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多车辆存取式立体停车输送装置.pdf

上传人:xia****o6 文档编号:986970 上传时间:2018-03-23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00.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20315042.9

申请日:

2009.11.18

公开号:

CN201598860U

公开日:

2010.10.06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的生效IPC(主分类):E04H 6/12合同备案号:2011330000777让与人:杨小平受让人:杭州福瑞科技有限公司实用新型名称:平面多车辆存取式立体停车输送装置申请日:20091118授权公告日:20101006许可种类:独占许可备案日期:20110621|||授权

IPC分类号:

E04H6/12

主分类号:

E04H6/12

申请人:

杨小平

发明人:

杨小平

地址:

310013 浙江省杭州市文三路康新花园A座7楼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金源通汇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6

代理人:

唐迅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平面多车辆存取式立体停车输送装置,它主要包括车库立柱支架和输送平台,输送平台活动连接在车库立柱支架上,车库立柱支架上分层设有停车泊位,所述输送平台与停车泊位间设有相互配合的车辆输送结构,其特征是至少两列停车泊位分层设置在输送平台同一侧。本实用新型所得到的平面多车辆存取式立体停车输送装置,停取方便、利用率高,单位面积上停放的车辆数增加,从而有效减小占地面积,另一方面,可减小整体结构,降低了生产成本,又使得车辆停取更为快捷。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平面多车辆存取式立体停车输送装置,它主要包括车库立柱支架(1)和输送平台(2),输送平台(2)活动连接在车库立柱支架(1)上,车库立柱支架(1)上分层设有停车泊位(3),所述输送平台(2)与停车泊位(3)间设有相互配合的车辆输送结构,其特征是至少两列停车泊位(3)分层设置在输送平台(2)同一侧。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多车辆存取式立体停车输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输送平台(2)两侧各设有两列停车泊位(3)。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多车辆存取式立体停车输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输送平台(2)两侧各设有三列停车泊位(3)。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多车辆存取式立体停车输送装置,其特征是停车泊位(3)仅设置在输送平台(2)一侧,停车泊位(3)为两列或三列。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平面多车辆存取式立体停车输送装置,其特征是车库立柱支架(1)每层设有水平移动导轨(4),所述输送平台(2)通过升降结构连接在平台支架(5)上,所述平台支架(5)与水平移动导轨(4)滑动连接。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平面多车辆存取式立体停车输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车辆输送结构为输送平台(2)与停车泊位(3)上分别安装的两组相对应的双向旋转的滚轮(6),两滚轮(6)间的距离与移动车辆车轮间距相对应。

