 文档编号:986972 上传时间:2018-03-23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37.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20316773.5

申请日:

2009.12.08

公开号:

CN201598724U

公开日:

2010.10.06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主动放弃IPC(主分类):E03F 5/042申请日:20091208授权公告日:20101006放弃生效日:20120703|||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E03F 5/042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刘艳辉变更后权利人:闫卫民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410004 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友谊路153号6栋4门301房变更后权利人:125001 辽宁省葫芦岛市连山区怀仁街4号楼2单元9号登记生效日:20110921|||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E03F 5/042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张超变更后权利人:刘艳辉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410008 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芙蓉北路172号黄金海岸水岸兰庭908室变更后权利人:410004 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友谊路153号6栋4门301房登记生效日:20101207|||授权

IPC分类号:

E03F5/042

主分类号:

E03F5/042

申请人:

张超

发明人:

张超

地址:

410008 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芙蓉北路172号黄金海岸水岸兰庭908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43114

代理人:

邓建辉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地漏,在壳体(1)上开有至少一个进水口(9)和至少一个出水口(8),支撑隔板将壳体(1)的内部分隔成上腔(10)和下腔(11),壳体(1)上方设有栅盖板(5),导水筒(3)的上端与栅盖板(5)对接,下端插入支撑隔板中并延伸到下腔(11)内,第一弯管(4)上端插入进水口(9)中,下端插入到支撑隔板中并延伸到下腔(11)内,第二弯管(2)上端插入出水口(8)中,下端插入到支撑隔板中并延伸到下腔(11)内,导水筒(3)、下腔(11)与第一弯管(4)、第二弯管(2)组合在壳体(1)内形成水封汇合。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既具有地面排水功能、整体水封功能,又有分支管道水封汇合、水封独立的功能,集中检修功能的多功能地漏。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多功能地漏,其特征是:在壳体(1)上开有至少一个进水口(9)和至少一个出水口(8),在所述的壳体(1)的内底部设有支撑隔板,所述的支撑隔板将所述的壳体(1)的内部分隔成上腔(10)和下腔(11),所述的壳体(1)上方设有栅盖板(5),所述的导水筒(3)的上端设在所述的壳体(1)上并与所述的栅盖板(5)对接,所述的导水筒(3)的下端插入支撑隔板中并延伸到所述的下腔(11)内,第一弯管(4)上端插入所述的进水口(9)中,下端插入到所述的支撑隔板中并延伸到所述的下腔(11)内,第二弯管(2)上端插入所述的出水口(8)中,下端插入到所述的支撑隔板中并延伸到所述的下腔(11)内,所述的导水筒(3)、下腔(11)与第一弯管(4)、第二弯管(2)组合在所述的壳体(1)内形成水封汇合,所述的进水口(9)和出水口(8)均设有密封圈。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地漏,其特征是:所述的支撑隔板由外围的外隔板(7)和可拆卸套装在所述的外隔板(7)上的内隔板(6)组成。

