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刚性受力支架的预压施工结构.pdf

上传人:a2 文档编号:985220 上传时间:2018-03-23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23.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20179879.8

申请日:

2010.05.06

公开号:

CN201687016U

公开日:

2010.12.29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E02D 33/00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中冶实久建设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617023 四川省攀枝花市人民街350号中冶实久建设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617000 四川省攀枝花市东区人民街350号登记生效日:20110328|||授权

IPC分类号:

E02D33/00; E04B1/20

主分类号:

E02D33/00

申请人:

中冶实久建设有限公司

发明人:

苟治强

地址:

617023 四川省攀枝花市人民街350号中冶实久建设有限公司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 51124

代理人:

刘世平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凝土刚性受力支架的预压施工结构,可大大提高工程的施工进度,该混凝土刚性受力支架的预压施工结构,包括混凝土桩以及固定设置在混凝土桩上的支撑件,在支撑件上方放置有底层受力梁与中层受力梁,在底层受力梁与中层受力梁之间布置有模板,在中层受力梁上方的混凝土桩上固定设置有顶部受力梁,在顶部受力梁与中层受力梁之间布置有千斤顶。采用该千斤顶进行预压的结构形式,可大大降低施工难度以及人力、物力的投入,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大大提高了施工的进度,适合在各种大型混凝土受力支架的预压试验中推广应用。

权利要求书

1.  混凝土刚性受力支架的预压施工结构,包括混凝土桩(1)以及固定设置在混凝土桩(1)上的支撑件(2),在支撑件(2)上方放置有底层受力梁(3)与中层受力梁(4),在底层受力梁(3)与中层受力梁(4)之间布置有模板(5),在中层受力梁(4)上方的混凝土桩(1)上固定设置有顶部受力梁(6),其特征是:在顶部受力梁(6)与中层受力梁(4)之间布置有千斤顶(7)。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刚性受力支架的预压施工结构,其特征是:在模板(5)与中层受力梁(4)之间布置有多根上层方木(8),在模板(5)与底层受力梁(3)之间布置有多根下层方木(9)。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刚性受力支架的预压施工结构,其特征是:在下层方木(9)与底层受力梁(3)之间布置有多根槽钢(10)。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凝土刚性受力支架的预压施工结构,其特征是:在底层受力梁(3)与支撑件(2)之间设置有支撑梁(11),在支撑梁(11)与底层受力梁(3)之间设置有卸架楔块(12)。

5.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混凝土刚性受力支架的预压施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支撑件(2)为埋设在混凝土桩(1)内的钢棒,钢棒的两端延伸至混凝土桩(1)的桩体外部。

6.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混凝土刚性受力支架的预压施工结构,其特征是:在混凝土桩(1)内埋设有钢筋(13),所述支撑件(2)为设置在混凝土桩(1)外表面且与钢筋(13)焊接的支座。