说明书

平面多车辆存取式立体停车输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停放的相关装置,尤其是一种平面多车辆存取式立体停车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已成为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目前,为了在拥挤的地面解决停车问题,立体式车库应运而生。但现有的立体式车库的整体利用率不高,车库停取又较为不便,故占地面积较大,整体结构和制造成本也随之增大,结构加大的同时又加剧了停取不便的问题,大大降低了立体车库的实用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停取方便、利用率高从而减小占地面积的平面多车辆存取式立体停车输送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平面多车辆存取式立体停车输送装置,它主要包括车库立柱支架和输送平台,输送平台活动连接在车库立柱支架上,车库立柱支架上分层设有停车泊位,所述输送平台与停车泊位间设有相互配合的车辆输送结构,其特征是至少两列停车泊位分层设置在输送平台同一侧。输送平台可以在车库立柱支架上作上下升降运动,又能在每层停车泊位上水平移动,结合车辆输送结构可将停放车辆输送到任意停车泊位。在使用时,通过输送平台的运输,每层仅需保留固定个数的缓冲车位,即可实现最优化停车,提高利用率。
优选的方案是所述输送平台两侧各设有两列停车泊位,每一层仅需一个空位作为缓冲停放,即可实现该层所有其他停车泊位的正常停取,而且车间仅需在层间移动,效率较高,而且不用升降作功,由此可有效节约能耗。当停车泊位非常紧泊时,输送平台可在层间作缓冲停放,整个平面多车辆存取式立体停车输送装置仅需一个空位就可保证其他停车泊位的正常停放,从而可大大提高利用率。
优选的方案还可以是所述输送平台两侧各设有三列停车泊位。每一层仅需两个空位作为缓冲停放,即可实现该层所有其他停车泊位的正常停取,而且车间仅需在层间移动,效率较高,而且不用升降作功,由此可有效节约能耗。当停车泊位非常紧泊时,输送平台可在层间作缓冲停放,整个平面多车辆存取式立体停车输送装置仅需两个空位就可保证其他停车泊位的正常停放,从而可大大提高利用率。
优选的方案再可以是停车泊位仅设置在输送平台一侧,停车泊位为两列或三列,每层仅需两个或三个空位作为缓冲停放,即可实现该层所有其他停车泊位的正常停取。
输送平台活动连接在车库立柱支架上可以是车库立柱支架每层设有水平移动导轨,所述输送平台通过升降结构连接在平台支架上,所述平台支架与水平移动导轨滑动连接,从而使得输送平台可以在车库立柱支架上作上下升降运动,又能在每层停车泊位上水平移动。
为了将使车辆在输送平台和停车泊位间良好地输送,所述的车辆输送结构可为输送平台与停车泊位上分别安装的两组相对应的双向旋转的滚轮,两滚轮间的距离与移动车辆车轮间距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所得到的平面多车辆存取式立体停车输送装置,停取方便、利用率高,单位面积上停放的车辆数增加,从而有效减小占地面积,另一方面,可减小整体结构,降低了生产成本,又使得车辆停取更为快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车库立柱支架1、输送平台2、停车泊位3、水平移动导轨4、平台支架5、滚轮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所描述的平面多车辆存取式立体停车输送装置,它主要包括车库立柱支架1和输送平台2,车库立柱支架1每层设有水平移动导轨4,输送平台2通过升降结构连接在平台支架5上,平台支架5与水平移动导轨4滑动连接,车库立柱支架1上分层设有停车泊位3,停车泊位3分层设置在输送平台2两侧,输送平台2两侧各设有两列停车泊位3,输送平台2与停车泊位3的使用位置设置在同一平面,输送平台2与停车泊位3上分别安装有两组相对应的双向旋转的滚轮6,两滚轮6间的距离与移动车辆车轮间距相对应。
停放车辆时,当靠近输送平台2一侧的停车泊位3无车时,可直接停车;当靠近输送平台2一侧的停车泊位3有车时,而外侧无车时,可选通过滚轮6将该车运送至外侧,再进行里侧停车;当提取外侧车辆时,可先将里侧车辆运送至其他空位,再通过滚轮6将外侧车辆运置输送平台2。由此每一层仅需一个空位作为缓冲停放,即可实现该层所有其他停车泊位3的正常停取,而且车间仅需在层间移动,效率较高,而且不用升降作功,由此可有效节约能耗。当停车泊位3非常紧泊时,输送平台2可在层间作缓冲停放,整个平面多车辆存取式立体停车输送装置仅需一个空位就可保证其他停车泊位3的正常停放,从而可大大提高利用率。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所描述的平面多车辆存取式立体停车输送装置,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输送平台2两侧各设有三列停车泊位3。
使用时,每一层仅需两个空位作为缓冲停放,即可实现该层所有其他停车泊位3的正常停取,而且车间仅需在层间移动,效率较高,而且不用升降作功,由此可有效节约能耗。当停车泊位3非常紧泊时,输送平台2可在层间作缓冲停放,整个平面多车辆存取式立体停车输送装置仅需两个空位就可保证其他停车泊位3的正常停放,从而可大大提高利用率。
实施例3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所描述的平面多车辆存取式立体停车输送装置,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两列停车泊位3分层设置在输送平台2同一侧。
实施例4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所描述的平面多车辆存取式立体停车输送装置,与实施例2不同的是三列停车泊位3分层设置在输送平台2同一侧。

平面多车辆存取式立体停车输送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平面多车辆存取式立体停车输送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平面多车辆存取式立体停车输送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平面多车辆存取式立体停车输送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面多车辆存取式立体停车输送装置.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平面多车辆存取式立体停车输送装置,它主要包括车库立柱支架和输送平台,输送平台活动连接在车库立柱支架上,车库立柱支架上分层设有停车泊位,所述输送平台与停车泊位间设有相互配合的车辆输送结构,其特征是至少两列停车泊位分层设置在输送平台同一侧。本实用新型所得到的平面多车辆存取式立体停车输送装置,停取方便、利用率高,单位面积上停放的车辆数增加,从而有效减小占地面积,另一方面,可减小整体结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