说明书

一种多功能地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行业排水系统中使用的排水地漏,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功能地漏。
背景技术
在常规的建筑行业排水系统中,厨房、阳台、卫生间相关洁具使用时排水管路凌乱,各行其道,各支管的排水口都需要分别设置存水弯,用于防臭。通常有U型存水弯、S型存水弯、P型检查口存水弯、钟罩式(拆流式)地漏形成存水弯,水斗、水缸(拆流式)存水弯等等。安装不便,常规地漏自然溢流排水阻力大、流速慢、泡沫不易排尽,排水时,存水弯、存水斗容易产生沉淀物(沉积泥),易堵且不容易疏通,清通时还需专业人士、专业工具麻烦费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既具有地面排水功能、整体水封功能,又有分支管道水封汇合、水封独立的功能,集中检修功能的多功能地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地漏,在壳体上开有至少一个进水口和至少一个出水口,在所述的壳体的内底部设有支撑隔板,所述的支撑隔板将所述的壳体的内部分隔成上腔和下腔,所述的壳体上方设有栅盖板,所述的导水筒的上端设在所述的壳体上并与所述的栅盖板对接,所述的导水筒的下端插入支撑隔板中并延伸到所述的下腔内,第一弯管上端插入所述的进水口中,下端插入到所述的支撑隔板中并延伸到所述的下腔内,第二弯管上端插入所述的出水口中,下端插入到所述的支撑隔板中并延伸到所述的下腔内,所述的导水筒、下腔与第一弯管、第二弯管组合在所述的壳体内形成水封汇合,所述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均设有密封圈。
所述的支撑隔板由外围的外隔板和可拆卸套装在所述的外隔板上的内隔板组成。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多功能地漏,本实用新型同时可以安装二个以上或四个弯管在同一壳体中,进而形成多功能水封汇合装置、集中汇合检修装置。三通或五通一端承接管口垂直向上,与导水筒连接配合固定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支撑隔板保证了弯管和导水筒的位置稳定不会移动,支撑隔板由外围的外隔板和可拆卸套装在外隔板上的内隔板组成,维修清洗时取下内隔板就能对下腔进行清洗。这样使用中地面的地表水中的沉积泥、毛发等与排水管道相互形成一体,污水能迅速的排入排水分支管或排水主立管,各管件之间插口连接,采用不干胶粘和,污水也不会漏流入地漏壳体,沉积泥也不会沉积于地漏壳体底部,造成返臭、堵塞、水封失效等问题;同时壳体内部每个管件也可以单独使用、单独拆卸,密封效果好,水位回落时,水封深度50mm以上,保持40天不会干水,防臭效果好。壳体设有栅板,相互配合形成一个平面,栅板中设有下水孔。
本实用新型水流汇合形成水封器,存水量可保持40天不干,同时水封回流50mm以上,不返臭气,非常方便拆卸。本实用新型适合在排水支路或干路中使用。一个集中点,一个平面直线清通清扫管道、管路,绝对不堵,绝对不臭。可以一进三出、二进一出或三进一出,一进二出、一进一出,以此来改变控制其排量大小,使排水时不返流、不生成沉积物,集中清洁疏通,自洁功能强。而且可以全面替代U型存水弯、S型存水弯、P弯检查口存水弯及上述多种常规地漏,加工、安装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和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和图2,在壳体1上开有至少一个进水口9和至少一个出水口8,在壳体1的内底部设有支撑隔板,支撑隔板由外围的外隔板7和可拆卸套装在外隔板7上的内隔板6组成,支撑隔板将壳体1的内部分隔成上腔10和下腔11,壳体1上方设有栅盖板5,导水筒3的上端设在壳体1上并与栅盖板5对接,导水筒3的下端插入支撑隔板中并延伸到下腔11内,第一弯管4上端插入进水口9中,下端插入到支撑隔板中并延伸到下腔11内,第二弯管2上端插入出水口8中,下端插入到支撑隔板中并延伸到下腔11内,导水筒3、下腔11与第一弯管4、第二弯管2组合在壳体1内形成水封汇合,进水口9设有第一密封圈12,出水口8设有第二密封圈13。
参见图1和图2,当地表面有水时,水通过栅盖板5流入导水筒3中,进入下腔11中,其他支管、洁具排水时,水流从进水口9流入第一弯管4中,进入下腔11中与导水管3中的水流汇合,再进入第二弯管2中进入排水口8排出。支撑隔板保证了弯管和导水筒的位置稳定不会移动。需要维修和清洗时,打开栅板5抽出导水筒3,取下内隔板6,再抽出第一弯管4、第二弯管2,就实现了在一个集中点任意直线清通、清扫的功能。

一种多功能地漏.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多功能地漏.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多功能地漏.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多功能地漏.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多功能地漏.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地漏,在壳体(1)上开有至少一个进水口(9)和至少一个出水口(8),支撑隔板将壳体(1)的内部分隔成上腔(10)和下腔(11),壳体(1)上方设有栅盖板(5),导水筒(3)的上端与栅盖板(5)对接,下端插入支撑隔板中并延伸到下腔(11)内,第一弯管(4)上端插入进水口(9)中,下端插入到支撑隔板中并延伸到下腔(11)内,第二弯管(2)上端插入出水口(8)中,下端插入到支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给水;排水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