说明书

混凝土刚性受力支架的预压施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刚性现浇支架,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刚性受力支架的预压施工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现浇大体积混凝土受力支架的受力预压方法经常采用水压法,砂压法等常规的预压方式,即将水泵送到支架上方或将砂包堆放在支架上方对支架施压,以得到该混凝土受力支架的承压能力。这种预压支架方法的缺点是时间长、投入的人力、财力、物力非常大,不利于降低整个工程的施工成本,尤其是在施工环境比较困难的地区,如在有坡度的地方,采用水压法、砂压法非常不可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提高施工进度的混凝土刚性受力支架的预压施工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混凝土刚性受力支架的预压施工结构,包括混凝土桩以及固定设置在混凝土桩上的支撑件,在支撑件上方放置有底层受力梁与中层受力梁,在底层受力梁与中层受力梁之间布置有模板,在中层受力梁上方的混凝土桩上固定设置有顶部受力梁,在顶部受力梁与中层受力梁之间布置有千斤顶。
进一步的是,在模板与中层受力梁之间布置有多根上层方木,在模板与底层受力梁之间布置有多根下层方木。
进一步的是,在下层方木与底层受力梁之间布置有多根槽钢。
进一步的是,在底层受力梁与支撑件之间设置有支撑梁,在支撑梁与底层受力梁之间设置有卸架楔块。
进一步的是,所述支撑件为埋设在混凝土桩内的钢棒,钢棒的两端延伸至混凝土桩的桩体外部。
进一步的是,在混凝土桩内埋设有钢筋,所述支撑件为设置在混凝土桩外表面且与钢筋焊接的支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顶部受力梁固定设置在混凝土桩上,中层受力梁支撑在支撑件上,支撑件又与混凝土桩固定连接,则当千斤顶布置在顶部受力梁与中层受力梁之间后,通过千斤顶的伸缩,可使顶部受力梁、底层受力梁、中层受力梁以及模板承受预压力;采用该千斤顶进行预压的结构形式,可大大降低施工难度以及人力、物力的投入,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大大提高了施工的进度,适合在各种大型混凝土受力支架的预压试验中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混凝土桩1、支撑件2、底层受力梁3、中层受力梁4、模板5、顶部受力梁6、千斤顶7、上层方木8、下层方木9、槽钢10、支撑梁11、卸架楔块12、钢筋1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与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混凝土刚性受力支架的预压施工结构,包括混凝土桩1以及固定设置在混凝土桩1上的支撑件2,在支撑件2上方放置有底层受力梁3与中层受力梁4,在底层受力梁3与中层受力梁4之间布置有模板5,在中层受力梁4上方的混凝土桩1上固定设置有顶部受力梁6,在顶部受力梁6与中层受力梁4之间布置有千斤顶7。由于顶部受力梁6固定设置在混凝土桩1上,中层受力梁4支撑在支撑件2上,支撑件2又与混凝土桩1固定连接,则当千斤顶7布置在顶部受力梁6与中层受力梁4之间后,通过千斤顶7的伸缩,可使顶部受力梁6、底层受力梁3、中层受力梁4以及模板5承受预压力。在施压过程中可通过施加不同的载荷并分别保持一定的时间,对支架的受力状况进行记录。采用千斤顶7的预压结构形式,可大大降低施工难度以及人力、物力的投入,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大大提高了施工的进度。千斤顶7采用液压或气压千斤顶均可。
为了提高受力的均匀性,在模板5与中层受力梁4之间布置有多根上层方木8,在模板5与底层受力梁3之间布置有多根下层方木9。则在千斤顶7的预压施力过程中,中层受力梁4所受的作用力可通过上层方木8均匀传递给模板5,并通过下层方木9均匀传递至底层受力梁3,提高了预压过程的受力可靠性。
为了对下层方木9进行有效的保护,在下层方木9与底层受力梁3之间布置有多根槽钢10。槽钢10可形成对下层方木9的支撑,防止在施压过程中断裂,并对受力支架进行加强。
为便于对底层受力梁3、中层受力梁4、模板5以及槽钢10形成有效的支撑,在底层受力梁3与支撑件2之间设置有支撑梁11,在支撑梁11与底层受力梁3之间设置有卸架楔块12。使底层受力梁3、中层受力梁4以及模板5由支撑梁11支撑;而卸架楔块12的设置,在预压力施加完成后便于将顶部受力梁6、千斤顶7、中层受力梁4和上层方木8卸除,预压工艺结束。
在以上的实施方式中,支撑件2可采用一切能承受预压力的支撑结构,作为其中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支撑件2为埋设在混凝土桩1内的钢棒,钢棒的两端延伸至混凝土桩1的桩体外部。如图1所示,底层受力梁3、中层受力梁4以及模板5搭设在多根混凝土桩1的钢棒上方,该埋设钢棒的形式适合在中间的混凝土桩1内布置。作为另一种优选方式,在混凝土桩1内埋设有钢筋13,所述支撑件2为设置在混凝土桩1外表面且与钢筋13焊接的支座。如图2所示,该方式适合在位于边部的混凝土桩1上布置。

混凝土刚性受力支架的预压施工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混凝土刚性受力支架的预压施工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混凝土刚性受力支架的预压施工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混凝土刚性受力支架的预压施工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刚性受力支架的预压施工结构.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凝土刚性受力支架的预压施工结构,可大大提高工程的施工进度,该混凝土刚性受力支架的预压施工结构,包括混凝土桩以及固定设置在混凝土桩上的支撑件,在支撑件上方放置有底层受力梁与中层受力梁,在底层受力梁与中层受力梁之间布置有模板,在中层受力梁上方的混凝土桩上固定设置有顶部受力梁,在顶部受力梁与中层受力梁之间布置有千斤顶。采用该千斤顶进行预压的结构形式,可大大降低施工难度以及人力、物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